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 likes | 999 Views
神奇 而多樣的 蓮葉效應. 竹北國中 一年七班 許明騰. 一、 研究動機.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方法. 四、 結果與綜合討論. 五、 延伸活動. 六、 參考資料. 一、研究動機:. 在清理家裡的水生植物池時,發現蓮花的葉子上有許多滾來滾去的水珠,爸爸說這是蓮葉效應,我覺得很有趣,所以針對蓮葉效應做了一點觀察和紀錄。. 二、研究目的:. 1. 認識蓮花與睡蓮。 2. 了解何謂「蓮葉效應」。 3. 了解「蓮葉效應」的成因。 4. 了解「蓮葉效應」對蓮花的意義。 5. 自然界中「蓮葉效應」的應用。 6. 工業界對蓮葉效應的運用。. 三、研究方法:.
E N D
神奇而多樣的蓮葉效應 竹北國中 一年七班 許明騰
一、研究動機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方法 四、結果與綜合討論 五、延伸活動 六、參考資料
一、研究動機: • 在清理家裡的水生植物池時,發現蓮花的葉子上有許多滾來滾去的水珠,爸爸說這是蓮葉效應,我覺得很有趣,所以針對蓮葉效應做了一點觀察和紀錄。
二、研究目的: 1.認識蓮花與睡蓮。 2.了解何謂「蓮葉效應」。 3.了解「蓮葉效應」的成因。 4.了解「蓮葉效應」對蓮花的意義。 5.自然界中「蓮葉效應」的應用。 6.工業界對蓮葉效應的運用。
三、研究方法: 1.利用各種管道查出相關資料。 2.利用蓮花葉片試驗蓮葉效應並探討其意義,拍照或錄影紀錄。 3.試驗不同植物的葉片,以了解是否具有蓮葉效應,並拍照紀錄。
1、認識蓮花與睡蓮 蓮花屬於浮水、挺水性兼具的植物,葉子會明顯的挺出水面。
睡蓮是屬於浮葉性的植物,葉子大多浮在水面上。睡蓮是屬於浮葉性的植物,葉子大多浮在水面上。
2、何謂「蓮葉效應」 • 宋朝大儒周敦頤已經注意到蓮花的葉子不易髒,雖然從污水中長出來,也不會沾留髒東西。 (見愛蓮說) • 1997年,德國波昂大學的植物學家Wilhelm Barthlott針對蓮葉表面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發現蓮葉表面的超疏水性特性與其自潔效應的關係,並創造了「蓮葉效應」(Lotus effect)一詞。
愛蓮說 周敦頤 •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 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蓮花的環境適應 • 蓮花一般都生長在淤泥較厚、水較不流動的缺氧環境中,為了適應這樣惡劣的環境,蓮花也有許多的適應策略。 • 如圖a所示,蓮花可利用肥厚、分支發達的地下莖(即俗稱的蓮藕)來儲存養分、擴充地盤、並增加植物體的穩定性;
a.利用肥厚、分支發達的地下莖 (蓮藕)來儲存養分、擴充地盤並增加植物體的穩定性。
蓮花的環境適應 • 蓮花一般都生長在淤泥較厚、水較不流動的缺氧環境中,為了適應這樣惡劣的環境,蓮花也有許多的適應策略。 • 如圖a所示,蓮花可利用肥厚、分支發達的地下莖(即俗稱的蓮藕)來儲存養分、擴充地盤、並增加植物體的穩定性; • 圖b顯示蓮花葉柄和莖都具有許多疏鬆、多孔隙的結構,可以增加氧的儲存量;
a.利用肥厚、分支發達的地下莖來儲存養分、擴充地盤並增加植物體的穩定性。 b.蓮藕具有疏鬆、多孔隙的結構以增加空氣的儲存量。
蓮花的環境適應 • 蓮花一般都生長在淤泥較厚、水較不流動的缺氧環境中,為了適應這樣惡劣的環境,蓮花也有許多的適應策略。 • 如圖a所示,蓮花可利用肥厚、分支發達的地下莖(即俗稱的蓮藕)來儲存養分、擴充地盤、並增加植物體的穩定性; • 圖b顯示蓮花葉柄和莖都具有許多疏鬆、多孔隙的結構,可以增加氧的儲存量; • 圖c顯示蓮花植物體內具有黏稠的汁液,這些汁液可以增加葉柄的韌性,使葉子在受到強風吹拂時不易折斷;
