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likes | 718 Views
第二章 节目主持人的产生与发展. 第 一 节 西方节目主持人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节目主持人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与西方节目主持人比较. 第 一 节 西方节目主持人的形成. 一、西方节目主持人产生的背景 (一)人类传播活动的流变 口语传播 — 文字 (手抄 + 印刷术) — 电子媒介 (二)信息急剧膨胀的冲击 主持人对信息进行个性化整合,将表面上看起来互不关联的信息,组合串联成一个整体,形成一定的信息组块,并对信息加以综合、分析和评论,便于受众接受和记忆,增强受众应对冗杂信息的能力。 (三)媒介之间的激烈竞争. 二、西方节目主持人的发展脉络.
E N D
第一节西方节目主持人的形成 • 第二节中国节目主持人的发展 • 第三节中国与西方节目主持人比较
第一节西方节目主持人的形成 一、西方节目主持人产生的背景 (一)人类传播活动的流变 • 口语传播—文字(手抄+印刷术)—电子媒介 (二)信息急剧膨胀的冲击 • 主持人对信息进行个性化整合,将表面上看起来互不关联的信息,组合串联成一个整体,形成一定的信息组块,并对信息加以综合、分析和评论,便于受众接受和记忆,增强受众应对冗杂信息的能力。 (三)媒介之间的激烈竞争
二、西方节目主持人的发展脉络 (一)萌芽时期(20世纪20-40年代) 1、代表人物 (1)艾迪·勒达兹 • 荷兰《快乐的电台》(第一个在对外广播上开播的主持人形式节目)主持人 • 1928—1969年主持该节目 • 历史上最为悠久的、最富有个人独特风格的国际广播节目主持人 • 把充满生活气息的内容轻松愉快地传递给听众
(2)汉斯冯·卡尔登邦 • 1921年开始播音生涯 • 1930年成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评论员 • 慕尼黑危机期间分析新闻报道,主持和评论节目。翻译希特勒的讲话;预测政府会采取什么措施;三个星期中,共评论85次 • 全国广播公司的首席评论员 主持并分析新闻20年 • 最早的新闻节目主持人
(3)爱德华·默罗 •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最富盛名的节目主持人。 • 1938年3月12日,他组织记者分别从维也纳、伦敦、柏林、巴黎、罗马获得的战争信息向美国听众报道,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新闻联播》。 • 1940年8月18日,创新性地进行了《这里是伦敦》的现场报道,向世界人民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的战况。 • 独创了美国战地现场报道、系列广播报道等口语广播形式。 • 40年代, 主持《现在请听》,促使当时作为中立国的美国领悟到二战的性质;改变了人们对于广播的看法。
2、萌芽时期的特点 • (1)出现了主持人雏形。广播主持人从采访、编辑、节目编排直至播出,没有严格分工,由一、二个人专门负责,相对固定。 • (2)早期主持人大都是由记者现场解说、广播蜕变发展起来的,主持形式较为自由。 • (3)早期的主持人大都是由电台新闻广播员担任,在作新闻报道的同时,还伴以简洁明快的分析评论,受到受众的喜爱。
(二)兴起时期(20世纪50-60年代) 1、代表人物 (1)爱德华·默罗 他纠正了人们对于电视的评价。 1951年, 主持《现在请看》,亲自带着人马深入现场,采拍重大事件,不断扩大节目的报道范围。 1953—1959年,访谈节目《面对面》 同美国的各类人物探讨生活中较为轻松的各种事情
(2)沃尔特·克朗凯特 21岁进入合众通讯社; 1937年进入美联社,两年战地报道; 1950年进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1952年主持了对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电视实况报道;之后为历届党代表大会的新闻报道主持人,报道总统选举、越南战争、种族冲突、暗杀事件、水门事件。 1962年,任《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 1963年在《世界在转移》节目中,报道了约翰·肯尼迪总统的新闻; 以庄重稳健、沉着冷静著称; 主持风格亲切、可信; 西方节目主持人的开山鼻祖
2、兴起时期的特点 • (1)电视节目主持人逐渐兴起,并获得较大成功,影响力超过广播。 • (2)电视节目主持人替代广播节目主持人,节目形式由枯燥单调变为生动活泼。 • (3)明星节目主持人开始出现。
(三)兴盛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 1、代表人物 (1)丹·拉瑟 • 1951年,美联社驻德克萨斯州记者; • 之后为合众国际新闻社驻休斯顿电台记者; • 1959年出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休斯顿分社新闻主管; • 报道肯尼迪遇刺、1968年民主党全国大会、越南战争等; • 1981年,继任克朗凯特《晚间新闻》主持人的位置; • 提出新闻报道中的“瞬间”原则和 新闻选择中的“后院篱笆原则”
