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430 Views
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 60 周年. 五( 7 )班主题队会. 少年先锋队.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同年 10 月 13 日,党委托青年团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少年儿童组织 —— 中国少年儿童队。 1953 年 6 月,中国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 少先队从建立至今,带领全国少年儿童开展了许许多多有影响的活动。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活动: 1 、建国初期的活动; 2 、 “ 小五年计划 ” 活动; 3 、 “ 种植、除四害、讲普通话 ” 三项活动;
E N D
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0周年 五(7)班主题队会
少年先锋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同年10月13日,党委托青年团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少年儿童组织——中国少年儿童队。1953年6月,中国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
少先队从建立至今,带领全国少年儿童开展了许许多多有影响的活动。少先队从建立至今,带领全国少年儿童开展了许许多多有影响的活动。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活动: 1、建国初期的活动; 2、“小五年计划”活动; 3、“种植、除四害、讲普通话”三项活动; 4、“学习刘文学,做毛主席的好孩子”活动; 5、“向雷锋叔叔学习”活动; 6、“我们爱科学”活动; 7、“人人争戴新风尚小红花”活动; 8、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 9、全国少先队创造杯竞赛活动; 10、“学赖宁、学十佳,争做优秀少先队员”活动; 11、“雏鹰争章”活动; 12、“手拉手”互助活动; 13、体验教育; 14、“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 15、“少年军校”活动; 16、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 17、中华少年小甲A足球活动; 18、“少年科学院”活动
1、建国初期的活动 在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大运动中,少先队员们积极参加了斗地主、捉特务、捐献飞机大炮、慰问革命烈属等活动,受到了教育和锻炼。
2、“小五年计划”活动 1953年我国开始了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少先队员努力学习、渴望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江苏省宜兴县、辽宁省复县松树区和北京市的少先队员提出了开展“小五年计划”活动的倡议。共青团中央立即加以支持,全国少先队员热烈响应,“小五年计划”活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少先队员们收集钢铁,种植油料作物,饲养小动物,扫除文盲,还节省零用钱捐献拖拉机,修建红领巾水库为祖国建设贡献红领巾的力量。
3、“种植、除四害、讲普通话”三项活动 1958年,团中央号召全国少年儿童开展“培植树木,绿化祖国;除四害、讲卫生;学普通话、讲普通话”三项活动,少先队积极响应,组织“绿化近卫军”、“红领巾采种队”、建立“少年苗圃”、“红领巾卫生岗”等,广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等活动,把队活动和祖国建设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改造社会风气,改变自然面貌出力。
4、“学习刘文学,做毛主席的好孩子”活动 1960年,中国少年报号召发起这个活动,全国少年儿童学习少年英雄刘文学热爱集体,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精神。广大少先队员普遍提高了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觉悟。
5、“向雷锋叔叔学习”活动 1963年,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全国少年儿童掀起学习雷锋的热潮,大家讲雷锋的故事,和雷锋比童年,参观雷锋事迹展览,和雷锋班战士通信,还做节约箱、针线包,像雷锋那样做人,学雷锋做了好事不留名。许多少先队员主动上门为孤寡老人、五保户服务,只回答:“我叫红领巾,这是我应该做的。”
6、“我们爱科学”活动 1979年,团中央、全国科协、教育部联合发出在少年儿童中开展“我们爱科学”活动的通知,各地少先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学科学、用科学活动,如“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和“爱科学月”活动。少先队员们开阔了视野,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和本领。
7、“人人争戴新风尚小红花”活动 1980年,首先由天津少先队员发起,很快传向全国。全国各地少先队掀起了“比谁进步快,比谁红花戴得多”的竞赛热潮,爱学习、守纪律、讲卫生、有礼貌、爱集体、艰苦朴素等6个方面的“小红花”迅速开遍祖国大地。
8、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 1982年,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等8个单位联合发起,举办了“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各地少先队纷纷举办了各种形式的读书节、夏令营、故事会、征文比赛等,用健康有益的读物占领课外阅读阵地。
9、全国少先队创造杯竞赛活动 1984年,全国少工委、《中国少年报》社、《辅导员》杂志社共同举办创造杯活动竞赛。全国33万个少先队集体参加了竞赛,1万个队集体获创造杯奖。各地因地制宜组织了有地方特色的教育活动,使少先队员们树立了创造志向,培养了创造才干。
10、“学赖宁、学十佳,争做优秀少先队员”活动 10、“学赖宁、学十佳,争做优秀少先队员”活动 1989年,全国少工委号召全国少先队组织广泛开展这一教育活动,全国各地通过学赖宁、学十佳,涌现许多赖宁式的少先队员,为红领巾再添光彩。
11、“雏鹰争章”活动 “雏鹰争章”活动是1993年启动的“中国少年雏鹰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江泽民同志“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题词精神,全国少工委从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出发,把对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具体内化为若干枚“雏鹰奖章”,鼓励少年儿童从日常生活及学习的具体环节入手,通过定章、争章、考章、颁章、护章,不断为自己确立新的目标,发现自己的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证明自己的成功。
12、“手拉手”互助活动 “手拉手”互助活动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发起,旨在倡导城市和农村、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健康的和有残疾的以及不同民族的少年儿童之间相互通信交往,互帮互助,共受教益的一项实践教育活动。通过少先队员和队组织之间的交流、互助、服务,引导少年儿童了解国情,认知社会,从小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培养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的健全人格。
13、体验教育 体验教育是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在总结50多年来少先队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少先队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其内涵是组织和引导少年儿童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体验教育的实施,以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四个方面的关系中提炼出的少年儿童应当养成的良好行为为内容,以自己的身份和视角、以他人的身份和视角或进入设定的实践和情境中去体验为形式,达到使教育内容触动少年儿童的心灵,进入少年儿童的内心,最终外化为少年儿童的实际行动的目标,从而为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基础。
14、“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亿万少年儿童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2003年10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在全国少年儿童中共同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该活动以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主题,以丰富多彩的体验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少年儿童以少先队中队、小队的组织形式,开展以“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了不起”系列活动,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小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全面准备。
15、“少年军校”活动 少年军校是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支持下,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协调和指导下,面向全体少年儿童开展的国防教育形式,是目前在广大少年儿童中进行的爱国、爱党、爱军教育的重要活动之一。
16、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 “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是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公安部、全国少工委于2000年4月共同开展的“少年儿童平安回家”活动的深化和拓展,是一项引导全社会都来关注和预防少年儿童意外伤害、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公益活动。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和教育、公安部门为主导,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少年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全社会预防少年儿童意外伤害的责任意识,营造全社会维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的良好氛围。
17、中华少年小甲A足球活动 “中华少年小甲A足球活动”旨在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足球从娃娃抓起”的指示,促进和发展我国少年儿童足球事业,2000年初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发起并联合中国足球协会、中央电视台共同主办,每年一届,是迄今为止少先队组织开展的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参与人数最多的全国性少年足球活动。其基本理念是“体验足球,快乐成长。”
18、“少年科学院”活动 “少年科学院”活动是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于1999年创建的以6-16岁少年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少年儿童校外教育阵地为依托,以培养少年儿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少年儿童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的实践教育活动。通过开展科技培训、科技实践、科技竞赛和科技争章活动向全国少年儿童普及科技知识,发现和培养优秀少年科技人才,建设科技教育培训和科学体验阵地,开展少年儿童校外科技教育理论研究,举办国内外少年儿童科技交流活动,建立和完善科学体验活动指导队伍。
备注:部分图片来自于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少先队队史挂图》备注:部分图片来自于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少先队队史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