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人口遷移 : 解決低生育率的方法 ?

人口遷移 : 解決低生育率的方法 ?. 梁祖彬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 2005 年 12 月. 導論. 大部份的欧洲國家及亞洲國家地區 ( 日本 , 香港 , 台灣 , 韓國 , 新架坡 ) 都面對低生育率的情況 (OECD, 2003, 2005). 低生育率加速人口老化。長遠使人口及勞動人口减少 , 削弱國家經濟競爭力。 有關提高生育率的方法 , 如托兒 , 兒童津貼 , 税務優惠 , 效果都不一致。 而 “移民” 是被視為最有效的解決方法之一 ( 延長退休年齡及擴大婦女就業 ) 。. 移民政策的再考慮. 歐盟 (2005)

phuc
Download Presentation

人口遷移 : 解決低生育率的方法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人口遷移: 解決低生育率的方法? 梁祖彬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 2005年12月

  2. 導論 • 大部份的欧洲國家及亞洲國家地區 (日本, 香港, 台灣, 韓國, 新架坡) 都面對低生育率的情況 (OECD, 2003, 2005). • 低生育率加速人口老化。長遠使人口及勞動人口减少, 削弱國家經濟競爭力。 • 有關提高生育率的方法, 如托兒, 兒童津貼, 税務優惠, 效果都不一致。 而 “移民” 是被視為最有效的解決方法之一 (延長退休年齡及擴大婦女就業)。

  3. 移民政策的再考慮 歐盟 (2005) • 了解到人口減縮和老齡化對經濟的影响, 歐盟需要重視長期移民政策的評估, 尤其是經濟移民策略對競爭力的啓示 H. Siu et al (2005) 經濟興盛的城市要避免人口老化, 需要引進年青而願意尋找其運氣的移民; 而老齡人口則遷移至一些生活方式要求不高的地方。 人口不斷的移動和循環使城市經濟可以持續興旺。 成功的移民城市例子---深圳, 廣洲, 上海, 紐約, 倫敦都沒有老化的跡象

  4. 香港作為一個人口流動性高的城市 (输出及輸入移民), 其移民政策需要更積極 Active and proactive. 而有效的移民整合和共融的社會政策 (integration policy) 更為重要。

  5. 世界各國對移民的改觀 • 大部份的發達國家都開放歡迎移民。 近年,不少國家的移民比例都有增長 (OECD 2005). 歐盟已成為全世界五分之一移民的家。移民政策開放的國家的人口有不斷的增長的趨勢, 而移民比例可達四分之一 (澳洲, 新西蘭), 五分之一 (加拿大)。 • 近年, 恐佈主義的出現使西方國家對移民政策收緊, 尤其對家庭團聚移民。 但對就業的經濟移民則表现更積極

  6. 就業移民 • 引進專材為解决一些行業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 美國, 英國, 日本都以進口勞動力減輕人口危機 • 投資, 創業和自僱移民 • 計分移民 • 低技術勞工/ 短期聘用 • 研究: 就業移民比家庭團聚移民容易容入社會, 而年青, 長者及低技術人士是比較困難 (World Bank, 2004) • 挑戰 – 就業移民管理及整合 – 專材流動迅速

  7. 香港-- 移民社會 • 開埠以來, 香港是一個開放城市, 亦為通往世界各地的出口地和回中國的中途站 gateway. • 多年來, 移民支持了香港的經濟成長 • 1996, 四成香港人口是在國內出生的. 香港目前的人口增長亦主要是靠移民 (每天150個國內移民) • 生育率低 (1971 的 3.41減至2001的0.93), 人口自然增長更低 (1962的1.8%減至2003年的0.2%) • 人口老化: 長者比例預計2033年達四分之一 • 温和的移民的數字並不能減慢人口老化和維持健康的勞動力。 估計2023年開始, 死亡人数會多過出生人数, 倘沒有淨移民, 本港人口開始減少和加速衰老。

