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575 Views
386 個皇帝 — 中國政治體系的深層結構 —. 胡錦濤最大的敵人 2010-08-12 , 《聯合報》. 林中斌 ( 前陸委會副主委 ) 胡錦濤作為中共黨國最高的領袖,誰是他最大的敵人?美國?台獨?藏獨?疆獨?都不是。因為他們的「威脅」只會團結全國一致對外,進而鞏固胡及他繼承人的權威。 胡錦濤最大的敵人是地方貪腐官員 。若不遏止,民怨上升,結合領袖間的政治鬥爭,將亡黨亡國。. 一、「污名化」的皇帝. 皇帝的「污名化」及其根源 現代化過程中民主政治的追求,將近代以來 中國承受的苦難推 到 皇帝 身上 大陸:皇帝是地主階級的總頭子
E N D
386個皇帝 —中國政治體系的深層結構—
胡錦濤最大的敵人2010-08-12,《聯合報》 林中斌(前陸委會副主委) 胡錦濤作為中共黨國最高的領袖,誰是他最大的敵人?美國?台獨?藏獨?疆獨?都不是。因為他們的「威脅」只會團結全國一致對外,進而鞏固胡及他繼承人的權威。 胡錦濤最大的敵人是地方貪腐官員。若不遏止,民怨上升,結合領袖間的政治鬥爭,將亡黨亡國。
一、「污名化」的皇帝 皇帝的「污名化」及其根源 現代化過程中民主政治的追求,將近代以來中國承受的苦難推到皇帝身上 大陸:皇帝是地主階級的總頭子 台灣:「君尊臣卑」脈絡下的「反智」論 士大夫是理性的、道德的力量,皇帝是 非理性、非道德的力量
「應然」與「實然」 應然:主觀的想像、價值判斷 實然:客觀的認識 莊周夢蝶,但莊周終究不是蝴蝶 皇帝「污名化」的說法,或許能滿足我們追求民主的急迫心情,但是,這個論點無法告訴我們皇帝制度為何得以延續兩千年之久。
歷史思考的獨特性 談古論今只是掌故之學,皆非歷史。歷史知識的獨特性表現在以下一連串的思維方式上: 發生了什麼事? 在什麼時候發生? 在什麼地方發生? 為什麼發生這件事? 為什麼在這個時候發生 為什麼在這個地方發生 為什麼這件事表現為這種而不是那種形式?
把人、事件、現象、制度、思想或文化,放回他們自身的歷史脈絡中理解。把人、事件、現象、制度、思想或文化,放回他們自身的歷史脈絡中理解。 通過上述思維,我們才能真正瞭解一件事的來龍去脈;通過上述思維,我們才能將當代的主觀價值放在一邊,做出貼近當時現實的認識。 我們儘可能不在談論歷史時去問「應該如何」,而是以冷靜的態度、謙虛的心情,去瞭解「究竟發生什麼事,為什麼發生?」
為何皇帝制度得以延續兩千年(221BC~1911AD) 跨入文明門檻時東西方不同路徑 雅典城邦 夏商周三代 小國寡民 廣土眾民 開始使用鐵器 仍舊使用石器 地緣關係取代血緣氏族 血緣氏族猶存 外部貿易(西亞) 無外部貿易條件
中國國家型態的特徵:「廣土眾民」 當古代中國建立國家體制之初的夏商周三代,就表現出和古代西方(雅典城邦)「小國寡民」不同的型態,呈現出「廣土眾民」的特徵。雅典在使用鐵器後跨入國家的進程,中國卻是在相對簡單的技術條件(石器)下,建立國家組織。古代中國國家的建立不是依靠技術或商業貿易的雅典模式,而是通過「政治過程」,將許多不同地方由上而下地聯繫在一起,建構國家。
「一串粽子」:古代中國國家型態的空間特徵 一串粽子以粽繩將每個粽粒繫在一起,每個粽粒之間相對獨立,以粽繩聯結成一體。當粽繩斷裂,各個粽粒就散落一地,不成粽串。 古代中國在經濟條件落後、地域社會間水平交往的機制未成熟之際,以「早熟」之姿跨入文明與國家的門檻,由上而下地統合各地域社會,建立「一串粽子」式的國家。粽繩交會處就是「王畿」所在的朝廷,而粽繩就是統御各個地域社會的「王綱」,粽繩的斷裂就是「王綱解紐」,國家不復成為一體,還原至原本四分五裂的狀態。
