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685 Views
平仄九聲. 步入古典詩歌創作之門. 平仄. 平仄是一種聲調的關係,相傳沈約最初發現在漢語裏有四個聲調,分別是平、上、去、入四聲。仄聲是上、去、入三聲的總名,與平聲相對。平聲字語音長、不升不降,近體詩以平聲做韻腳,正是因為平聲屬長音,便於曼聲歌詠之故;仄聲字語音短,或升或降,而入聲字收音時特别短促。. 粵音聲調. 國語只得平、上、去三聲,粵語則保留了入聲,四聲俱全。四聲各有陰陽之別,再加上中入聲,共有九種不同的聲調,即四聲九調。 字典中的九聲用阿拉伯數目字序號表示:
E N D
平仄九聲 步入古典詩歌創作之門
平仄 • 平仄是一種聲調的關係,相傳沈約最初發現在漢語裏有四個聲調,分別是平、上、去、入四聲。仄聲是上、去、入三聲的總名,與平聲相對。平聲字語音長、不升不降,近體詩以平聲做韻腳,正是因為平聲屬長音,便於曼聲歌詠之故;仄聲字語音短,或升或降,而入聲字收音時特别短促。
粵音聲調 • 國語只得平、上、去三聲,粵語則保留了入聲,四聲俱全。四聲各有陰陽之別,再加上中入聲,共有九種不同的聲調,即四聲九調。 • 字典中的九聲用阿拉伯數目字序號表示: • 1(陰平)、2(陰上)、3(陰去)、4(陽平)、5(陽上)、6(陽去)、7(陰入)、8(中入)、9(陽入)
天籟調聲法 • 從以上例子可知,凡是m收音的字,入聲是p收音;凡n收音的字,入聲是t收音;凡ŋ(ng)收音的字,入聲是k收音。 • 不是m、n、 ŋ(ng)收音的字,一律沒有入聲,而只有六聲,即陰平、陰上、陰去、陽平、陽上、陽去,例如「師si1、史si2、試si3、時si4、市si5、是si6 」 • 可見有三種收尾的入聲字:
第一種:讀平、上、去聲時韻尾是m,讀入聲時韻尾要轉作p。第一種:讀平、上、去聲時韻尾是m,讀入聲時韻尾要轉作p。
第二種:讀平、上、去聲時韻尾是n,讀入聲時韻尾要轉作t。第二種:讀平、上、去聲時韻尾是n,讀入聲時韻尾要轉作t。
第三種:讀平、上、去聲時韻尾是ŋ,讀入聲時韻尾要轉作k。第三種:讀平、上、去聲時韻尾是ŋ,讀入聲時韻尾要轉作k。
九聲作句:陰平聲(1) • 春天開花 • 烏鴉相呼 • 江心孤舟 • 秋風淒清 • 登高思親
九聲作句:陰上聲(2) • 港島好景 • 井水可飲 • 紙廠火警 • 斗膽小子 • 稽首祖考
九聲作句:陰去聲(3) • 醉看世界 • 興趣怪誕 • 放棄戰鬥 • 唱個痛快 • 眾獸四散
九聲作句:陽平聲(4) • 和平繁榮 • 閑來無聊 • 斜陽微紅 • 遨遊長城 • 錢塘狂潮
九聲作句:陽上聲(5) • 每晚有雨 • 滿市美女 • 老婦買米 • 惹上螞蟻 • 野馬勇猛
九聲作句:陽去聲(6) • 大路漫步 • 味道甚妙 • 萬事順利 • 夜靜未睡 • 夢話混亂
九聲作句:陰入聲(7) • 屋北漆黑 • 瑟縮哭泣 • 不急得失 • 積德得福 • 一曲祝福
九聲作句:中入聲(8) • 設法節約 • 百尺鐵塔 • 各國作客 • 劫殺作惡 • 鴨隻脫索
九聲作句:陽入聲(9) • 六月六日 • 木賊石蜜 • 毒藥勿服 • 十斛熟肉 • 弱鹿莫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