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k likes | 1.84k Views
信恩復健科診所 李素菁醫師 6/25/2010. 中老年人常見骨關節問題 與保健之道. 中老年人常見骨關節問題. 肩頸部問題:頸椎退化性關節炎、肌筋膜疼痛症候群、五十肩 上肢問題:旋轉肌肌腱炎或肌腱撕裂、網球肘、腕隧道症侯群、扳機指、媽媽手 腰背部問題:腰椎退化性關節炎、脊椎滑脫症、脊椎狹窄症 下肢問題:髖、膝退化性關節炎、足底筋膜炎、腳跟骨刺 其他:骨質疏鬆症、椎骨壓迫性骨折、痛風、急性扭傷拉傷. 肩頸部問題. 頸椎退化性關節炎 - 症狀. 起因:頸椎間盤的退化 面關節與椎體鉤關節的變化 骨刺的增生
E N D
信恩復健科診所 李素菁醫師 6/25/2010 中老年人常見骨關節問題與保健之道
中老年人常見骨關節問題 肩頸部問題:頸椎退化性關節炎、肌筋膜疼痛症候群、五十肩 上肢問題:旋轉肌肌腱炎或肌腱撕裂、網球肘、腕隧道症侯群、扳機指、媽媽手 腰背部問題:腰椎退化性關節炎、脊椎滑脫症、脊椎狹窄症 下肢問題:髖、膝退化性關節炎、足底筋膜炎、腳跟骨刺 其他:骨質疏鬆症、椎骨壓迫性骨折、痛風、急性扭傷拉傷
頸椎退化性關節炎-症狀 起因:頸椎間盤的退化 面關節與椎體鉤關節的變化 骨刺的增生 症狀:無症狀;頸部疼痛且放射至肩胛骨的下方,或放射到手臂及手掌、手指等部位;步態僵硬或手腳動作失去靈巧性、廣泛性無力、頻尿或尿失禁等不同症狀;無法走路、四肢癱瘓
頸椎退化性關節炎- 診斷 X光片檢查、核磁共振掃描、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檢查
頸椎退化性關節炎-治療 保守治療: 藥物及其他 物理治療 被動性治療計劃:熱敷、超音波、電刺激、頭部牽引 主動性運動計劃:訓練病人頸椎周圍的肌肉力量與伸展度。 護具保護 手術治療
頸椎退化性關節炎-預防之道 消極方面 注意自己日常生活的姿勢,避免不正確姿勢。勿維持同一姿勢太久 積極方面 加強頸部肌肉,如頸肌等長收縮運動,以減少頸椎關節的負擔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起因:受傷或肌肉長期處於收縮用力的狀態,沒有適當的放鬆伸展或姿勢不良骨骼肌內過度敏感的激發點疼痛 好發族群:久坐辦公桌的上班族、長時間使用電腦的工作者或網咖族、終年辛勞操持家務的媽媽、心理壓力大、個性焦慮、情緒憂鬱的人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症狀 疼痛(壓痛、遷延痛) 酸麻或感覺異常 肌肉活動受到影響 關節活動度受到限制 有時會有自主神經症狀如耳鳴、流淚、眩暈、心悸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治療 藥物 非藥物治療 姿勢的矯正、疏解壓力、按摩、經皮神經電刺激、超音波電療及運動治療 緩慢且持續的牽拉伸展配合藥物或激發點注射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預防之道 避免過度使用肌肉 保持良好姿勢,同一姿勢不要持續過久 矯正身體左右的不對稱、慎選符合人體工學的傢俱 避免軟組織受傷、避免肌肉受到不正常的束縛 骨骼肌肉系統疼痛的解除 適度的運動及休息、平時多做伸展運動 充足的睡眠 均衡的營養、補充維他命及礦物質 保持愉快的心情、降低心理壓力,避免焦慮
五十肩-病因 肩關節囊因發炎導致粘連,因而活動受限 原發性五十肩 次發性五十肩(肩關節攣縮):中風、心肌梗塞症、胸腔手術或乳癌開刀、肩關節脫臼或肱骨骨折後、運動傷害引起的肩關節鄰近組織如肌肉肌腱等之拉傷、或肌腱炎
五十肩-治療 治療:減輕疼痛和改善肩關節的活動度 口服抗發炎藥物、 關節腔內注射類固醇 復健: 熱療、電療等減輕疼痛、放鬆肌肉 關節鬆動術使粘連的關節鬆開 肩關節伸展運動以增加關節活動度 麻醉之下作肩關節鬆動術 關節膜放鬆手術
