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likes | 486 Views
发扬成绩 找出不足 苦干巧干 以利再战 -------- 在月考质量分析会上的讲话. 一、介绍两种成绩分析的方法 (一)、图形法 ------ 正态分布法:. 概率理论指出:一个群体正规考试的成绩,应呈正态或偏正态分布:. Y :人数 X :分数. 如果其成绩分布不为正态或偏正态分布,则其成绩分布不正常: 人数 图一: 塌腰 分数 . 人数 图二 分化: 分数. 人数 图三 尾巴长 初三
E N D
发扬成绩 找出不足 苦干巧干 以利再战 --------在月考质量分析会上的讲话
一、介绍两种成绩分析的方法 (一)、图形法------正态分布法:
概率理论指出:一个群体正规考试的成绩,应呈正态或偏正态分布:概率理论指出:一个群体正规考试的成绩,应呈正态或偏正态分布: Y:人数 X:分数
如果其成绩分布不为正态或偏正态分布,则其成绩分布不正常:如果其成绩分布不为正态或偏正态分布,则其成绩分布不正常: 人数 图一: 塌腰 分数
人数 图二 分化: 分数
人数 图三 尾巴长 初三 分数
(二)、数据法: 1、绝对成绩法:按照成绩分析理论: 平行班的学科平均分差异超过3分,视为出现显著差异;超过5分,视为出现极显著差异; 平行班的及格率和优秀率差异超过5%,视为出现显著差异;超过10%视为出现极显著差异。
2、相对成绩法: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开始时的平行班经过一段时间后学习成绩 出现分化。那么考察近一段教学平行班间是否出现差异,用相对成绩法。即用本次考试的成绩减去上次考试的成绩,看成绩差是否出现了绝对成绩法所说的显著差异和极显著差异。
初始平行班出现了两种差异和变化后的平行班出现了两种差异,都标志着教学工作中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差异,或者说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需要注意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初始平行班出现了两种差异和变化后的平行班出现了两种差异,都标志着教学工作中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差异,或者说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需要注意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见成绩表: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用鱼刺图法。 见成绩表: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用鱼刺图法。 二:分析影响成绩的要素:借助鱼刺图 管理 学风、班风 教师原因 抓得 集体备课 课堂效率 方法 关心 要求 方法 努力 家庭原因 学生原因
三:教学要求: (一)、切实贯彻: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章章透,段段清,注重记忆与巩固的环节、、防差转差的教学策略。 1、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要高度重视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理解与运用。为学生打下牢固的双基基础。把每节课作为一个小知识单元,实现三个落实: (1)、落实每一节课的双基教学目标,穿成串,连成片。 (2)、落实每次作业的目标与要求,一是重视学生作业订正的环节,二是要坚决的杜绝抄袭作业的行为。
(3)、师生各自建立错题集,加强教学与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3)、师生各自建立错题集,加强教学与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重视记忆、复习与巩固: 记忆规律: 80 遗忘的数量先多后少,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 60 40 20 1 2 3 4 天数
依据遗忘规律要求学生必须对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要求学生进行三个巩固:依据遗忘规律要求学生必须对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要求学生进行三个巩固: (1)当堂巩固:下课前对当堂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巩固; (2)当天巩固:在睡觉前要对当天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3) 次日巩固:是在次日讲新课前进行巩固情况小检测(3-5分钟) 产生差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抓住学生复习与巩固的环节,欠账越来越多,无法完成后续学习。
3、章章透,段段清。 (1)周检制度: 周练习的深、广、难、密度要设计科学适当。特别要建立周练的百分落实制。把落实的重点向中差生倾斜。 (2)月检制度: 对通过月考暴露出的问题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及时解决。不要等、靠。 (3)单元检制度: 一是让学生完成单元知识小结,让学生头脑中形成单元知识树;二是要实施单元学习过关考核制度。不能只求速度,不求质量。
4、防差转差: 差生的危害:一是降低班级平均分:而平均分是联考的主要指标; 二是影响班级的学习氛围;三是家长不满意,影响社会认可度。___要牢固树立不放弃一个学生的意识,偏爱差生是检验教师师德的重要因素。 差生的产生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教学不当的原因,这种教学不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上的原因______想不想抓 一是认为这些差生本身没有学习的愿望,他自己不学,我为什么要抓。二是抓也没用。 (2)、方法上的原因_____抓得得法否? A、为什么同是一个班级,一个老师教成绩就上不去,而换了一个老师成绩也上去了,学风也好了,学生积极性也高了呢? B、江苏洋思初中:不放弃一个学生。 C:北京二十二中孙维刚
4、如何抓差生呢? 第一:要偏爱学困生。 第二:要立足于鼓励,给学生创造成功的契机,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体验到自信,体验到快乐,激发兴趣。 第三: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反复抓抓反复。关心爱护、严格要求。
问题表现: 语文有50几分、40几分的学生 数学有40多分,甚至有20几分、10几分的学生 英语有40几分,杜绝了40分以下较好。 物理新开学科有50分以下的学生,甚至有30几分的。
(二)、强化使每一个学生的成绩都能够均衡发展的意识。(二)、强化使每一个学生的成绩都能够均衡发展的意识。 学生成绩发展不均衡而导致学生在中考落榜或录取不到理想学校的事情屡见不鲜,因此,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未雨绸缪,把学生各学科均衡发展的工作抓早抓好。 这次月考暴露出学生的偏科现象是较为严重的,必须引进足够的重视。
见成绩表 1、抓的原则: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共同抓偏科的同学: 2、班主任:对偏科的同学要心中有数,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使学生加强薄弱学科的学习。 3、科任教师:要清楚哪个学生在自己这个学科相对薄弱。对相对薄弱的同学要予以特殊的关心与帮助,化薄弱为均衡发展。
(三)、学法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有些学生也肯学,但就是成绩上不去,究其原因就是学习方法不够科学,学习的效率不高。因此老师要对这类学生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1、预习的方法与习惯:预习什么?如何预习?如何检查学生是否预习?
