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618 Views
近代物理实验 32. 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数. M. 普朗克. A. 爱因斯坦. 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数. 背景资料. 实验仪器.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数据处理. 背景资料. 光电效应现象: 1887 年德国物理学家 H.R. 赫兹发现电火花间隙受到 紫外 线照射时会产生更强的电火花。 赫兹的论文《紫外光对放电的影响》发表在 1887 年《物理学年鉴》上。论文详细描述了他的发现。 赫兹的论文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广泛的反响,许多物理学家纷纷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用 紫外 光或波长更短的 X 光照射一些金属,都观察到金属表面有电子逸出的现象,称之为光电效应。.
E N D
近代物理实验32 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数
M.普朗克 A.爱因斯坦 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数 背景资料 实验仪器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数据处理
背景资料 光电效应现象: 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H.R.赫兹发现电火花间隙受到紫外线照射时会产生更强的电火花。赫兹的论文《紫外光对放电的影响》发表在1887年《物理学年鉴》上。论文详细描述了他的发现。 赫兹的论文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广泛的反响,许多物理学家纷纷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用紫外光或波长更短的X光照射一些金属,都观察到金属表面有电子逸出的现象,称之为光电效应。 对于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经典的波动理论无法给出圆满的解释。1905年爱因斯坦受普朗克量子假设的启发,提出了光量子假说,即:一束光是一粒一粒以光速C运动的粒子流,这些粒子称为光子,光子的能量为E=hv(h为普朗克常数,v为光的频率)。根据光量子假说,爱因斯坦给出了著名的光电效应方程,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的各条实验规律。 然而,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和光电效应方程并没有立即得到人们的承认,原因是经典的电磁理论的传统观念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同时这个假说未获得全面的验证。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因在理论物理方面的成就,尤其是发现了光电效应的规律,获得了192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密立根(Robert Andrews Millikan,1868-1953)因对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的研究,获得了1923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A.爱因斯坦 康普顿(Arthur Holly Compton, 1892-1962)因发现康普顿效应获得了1927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R.密粒根 H.康普顿 背景资料 1912-1915年间,密立根以卓越的研究方法和精湛的实验技术,检验了爱因斯坦1905年提出的光电效应公式。于1916年发表论文证实了爱因斯坦方程的正确性,并直接运用光电方法对普朗克常数h作了首次测量。 1922年,康普顿发现了“康普顿效应”,他采用单个光子和自由电子的简单碰撞理论,对这个效应做出了满意的理论解释,进一步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 密立根和康普顿的精密实验研究终于确立了光量子论的地位。
实验仪器 GGQ—50WHg仪器用高压汞灯 GDh—45型光电管 GD—1型微电流测试仪
滤色片: 是一组外径为36mm的宽带通型有色玻璃组合滤色片,具有滤选 3650A,4047A,4358A,5461A和5770A等谱线的能力。 中性减光片:是三块一组外径为 36mm的中性减光片。光通过减光片后,光强将减弱。在单色光为5770A时,其减光率分别可达25%、50%、和75%。 实验仪器 滤色片性能表
实验原理 当一定频率的光照射到某些金属表面上时,可以使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这种现象称为光电效应,所产生的电子称为光电子。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光强成正比;(频率相同) 光电效应存在一个截止频率 ,当入射光的频率 时,不论光的强度如 何都没有光电子产生; 光电子的初动能与光强无关,而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只要 ,无论光强如何,都会立即引起光电子发射, 。 对于这些实验事实,经典的波动理论无法给出圆满的解释。 爱因斯坦光量子理论: 爱因斯坦受普朗克量子假设的启发,提出了光量子假设,当光子照射金属时,金属中的电子全部吸收光子的能量hv,电子把光子能量的一部分变成它逸出金属表面所需的功W,另一部分转化为光电子的动能,即: ——爱因斯坦方程 爱因斯坦光量子理论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的各条实验规律。
G 光强较大 光强较小 U (频率相同) 0 图2 I-U 特性曲线 图1光电效应实验原理图 实验原理 • 截止频率 :根据爱因斯坦方程,只有当 才会有光电子发射,即截止频率为 ( 值随金属种类不同而不同 ) • 反向遏止电压 :使光电流为零而在光电管两端所加的反向电压(如图2所示),显然,反向遏止电压的物理含义为
上式说明 与入射光频率 成直线关系,实验中可用不同频率的入射光照射,分别找到相应的遏止电压 ,就可作出 的实验直线,此直线的斜率就是 则普朗克常数 由该直线与横轴的交点,可求出“红限”频率 。这就是密立根验证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主要实验思想。 实验原理 • 根据
实际测量的光电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3所示。这是由于在实验进行时,光电管中还伴有两个现象,即阳极的光电子发射和暗电流。阳极的光电子发射是阳极材料在光照下发射的光电子,对这些光电子而言,外加反向电场是加速电场,因此它们很容易到达阴极,形成反向电流。暗电流 则是在无光照射时,外加反向电压下光电管流过的微弱电流。由于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实验中实测的I—U特性曲线往往如图3所示。曲线的下部转变为直线,转变点B(抬头点)对应的外加电压值才是遏止电压。 实验曲线 暗电流 0 B 图3 I-U实验曲线 实验原理 • 注:
实验内容 • 一、测量I—U伏安特性曲线 • 将挡光盖盖住光源出光孔,把暗盒入光孔套架上挡光盖取下来,换上滤色片,再从光源出光孔上取下挡光盖,顺时针旋转“电压调节”旋钮,使电压由-3V逐渐升高到30V,观察光电流的变化,记下一组I—U值,由短波到长波逐次换上五种不同波长的滤色片,这样可记5组I—U值。 • 注意测量点应合理分配,具体为: • -3V ~ 0V 电流开始变化(急剧变化)时细测几个点(间隔0.1V或0.2V) • 0V ~ 10V 每隔1V记一个电流值 • 10V ~30V 每隔5V记一个电流值 • 二、测量I—P特性(光电特性)曲线 • 把577型滤色片装在暗盒光窗上,电压由0V升到30V,记下饱和电压值,我们可视之为透光率为100%的情况,还可测出透光率分别为75%,50%和25%的三种情况,即将三块减光片分别装在光源出光口,电压都是从0V升到30V的。由此可观察饱和光电流与光的强度的关系。
数据处理 一、根据测量数据作出5种不同频率的照射光所对应 的I—U伏安特性曲线,由此确定5种不同频率的照射光所对应截止电压值。 参考表格: 数据拟合: 1>作图法 作出US-v的实验直线,求此直线的斜率k; 普朗克常数 h=ek (与公认值进行比较,计算相对不确定度) 该直线与横轴的交点即“红限”频率v0。
2>最小二乘法 根据最小二乘法求出直线方程 普朗克常数 “红限”频率 计算不确定度、表达实验结果。 数据处理 二、根据测量数据作出不同照度下I—U伏安特性曲线和I—P特性(光电特性)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