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219 Views
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 珲春市第七小学 穆 仁 波. 目 录. 二、 教育技术的特征. 一、教育技术的含义. 三、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四、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联系与区别. 六、我们所面临的教育技术的现状与 发展. 一、教育技术的含义. 1 、 1994 年,国际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 AECT )对教育技术作出了如下定义: 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
E N D
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 珲春市第七小学 穆 仁 波
目 录 二、教育技术的特征 一、教育技术的含义 三、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四、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联系与区别 六、我们所面临的教育技术的现状与 发展
一、教育技术的含义 1、 1994年,国际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对教育技术作出了如下定义: 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2、2004年12月25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有关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标准。该标准对教育技术作出了如下的定义:2、2004年12月25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有关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标准。该标准对教育技术作出了如下的定义: 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3、我的理解 教育技术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是教育技术它是一种手段,二是在教育中如何有效的运用恰当的教学媒体资源,促进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竹简 • 粉笔、黑板 • 印刷材料 • 实物 • 模型等 • 幻灯、投影 • 广播、电影 • 教学机器 • 电视、录像 • 卫星电视等 • 多媒体计算机 • 人工智能技术 • 校园网 • 因特网 • 虚拟现实等 • 口耳相传 • 诡辩术 • 讲演术 •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 •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 直观教学法等 • 经验之塔理论 • 教育目标分类学 • 标准参照评价 • 程序教学 • 先行组织者理论 • 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系统设计 • 系统方法 • 细化理论 • 成分显示理论等 • 网络课程开发理论 • 基于认知理论的教学设计 • 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 • 绩效技术 • 知识管理技术等
教育技术的特征 • 1、教育技术不是一般的某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它包含了三种概念(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运用系统方法)综合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 2、教育技术重视分析、研究学习者的特点(诸如行为水平、能力、知识基础、年龄特征等),因为学习者的情况对于选择目标、确定步调、确定评价性质等许多教育决策都产生直接影响。 • 3、在教育技术中,解决问题的表现形式是依靠开发使用学习资源与促进个别化学习来提高人的学习质量。学习资源包括信息、人员、材料(教学媒体软件)、设备(硬件)、技巧和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使它们在学习中产生整体功能、发挥优良作用,就必须通过进行系统的设计实现优化组合。 返回 下一页
二、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1、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是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应运而生的。先后经历了教育技术、教学技术、学习技术等不同的名称。在我国,也曾经出现过电影教育、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等不同的名称 返回 下一页
2、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并在30年代确立了“电化教育”这一名称。从70年代末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与支持,使得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电化教育实验研究。 3、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学科的发展与国际沟通的需要,“教育技术”这一概念取代“电化教育”,并在我国普遍使用。 4、世纪之交,我国政府提出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方针,并实施了一系列推进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重大项目,如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校校通”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
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技术以其丰富的资源素材,可视化的平台,通过直观、形象的呈现方式,以声、形、图、文刺激学生的感官,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再现情境,有利于学生感知知识的产生、发展及形成过程,有利于让学生形成理性知识架构。 返回 下一页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联系与区别 • 联系:教育技术,有时人们也称现代教育技术,它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 • 区别:它们属于不同的学科,并有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 • 信息技术属于技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与信息相关的技术,研究范畴是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传输与呈现。 • 教育技术则属于教育学科,顾名思义,关注教育中的技术,其研究对象是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研究范畴则是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 • 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返回 下一页
我们所面临的教育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电化教育虽然开始得很早,但真正取得全面发展还是上世纪70年代电化教育重新起步以后的事情,到现在也有三、四十年了。总的来说,从幻灯到VCD, DVD等,发展的势头是很迅猛的,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特别是媒体设备与技术的大量引进,更为明显。近几年计算机这一媒体的购置与使用已经很普遍了,并且有了多媒体,很多地方建立了各种计算机网络。但是对于广大的欠发达地区来讲,尤其在偏远的农村,教育技术的发展及普及就是非常缓慢的,我国贫富差别实在太大了。关于教育技术的思考 值得思考的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问题,我们的理论很多都是从国外转介过来的,往往缺乏富有说服力的案例分析,特别缺乏我们国内的实践论证。从国外介绍来的许多教学模式很少在国内试行,得不出可靠的结论,因此,就失却指导的普遍意义,只是说说而已。由于我们没有配套的资源设备根本 无法实施。就拿我所参加的“INTEL未来教育”来讲吧,虽然是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技术,可是由于我们学校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时间经常有冲突,而且做个课件要花很多时间,也没达到资源共享。 返回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