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 likes | 841 Views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业质量分析 反馈与指导项目介绍.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2007 年 12 月 · 北京. 一 项目的背景 ( 新课程历程回顾 ) 第一阶段: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阶段 ( 1996 — 1998 年) 第二阶段:课程文件的研制、出台与实验准备阶段 ( 1999 — 2001 年 7 月) 第三阶段:义务教育课程实验与高中新课程方案形成 ( 2001 年 7 月 — 2004 年) 第四阶段:义务教育课程推广与高中新课程实验
E N D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项目介绍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项目介绍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2007年 12月·北京
一 项目的背景(新课程历程回顾) 第一阶段: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阶段 (1996—1998年) 第二阶段:课程文件的研制、出台与实验准备阶段 (1999—2001年7月) 第三阶段:义务教育课程实验与高中新课程方案形成 (2001年7月—2004年) 第四阶段:义务教育课程推广与高中新课程实验 (2004年7月—2006年) 第五阶段:???!!(2007年——)
深化! • 常态化(制度建设)! • 高质量! • 价值判断?
二 项目的意义 • 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是指导中小学教学过程和管理基础教育质量的基础工程,是提高教学工作质量和效能的重要平台。
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有利于发现经验与问题,为教学诊断提供依据;有利于教研部门超越个人经验、结合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与指导;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有利于发现经验与问题,为教学诊断提供依据;有利于教研部门超越个人经验、结合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与指导;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
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对学生学业质量进行分析是建立规范的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引导社会树立正确教育质量观的要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对学生学业质量进行分析是建立规范的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引导社会树立正确教育质量观的要求。
三 项目的进展 2003年在部领导的直接指导下,组织成立了“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组,形成了一支包括课程教学、心理学、教育测量、教育统计、计算机软件编程等各方面人员在内的专业队伍。 2004年在大连和浦东组织了有2万名中小学生参与的试测,完整地经历了命题、数据收集与分析、测评工作协调等各个环节。
2005年采用抽样的方式对辽宁全省三年级学生的语文和数学、八年级学生的语文、数学、科学和英语等学科进行测试,所有被抽样的学生还参加了问卷调查。2005年采用抽样的方式对辽宁全省三年级学生的语文和数学、八年级学生的语文、数学、科学和英语等学科进行测试,所有被抽样的学生还参加了问卷调查。 • 2006年对上海市和江苏省及其13个地级市、115个县(区)的学生进行了学业质量测试。撰写了学生学业质量分析报告,呈现了学生在各学科不同内容领域和能力维度上的表现及其典型题作答情况,分析了学生学业成绩和学习环境因素的关系。
2007年在上海、天津、福建、甘肃以及青岛、海口等地,开展更为多样的学业质量测试与分析工作,同时加强对基于测试结果的教学诊断与改进的研究与探索,为一线更好地解读和利用数据提供更有力的支持。2007年在上海、天津、福建、甘肃以及青岛、海口等地,开展更为多样的学业质量测试与分析工作,同时加强对基于测试结果的教学诊断与改进的研究与探索,为一线更好地解读和利用数据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 今年有超过60万学生参加了测试和问卷调查。
四 项目简介 (1) 宗旨和任务 • 真实反映学生学业质量状况; • 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 ; • 为教育教学诊断和质量提高提供依据 ; • 提升教师和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 • 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 共同构建国家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国家教育质量 保障体系 教育质量评价反馈指导体系 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运动员 教练员 裁判员
(2) 项目组织 项目委员会 • 命题组 • 根据课程标准命题 • 阅卷 • 报告撰写 • 测试实施组 • 测试对象联络 • 测试材料准备 • 测试过程安排 • 数据收集 • 数据分析组 • 试题质量分析 • 抽样 • 数据清理 • 数据分析 • 报告撰写 • 技术组 • 软件开发
(3)项目工作内容 评价对象:义务教育阶段3年级和8年级学生 评价学科: 3年级 —语文 数学 8年级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评价工具:纸笔测验+问卷
(4) 系统结构图 命题系统 背景问卷系统 基础数据采集 测试工具数据库 基础信息数据库 测试与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系统 省级 学业 反馈指导系统 区(县)级 非学业 学校
(5) 学业质量分析内容框架 学科测试
问卷调查 • 学生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课业负担、师生关系、与同学的关系、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 • 教师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教师基本情况如学历、任职经历、职称,教师对新课程的看法,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教师对学校管理的看法,教师面临的困难,教师的教育观和教师专业发展等; • 校长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学校硬件条件、校长办学理念和教育观、校长的学校管理方法等。
(6) 项目质量保障 • 命题 • 抽样 • 测试过程管理 • 阅卷 • 数据录入与整理 • 数据分析 • 报告撰写 • 教学改进
[案例]命题 基于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在“双基”的基础上,特别关注与学生未来发展关系密切的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注重考察学生对学科核心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尤其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收集与分析信息能力、反思批判的能力以及对重要学科方法的掌握。 试题形式以客观性试题为主,辅以少量主观性试题。 试题多使用真实的情境和任务,注重通过客观性试题考察学生高层次认知能力。
命题过程 命题框架 命题细目表 编题、评估与筛选 试测/审题与试题质量分析 题目修改与组卷
(7)数据分析报告 • 学生在各学科上的总体表现 • 学生在各学科不同内容领域和能力层次 上的表现 • 不同群体学生的比较 • 学生在每道题上的作答情况 • 典型题目分析 •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各学科测试结果分析 • 学生在学科上的总体表现 • 不同学生群体在学科上的表现 • 不同学校在学科上的表现
八年级(学校) 432-公办、城市学校 248-民办学校
睡眠时间:三年级学生每天睡眠9小时的为34%;不足7小时的为17%;八年级学生每天睡眠达到8小时的比例为22%;不足7小时的比例为36%,有4%学生每天睡眠时间甚至不足6小时;睡眠时间:三年级学生每天睡眠9小时的为34%;不足7小时的为17%;八年级学生每天睡眠达到8小时的比例为22%;不足7小时的比例为36%,有4%学生每天睡眠时间甚至不足6小时; • 课外阅读:三年级学生一年课外阅读量达到8本的比例为71%,有11%的学生年阅读量不足3本;八年级学生一年阅读课外阅读量达到8本的比例为48%,有22%的学生年阅读量不足3本。 • 作业时间:三年级学生课外每天做作业超过2小时的有21%,每天没有时间或很少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有45%;八年级学生每天做作业时间超过2小时的有43%,超过3小时的有7%,每天没有时间或很少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有71%。
补课: • 三年级有30%的学生每周补课超过三小时,其中有9%的学生超过六小时;有20%的学生周末到校补语文、有18%的学生周末到校补数学、有17%的学生周末到校补英语,28%的学生请家教补习语文、 22%的学生请家教补习数学、 20%的学生请家教补习英语; • 八年级有60%的学生每周补课超过三小时,其中有17%的学生超过八小时;有48%的学生周末到校补语文、有55%的学生周末到校补数学、有56%的学生周末到校补英语,19%的学生请家教补习语文、 35%的学生请家教补习数学、 35%的学生请家教补习英语。
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 • 三年级和八年级学生对师生关系给予积极评价的比例介于40%到60%; • 三年级和八年级学生对同学关系给予积极评价的比例介于80%到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