王畿制度的形成與演變 西周始有王畿之制,王畿之內不分封,屬於周王的直轄地。王畿之外行封建制,以宗法、禮樂維繫周王與封國的關係。 相較於早先的夏、商,周人的進展表現在兩個趨向上: 1、中央集權: 設立王畿以封建統治四方,說明王畿所在的地域集團控制各地域社會的方式,已提昇至制度化的層次。 2、王權集中: 在王畿內部不實施分封,顯示王權往上發展的傾向。
從「王」到「帝」:古代國家型態演進下的連續進程從「王」到「帝」:古代國家型態演進下的連續進程 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
統一帝國形成的關鍵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複數的地域集團之中,誰能能出?古代國家的核心區型態 核心集團勝出的關鍵 組織化的程度 組織化在時間脈絡下的深化 賈誼過秦論:「奮六世之餘烈」 劉邦得以建立漢帝國的奧秘 漢用秦法,漢承秦敝 李淵速入關中,卒成帝業
西元前221年咸陽朝廷的爭議:帝制中國國制演進的兩條軸線:議帝號、議郡縣西元前221年咸陽朝廷的爭議:帝制中國國制演進的兩條軸線:議帝號、議郡縣 議帝號 (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朕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咸服其辜,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其議帝號。」……號曰「皇帝」。
二、皇帝權力的特質 天道觀:皇帝權力正當性的基礎 春秋戰國以後形成的天道觀: 「天圓地方」天文觀與「氣化宇宙」論 由此衍生 王者代天理物論 生民論 人皆秉天地之氣而生,不能相治,為立王者以治之。 天生烝民,為之置君以養治之。
秦始皇刻石 普天之下,皇帝之土,率土之濱,無不臣者 六合之內,皇帝之土,……人跡所至,無不臣者。功蓋五帝,澤及牛馬,莫不受德,各安其土。(秦始皇刻石) 世間萬物皆秉天地之氣而生,在天的覆育下生存與繁衍。唯有王者得上通於天,代替上天,維繫世間萬物的生存與延續。因此,皇帝擁有生殺予奪的最高權威,理論上,皇帝權力是「無堅不摧」、「無所不在」的。皇帝不只是政治上的最高統治者,也是文化、宗教領域的「教主」。
中國不存在著歐洲歷史上的「政教分離」,中國政治體系的特徵是:「以政治取代宗教,以倫理取代政治。」中國不存在著歐洲歷史上的「政教分離」,中國政治體系的特徵是:「以政治取代宗教,以倫理取代政治。」 佛教「僧尼不拜君親」的爭議 佛教進入中國,僧侶「出家」,自認處在世俗權力之外,因而主張「僧尼不拜君(皇帝)親」,和皇帝權力發生衝突。在皇帝權力下,不存在著超越於皇帝權力的任何自主空間,佛教超越俗世的論點最終無法與中國政治體系相容,還是被整編在皇帝權力的內部。
以皇帝為代表的世間權力,不只是政治事務,更得以介入經濟、社會領域,造成古代中國「國家涵攝社會」的局面。就理論上說,中國不存在著一個獨立自主的社會空間。 傳統法律規定不得擅殺奴婢 中國不存在著近代西方意義下的「排他的私有權」。 迪士尼《小美人魚》的聯想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2007年3月16日通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天子」與「皇帝」 天子與皇帝 今漢於蠻夷稱天子,於王侯稱皇帝。(鄭玄註禮記曲禮) 兩種即位禮:即天子位,即皇帝位 三公奏尚書顧命,太子即日即天子位於柩前,……太子即皇帝位,太尉升自阼階,當柩御坐,北面稽首,讀策畢,以傳國玉璽東面跪授皇太子,即皇帝位。 開國之君:先即皇帝位,再即天子位。 繼體之君:先即天子位,再即皇帝位。 皇帝的印璽: 天子□璽(寶):行於夷狄(如致書夷狄君長、徵調軍隊) 皇帝□璽(寶):行於百官、郡縣
