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7

第七章 状态变量分析法

第七章 状态变量分析法. 7.1 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 7.2 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 7.3 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 7.4 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 7.5 系统的可控制性与可观测性 7.6 状态矢量的线性变换. 7.1 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 7.1.1 由系统的直接形式信号流图建立状态方程 描述单输入单输出 n 阶连续系统输入 f ( t ) 与输出 y ( t ) 关系的微分方程为. (7.1-1). 算子方程为. (7.1-2). 对应的 n 阶连续系统的转移算子函数为. (7.1-3).

pekelo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七章 状态变量分析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章 状态变量分析法 7.1 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 7.2 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 7.3 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 7.4 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 7.5 系统的可控制性与可观测性 7.6状态矢量的线性变换

  2. 7.1 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 7.1.1由系统的直接形式信号流图建立状态方程 描述单输入单输出n阶连续系统输入f(t)与输出y(t)关系的微分方程为 (7.1-1)

  3. 算子方程为 (7.1-2) 对应的n阶连续系统的转移算子函数为 (7.1-3) 对应的系统函数为 (7.1-4)

  4. 图 7.1-1 式(7.1-2)的信号流图表示

  5. 1. 由系统的直接(微分方程)形式信号流图建立状态方程的一般方法 (1)从右向左按顺序在积分器p-1的输出端建立状态变量xi, p-1的输入端为 由于xi顺序相差90°,因此这种状态变量也称其为相位状态变量。  (2)列出积分器输入节点 与状态变量xi和输入f(t)的关系, 并用矩阵表示。  (3) 列出输出信号y(t)与状态变量xi和输入f(t)的关系,并用矩阵方程表示。

  6. 用上述方法对图7.1-1的系统流图,讨论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的建立。先由n个积分器,如图7.1-1所示,列出n个状态变量x1(t)、x2(t)、…, xn(t)(图中省略了状态变量中的自变量符号(t)), 然后再列积分器输入节点的方程: (7.1-5)

  7. 输出为 (7.1-6)

  8. 将式(7.1-5) 、 (7.1-6)分别写成矩阵形式 (7.1-7)

  9. (7.1-8)

  10. 式(7.1-7)表示了状态变量x1(t)、x2(t)、…, xn(t)与输入f(t)之间的关系,是图7.1-1 系统的状态方程。式(7.1-8)表示了输出y(t)与状态变量x1、x2、, xn之间的关系,是图7.1-1系统的输出方程。 式(7.1-7)与式(7.1-8)还可用矢量矩阵表示为 (7.1-9)

  11. 式中 (7.1-10)

  12. 式(7.1-9)是图8.1-1的状态方程的一般形式,A、B、C、D是状态方程的系数矩阵。当式(7.1-1)中的输入情况不同时,A与B矩阵相同,而C与D矩阵会有变化,尤其是b0=0,可使C的元素计算大大简化。例如 (7.1-11) 式(7.1-11)是式(7.1-1)除bn=1之外,其余bk(k=0~n-1)为零的特例,它的A与B矩阵与式(7.1-10)相同,而C与D矩阵分别为 C=[1 0 … 0 0], D=0 (7.1-12)

  13. 若式(7.1-1)中分子多项式的次数为m,分母多项式的次数为n,且m<n,则 (7.1-13) 其对应的A与B矩阵与式(7.1-10)相同,而C与D矩阵分别为 C=[bnbn-1 …bn-m 0 … 0], D=0 (7.1-14)

  14. 由以上的方法,当n阶连续系统的微分方程给定,无需绘出系统的信号流图,利用式(7.1-7) , (7.1-8)或式(7.1-13) 、 (7.1-14) 可直接写出系统函数的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尤其是分子多项式的次数为m,分母多项式的次数为n,且m<n(b0=0),可令

  15. 于是得到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为 (7.1-15)

  16. 特别的转移算子为 的二阶系统, 其基本信号流图及状态变量如图7.1-2所示, 其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为

  17. 图 7.1-2 二阶系统的信号流图

  18. 在图7.1-1中,状态变量的序号是从右往左排序的,如果如图7.1-3所示从左往右排,不难推出其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的矩阵形式为 (7.1-16a)

  19. (7.1-16b)

  20. 将式(8.1-16a) 、 (8.1-16b)分别写成矩阵形式 (7.1-17a)

  21. (8.1-17b)

  22. 图 8.1-3 式(8.1-2)状态变量排序不同的流图

  23. 由式(8.1-17a)、(8.1-17b)可见,相同的系统函数与信号流图, 状态变量的选择不是惟一的,当状态变量不同时,对应的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不同。式(8.1-17a)与式(8.1-17b)式也可简化为

  24. 式中 (8.1-18)

  25. 图 8.1-4 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状态变量分析法

  26. 式(8.1-9)是用矩阵矢量表示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的一般形式,即 式中的系数矩阵的一般形式为 (8.1-19)

