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469 Views
大學多元入學講座. 甄選入學與職涯發展. 由大考通訊社提供. 壹、今年學測考題難易度變化 -影響落點判斷的重要因素. 一、整體觀察. (一)去年學測級分大狂飆,今年並未拉回。 (二)今年( 101 )學測級分,除 英文科 、 自然科 外,其他 各科 (包括 總級分 )都比上年度 略高 。 (三)主要原因是:今年考生增加約 8,575 人,又以分佈在中前段居多。 例證如後:. 總級分高分考生分佈在中前段更為明顯. 二、從「累計人數」觀察落點級分變化. (一)以社會科為例.
E N D
大學多元入學講座 甄選入學與職涯發展 由大考通訊社提供
壹、今年學測考題難易度變化 -影響落點判斷的重要因素壹、今年學測考題難易度變化 -影響落點判斷的重要因素
一、整體觀察 (一)去年學測級分大狂飆,今年並未拉回。 (二)今年(101 )學測級分,除英文科、自然科外,其他各科(包括總級分)都比上年度略高。 (三)主要原因是:今年考生增加約8,575人,又以分佈在中前段居多。 例證如後:
二、從「累計人數」觀察落點級分變化 (一)以社會科為例
三、小結論 (一)由於每位考生,在「個人申請」可報6系。「分數提高」有放大效應,因此,推估落點應保守。 (二)招生名額、預甄人數、檢定門檻、篩選考科等變動,也會影響落點級分。
貳、甄選入學管道的應用 10
一、繁星推薦 11 (一)特色 ◆是一個多出來的機會,沒有理由不參加! ◆它沒有第二階段準備的麻煩與風險 ◆大學分散招生,每校以錄取1人為原則,考試高手無法傾巢而出 ◆是對在校「學習穩定度佳」的學生,最好的回饋機制。 ◆第二輪機會多,應採積極策略。
(二)應用 12 1. 校排佳,學測也考得好 → 當仁不讓 2. 校排佳,學測有點失常了 →把握繁星,利用校排優勢。(不是每個系都會比到學測成績) 3. 校排成績略差,學測卻還OK→接受第二輪安排,試運氣。→重心放在個人申請。 4. 校排成績差,學測又考爛→興趣考量選「校群」,能上就上。→要有拚指考的心理準備。
(三)注意事項 13 避免被套牢,浪費了學測好成績! ◆繁星推薦,一經錄取,無論是否放棄,都不能報「個人申請」→套牢;轉系很難。 ◆志趣,性向明顯→慎選志願,寧可不錄取,保留「個人申請」再戰之機。 ◆志趣,性向不明顯→多填志願數,以增加錄取機會。
二、個人申請 14 (一)兩階段進行①萬一報名者過多,怎麼辦? 最公平的做法,就是比考試成績,進行篩選。②因此,整個流程分成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篩選學測成績,決定晉級榜單。 第二階段:就晉級者進行面試(甄試) 決定誰會錄取。
簡章範例一 假設300人報名,且通過檢定: 全體先比社會,篩出10倍,即前260人 再從260人中,比英文,篩出8倍,即前208人 再從208人中,比國文,篩出3倍,即前78人,參加面試 ※如果比到最後同分(國文14)超額,同分者再比總級分, 56級分,超額2人。 12級分 11級分 14級分 大考通訊社 15
範例二: 假設150人報名,且通過檢定: ※由於「同倍率」,直接(就全體) 比三科加起來的「級分和」 ※同分參酌總級分60,超額1人。 36級分 大考通訊社 16
17 (二)特色◆個人申請是一個仿效職 場選才的升學管道→看「書面資料」個人自傳履歷 成績單 讀書計畫(大學生活計畫)→面試(口試)包括現場筆試
18 (三)個人申請的應用①繁星已先吸走8,575名考生,申請又增招2,200人(共 42,220人),競爭壓力銳減。②若能通過第一階段學測成績篩選,錄取機會相當大。 做好落點分析很重要 → 幾乎「頭過身就過」。
四技日間部申請入學 ◎四技日間部申請入學與大學「個人申請」的形態,幾乎一模一樣。 ◎四技技職體系的大學部 (四年制的技術學院或科技大學) ◎在四技,有更多實用技能的科系,是高中同學不錯的選擇或備胎出路。 大考通訊社 19
最低篩選標準-學測加權成績 甲考生的加權總分︰A校系=52級分 B校系=60級分 C校系=14級分 大考通訊社 20
最低篩選標準計算公式 大考通訊社 21
四技申請報名 • 學校76所 • 招生系組1018系 • 招生名額10891名額 • ◎接到學測成績後 • ◎1人報5個校系 大考通訊社 22
三、甄選入學總結 23 (一)繁星推薦與個人申請名額越來越多,例:交大、清大、中國醫、北醫(70%) 其他尚有14所大學,名額從40%增至50%~65%不等。 (二)甄選,已成主流招生管道,分數向下探底,輕鬆提早成為大學生。 (三)考試分發錄取分數將逐年提高(招生名額萎縮)。輕率放棄甄選,在指考未必佔便宜。
參、職涯選擇 24
一、實用 VS. 虛榮 25 (一)基本認知(一):選系,就是在選擇職業領域,或某種專業技能。 (二)基本認知(二):以前跨業轉行容易,只要有文憑,不一定要學以致用。現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科技進步,跨業轉行的專業門檻越來越高。 (三)唸大學:究竟是在追求「安身立命」的實用專業技 能,還是在名校的虛榮?