肩旋轉肌肌腱 • 肩旋轉肌包括肩胛下肌、棘上肌、棘下肌、小圓肌,這些肌肉包圍覆蓋住肱骨,在肩關節的穩定與手臂移動中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
肩旋轉肌肌腱炎或肌腱撕裂 • 起因:長期舉重物,或是長期舉高 • 好發族群:老年人,固定使用肩關節姿勢的族群,如需要舉手寫黑板的人 • 症狀:局部的疼痛及無力
肩滑液囊炎-病因 • 可因反覆性、較小的碰擊或因一次突發、較嚴重的傷害而造成,年齡往往也是一個因素 • 工作中或娛樂活動中的過度使用或傷害都是可能的原因,這些活動包括:園藝、木工、用鏟或用耙、油漆、黏貼壁紙、擦洗、網球、高爾夫球、游泳、滑雪、投擲運動、投手等。工作中不合宜的姿勢、運動前不當的伸展熱身等也都容易造成滑液囊炎
肩滑液囊炎-症狀 • 當你活動肩膀或舉手過頭時會感到疼痛 • 休息時也感到疼痛 • 睡覺時痛醒過來,特別當你睡在患側時 • 無法自如的活動手臂和肩膀 • 上臂和肩膀肌力減退
旋轉肌肌腱炎或肩滑液囊炎-治療 • 休息 • 藥物:口服消炎止痛藥、局部類固醇注射 • 物理治療:熱敷、超音波、短波、干擾波、經皮電神經刺激及強化肌肉的運動治療 • 鈣化性肌腱炎的治療,除上述外,可考慮震波治療、鈣化點穿刺及手術清除等等 • 預防:在日常生活中,盡量不要舉重物,盡量使用兩隻手一起操作,使用梯子拿高處物品等
網球肘-病因 • 手肘處的肌腱多是沒有肌腱鞘的。手腕和手指背屈的肌肉附著在手肘的外側上髁 • 當過度使用或拉傷時,肌腱炎引起的疼痛常會放射到前臂 • 容易引起網球肘的活動包括碰擊或急動的投擲動作、前臂反覆的內外旋和手腕用力背屈的動作,像打網球、投球、打保齡球、用力錘擊等 • 同樣的肌腱炎發生在手肘內側時,是手腕和手指屈曲的肌腱發炎,就是通稱的高爾夫球肘
網球肘-症狀 • 症狀:在拿取重物、搓洗衣物、扭絞毛巾時,引起手肘外髁的酸痛 • 好發族群:網球員、家庭主婦(買菜、提物、切菜、剁肉、炒菜、打掃、吸地、拖地、抱孩子等)、上班族、打字員
網球肘-治療 • 口服消炎藥 • 局部注射類固醇 • 物理治療: • 熱敷、超音波、雷射、經皮電刺激等 • 局部肌肉伸展運動及肌力訓練 • 深層按摩 • 肘部貼紮、護具使用
網球肘-預防之道 • 打網球時,注意球拍、暖身操、正確姿勢、時間 • 主婦買菜時,儘量使用推車,少用提籃;以手提重物時注意手腕順勢,勿背屈 • 修正握鍋鏟、刀把等工具的姿勢,減少手部受力 • 拖地時,腿部略彎,以腰腿力帶動,不要光用手臂的力量拖動
腕隧道症候群-病因 • 通過腕部的正中神經遭受到太多的壓力而引起的 • 天生腕隧道較窄 • 局部腫脹-肌腱炎、水腫等
腕隧道症候群-症狀 • 拇指、食指、中指、及一半的無名指會產生麻鈍感、刺痛感、釘針似的燒灼感和疼痛感,有時五根手指頭均有症狀。(在工作之後或在睡夢中特別的明顯,必須甩一甩手或是用雙手搓揉手指才能得到緩解)久之,疼痛會加劇、握力變得軟弱,大拇指基端的肌肉會萎縮
腕隧道症候群-好發族群 • 好發族群:中年家庭主婦、手腕曾受過傷、手腕骨折過、長期握抓工具的如:搬運工、廚師、文書打字人員或電腦工作者、其他如營養不良、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末端肢體肥大症、甲狀腺機能亢進或低下及長期血液透析患者、懷孕期間
腕隧道症候群-治療 • 保守治療 • 休息 • 口服藥物、 類固醇局部注射 • 復健治療:蠟療、超音波電療等 • 手腕固定支架:特別是夜晚睡覺時 • 手術治療
腕隧道症候群-預防之道 • 盡量讓手腕處於自然狀態-避免讓手腕長久處於屈曲、伸展或扭轉的姿勢 • 減低重覆性手部動作-即使簡單、輕易的工作太多重複時也會引起傷害。若可能,要避免動作的重覆或用同一伸展姿勢握住東西太久 • 速度和力量的減少-從事需要手部用力反覆的動作時需將速度減慢,讓手腕有時間從勞動中再恢復過來。使用有效的工具可幫忙減少出力
腕隧道症候群-預防之道 • 注意握姿-大拇指和食指的抓、握或上舉的動作會在手腕上產生壓力,要練習並使用整個手或全部手指頭去抓握東西 • 定時讓雙手休息-週期性地讓雙手有一休息的空間,或是交替輕、重的工作,雙手轉換或輪流工作的活動 • 特定的肌肉強化練習-特定的練習可強化手和前臂的肌肉,並可減少不良手腕姿勢的軟弱肌肉的代償需要
