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348 Views
“ 教学基本资源”建设的研讨. 田 鸣. 符合认知规律. 优点. 学科课程. 知识系统. 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 课 程.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 教学效率较高. 载体. 缺点. 不利于学习积极性提高. 不利于辩证思维的发展. 理实一体课程. 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优点. 知识掌握扎实 训练能力. 理论知识不系统. 缺点. 不利于智力的发展. 教学基本资源建设原则. 学科课程. 综合课程. 理实一体课程. 坚持 “ 学以致用 ” 的职教理念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规范. 有效. 确保
E N D
“教学基本资源”建设的研讨 田 鸣
符合认知规律 优点 学科课程 知识系统 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 课 程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 教学效率较高 载体 缺点 不利于学习积极性提高 不利于辩证思维的发展 理实一体课程 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优点 知识掌握扎实 训练能力 理论知识不系统 缺点 不利于智力的发展
教学基本资源建设原则 学科课程 综合课程 理实一体课程 坚持“学以致用”的职教理念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规范 有效 确保 教学基本资源 建设成果 成熟 可行
讨论提纲 教学基本资源 一、课程介绍 二、教学大纲 三、教学日历 四、教案 五、演示文稿 六、重点难点指导 七、作业 八、成绩考核 九、参考资料目录 十、相关说明
一、课程介绍 课程介绍 一、课程名称 二、适用专业 三、授课对象 四、课时、学分 五、先修课程 六、课程特点 七、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八、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 九、教学资源 十、参考资料 登高望远 准确 语言 精练 恰当 清晰 课程介绍模板
一、课程介绍 1.课程特点 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规范表述 课程类别 思政类、人文类、自然科学类、应用技术类、管理类、经贸类… 性质与作用 解决的问题 为学生提供了… 例一 《机械制图》是“机械设计与制造类”专业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是机械工程行业的技术语言课。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以及机械工程工作提供了语言基础。
一、课程介绍 1.课程特点 例二 《机械设计与应用》包含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等四部分内容,是“机械设计与制造类”专业从自然科学向应用技术过渡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为“机械设计与制造类”专业学生提供了机械设计与设计计算的基础理论和设计基本方法。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以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课程介绍 2.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规范表述 使用“能够、会用、具有”等词汇表述课程的核心教学要求,应是对“能力”的要求。 教学目标 使用“本课程主要讲授……等内容” 等方式宏观界定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例一 机械制图 本课程主要讲授投影作图基础和机械制图基础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阅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工作图和部件装配图的能力,并正确标注尺寸及公差配合、表面粗糙度等。
一、课程介绍 2.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例二 语文课 本课程主要讲授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内容。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能熟练地阅读常用的科技文章和其他读物,并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能撰写记叙文、议论文和专业应用文。重视速读、速写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课程介绍 3.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 讲授法 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讨论法 个别教学制 直观演示法 教学方法 组织形式 练习法 班级授课制 读书指导法 任务驱动法 分组教学制 参观教学法 现场教学法 自主学习法
二、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 一、适用专业 二、教学目标 三、课题与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 五、教学资源 六、相关说明 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课程教学日历编排、教案准备、教学实施、教学检查以及教学质量评估的依据。 使用“了解、掌握、熟悉、理解、能够、会用、具有”等词汇表述教学目标要求。 教学目标 规范表述 使用专业述语准确描述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内容涉及的项目及边界。 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模板
