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359 Views
苏轼的奇闻轶事. 高一九班. 苏东坡与苏小妹. 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也是个出名的才女,两人常对诗对联取乐。 相传苏小妹是门楼头,即前额突出。 苏东坡就说: 未出门前三五步, 额头已至画堂前。. 苏东坡脸长的长。 苏小妹就回敬道: 去年一滴相思泪, 至今还未流到腮。 苏小妹是窝窝眼,即眼眶深陷。 苏东坡就抓住这一点,写诗道: 几次拭泪深难到, 留却汪汪两道泉。. 苏东坡是个大胡子,苏小妹自然不肯放过。 回诗道:
E N D
苏轼的奇闻轶事 高一九班
苏东坡与苏小妹 • 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也是个出名的才女,两人常对诗对联取乐。 • 相传苏小妹是门楼头,即前额突出。 • 苏东坡就说: 未出门前三五步, 额头已至画堂前。
苏东坡脸长的长。 苏小妹就回敬道: 去年一滴相思泪, 至今还未流到腮。 苏小妹是窝窝眼,即眼眶深陷。 苏东坡就抓住这一点,写诗道: 几次拭泪深难到, 留却汪汪两道泉。
苏东坡是个大胡子,苏小妹自然不肯放过。 回诗道: 几回口角无觅处, 忽听毛里有声传。 总之,兄妹俩谁也不让谁,在善意的嘲讽中却是乐趣无穷,相处甚好
狗啃河上骨 水流东坡诗 • 一天傍晚,东坡与好友佛印和尚泛舟江上。时值深秋,金风飒飒,水波粼粼,大江两岸,景色迷人。饮酒间,佛印向东坡索句。苏东坡向岸上看了看,用手一指,笑而不说。
佛印望去,只见岸上有条大黄 狗正狼吞虎咽地啃吃骨头。佛印知道苏东坡在开玩笑,就呵呵一笑,把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折扇抛入水中。两人心照不宣,抚掌大笑。原来他们是作了一副双关哑联。
东坡的上联是: 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的下联是: 水流东坡诗(尸)
东坡和佛印 • 苏轼与佛印和尚是很好的朋友,两人常聚在一起讨论佛法。某日,寄寓江北瓜州的苏轼万分得意地写了一首〈赞佛偈〉,派人送去给住在镇江金山寺的佛印,请他指教。
佛印打开信,只见上头写: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稳坐紫金莲。 「八风」是佛家语,指称、讥、毁、誉、利、衰、苦、乐。
苏轼这么写,明是「赞佛」,实际上却在炫耀说自己已到了世间荣辱都无法撼动的地步。不过佛印看完,只是笑一笑,然后在末尾写了个「屁」字,请来人再送还苏轼。苏轼这么写,明是「赞佛」,实际上却在炫耀说自己已到了世间荣辱都无法撼动的地步。不过佛印看完,只是笑一笑,然后在末尾写了个「屁」字,请来人再送还苏轼。
苏轼原以为佛印会对自己写的偈言赞不绝口,及至开信一瞧,当场怒不可遏,马上找来一艘船渡江而去,准备找佛印理论。可就在他风风火火赶到金山寺时,却见深锁的寺门上贴着一张纸条,上头写: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苏轼看了不禁暗叫惭愧:自己明明表示任何荣辱毁誉都无法撼动,结果却禁不起佛印写的一个「屁」字,怒气冲冲地找他来理论……由此可见,自己的修养还不到家。于是,他又心服口服地返回江北。苏轼看了不禁暗叫惭愧:自己明明表示任何荣辱毁誉都无法撼动,结果却禁不起佛印写的一个「屁」字,怒气冲冲地找他来理论……由此可见,自己的修养还不到家。于是,他又心服口服地返回江北。
苏东坡对联逗长老 • 一日中午,苏东坡去拜访一位老和尚。老和尚正忙着作菜,刚把煮好的鱼端上桌,就听到小和尚禀报:苏东坡先生来访。 和尚怕把吃鱼的秘密暴露,情急生智,把鱼扣在一口磬中,便急忙出门迎接客人。
两人同至禅房喝茶,苏东坡喝茶时,闻到阵阵鱼香,又见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数了。因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平日都是口朝上,今日反扣着,必有蹊跷。
这时,老和尚说:居士今日光临,不知有何见教? 苏东坡有意开老和尚玩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说:在下今日遇到一难题,特来向长老请教。 老和尚连忙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岂敢,岂敢。这时,老和尚说:居士今日光临,不知有何见教? 苏东坡有意开老和尚玩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说:在下今日遇到一难题,特来向长老请教。 老和尚连忙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岂敢,岂敢。
苏东坡笑了笑说:今日友人出了一对联,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在下一时对不出下联,望长老赐教。 老和尚不知是计,脱口而出:居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今日怎麽这健忘,这是一副老对联,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馀』。苏东坡笑了笑说:今日友人出了一对联,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在下一时对不出下联,望长老赐教。 老和尚不知是计,脱口而出:居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今日怎麽这健忘,这是一副老对联,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馀』。
苏东坡不由得哈哈大笑:既然长老明示『磬(庆)有鱼(馀)』,我就来大饱口福吧!苏东坡不由得哈哈大笑:既然长老明示『磬(庆)有鱼(馀)』,我就来大饱口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