120 likes | 238 Views
第十章 国债收益. 第一节 国债概论 第二节 国债的发行与偿还 第三节 国债收入的风险及管理. 第一节 国债概论. 国债是政府以信用的形式从社会上吸收资金,以弥补财政赤字或满足其他财政需要的一种手段。国债发行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社会上有充足的闲置租金;二是国家财政支出需要。 一、国债负担 国债负担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分析 1.认购人的实际负担能力 2.政府即债务人负担 3.纳税人负担 无论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如何,效益高低,还债的收入来源最终还是税收. 第一节 国债概论.
E N D
第十章 国债收益 第一节 国债概论 第二节 国债的发行与偿还 第三节 国债收入的风险及管理
第一节 国债概论 国债是政府以信用的形式从社会上吸收资金,以弥补财政赤字或满足其他财政需要的一种手段。国债发行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社会上有充足的闲置租金;二是国家财政支出需要。 一、国债负担国债负担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分析1.认购人的实际负担能力2.政府即债务人负担3.纳税人负担无论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如何,效益高低,还债的收入来源最终还是税收.
第一节 国债概论 二、国债的限度国债的限度来源于国债的负担。国债的限度一般是指国家债务规模的最高额度或指国债适度规模问题。国债的限度受以下因素制约。1.受认购人负担能力的制约国债规模首先受认购人负担能力的制约。国债限度通常是用当年国债发行额或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称为国债负担率。2.受政府偿还能力的制约3.受国债使用方向、结构和效益的制约
第一节 国债概论 三、国债的种类为了便于国债管理,可以按以下标准进行分类。(1)以国家举债的形式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国家借款和发行债券.(2)以筹措和发行的地域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可转让国债和不可转让国债。
第二节 国债的发行与偿还 一、国债的发行方式国债的发行指国债售出或被个人和企业认购的过程,其核心是确定国债售出的方式即国债发行的方式。国债的发行主要有固定收益出售方式、公募拍卖方式、直接推销方式等。1.固定收益出售方式这是一种在金融市场上按预先确定的发行条件发行国债的方式。2.公募拍卖方式公募拍卖方式,这是一种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公开招标发行国债的方式3.直接推销方式也称承受发行法。它是一种由财政部门直接与认购者举行一对一谈判出售国债的发行方式。
第二节 国债的发行与偿还 二、国债的还本方式可选择的国债还本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分期逐步偿还法即对一种债券规定几个还本期,每期偿还一定比例,直至债券到期时,本金全部还清。2.到期一次还清法即实行在债券到期日按票面额一次全部还清。3.以新替旧偿还法即通过发行新债券来兑现到期的旧债券,以达到偿还国债之目的。
第二节 国债的发行与偿还 三、付息方式国债的付息方式大体可分为两类:1.按期分批支付法即将债券应付利息,在债券存在期限内分作几次(如每一年或半年)支付,一般附有息票,债券持有者可按期剪下息票兑付息款。2.到期一次支付法即将债券应付利息同偿还本金结合起来,在债券到期时一次支付。
第二节 国债的发行与偿还 四、国债发行价格国债的发行价格是指政府债券的出售价格或购买价格,即政府债券的发行价格不一定就是票面值,可以低于票面值发行,少数情况下也可以高于票面值发行。按照国债发行价格与其票面值的关系,可以分为平价发行、折价发行和溢价发行三种发行价格。1.平价发行平价发行就是政府债券按票面值出售。 2.折价发行折价发行就是政府债券以低于票面值的价格出售,即认购者按低于票面值的价格支付购金,政府按这一折价取得收入,到期仍按票面值还本。3.溢价发行溢价发行就是政府债券以超过票面值的价格出售,即认购者按高于票面值的价格支付购金,政府按这一增价取得收入,到期则按票面值还本。
第二节 国债的发行与偿还 五、国债利率国债利率的选择和确定也是国债制度建设的重点。国债利率的选择与国债的发行和偿还密切相关。利率的选择既要考虑发行的需要,也要兼顾偿还的可能,权衡财政的经济承受力和发行的收益与成本的对比。
第三节 国债收入的风险及管理 国债收入存在一定的债务风险。所谓债务风险是指债务人不能如约按期向债券人偿还债务本金及利息的可能性。 一、我国内债债务风险及防范内债的债务风险主要源于债务规模和债务资金使用效益两个方面。我国内债是蕴藏着一定债务风险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国债的规模不完全适度2.国债的使用效益存在着问题从国债债务风险的来源出发,防范和化解我国国债债务风险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要保持适度的国债规模,降低国债的债务依存度;为此,也要不断的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二是提高国债资金的使用收益,完善国债资金投资体制,加强国债资金使用的监督与评价。
第三节 国债收入的风险及管理 二、我国外债风险国际上衡量外债适度规模的通用指标主要有三个:即负债率、偿债率和债务率。负债率反映一个国家长期的偿债能力,而偿债率反映了近期的偿债能力。三、国外外债债务危机的深刻教训外债的风险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债务危机,对国民经济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
第三节 国债收入的风险及管理 四、防范我国外债风险措施防范外债风险需要完善我国的外债管理体制完善外债管理体制,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1.应建立健全权威性的、统一的国家外债管理机构2.改善窗口公司的对外借款模式3.建立外债偿债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