1990年和2003年,两次独家采访萨达姆; • 报道波斯湾、南斯拉夫、 “9·11” 事件等; • 2004年在《60分钟》中,拉瑟未经严格核实,轻率地抛出一份批评布什在国民警卫队服兵役期间享受特权的文件,“误导”观众; • 2005年3月9日晚,最后一次主持《晚间新闻》节目。
(2)汤姆·布罗考 • 1973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驻白宫记者。 • 1976年,开始主持NBC的新闻节目《今天》。 • 20世纪90年代,出任NBC《晚间新闻》主播。 • 语调亲切,心态平和 • 要报道准确 • 获两次杜邦奖、 一次皮博迪奖和 多次埃米金像奖。
(3)彼得·詹宁斯 • 10岁创办了自己的广播节目——《彼得的节目》; • 20世纪60年代初进入加拿大广播公司主持《让我们正视》等节目; • 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第一位奔赴现场的加拿大记者; • 60到70年代,担任多档节目的主播,如《晚间15分钟》《今晚世界新闻》等; • 1983年,詹宁斯开始主持ABC 《晚间新闻》。
(4)迈克·华莱士 • 1956年在纽约WABD电视台主持深夜电视访谈节目《夜间快讯》,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侦探式”风格。 • 1957年起在ABC主持了四年之久的《迈克·华莱士访谈节目》。 • 1968年开始主持《60分钟》。 • 1986年,采访邓小平;2000年,采访江泽民;采访多国领导人。 • “伏击式”采访。
(5)凯蒂·库里克 • 第一位电视网晚间新闻独立女主播 • 在NBC早间新闻节目《今天》中担任主播达15年之久 • 2006年9月5日开始主持《晚间新闻》,风格亲切自然、生机勃勃、清新明快、感情丰富,并注重与现场观众的互动交流。
(6)安德森·库珀 • 评为“最性感的男人之一” • 报道波黑内战、卢旺达种族大屠杀、斯里兰卡海啸、伊拉克战争、尼日尔饥荒、新奥尔良、 “卡特里娜”飓风 • 2001年,加盟CNN • 2003年,主持新闻栏目 《安德森·库珀360°》
(7)奥普拉·温弗瑞 • 著名的电视脱口秀节目主持人 • 《奥普拉·温弗瑞秀》 《奥普拉秀之后》 • 注重挖掘真情,真正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 • 运用多种渠道和手段,形成特殊的传播情境。她往往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对交谈对象的表述做出反应。 • 善于调动现场观众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8)艾伦·狄金斯 • 创办主持脱口秀《艾伦秀》 • 使观众明白:不是只有明星才能成为节目的主角 • 节目连续获得 • “最佳脱口秀”“日间艾美奖” • “晚间黄金时段艾美奖” • 亲和而随性,善于发掘嘉宾和观众的优点,在每个细节都尽量避免伤害别人 • 通过活泼多样的节目形态,将自己作为喜剧演员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
2、兴盛时期的特点 • (1)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尤其是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权力和收入迅速上升,地位空前提高,影响迅速增大。 • (2)谈话节目主持人出现。 如奥普拉·温弗瑞、艾伦·狄金斯 • (3)对主持人的素质要求提高。 • (4)在竞争中,出现了又一批新闻节目明星主持人,他们的出现,使得新闻节目的收视率明显增长,电视新闻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
三、西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特点 • (一)素质较高,表现力强 • (二)新闻节目主持人最具影响力 • (三)主持人拥有较大权力
第二节中国节目主持人的发展 一、中国节目主持人产生的背景 (一)传播观念的转变 • 强调其政治宣传和鼓动功能十一届三中全会 信息传播、教育、文化娱乐、社会公共服务等多种功能 • 1983年3月,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召开。 吴冷西充分肯定了主持人节目的方式,指出广播电视宣传适合用谈心和对话的形式,采用节目主持人方式比念稿子的做法好。 (二)受众心理需求的出现 (三)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的具备
二、中国节目主持人的发展脉络 (一)发展阶段 1、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节目主持人的基本形态已具雏形 • 五六十年代张之的“说球”和孙敬修给儿童讲故事。 • 60年代初期沈力、赵忠祥在演播室进行访谈。 • 1981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主持人形式的广播节目《空中之友》,由徐曼主持。宗旨是为台湾同胞解疑、解惑、解虑、解难。 • 1980年7月12日开播的《观察与思考》,正式打出“主持人”字幕,庞啸率先出境。 • 1981年4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由李一萍、李东主持的《大众信箱》节目开播,这是我国第二个广播主持人节目。