父子君臣 「家天下」的內涵 君主世襲不等於「家天下」,古代中國政治體系的特點之一是通過比擬宗法血緣關係,建構政治秩序,即「父—子」=「君—臣」。 天下一家 迺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復起。(秦始皇嶧山刻石) 劉邦十一年二月詔:今吾以天之靈,賢士大夫定有天下,以為一家,欲其長久,世世奉宗廟亡絕也。(《漢書》1〈高帝紀〉)
稱臣—稱名而不稱姓 臣子在皇帝前,或者在公文書裡向皇帝報告時,都是採取「稱臣、稱名而不稱姓」的自稱形式。 比如蕭何面對漢高祖,自稱「臣何」,而不是「臣蕭何」 為何稱名而不稱姓? 男子二十而冠,父前子名,君前臣名。 只有獲得特殊禮遇時,才可能改變自稱形式。 相國蕭何,邑戶既倍,又蒙殊禮:奏事不名,入殿不趨。
不僅臣子對皇帝稱臣,皇帝也要對上天和祖宗稱臣 漢用古禮,為天稱臣,所以訓人事君也。 皇帝對天:自稱「天子臣某(名)」 維某年歲次朔日,子嗣天子臣某,敢昭告於昊天上帝。(《大唐開元禮》) 仁壽元年冬至,祀南郊,置昊天上帝及五方天帝位,並於壇上,如封禪禮,板曰:「維仁壽元年,歲次作噩,嗣天子臣堅,敢昭告於皇天上帝。」(《隋書》6〈禮儀〉1)
皇帝對祖宗:自稱「皇帝臣某(名)」 維某年歲次月朔日,子孝曾孫開元神武皇帝臣某,敢昭告於太祖景皇帝、祖妣景烈皇后梁氏。……
「稱名不稱姓」的政治意義 破除「私家」,進入「公家」 破「私」立「公」 去「私」存「公」 「漢家、唐家」vs「皇室、私家」 袁紹曰:臣者,出身為國,破家立事。(《後漢書》64上
七、皇帝與日常國政的關係 餅要做大,皇帝也才有得吃 王權集中與中央集權的展開相為表裡,如果不能擴大王畿的朝廷對郡國(四方)的控制,王權的集中自然有其侷限。從這個角度看,皇帝與丞相為首的政府是一體的,而非對立的。 要將餅做大,不是靠皇帝個人的主觀意志,而是在當時技術條件(如農業生產力、運輸能力)的制約下,以政府(朝廷—地方政府)的組織強化,將地域社會的資源與權力抽調至朝廷的組織、管理之中。
漢~隋間中央集權體制的進展 秦漢帝國雖然設置郡縣等地方政府統治四方,但僅止於表面的控制,朝廷的組織力量尚未能到達地方政府的內部,表現為地方政府的官僚人事權、軍事權的相對自主。至隋唐帝國,地方政府的人事、軍事權已被抽調至朝廷的直接管理之中。此外,在甄選官僚方面,也從漢代的察舉、魏晉南北朝的九品官人法,改為實施科舉,國家取代地方社會,成為定義士人資格的主體。
官僚人事權: 漢代朝廷任命權僅止於地方長官,地方政府官員由地方長官任命。至隋代,地方官員人事權盡歸朝廷。 評定士人資格的主體是地方社會的輿論,朝廷不干預,故有「士大夫非天子所命」之語。至隋代,行科舉,評定士人資格的主體由地方社會轉移至朝廷之手。 軍事權: 漢代軍隊屬於地方軍,地方長官為其將領。至唐代,軍事性質已為中央軍,由朝廷設置軍府以統領之。
八、皇帝怎麼管理國政 國家議政空間變化的三個階段
唐宋之間,朝廷組織有了重大進展,中央集權也達到有史以來的高點,皇帝介入日常國政的運作更進一步展開,同時也開始限制丞相的權力。唐宋之間,朝廷組織有了重大進展,中央集權也達到有史以來的高點,皇帝介入日常國政的運作更進一步展開,同時也開始限制丞相的權力。 當中央集權到了最高點後,丞相作為政府首長的權力開始受到限制與剝除,到了明代,朱元璋洪武13年,遂廢除丞相一職,由皇帝直接指揮六部,主持國政,。
耳聰目明:告密與特務的「正面」功能 皇帝介入日常國政後,如何獲得統治訊息 正式管道:行政組織的公文傳遞、諫官的進言 非正式管道:又依其型態,可分為「被動獲得(告密)」、「主動取得(特務)」兩種。 隋唐以前獎勵告密的偶然性 漢武帝、武則天 隋唐代以後獎勵告密的制度化 置匭、擊鼓上書之類