a.利用肥厚、分支發達的地下莖來儲存養分、擴充地盤並增加植物體的穩定性。 b.蓮藕具有疏鬆、多孔隙的結構以增加空氣的儲存量。 c.葉柄具黏稠的汁液以增加韌性。
蓮花的環境適應 • 如圖a所示,蓮花可利用肥厚、分支發達的地下莖(即俗稱的蓮藕)來儲存養分、擴充地盤、並增加植物體的穩定性; • 圖b顯示蓮花葉柄和莖都具有許多疏鬆、多孔隙的結構,可以增加氧的儲存量; • 圖c顯示蓮花植物體內具有黏稠的汁液,這些汁液可以增加葉柄的韌性,使葉子在受到強風吹拂時不易折斷; • 圖d可看出蓮花葉柄的外表許多堅硬、尖銳的皮刺,除可用來增加葉柄的強度外,更具有保護自己的功能。
a.利用肥厚、分支發達的地下莖來儲存養分、擴充地盤並增加植物體的穩定性。 b.蓮藕具有疏鬆、多孔隙的結構以增加空氣的儲存量。 c.葉柄具黏稠的汁液以增加韌性。 d.葉柄外更有尖銳的皮刺,可增加葉柄的支持強度。
蓮葉的自潔效應 • 蓮花葉面具有許多臘質的表皮,這些表皮上有著許多的突起,這些突起的表面上還佈滿了許多奈米等級的空心管狀結構。透過這些微細構造的功能,使蓮葉的表面具有很高的疏水性質,除了可以產生很好的浮力效應外,更能避免葉面遭受污染而有很好的自潔效應,而這也正是周敦頤所讚嘆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主要成因,現在則被稱之為「蓮葉效應」。
蓮葉利用滾動水珠達到自潔的功能(水珠滾過的地方,砂粒就被帶走了哦!)蓮葉利用滾動水珠達到自潔的功能(水珠滾過的地方,砂粒就被帶走了哦!)
3、蓮葉效應的成因 (1)一般物質的親水或疏水性質與其本質有關,可以接觸角的大小來表明其親、疏水的特性。如圖所示,當液體滴在固體表面上時,固體表面和液滴切線的夾角,就是所謂的接觸角(Contact angle) α。 (2)一般說來若接觸角小於90度,稱為具有親水特性,如水在玻璃上的接觸角為0~5 度。若大於90度則稱為具有疏水特性,如水在石蠟上的接觸角為108度。接觸角若小於5度稱為具有超親水性,而接觸角若大於150度,則稱為具有超疏水性。
液體與氣體界面 液體 接觸角α 液體與固體界面 固體 接觸角示意圖
蓮葉的超疏水結構 • 親、疏水特性除了受到物質的本質影響外,也和物質的表面結構特性有關,物體表面的粗糙度會影響到固-液間的接觸面積,而固-液間的接觸面積比例又會會影響到附著力的大小,所以物體粗糙程度的改變也可能改變彼此間親、疏水的程度,固-液接觸面積比例愈小則表面的疏水特性就愈強。
葉表面有角質,使接觸角約呈90° 按我 葉表面有微米結構,使接觸角大於110°→疏水性
蓮葉表面具有許多5-10 μm的突起構造(微米結構)
葉表面有角質,使接觸角約呈90° 按我 葉表面有微米結構,使接觸角大於110°→疏水性 葉表面有奈米結構,使接觸角高達160°→超疏水性 按我
蓮葉表面具有許多5-10 μm的突起構造(微米結構) 蓮葉表面突起構造上還佈滿了直徑約100 nm的蠟質結構(奈米突起)
4、「蓮葉效應」對蓮花的意義 「蓮葉效應」對於蓮葉有很好的保護作用,蓮葉表面的微細構造一旦破壞,葉面就會喪失超疏水特性而很快腐壞。
5、自然界中對蓮葉效應的應用 ※ 在自然界中,利用類似蓮葉效應的構造與特性以適應各種環境的例子很多。 (1)如「田字草」,可利用葉面上的蠟質微米級突起來增加疏水特性,當葉面沉入水中時,其葉面外圍的空氣膜能使葉面順利的漂浮於水面上。而芋頭、槐葉萍等水生植物也可利用類似的構造達到適應水中生活的目的。
5、自然界中對蓮葉效應的應用 南國田字草(Marsilea crenatePresl.)可利用葉上的蠟質微米結構來增加浮力。
5、自然界中對蓮葉效應的應用 (2)濱刺麥是海濱常見的定沙植物,葉子和莖的表面具有許多的蠟質突起,此構造不僅可用於防水,更可抵擋風沙的傷害,所以使濱刺麥成了海濱沙地的優勢物種。
