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449 Views
論說文 寫作要訣. 胡鎮昇. 論說文寫作三要. 論點要精(論點如鋼筋) 論據要博(論據如混凝土) 論法要妙(論法如裝潢). 何謂論點?. 在某一主題之下,你主張什麼?你贊成什麼?你肯定什麼?你反對什麼?你否定什麼? 論點可分為二: 是主論點:就是主旨。 是分論點:包括為何?如何?. 何謂論據?. 論據就是理論的證據。(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 論據可分為: 事實論據:歷史事實。 理論論據:名言、格言、俗語、偉人的話。
E N D
論說文 寫作要訣 胡鎮昇
論說文寫作三要 • 論點要精(論點如鋼筋) • 論據要博(論據如混凝土) • 論法要妙(論法如裝潢)
何謂論點? • 在某一主題之下,你主張什麼?你贊成什麼?你肯定什麼?你反對什麼?你否定什麼? • 論點可分為二: • 是主論點:就是主旨。 • 是分論點:包括為何?如何?
何謂論據? • 論據就是理論的證據。(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 • 論據可分為: • 事實論據:歷史事實。 • 理論論據:名言、格言、俗語、偉人的話。 • 自然論據:自然界的現象。
何謂論法? • 論法就是論證的方法。 • 論論法分為: • 歸納法:提出三個以上的事實論據,歸結出一個道理來。 • 演繹法:先提出理論論據,再提出自己的論點,最後提出事實或現象,這個事實符合理論論據。 • 類比推理法:提出二或三個不同的事物,其中因為某種性質相同,推出道理來。
何謂論法?(續) • 公式與範例: • 歸納法 • 演繹法 • 類比推理法
歸納法 • 公式:事實論據1,事實論據2,事實論據3,故(是故、以是、所以)論點。 • 範例:<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曰:「舜發於田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饑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演繹法 • 公式:理論論據1,論點,事實或現象,結論。 • 範例:<廉恥>;五代史馮道傳論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況為大臣者,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豈有不亂,國家豈有不亡乎?
類比推理法 • 公式:譬喻甲,譬喻乙,論點。 • 範例:<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諫太宗十思疏>:「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論工商社會之義與利 • 自古以來,我國社會一向強調義,而避言利;義利之間,彷彿就是君子與小人之別。而今日社會工商業發達,對義利的看法,自是有異,竊意以為:利之所在,義必存焉,此乃今日社會對義與利最勻當的看法。
論工商社會之義與利 (續) • 試思:工商社會將本求利,誰願虧本?血本無歸的買賣,砍頭也不願做;反之,見利忘義,割雞取卵,貪取暴利,罔顧道義,自有公平交易會制裁,鋃鐺下獄之後,利又何存?義利之間,當有水平。
論工商社會之義與利 (續) • 戰國之際,陶朱公行商中國,經營致富,二度捨財濟貧,其義行令萬民感戴;墨翟主張「天下交相利則治」,反對「虧人而自利」,是故,欲圖自利,先思何以利人?能利己,且兼及利人,就合義了。
論工商社會之義與利 (續) • 日本自二次大戰後,工商科技突飛猛進,國際貿易之順差,成為經濟大國,日貨充斥天下,但當其傾銷之時,引發美國不滿,設條款以限之,以求雙方交易平衡;昔日我國經濟部長趙耀東,也對日商設限,令其以義取利,技術轉移,方網開設限,國際冒易也該互蒙其利,方合於義。
論工商社會之義與利 (續) • 工商社會交易熱絡,買賣雙方,交易甚歡,利字當頭,自存道義;否則虧人利己,或虧己利人,法庭相見,相互控訴,豈不可悲。若干年前的假酒案、餿水油案,不肖商人已陷囹圄,良心將終生難安。
論工商社會之義與利 (續) • 利之所在,義必存焉;不可見利忘義,不可虧人以利己,此乃今日工商社會之義與利所應持有的看法。
論工商社會之義與利 (續) • 【解析】 • 首段立即提出本文的主論點,工商社會對義與利的看法,應該是「利之所在,義必存焉」。 • 次段表達「義利之間,當有水平」的分論點。 • 提出兩個事實論據,說明能利己利人就合義了。 • 四段提出不合道義的交易,將良心不安。 • 回到首段所提「利之所在,義必存焉」,常山蛇陣,首尾呼應。
金錢、榮譽與生命 • 俗話說:「錢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走。」有人也說:「榮譽,是人的第二生命。」由此可知,金錢誠可貴,榮譽價更高,若在生命中,該作如是觀。
金錢、榮譽與生命 (續) • 至聖先師曾說:「富貴於我如浮雲。」又說:「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聖人立言,教弟子莫重金錢,要重榮譽。荀子說:「榮辱之來,必象其德。」孟子也說:「仁則榮,不仁則辱。」可見榮譽的重要,金錢是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我們寶島,曾是亞洲四小龍,金錢淹腳目,卻遭外邦譏為「貪婪之島」與「有錢的野蠻人」,真是慚愧!