主動蒐集訊息的組織出現:宋代開始出現特務組織主動蒐集訊息的組織出現:宋代開始出現特務組織 宋代:皇城司(文官)、走馬承受公事(武) 明代:錦衣衛與東廠 清代:侍衛 特務組織監控的對象:文武百官 官僚監控的極致:雍正的密摺制度 官員可以不受官僚體系內部層級的節制,以密摺的形式向皇帝奏報,如此一來,形成官僚體系內部相互監控的「恐怖」狀態。
成為「暴君」的條件 不是每個皇帝都有資格成為「暴君」 暴君不是指個性粗暴、手段殘忍的皇帝,而是其作法造成國家根基的人民極大的痛苦。 「暴君」的典範:秦始皇與隋煬帝 暴君登場的最佳時機:長期分裂後的統一 「暴君」的特徵:過度役使民力,使社會陷入了無生機的局面。 賈誼批評秦帝國滅亡,認為原本「勞民易為仁」,只要能過得比戰國時的痛苦少一些,他們仍會珍惜這得來不易的機會。秦始皇卻將人民的痛苦指數提高至超越戰國時期的水平。
始皇帝的「業績」 南征百越、北討匈奴、興築長城、修築驪山陵、阿房宮,總計役使民力超過百萬,以戰國後期人口4000萬人、每個家庭5口人計算,全部家庭總數約800萬戶,假設每個家庭征調一人從役,大約1/8的家庭直接承受了這個壓力。 當時農業能力還很薄弱,必須夫妻共同下田才能維持一家生存。當一個家庭少了一個勞動力,意味著家庭的解體、甚至死亡。
打破「鐵桶江山」的隋煬帝 除了修築宮室、運河外,單以三伐高句麗來說,第一次就動員了近300萬人,戰事失敗,從前線逃歸者十無一二。若以200萬人死亡計。當時全國總人口6000萬人,約有1200萬戶,也就是1/6的家庭失去一個成年男子。更重要的是征伐高麗動員的人力,集中在今河北、山東一帶,該地立即陷入千門萬戶哭的慘狀,後來成為隋末叛亂裡動機最強烈的地區。
「明君」的典範:唐太宗 《貞觀政要》的歷史世界:君臣互動之道的追求 隋朝盛世戶口達到6000萬,但經過隋煬帝的消耗、隋末大亂,到了唐太宗13年的戶口統計,僅有3500萬口。 對於生長於隋世的唐初君臣來說,隋帝國的速亡無疑是他們內心揮之不去的惡夢,如何避免重蹈覆轍,成為貞觀君臣進行統治時不時反省的主題。唐太宗是在這種氛圍中登場,而《貞觀政要》一書正是這個反省的記錄簿。
外戚與宦官:皇帝周邊的「嗜利者」 漢代多外戚干政 西漢、東漢兩朝皆有外戚干政之事,且其事始於漢初呂后執政,其後,文帝皇后竇后至漢武帝初即位時,甚至仍以太皇太后的身分干預政局。武帝重用外戚衛青,但臨終前殺死太子的母親「鉤弋夫人」,即使如此,西漢政權最終仍為外戚王莽所篡。到了東漢,外戚干政更與政權相終始,直到漢亡。
兩漢多外戚干政的可能解釋 漢代家庭結構與親屬關係 最足以反映親屬關係的材料莫過法律中「族誅」與「連坐」 漢律的「誅三族」:父族、母族、妻族 漢律的連坐:在室女受父兄連坐;出嫁之女,不僅受夫家連坐,父兄有罪,也必須連坐。至魏晉才廢除這個法律。表面上,法律「壓迫」女性,但深入思考,當時的女性還在本家的保護之下,在男尊女卑的結構裡,仍有一定程度的地位。
與外戚的情況不同,西漢並無宦官干政的明顯事例,但東漢卻成為政局動盪的根源之一。其故安在?與外戚的情況不同,西漢並無宦官干政的明顯事例,但東漢卻成為政局動盪的根源之一。其故安在? 東漢宦官干政的「始作俑者」 東漢光武帝懲王莽篡位之事,禁止士人進入禁中。在光武帝塑造的政治空間裡,皇帝身邊只有后妃、宮女與宦官,宦官成為皇帝尋求外援之際的唯一選擇。
太阿倒持的唐代宦官 (司馬光論)唐宦官之禍,始於玄宗,成於肅代,盛於憲宗。……東漢之衰,宦官最為驕橫,然皆假人主之權,依憑城社,以濁亂天下,未有能劫脅天子如制嬰兒,廢置在手,東西出其意,使天子畏之若乘虎狼而挾蛇虺如唐世者也。(唐自穆宗以迄昭宗凡八帝,除敬宗以太子即位外,餘七帝皆宦官所立。) 至唐則宦官之權反在人主之上,推原禍始,總由於使之掌禁兵、管樞密,所謂倒持太阿而授之以柄。及其勢已成,雖有英君察相,亦無如之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