2、听课的方法与习惯:(材料) 3、作业的方法与习惯:明确作业的要求,并落实到位。 4、知识小结的方法与习惯:小结什么?如何小结? 5、如何记忆与巩固;(外语单词)在记忆在体会到乐趣? 6、课余时间安排的方法与习惯:如何安排课余阅读,读什么,课余应补习什么学科,应上什么样的班,给予学生以指导。
(四)、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由于学生存在着差异而产生的客观要求。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理想的发展。分层教学要体现在教学的备、讲、批、复、查等全部的教学环节,更应包括对学生未来发展的设计与思考。
1、备课时就要考虑分层教学。 2、课堂教学要分层 3、作业要分层。这一点特别重要。学生抄作业有学生个人的原因,也有教师布置作业一刀切的原因。 4、A+、A、B班的教学要求要体现出不同的要求: A+:立足于拓展,目标是学科竞赛。 A:立足于教材拔高,目标是市区重点。 B: 立足于在掌握双基的基础上有所拓展。
5、对于单纯依靠成绩不能考取市区重点的学生,可以动员这些学生依靠发展特长上重点:5、对于单纯依靠成绩不能考取市区重点的学生,可以动员这些学生依靠发展特长上重点: 体育、美术、音乐。(有些学校可以免试录取,对提高平均分有利,是一个对师生双赢的结果)。
(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课程评价标准: 基本要求:学生基本知识掌握扎实:对学生基础学力的提高有利。 升学与考试要求:学生对学科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有所认识与掌握,对学生的发展性学力的提高有利。 发展要求:学生的智能有长足的发展,对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有利。
如果说,前两种要求是对学生的现实负责的话,那么第三种要求是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负责。因为只有创新能力的人都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如果说,前两种要求是对学生的现实负责的话,那么第三种要求是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负责。因为只有创新能力的人都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以“二期课改”精神统领教学, (1)、要认真学习“二期课改”精神 (2)、在教学中贯彻“二期课改”精神
在教学目标确定上,在教学内容上,在教学环境的创设上,在教与学的方式上,在课程功能的开发上,在教学过程的着眼点上,在教学对象上,要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存在着发展的潜能,要因材施教。在教学目标确定上,在教学内容上,在教学环境的创设上,在教与学的方式上,在课程功能的开发上,在教学过程的着眼点上,在教学对象上,要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存在着发展的潜能,要因材施教。
(3)构建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变“讲堂”为“学堂”,变“讲师”为“导师”,变“接受”为“探求”,变“学会”为“会学”。教师要精心地设计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地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最后独立地去解决问题。在学生亲身的实践与体验中,感受到欢乐、成功与自信。-----不同的课型如何体现上述要求: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等。
第二部分:教育工作 只有一流的管理,才能有一流的秩序,才会有一流的教学质量,一个混乱的学校想取得好成绩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在优化秩序这一点上形成共识。 初中作为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最重要的目标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品行习惯、生活习惯。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一)班主任 1、认识要到位: 2、常规要求要到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班纪班规并严格执行。注意学生行为表现的评价考核,与学生的品行等级挂钩。 3、重点“五抓”:要到位:课堂、自习、课间、早自修前和中午,卫生。
4、投入要到位:班主任注定要比其他教师付出 更多的辛苦与劳动。再高明的班主任想不付出就做好是不可能的。任小艾、周逢、陆群先哪一个不是全付身心的投入。 5、反思与积累要到位。不断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不断提高对自己的班级工作目标,不要总是停留在看上。 6、自觉学习要到位一是向老教师学,二是向书本学。
二:科任教师: 1、强化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____教书育人的意识, 只教书,书也是教不好的。 2、注意对学生的非智力进行培养:理想、兴趣、动力、意志、习惯进行培养。 3、对学生既要关心爱护,又要严格要求。优化课堂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