金錢、榮譽與生命 (續) • 太重視錢的人,往往罔顧榮譽,於是即產生了「笑貧不笑娼」的心態,世風日下,為了錢作賤自己,值得嗎?《紅樓夢》中的空空道人唱道:「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聚到多時眼閉了。」何必要為多賺幾文錢而自甘下流呢?
金錢、榮譽與生命 (續) • 輔佐句踐復國的陶朱公,行商天下而致富,曾兩度散財濟人,贏得世人尊敬;位極人臣的和珅,不思安邦治國之策,竟行聚斂之事,終遺惡名於世;是故金錢與榮譽兩者,寧捨金錢而就榮譽。
金錢、榮譽與生命 (續) • 榮譽是人類的第二生命,而錢乃身外之物,生帶不來,死帶不走,這二者之於生命,孰重孰輕,就十分明顯了。
金錢、榮譽與生命 (續) • 【解析】 • 本題是多元化的主題,在審題時要思考它們之間的彼此關係。所以作者在第一段就提出兩個理論論據,以演繹法,歸結本文的重心是「金錢誠可貴,榮譽價更高」。 • 次段以孔子、孟子、荀子的教言為理論論據,證明榮譽的重要,並以台灣為例說明之。 • 三段提出世風日下,笑貧不笑娼,作賤自己,值得嗎?並以空空道人所唱《好了歌》作警策。 • 提出兩個結局正反不同的事實論據,點出榮譽中於金錢。 • 結論再強調榮譽是人的第二生命,輕重自見。
同情心 • 同情心是人類最光明的一顆心,同情心是人類最聖潔的一顆心。因為有了同情心,世間就成了天堂;若是沒有同情心,地球將淪為煉獄。
同情心(續) • 古往今來的先聖先賢,為了人類的和諧相處,留下不少名言。請看:孔子說:「仁者愛人。」又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說:「無側隱之心,非人也。」墨子說:「天下兼相愛,則天下治。」韓愈說:「博愛之謂仁。」張載說:「民胞物與。」在在都證明了同情心的可貴。宗教家也主張人類要有同情心,耶穌主張博愛,釋迦牟尼主張人要有慈悲心,要有大愛,道教主張要為全人類祈福,沒有同情心行嗎?
同情心(續) • 春秋時代的孫叔敖殺兩頭蛇而埋之,他怕別人也看到這隻蛇;東晉的陶淵明,收養孤兒,寫信告訴家人說:「此亦人子,可善待之。」清朝鄭板橋,為無主孤墳立碑,寫道「凡我鄭氏後代子孫祭祖之前,必先祭掃此墳。」他澤及枯骨。同情心的發揮,讓世人覺得世上有無限的溫暖,活在世上真好。
同情心(續) • 英國的南丁格爾,在克里米亞戰爭時,投身戰場救護傷患,出現天使的燭光,世上便有了南丁格爾——護士的行業;史懷哲投身非洲,救護非洲人,非洲人美其名為「非洲之父」。同情心太偉大了,當人們遇到急難時,所需要的是援手,援手的源頭,就是同情心。
同情心(續) • 同情心是最偉大的一顆心,同情心是最美麗的一顆心,若是世上沒有同情心,這世界將淪為煉獄,因為有同情心,寰宇就成為天堂了。
同情心(續) • 【解析】 • 首段作者以肯定的筆法,寫出主題是可貴的。 • 二段以四句理論論據來證明同情心,並提出人類的宗教也認同同情心。 • 三段寫出三個事實論據,證明同情心的可貴。 • 四段又提出兩位偉人——南丁格爾和史懷哲的事蹟,證明同情心是偉大的。 • 結論以首尾呼應法作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