  27. 式(8.1-9)、(8.1-19)是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状态表示与参数矩阵,其中的A是n×n的方阵,B是n维列矩阵,C是n维行矩阵,d是单个常数。  更一般地,若n阶连续系统有m个输入信号f1 ,f2 , … ,fm,L个输出信号y1 ,y2 , … ,yL,则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分别用矩阵矢量表示为 式中

  28. A、B、C、D都是常数矩阵,称为参数矩阵。

  29. 2. 参数矩阵的物理意义 本书主要分析单输入单输出的情况,由图8.1-4可以讨论A、 B、C、D的物理意义,图中x、x是状态变量。  A矩阵是由状态矢量x到状态矢量x所有反馈支路增益组成的矩阵,其中aij表示由第j个状态变量节点xj到第i个状态变量xi的支路增益。  B矩阵是由输入f(t)到状态矢量x所有支路增益组成的矩阵, 其中bi表示由输入节点到第i个状态变量的xi支路增益。 . . . . .

  30. C矩阵是由状态矢量x到输出节点所有支路增益组成的矩阵, 其中ci表示由状态变量xi(t)到输出节点所有的支路增益。 D矩阵是输入输出之间的支路增益,在单输入单输出时, D=d, 表示输入节点直通输出节点的支路增益。  若网络中两节点之间没有支路,则其支路增益为零;而自己到自己的节点反馈支路增益为1。  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利用四个参数矩阵描述了系统内部的结构。系统内部结构确定了,由信号流图就可以求出系统的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  对简单的信号流图,可利用参数矩阵的物理意义直接写出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或四个参数方程。

  31. 例8.1-1已知某系统的系统函数H(s)为 建立其系统的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 解 上式的H(s)可以改写为 系统的信号流图及状态变量(从左至右排)如图8.1-5所示。

  32. 图 8.1-5 例8.1-1系统的信号流图

  33. 根据信号流图及式(8.1-13)、 (8.1-14)可直接写出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 输出为

  34. 将上式分别写成矩阵形式

  35. 上例的系统函数 ,与状态方程互换的MATLAB程序与结果如下:   b=[8 -4 11 -2]; a=[1 -1.25 0.75 -0.125]; [A B C D]=tf2ss(b,a)

  36. 答案 • A = • 1.2500 -0.7500 0.1250 • 1.0000 0 0 • 0 1.0000 0 • B = • 1 • 0 • 0 • C = • 6 5 -1 • D = • 8 • 结果与例7.1-1相同。

  37. 7.1.2 由系统的级联或并联形式信号流图建立状态方程 例8.1-2 已知某系统的传输函数 求其级联与并联形式的状态方程。 解(1) 级联

  38. 输出为 将上式分别写成矩阵形式

  39. 图8.1-6 例8.1-2级联形式的系统流图

  40.   由式(8.1-21)可见,级联形式(均为单极点)的A矩阵是三角阵,其对角元素为系统的特征根。    由直接形式系统函数求系统级联形式的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 要将直接形式系统函数转变为级联形式的系统函数,画出系统级联形式的信号流图,对状态变量排序,再列出状态方程,…,这种方法工作量不小。利用MATLAB程序我们可以方便地将直接型系统函数H(s)转变为级联形式的系统函数,再转变为级联形式的状态方程。

  41. 例8.1-2 的系统级联形式的状态方程的MATLAB程序与结果如下 b=[0 1 2 0]; a=[1 8 19 12]; [z p k]=tf2zp(b,a) %直接形式转换为零、 极点增益形式 [A B C D]=zp2ss(z p k) %零、 极点增益形式转换为状态变量形式

  42. 答案 • z = • 0  • -2 • p = • -4.0000 • -3.0000 • -1.0000 • k = • 1

  43. A = -1.0000 0 0 1.0000 -7.0000 -3.4641 0 3.4641 0 B =  1 0 0 C = 1.0000 -5.0000 -3.4641 D = 0

  44. 图 8.1-7 例8.1-2二阶节级联形式的系统流图

  45. (2) 并联 图 8.1-8 例8.1-2并联形式的系统流图

  46. 从图中可以看出 输出为

  47. 将上式分别写成矩阵形式 (8.1-22)

  48. 7.1.3 由电路建立状态方程 由电路建立状态方程,首先应选定状态变量,一般选电路中独立的电容两端电压与独立的电感电流为状态变量。状态变量的个数与系统的阶数相同,等于独立动态元件的个数。状态变量确定后,利用KVL或KCL列出电路方程,经化简整理写出电路的状态方程。  例8.1-3电路如图8.1-9所示,列写电路的状态方程,若输出为电感电压vL(t)与回路电流i(t),求其输出方程。

  49. 图 8.1-9 例8.1-3系统电路图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