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554 Views
第三章 - 策略 產能管理. 3.1 作業產能管理 3.2 產能規劃概念 3.3 產能規劃 第三組 3.4 服務業產能規劃 3.5 結論. 作業 產能管理. 3 . 1 首章個案導讀 變化和不確定性是現今經營環境的寫照。 消費喜好的不確定性及新產品的快速上市, 讓企業對高彈性、可重組及快速回應製造系統的的需求更形迫切。. 作業產能管理. 3 . 1 作業產能規劃 Capacity 產能 :持有、接收、儲存或容納的能力。 作業管理強調時間對產能的重要性:
E N D
第三章 - 策略產能管理 3.1 作業產能管理 3.2產能規劃概念 3.3產能規劃 第三組 3.4服務業產能規劃 3.5結論
作業產能管理 3 . 1首章個案導讀 變化和不確定性是現今經營環境的寫照。 消費喜好的不確定性及新產品的快速上市, 讓企業對高彈性、可重組及快速回應製造系統的的需求更形迫切。
作業產能管理 3 . 1作業產能規劃 Capacity產能:持有、接收、儲存或容納的能力。 作業管理強調時間對產能的重要性: 長期:超過1 yearex.增設分店? 中期:6-18 monthex.增加兒童遊樂區設施?店內裝潢? 短期:短於1 monthex.改變員工每日排班? Strategic capacity planning策略產能規劃: 提供一項方法,以決定公司長期競爭策略所需之資本密集 資源 (包誇設施、設備及整體勞動力)的總體產能水準。
作業產能管理 產能規劃概念 3 . 2產能規劃概念—產能 產能:指特定期間內系統能達到的產量,可以指實體產出數量或是 服務表現。
作業產能管理 產能規劃概念 3 . 2產能規劃概念—產能利用率 最佳作業水準:係指具有最小單位平均成本之製程設計產能,簡單的 說,即理想狀態下,一個工廠或特定生產設備所能達 到的極限產出率。 產能利用率=實際產能/最佳作業水準*100%
作業產能管理 產能規劃概念 3 . 2產能規劃概念—產能利用率 本圖由聯邦儲蓄局所做的工業生產及產能使用率報告中擷取,統計對象為全美國各工廠、礦場,和公用事業。數據每個月15日公佈,具有即時性,可反映整個工業景氣狀況,亦可用來研判通貨膨脹之重要參據。 2008年年金融海嘯
作業產能管理 產能規劃概念 3 . 2產能規劃概念—規模經濟vs規模不經濟 規模經濟:基本概念為擴大廠房以增加產量,從而降低每單位產出的 平均成本。
作業產能管理 產能規劃概念 3 . 2產能規劃概念—規模經濟vs規模不經濟
作業產能管理 產能規劃概念 3 . 2產能規劃概念—產能焦點 概念: 生產設施聚焦於有限的產品群組,以對公司目標有最大貢獻。 方式: 廠內廠(Plants With a Plant),即一個工廠內,可依不同產品, 設有多個廠內廠,每個廠內廠可擁有自己的設備、流程政策、人 力管理政策或製造控制方法,並允許部門間自行設定最佳作業水 準。藉此可改善設計不良、作業過多,或是以錯誤任務為目標 的工廠。 產品線B 機器部門 產品線A 機器與 裝配作業 產品線B 裝配部門
作業產能管理 產能規劃概念 3 . 2產能規劃概念—產能彈性 定義:係指具有快速提升或降低製造水準的能力,或是從某一項生產 或服務快速移轉產能至另一項使用。 方法: 彈性工廠:這類工廠具設備容易安裝、拆除和移動的特性,可適 應快速變動的環境。 彈性流程:指具迅速且低成本轉換生產線的技術,以回應變動的 市場需求。 彈性勞工:係勞工具有多種技術和能力,可勝任不同任務。 彈性供應鍊:與多家供應商策略合作,即時滿足市場需要。