  8. 不同階段的移民 • 1945-60年代移民為城市專材, 年青, 生育率高, 提供工業化的勞動力及資本 • 1970-80: 民革及開放初的難民潮, 不少為年青農民, 低技術, 他們提供工業化的勞動力 • 1980s-1990s, 大量專材移民离港 (估計有80萬), 但有十多萬回流 (年青, 高教育和經濟活躍). • 1990s-2000s: 移民為港人在內地所生的兒童及其妻子 (家庭團聚). 1983-2001期間共有724,259用单程證計划來港。 她們教育水平較低, 而参與勞動比例低 (44% -- 香港61%)。 但兒童人口加强了香港將來的勞動力

  9. 就業移民出口 • 估計有25萬香港人在國內工作, 及20多萬配偶和子女在國內居住。 是brain drain, 還是長遠對香港經济有利? • 香港目前有數量不少的中產家庭把子女送到海外讀中學。 而這些學生畢業後不回港, 便是一種損失 • 每年有一萬多名內地產婦來港產子, 其中四成父母都不是港人。 這些兒童對將來人口的影响需要作評估

  10. 回國內退休 • 香港有84萬65歲以上長者, 2004年社會保障開支達127億元 (30年後達300億元), 福利服務32億元。50%公共医院的住院日為65歲以上長者所佔用。2031年, 每一千名15-65歲人士需要供養562個兒童及長者 (2001為382人) • 估計香港只有數萬人 (50,000) 在國內退休 (2000人在廣東老人院舍) • 十五萬的綜援長者之中, 只有3000人参與綜援回廣東和福建退休計劃 (PCSSA) • “生果金” 离港期限延長至240日 • 長者移民並沒有明顯的趨勢 (医療服務配合) • 提供長者一個選擇

  11. 競爭力: 人力資源 • 經濟持續增長依靠人力資源的提昇。 香港政府對教育投資與發達國家差不多 (4% GDP; 25%財政預算) • 香港並沒有出現有效的長者移民和有系统地引進年青專材和勞動力。 香港近年來並未從移民中獲益, 以提高其人力資源。 Replacement migration (Siu 2005) • 2004 聯合國的人民發展指素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香港排名23。 壽命第二, 人均生產值第15, 但教育水平比一此亞洲國家還低 (北京和上海亦快會趕上香港) • 大學和高中學生比例比 OECD國家平均低, 而小學以下仍佔1/4 (OECD 0.5%).

  12. 多元化的移民政策 • 22萬的外來家庭傭工 • 進口紡織業工人建議 • 投資移民 ($6.5 million) • 專材 • 海外 (內地) 學生 • 海外回流人士 (第二三代) • 計分移民 (專材) • 工作移民 (僱主申請), 商業, 教育, 文藝, 体育) • 2003-2005, 有47,972申請獲批淮, 其中有7,665來自國內 • Admission Scheme for Mainland Talents and Professionaks (2003)

  13. 整合政策 • 新移民 (家庭團聚) 的整合問題嚴重 • 吸引就業移民和定居的政策和安排 (家庭支持) • 避免人材流失

  14. 結論 • 移离香港到內工作對香港經济及社會影响評估 • 两地 (香港與廣東省政府) 對勞動人口及市場的互相合作探索 • 参與對家庭团聚移民的審批, 對其人數及背境資料作收集及推算 • 香港政府海外和內地辦事處要推廣專材來港工作和學習 • 研究港人在國內退休情況及政府角色

  15. 參考资料 • J. Sleebos (2003), Low fertility rates in OECD countries: facts and policy responses, 7 October, OECD. • A. C. d’ Addio and M. M. d’Ercole, (2005), Trends and determinants of fertility rates: the role of policies, 2 Sept. OECD. • R. Holzmann and R, Munz (2004),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for the EU, Its member states, neighboring countries and regions: a policy note, June, World Bank. • EU (2005), Green Paper: on an EU approach to managing economic migration, Brussels. • OECD (2005),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Paris. • H. Siu, R. Wong and D. Faure (2005), Rethinking Hong Kong’s human resources and competitiveness: a pre-policy study: Oct.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