賈伯斯在史丹佛大學畢業典禮演講 26 「我很確信,我能堅持下去的唯一理由就是我愛自己所做的事」 「工作會佔去你人生的一大塊,……唯一能滿足你的方法,就是投身於你所愛」 「人生苦短,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陰影裡;不要被教條困住,活在別人思考的結果裡」 ~賈伯斯
二、國立 VS. 私立 27 (一)從未來趨勢觀察,許多有前(錢)途的行業,國立大學包袱過重,很難新設系,反而多設於私立大學。 (二)國立大學的優勢,主要在學雜費較低。但是每學期只差2.5 萬,8學期不過20萬。(私立大學「第1志願」入學獎金多) (三)先跳脫國私立的框架,選好職業領域(科系),再回頭選學校。
三、職場新興趨勢 28 (一)展演 、影視傳播- 文創領域 ◎從畢卡索到會動的清明上河圖、演唱會、…等◎臺灣擁有密度最高的電視頻道,卻一天到晚重播… ◎大陸只給台灣電影,沒有進口配額限制的優惠。 ◎文創產業缺的不是前台的表演者與創作者 → 缺的是幕後規劃、安排、造勢的推手。國內只有3個科系:佛光「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玄奘「影劇藝術學系」 「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
29 (二)會展產業◎去年臺灣舉辦了138場國際型會議,排名 亞洲第4。◎花博、夏戀嘉年華,還有北、中、南世貿中心, 天天在展(電腦、美食、設計、傢具、旅遊、…)◎相關產值2,500億,13萬個就業機會。◎以後,凡是有產品外銷的大公司,都需聘用懂 展覽的國貿人才。全國唯一有相關學程的國貿系→ 逢甲「國貿學系」設有獨立學程→中華大學「觀光會展學程」。
30 (三)設計 - 走出代工、自創品牌◎HTC 、宏碁、華碩、捷安特,…都是自創品牌的典範。◎設計人才將供不應求。◎設計的5大領域: 空間 → 建築、景觀、室內、都市計畫等系 產品 → 工業設計系 創意商品設計系 商業 → 含包裝、造形、行銷、廣告、企業形象、 行銷、圖文美編、影象處理 媒體 → 數位媒體設計(廣告、動畫、遊戲、教學) 時尚 → 時尚設計(與人身有關的一切及配飾)。
31 (四)餐飲◎萬事達卡統計,臺灣每人每年平均花4,970元外食 ,這只是有刷卡的,包括沒刷卡的消費金額應逾5,000億。◎未來外食人口(包括買外帶、叫外送)會越來越 多。◎餐飲相關科系,除技職體系的高餐外,多設在 私立大學,例:義守、開南、大葉、明道。◎它是一個就業容易,創業門檻低的行業。
(五)法律 ◎社會越成熟,「私了」現象會減少,透過司法系統解決爭端的訟案會越多。會造成司法體系(含訴訟代理人)膨脹,這是先進國家的趨勢。 ◎傳統的司法旁支 →財經法律專業人員 →科技法律專業人員(處理專利、侵權)將在 科技大廠找到一片大。
33 (六)汽車工業◎汽車進化速度很快,油電共生、車用電子、系統迴路、……已非高職汽修科畢業的老師傅所能勝任。 ◎汽車產業(含零組件)產值6,046億,就業人口 8.5萬人。◎國內唯一與先進車輛有關的科系 在大葉機械系 先進車輛組
34 (七)自動控制與系統工程(跨越類型論的束縛)◎電機、微電子、材料、自動控制、機械、光電、 通訊、資工等領域整合的產品會越來越多。 例:雲端技術、行動通訊、號誌、精密儀器、 工具機、事務機、機器人…從ICT到傳產。◎臺中的黃金峽谷就是一個例子。◎走不出代工,用機器人(生產線自動化)替代 人工,提高毛利率。◎完整的學院: 國立:台大、中央、交大、成大、清大、中興 私立:中原、逢甲、大葉、義守、大同
35 (八)分子生物◎分子標誌,是(動、植)物種改良的上游技術。◎它是動物科技、植物生技、農糧蔬果育種、生醫 工程、製藥的關鍵技術,也是化解糧食危機的希 望工程。
36 (九)藥妝◎歐美瘋香妝、彩妝,亞洲瘋藥妝(美容保養品)。◎藥妝的消費者,較無品牌忠誠度、新品牌進入 市場容易。◎藥妝生產門檻低,只需略懂化工及生物即可,3~5人就可創業,(國內50.4%工廠都在5人以下) ,最後就是「產品包裝設計」與「銷售通路」的 問題。國內設藥妝系的2個大學 → 中國醫、大葉。
(十)科學研究 ◎科研人才,是國力之基,是台灣走出代工宿命,擺脫微利的憑藉。 ◎有興趣,有能力,不必急著進職場。 ◎科研的就業市場不再侷限於大學或政府的研究機構。 ◎台灣的產業已壯大到可以養得起研發團隊,這是科研人員職涯發展的新天地。
38 (十一)2011年兩件影響台灣未來的大事件◎兩岸ECFA的簽署→擋住全球金融(歐債)危機 /台商回流 ◎台、日投資保障協議的簽署→ 電子工業、精密儀器、光電、化工、材料、 機械設備、汽車工業、生物科技、數位內容等9大產業將大舉遷台。(南科47家 1000億) ◎唸國企、財金、國貿、應日、應英、法律、 以及上述9大領域的系組,都能迎接此一趨勢
四、結論 39 (一)原有產業與職場領域,應社會分工需求而生,自有其成熟發展空間(如:會計、管理、財金、行銷、運輸、醫療、教育…) (二)新興趨勢則在見證社會的轉型與發展,是新增的機會。 (三)你們站在最好的時間點,即將接軌美麗新世界。揚棄世俗,擇你所愛,把握未來的大學生涯。 (四)每個人的一生都要靠一點機運,當機運來臨之前,趕快累積能量,才能掌握它,為自己搭建生命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