5、自然界中對蓮葉效應的應用 濱刺麥(Spinifexlittoreus (Burm. f.) Merr.)是海濱常見的定沙植物,可利用葉面微細的蠟質結構來抵抗風沙。
5、自然界中對蓮葉效應的應用 (3)金背鳩可利用羽毛上羽軸邊的突起構造,配合適量的油脂塗抹,來達到類似蓮葉效應的防水效果。所以許多鳥類都會利用肛門腺所分泌的油脂做好羽毛的保養與護理,這種行為在水鳥身上更是頻繁。 金背鳩(Streptopeliaorientalis)可利用羽軸上的微細羽支,配合油脂的塗抹而達到防水的效果。
5、自然界中對蓮葉效應的應用 (4)擬環紋豹蜘可利用腳上的微細結構,利用表面張力而在水面上自由活動,甚至利用水面的表面張力來捕食其他動物,而這樣的生存模式也可在水黽身上發現。 擬環紋豹蜘(Pardosapseudoannulata)可利用腳末端微細的長毛來提升表面張力,而能在水面上活動
6、工業界對蓮葉效應的運用 • 由於超疏水結構具有諸多的功能,因而許多科學家也想模仿蓮葉的特性,來製作具有超疏水特性的產品。一般的做法是由多種化學成份摻雜,經複雜之反應過程產生具有微結構表面的不規則碎片形表面,並利用這樣的超斥水性表面運用於成品上。
6、工業界對蓮葉效應的運用 • 如圖所示,利用將奈米疏水微粒添加入紡織品的做法,可以製作具有超疏水性質的防污布料,這些布料可用來製作生活所需的用品,這些產品不沾水、不沾油污,可使表面常保乾燥、無污之特性,是非常具有潛力的商品。 利用微結構所造成的超疏水性質,可製作出不沾水的自潔布料。
6、工業界對蓮葉效應的運用 • 如圖所示,也可利用奈米材料製造出不易附著汙垢,且具有自清潔效果的建材。有關蓮葉效應的相關產品很多,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產品與類型有BASF公司生產,由奈米微粒及疏水性聚合物混合組成的鍍膜噴劑,稱為蓮花噴霧劑,可利用噴劑型成疏水性的表面。 在磁磚表面加附奈米微粒,可提高磁磚的防汙效果
6、工業界對蓮葉效應的運用 • 如圖所示,也可利用奈米材料製造出不易附著汙垢,且具有自清潔效果的建材。有關蓮葉效應的相關產品很多,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產品與類型有BASF公司生產,由奈米微粒及疏水性聚合物混合組成的鍍膜噴劑,稱為蓮花噴霧劑,可利用噴劑型成疏水性的表面。 • STO公司生產,可使建築物具有容易清潔、易維護、不易沾污、不易毀損等好處的Lotusan塗料。 • iTV公司開發,仿蓮葉自清潔效果,的紡織材料。 • 光陽公司生產,具有耐侵蝕、不易褪色、不易沾染污垢、硬度較一般塗料高,不易產生刮痕、表面光澤及觸感較一般塗料光滑細緻的奈米彩晶塗裝。 • 和成公司開發,將奈米釉覆蓋在陶瓷表面、添加銀離子形成高溫抗菌劑、使衛浴設備不易附著污垢亦不易產生臭味的和成ADB (Anti-Dirt-Bacteria) 奈米馬桶。
五、延伸活動: 步驟: 1、以校園裡的常見植物為材料(例如:黃金葛、蓮花、大萍…等),透過自己的觀察、歸納與實驗探討各種葉片的親水性或疏水性。
(1) 把水滴在蓮葉、黃金葛及大萍…葉上,觀察是否具有蓮葉效應。
圓葉金午時花 ④圓葉金午時花具有蓮葉效應
馬鞍藤 ⑤馬鞍藤不具有蓮葉效應
托葉--有蓮葉效應 ⑥黃槿 葉面--不具有蓮葉效應 葉背--具有蓮葉效應
(2) 把葉片直接置入水中,觀察是否具有蓮葉效應 ①大萍—具有蓮葉效應
③構樹 ③構樹—不具有蓮葉效應
④醴腸 ④醴腸--不具有蓮葉效應
五、延伸活動: 步驟: 2、葉面結構與自潔功能的探討 (1)在葉面上灑上一些砂子,輕加抖落 和以清水加以沖洗後,觀察葉面砂粒的殘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