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351 Views
能源战略与节能途径. 国家电网公司 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中心 王冬利. 我国能源战略. 一 . 基本构想 节能、效率、效益优先 满足需求 , 发展与环境协调 煤炭为主体 电力为中心 油、气资源国内外开发并举 新能源加速开发 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节约、效率、效益优先 1 )潜力: 我国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约 33% ,比发达国家低约 10% 主要工业产品单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出 20% 左右 2 )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选择资源节约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发展方式
E N D
能源战略与节能途径 国家电网公司 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中心 王冬利
我国能源战略 一.基本构想 • 节能、效率、效益优先 • 满足需求,发展与环境协调 • 煤炭为主体 • 电力为中心 • 油、气资源国内外开发并举 • 新能源加速开发 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节约、效率、效益优先 1)潜力: • 我国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约33%,比发达国家低约10% • 主要工业产品单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出20%左右 2)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 选择资源节约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发展方式 • 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 • 依靠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 • 迎造有利于节约能源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发展节约经济,建设节能社会
2.煤炭为主体 1)世界能源发展趋势: • 新能源↑↑↑ • 天然气↑↑ • 煤炭↑ • 石油↓ 2)我国多煤少油缺气(煤炭将长期成为我国能源的主要来源) 3)发展建设高效产能大型煤矿,关停小煤矿( 3年共关停小煤矿1千多处,减少低效产能4000万吨)
煤炭高效燃烧—高效发电机组,热电联产,有利于煤炭燃烧污染控制煤炭高效燃烧—高效发电机组,热电联产,有利于煤炭燃烧污染控制 3.电力为中心 1)满足供应为前提,提高电力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 2)稳步发展火电(大机组、高效清洁燃烧、热电联产),保障电力供应3年关停小火电3400万千瓦,占十一五计划68.4%,节煤4300万吨 3)稳步开发水电 • 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
2008年新增水电装机2010万千瓦 • 我国水电总装机达1.71亿千瓦 • 2008年水电发电量占比16.4%(全口径) 3)积极发展核电 • 2008年低已投产910万千瓦 • 在建2290万千瓦 • 2008年核电发电量占比1.99%(全口径) • 配套建设蓄能电站
4)大力发展风电 • 2008年新增装机600万千瓦,国产化率55.4% • 总装机已达1200万千瓦 • 2008年风电发电量占比0.37%(全口径) • 在建1000万千瓦
4.油、气资源国内外开发并举 1)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投入 • 增加国内资源勘探开发力度 • 以资金和技术与国外联合开发油气资源共同受益 2)加快石油储备基地建设,提高石油储备能力 • 一期工程1200万M3 ,二期在建2680万M3,三期规划2800万M3
石油储备比较(现有数据亿吨) 我国3期工程完成后,石油储备可达90天
5.新能源加速开发 • 风能—风电为主 • 太阳能 • 海洋能 • 地热能 • 生物质能
二.主要节能途径及贡献率 1.十一五节能目标 • 十一五GDP万元能耗下降2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下降率 0% 1.7% 3.66% 4.21% 6%估 6%估 GDP能耗100% 98.3% 94.7% 90.7% 84.7% 80% 2.节能途径及贡献率 1)直接节能 贡献率约40% 采用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耗。
推广节能工艺—提高质量降低单耗 • 水泥窑外分解 • 干法熄焦 • 连铸连轧 • 节能输变电设备与技术 • 平板玻璃浮法成型 • 离子膜工艺 • 煤制氨 • …
通用高效节电技术 • 绿色照明 • 高效电力拖动 • 建筑节能 • 高效家用电器 • 高效办公电器 • 能量回馈技术
通用高效节电技术(续) • 高效电加热(热泵、微波、远红外等) • 高效换热传热 • 绝热保温技术 • 余热余能回收技术 • 高效车辆船舶动力设备(节能发动机等) • 高效工业锅炉、摇炉,高效民用灶具 • 蓄冷蓄热技术 • …
节能科学管理 • 用能设备高效运行管理 • 节能调度 • 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 资源效率配置 • 优化能源替代 • 民用商业气代煤—利用效率高,清洁能源 • 煤炭主要用于发电—利于高效清洁燃烧,减少城市污染
发展联产联供技术 • 推动能源阶梯利用,提高能源系统整体效率 • 原则:先做功,后用热。先高温,后低温。 • 热电联产,热电冷联产,分布式能源 • 热冷联产 以上技术在石化、造纸、化肥、建材、纺织、医药、钢铁等行业和工业圆区建设等都有相应机会。
2)间接节能 贡献率约60% 定义:根据我国资源状况,依靠改善宏观经济管理,采取引导、调整、控制及市场等手段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以实现减少能源消耗的目的。 • 调整经济结构 • 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 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提高低能耗型经济比重,降低产值能耗
生产力合理布局 • 高能耗产业主要安排在能源和资源产地 • 低能耗产业主要安排在消费地区和人口密集区 • 积极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节约原材料即节约能源和资源 • 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 • 费旧物资回收及再利用 • 减少高耗能产品出口比重,增加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源含量高的产品出口
3.财税政策调控 1)合理调整资源税率 • 国土资源属全民所有,资源价格上涨扣除成本因素后其得利应造福全体国民。 • 防止资源价格上涨仅让少数人得利,造就一批煤老板、油老板、矿老板的暴富。 • 资源税改为从价计征,大部分得利归国家所有,用于资源开发、新能源开发、扶助弱势群体。
保护国土稀缺资源,防止烂采和廉价出售。 • 打击惩治官商勾结。 2)消费侧税率调整,多耗能多交税,实施累进税率。(个人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