作業產能管理 產能規劃概念 產能規劃 3 . 3 產能規劃 產能變動的考量:改變產能須考慮到許多議題,例如: 增加的成本 、人力設備的調度、需求滿足程度等等;所以 分為三個重點探討:A. 維持系統平衡B.產能擴充 的頻率C.使用外部的產能 決定產能的需求: 須考量個別生產線、個別工廠的能力,及整個工廠 網絡的生產配置 採用決策樹評估產能選擇
作業產能管理 產能規劃概念 產能規劃 改善不平衡 產能變動的考量 -維持系統的平衡 增加產能 增加設備 緩衝存貨
作業產能管理 產能規劃概念 產能規劃 產能變動的考量 -產能擴充的頻率兩種成本 ●擴充不頻繁 例如: 超量的產能被使用前 皆被視為間接費用 ●擴充頻繁 例如: 新設備、Training fee
開始 作業產能管理 產能規劃概念 產能規劃 預測個別銷售量 例如:預期產能1,000萬 設計產能1,200萬 產能緩衝20% 產能緩衝 Manpower Count 決定產能需求 Manpower Plan 結束
預測個別銷售量 作業產能管理 產能規劃概念 產能規劃 Manpower Count Manpower Plan 決定產能需求
作業產能管理 產能規劃概念 產能規劃 採用決策樹評估產能選擇
作業產能管理 產能規劃概念 產能規劃 採用決策樹評估產能選擇
作業產能管理 產能規劃概念 產能規劃 服務業產能規劃 3 . 4 服務業產能規劃 服務業與製造業產能規劃的差異 時間 : 服務無法儲存以供後續使用 地點 : 產能必須為於顧客附近 需求變動 : 服務無法儲存 服務系統直接與顧客互動 服務需求直接受到顧客行為影響
作業產能管理 產能規劃概念 產能規劃 服務業產能規劃 3 . 4 服務業產能規劃 規劃服務業的產能水準
作業產能管理 產能規劃概念 產能規劃 服務業產能規劃 3 . 4 服務業產能規劃 規劃服務業的產能水準 最佳產能利用率之情境:需求不確定性與風險較高 帶動氣氛的環境 擁擠的服務環境
結論 3 . 5 結論 策略產能規劃 :使組織的資源能力滿足長程需求預測的投資決策 擴充產能需考量因素 :規模經濟可能的影響 改變設施焦點和平衡的影響 設備及人力的彈性程度 服務業需考量產能變動對服務品質的影響 -
結論 個案解析: 某著名飛機引擎製造商兩年前興建工廠,生產引擎用螺旋槳,年設計產能130萬片葉片,工廠規劃能滿足十年的生產需求,預計在第五年產能將達到滿載的運作狀況。原先葉片生產流程於拋光作業遭遇困難,作業時間提高為設計時間的兩倍,使得每年葉片產量降低為60萬片。 工廠在作業第二年年中完成幾項新技術方案研究,工程師提出兩個方案: 1.再添購三部與目前功能相同的拋光機。 2.購買兩部性能較高的研磨機,取代現行的裁切與拋光 兩項作業。
結論 問題1.請就產能的觀點評估每項方案,各方案有何潛在的問題? Ans:(1)購置拋光機:以目前的產能利用率來看,此工廠的產能緩衝為負值, 需求的產能多於拋光機所能提供的產能,而購置三台拋光機至多的 產能也只能到達1050,000,欲達到需求的產能需再購置一台拋光機 ,且必須顧慮拋光作業時間提高兩倍的問題。
結論 Ans:(2)購置研磨機:預估產量與實際產能相差甚多,產能利用率小,應調整預估 產量,方可展現其優於拋光機的功能及產能。
結論 問題2.請就成本的觀點評估每項方案,哪一項方案較具吸引力? Ans:選擇方案二,購買兩台研磨機,因其成本較低。
結論 問題3.對於此工廠的產能問題,你會提供什麼意見給工廠 管理者? Ans:以購置新設備來看,兩台研磨機的產能就可達到八台拋光機的產能, 且拋光機作業時間會提高為設計時間的兩倍,雖然購買時要花費的 費用較多(一次付出設備成本及工具組費用) ,但每年可節省總金額達 411,000萬美元,於專案八年期間使用,節省的金額非常可觀,因此 建議可直接購置兩台研磨機,唯要注意的是提升產能利用率,才可 達到真正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