“徐李模式” • 1981年7月至11月,赵忠祥主持中央台《北京中学生智力竞赛》 • 1981年12月5号,四川台将《农村信箱》改为主持人节目,由播音员李民主持。 • 1982年5月1日,海峡之声电台播出由王薇、小潺主持的《青年之友》节目。 • 1982年12月,主持人形式的节目在海峡之声电台全面推行。
1983年元旦,中央电视台改版后的《为您服务》推出了我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1983年元旦,中央电视台改版后的《为您服务》推出了我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 沈力。 • 《话说长江》(1983年8月)和《话说运河》(1986年),节目主持人在电视专题中的一次创新。 主持人:陈铎、虹云
1985年6月1日,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 《七巧板》改版播出 “鞠萍姐姐” 走进千家万户
2、发展阶段(1986年—1992年):节目主持人开始向多种多样的风格发展2、发展阶段(1986年—1992年):节目主持人开始向多种多样的风格发展 • 1986年12月15日,我国第一家经济广播电台——珠江经济广播电台成立, “珠江模式”的核心是主持人中心制。 • 1987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同时办了四个主持人节目,《全国半小时》《今晚八点半》《对农村广播》《青年之友》。 • 上海电视台推出了少儿节目主持人陈燕华。 主持《娃娃乐》《燕子信箱》《快乐一刻》
1987年6月,上海电视台推出了全国 第一档社会多视角的杂志型电视新闻 专栏节目——《新闻透视》。 主持人李培红。 • 1988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第一届“如意杯”主持人大赛。 • 《话说电视节目主持人》一书出版,是我国第一部有关电视节目主持人实践与理论探讨的书籍。
90年代,央视推出《综艺大观》《正大综艺》,主持人倪萍、杨澜、赵忠祥、姜昆、王刚等脱颖而出。90年代,央视推出《综艺大观》《正大综艺》,主持人倪萍、杨澜、赵忠祥、姜昆、王刚等脱颖而出。 • 上海电视台《今夜星辰》开播,实行“主持人中心制”,主持人叶慧贤。 • 1991年,大型电视纪录片《望长城》开播,节目设置了三名主持人,黄宗英、焦建成、李培红。 • 1992年10月28日,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开播,成功的把大规模的听众参与热推向了高潮。
发展阶段电视节目主持人两大特点: • (1)出现并设立主持人的新闻节目和新闻节目主持人,这是一种新的尝试,新的突破。1987年以前,我国电视中设有主持人的节目主要是娱乐性节目,竞技性节目,服务型节目和知识性节目。1987年以后,随着改革的大潮,广大群众希望电视新闻发挥更大的传播优势,设主持人的新闻节目和新闻节目主持人应运而生; • (2)面向社会招聘主持人,为明星主持人成长创造条件。
3、飞跃阶段(1993年—2003年):节目主持人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得以凸显 3、飞跃阶段(1993年—2003年):节目主持人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得以凸显 • 1993年,主持人研究委员会在第一届理事会议上,正式设立“金话筒”奖。 • 199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杂志类节目《东方时空》开播。方宏进、方静、敬一丹、康辉、水均益、白岩松、柏杨、柴静、崔永元等主持人为节目串联者和结构主导者。 • 5月10日,《一丹话题》开播,是我国首个以主持人个人命名的电视栏目。
1994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评论节目《焦点访谈》诞生。主持人如白岩松、水均益、敬一丹、方宏进1994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评论节目《焦点访谈》诞生。主持人如白岩松、水均益、敬一丹、方宏进 • 1996年4月28日,中央电视台谈话节目《实话实说》开播,主持人崔永元 • 1996年5月17日,中国首个“调查性纪录片”栏目《新闻调查》在中央电视台开播。主持人如敬一丹、王志、柴静、孙宝印等
1997年7月13日,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开播,现任主持人“快乐家族”1997年7月13日,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开播,现任主持人“快乐家族” • 1990年6月,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持人节目研究委员会成立。“金笔奖” • 2000-2001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荣事达杯”第三届主持人大赛,提出主持人要向个性化方向发展。 • 2003年4月,中央电视台开始举办第四届主持人大赛。