扳機指-病因 • 板機指通常是由於屈曲腱鞘的第一個環狀帶狹窄所造成的 • 它會造成手指疼痛及近位指節間關節之伸直困難 • 若發生在拇指則造成拇指指節關節伸直困難 • 由於肌腱之正常滑動之功能受阻會有卡住的情形,有時必須用另一手才能將卡住的肌腱拉直,拉直到一定程度便會突然放鬆,其情形類似手槍之扳機故名扳機指 • 好發於停經後的婦女,紡織、包裝、裁剪工人
扳機指-治療 • 休息或以副木固定 • 藥物治療-口服消炎藥或局部注射類固醇 • 物理治療-蠟療、超音波電療等 • 手術 • 預防 • 拉筋 • 避免高頻率、長時間以及出力大的手指動作
位於手腕拇指側的支持帶增厚,壓迫到其下方的伸拇短肌及外展拇長肌的肌腱和滑膜,引起管道的狹窄、管道兩端的肌腱及滑膜發炎腫脹,嚴重時肌腱的滑動受限,或造成粘黏位於手腕拇指側的支持帶增厚,壓迫到其下方的伸拇短肌及外展拇長肌的肌腱和滑膜,引起管道的狹窄、管道兩端的肌腱及滑膜發炎腫脹,嚴重時肌腱的滑動受限,或造成粘黏 媽媽手-病因
其特點是在橈骨突處腫脹疼痛,且常會向上延伸到前臂,向下延伸到拇指。手腕及手的扭擰的動作、拇指的反覆伸直或屈曲都會使疼痛加劇其特點是在橈骨突處腫脹疼痛,且常會向上延伸到前臂,向下延伸到拇指。手腕及手的扭擰的動作、拇指的反覆伸直或屈曲都會使疼痛加劇 檢查時若將手腕向尺側偏移會產生疼痛 媽媽手-症狀
媽媽手-好發族群 • 工作中需要從事反覆性的抓、握、擰、捏及打電腦等動作者 • 如需要長時間重覆使用拇指施力者:長時間打字的職業、長期握筆的文字工作者、單手端著沉重餐盤的服務生、把書本上架的圖書館員工、常使用手機的「拇指族」,都屬於高危險群
媽媽手-治療 • 休息或以副木固定 • 藥物治療(非類固醇類的抗發炎藥物) • 物理治療 • 冰敷、蠟療、超音波熱療、低能雷射、經皮電刺激 • 局部按摩、伸展運動、肌力訓練 • 局部注射類固醇
下背痛的原因 • 肌肉韌帶拉傷 • 腰椎間盤突出 • 腰椎退化性關節炎 • 腰椎滑脫症 • 腰椎狹窄症 • 外力或骨質疏鬆引起椎骨骨折 • 自體免疫系統失調 • 感染 • 腫瘤(原發或轉移)
腰椎退化性關節炎 • 腰椎退化性關節炎是指正常椎體外的骨質增生,在老化的過程中人人都會長骨刺,但大多無症狀,如有壓迫到脊椎神經就會引起腰酸背痛、下肢痠麻 • 好發族群:年長者、運動過度、姿勢錯誤、常彎腰提重物、外傷 • 好發部位:腰椎第四、五節及薦椎第一節
腰椎退化性關節炎- 臨床症狀 • 下背痛、坐骨神經痛(臀部、大腿或小腿麻痛等現象),通常在清早剛起床時症狀最明顯,下床活動活動後症狀會慢慢減輕
腰椎退化性關節炎-治療 藥物 物理治療 熱敷、短波、干擾波、經皮電刺激、腰部牽引等改善病人症狀 主動性運動訓練病人腹肌背肌力量與伸展度 背架使用 手術
腰椎退化性關節炎- 預防之道 • 不要拿或揹重物。盡量找人一起搬或分次搬以減輕搬的重量 • 儘量不要彎腰作事:如洗衣、拖地、擦地板的工作,要注意姿勢。如果要撿地上的東西,盡可能蹲下,而不要彎腰 • 改善腹肌背肌力量與伸展度
腰椎退化性關節炎- 預防之道 不要坐太久或站太久,要時時改變姿勢。站或坐的姿勢要正確,脊椎的自然姿勢必須做到縮下巴、挺胸(而非挺腰)、腰桿打直、縮小腹,此時要注意肩膀放鬆,然後調整骨盆的角度找出腰部最舒服的姿勢 久站時,輪流墊高一隻腳以減少腰椎的負荷;久坐時,宜坐有靠背的椅子並在下背有適當的支撐,腳勿懸空 要拿高處的東西,不要踮腳尖拿,使用小椅子或梯子
腰椎滑脫症 • 腰椎椎體往前或往後移位 • 造成的原因有:先天性脊椎結構異常、椎弓斷裂、退化性滑脫、外傷性滑脫、病理性滑脫等 • 好發部位:第四、五腰椎或第五腰椎、第一薦椎之間 • 好發族群:勞動工作者、中老年的婦女
腰椎滑脫症-症狀與治療 症狀:腰痛、坐骨神經痛或有腰椎狹窄的症狀(無法久站、下肢麻痛無力致無法走遠路等現象) 治療:依滑脫程度和神經壓迫症狀決定 穩定的脫位及症狀較輕 保守治療(穿背架、電療、運動治療) 較不穩定且無法用保守治療改善者 手術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