二、教学大纲 应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结合起来进行表述。职业素质目标应与本课程的目标要求相吻合。 1.教学目标 例 机械制图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图示能力,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绘图的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一下基本要求: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2.能够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并通过后续课程的学习,能从事本专业的设计制图工作。 3.能正确熟练地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具有徒手绘制草图的基本功。 4.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二、教学大纲 2.课题与课时分配 课时分配 序号 课题名称 理论 实践 其它 与教学内容吻合 总课时 合计
二、教学大纲 3.教学内容 例一 机械制图 课题二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制图的一般规定。 练习题:写长仿宋字和数字。尺寸标注和改错练习。 2.制图工具、仪器和绘图方法。 作业一:图线及尺寸注法练习,A4号纸。 3.常用几何图形的画法。 练习题 等分圆周作正多边形,作斜度和锥度,作各种类型的圆弧连接,作椭圆,画平面图形并分析其尺寸和线段。 作业二 等分圆周,标注尺寸,A4 号纸。 作业三 圆弧连接,标注尺寸,A4 号纸。 作业四 零件平面轮廓图,标注尺寸,A4 号纸。
二、教学大纲 3.教学内容 例二:电工基础 课题二 直流电路的计算与分析 电阻的串、并、混联,分压、分流的伏安关系,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 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互换。 电阻的星形与三角形联结的等效互换。 支路法,回路法,节点电压法,弥尔曼定理,计算一个含有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法。 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 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匹配的概念。 习题课 电阻的星形与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
二、教学大纲 4.教学资源 本课题教学需要的专用教学资源。 如:教学仪器、设备、教具等。 三、教学日历 即学期授课计划,按标准格式填写 教学日历的课次单位为2课时或者3课时,周课时为偶数的,课次单位必须是2课时。
四、教 案 应严格按教学大纲中的课题顺序和名称撰写, 教案的课时单位按教学日历的规定划分。 五、演示文稿 表述的主要内容是: 1. 概念、公式、定义和重要结论等。 2.以图表、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提供的案例等。 主要用于辅助课堂教学
六、重点难点指导 表述的主要内容是: 1. 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重点学习与掌握。 2.本课程的难点内容,引起学生的重视。 3.对于重点与难点内容,有针对性地给出学习指导。 七、作业 表述的主要内容是: 1.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作业题。 2.本课程要求学生课后完成的作业题。
八、成绩考核 成绩考核 一、课程名称 二、适用专业 三、课时及学分 四、考核类型: □考试 □考查 五、成绩分布比例六、过程考核 七、期末考试(考试课填写) 成绩考核是准确评价 学生学习状况的必要 手段,考核环节应明 确,考核内容应翔实, 注意考核对教学内容 的覆盖面,并突出重 点,突出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的考核。 成绩考核模板
八、成绩考核 1.成绩分布比例 教学大纲 成绩考核 基础理论 系统的 综合能力 依据 侧重 兼顾 教 案 基本技能 考查课 考试课 总评成绩由课堂表现,课外作业、 实训报告、课堂训练、阶段测验等 的过程考核结果组成。 总评成绩 总评成绩 平时成绩20% 平时成绩 命题 依据 总评成绩应由不少于四个平时成绩构成。 期末考试80%
八、成绩考核 2.过程考核 例一 基础会计(考试课) 本课程过程考核由课堂表现、课堂训练和课外作业组成。过程考核的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20%。(1)课堂表现 按时到课,遵守课堂纪律,正确回答课堂提问。占课程总成绩的5%。(2)课堂训练 独立完成规定的课堂训练,步骤、结果均正确。占课程总评成绩的5%。 (3)课外作业 独立完成规定的作业,步骤、结果均正确。占课程总评成绩的10%。 具体 翔实 可操作
八、成绩考核 2.过程考核 例二 工程力学(考试课) 本课程过程考核由课堂表现、课堂训练和课外作业组成。过程考核的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20%。(1)课堂表现 按时到课,遵守课堂纪律,正确回答课堂提问,正确完成课堂训练。占总成绩的5%。(2)课外作业 独立完成“平面任意力系、平面力偶系、轴向拉压、剪切和挤压、圆轴扭转、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直梁的平面弯曲、运动学基础、动力学基础”等作业,步骤、结果均正确。占总评成绩的15%。
八、成绩考核 2.过程考核 例三 机械制图(考查课) 本课程过程考核由课堂表现、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组成。 (1)课堂表现 按时到课,遵守课堂纪律,正确回答课堂提问。占总成绩的4%。(2)练习题 独立完成大纲规定的十二道训练题,步骤、结果均正确。占总评成绩的24%。 (3)作业 独立完成大纲规定的二十道作业,步骤、结果均正确。其中的作业十九按总评成绩的12%计,占总评成绩的72%。
八、成绩考核 3.期末考试 例一 工程力学 本课程期末考试命题应有不少于四种题型,且每个问号的分值不宜超过10分。命题范围包括如下内容: (1)任意力系考虑摩擦的平衡问题的求解。占卷面成绩的20%。 (2)拉压、剪切、挤压、扭转以及弯曲条件下的刚度与强度计算。占卷面成绩的40%。 (3)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及其他破坏形式。占卷面成绩的20%。 (4)运动学基础。占卷面成绩的10%。 (5)动力学基础。占卷面成绩的10%。
八、成绩考核 3.期末考试 例二 管理数学 本课程期末考试命题应有不少于四种题型,且每个问号的分值不宜超过10分。命题范围包括如下内容: (1)随机事件机概率的计算。占卷面成绩的10%。 (2)随机变量及其各种计算方法。占卷面成绩的20%。 (3)图论的各种表达方法及算法。占卷面成绩的20%。 (4)线性规划的模型及其各种解法。占卷面成绩的30%。 (5)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应用,多元模型。占卷面成绩的10%。
九、参考资料目录 本课程参考资料目录如下: (1)教学主要参考书(教材); (2)实践教学指导书; (3)参考手册; (4)网络信息资源; (5)音频信息资源等。
有不同见解,请赐教!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