4、繁荣阶段(2004年至今): 节目主持人素质不断提升并呈现多元发展之势 • 2010年6月8日,第十六届上海电视节上,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持人委员会评选出自1980年到2010年“中国电视主持人30年年度风云人物榜”共85位优秀主持人。 • 开展了“而立之年,在思考中前行——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30年发展历程高峰论坛”研讨活动。
2012年9月8日,第九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主持人盛典举行,这是金鹰节创办以来首次专门为主持人奖项设立的颁奖典礼。2012年9月8日,第九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主持人盛典举行,这是金鹰节创办以来首次专门为主持人奖项设立的颁奖典礼。 • 张泉灵、栗坤、陈伟鸿、海琳和谢娜获得优秀电视节目主持人奖。 • 崔永元和孟非获最佳电视节目主持人奖。
张泉灵 中央电视台 在青海玉树地震、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直播、甘肃舟曲泥石流系列报道等重大新闻现场都活跃着她的身影。在一系列大型直播中,她凭借对节目主持的驾控能力和极强的应变能力,赢得了观众的喝彩。 • 栗坤 北京卫视 《身边》栏目主持人并多次主持北京电视台大型活动直播。她将人文关怀融入到节目中,彰显了节目主持人对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力,以亲和大气的主持风格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陈伟鸿 中央电视台 财经频道《对话》主持人,他在节目中与蜚声海内外的政界、经济界精英深度对话,并主持央视大型电视活动和重量级论坛,他以深沉睿智的主持风格和行云流水的表达成为时政经济的解读者,民众心声与情感的共鸣者。 • 海琳 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 中央电视台军事新闻栏目《军事报道》主持人,她克服各种恶劣自然环境和困难,坚持深入艰苦偏远地区采访部队一线官兵,亲身实地地进行操作,以稳重深沉,亲切感人的主持风格赢得了观众的心。
谢娜 湖南卫视 《快乐大本营》主持人,多次主持湖南卫视大型主题晚会,她以洒脱大方,幽默麻辣,热情奔放,个性张扬的主持风格,为亿万观众创作无限欢乐,成为荧屏上一道独特亮眼的风景。
崔永元中央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谢天谢地你来啦》主持人,他亦庄亦谐的主持风格,使节目高立意,低视角,形成了不凡的社会影响力。 • 孟非江苏卫视 江苏卫视主持人,他主持的《非诚勿扰》是目前中国电视荧屏上颇具影响力的节目,他以尖锐犀利的观点和诙谐简洁的语言让人大为赞叹。这种平民式的亲和力与睿智幽默受到亿万观众的喜爱。
白岩松:性格沉稳、思想深邃、表情凝重、语言犀利白岩松:性格沉稳、思想深邃、表情凝重、语言犀利 • 李小萌:自然大方、亲和机智 汶川地震报道出色
2012年挂历由《新闻联播》主播康辉领衔,女主播中的第一位则是王小丫2012年挂历由《新闻联播》主播康辉领衔,女主播中的第一位则是王小丫 • 董卿 “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欢乐中国行》 • 郎永淳与欧阳夏丹
柴静 • 《天天向上》主持人 • 《我爱记歌词》朱丹、华少 • 《非诚勿扰》孟非 • 《康熙来了》蔡康永、徐熙娣 • 2011年5月至10月, “艾诗缇杯”第六届 中央电视台电视 节目主持人大赛举行
(二)总体特点 1、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优秀主持人不断涌现 • “2009中国电视榜” • 十六届上海电视节“电视节目主持人30年年度风云人物”评选表彰活动 • 第八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 • 2010年度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 毕铭鑫 燕菲
2、主持群的发展成为新趋势 • 主持群:三个即三个以上特点鲜明的主持人按照特定规律组合在一起的一种形式。 • 2010年12月央视《生活早参考》 《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主持群体 《天天向上》主持群体
第三节中国与西方节目主持人比较 一、性别与专业
二、年龄结构 • 我国节目主持人从年龄结构上远远年轻于西方国家。 • 西方电视节目主持人主要以中老年为主。 • BBC主持人阿利斯泰尔•库克直到95岁高龄才退休。 • 美国三大名嘴丹•拉瑟、布罗考和詹宁斯均在其中年才当上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 • 丹·拉瑟递交辞呈时已是73岁 • 迈克·华莱士来中国采访江泽民主席时已82岁,88才退休。 • 在我国则很少有60岁以上的老年主持人,屏幕以年轻的俊男靓女为主角。 • 近来,我国中年主持人已经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