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环境心理学 与 数字环境 5

环境心理学 与 数字环境 5. 城市设计学院 尚 涛. 教 材: 《 环境心理学 与 心理环境学 》 马铁丁 国防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 : 《 环境心理学 》 林玉莲,胡正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目 录. 第一章 基础知识 第二章 环境知觉的理论 第三章 听觉心理学 第四章 视觉心理学 第五章 交际空间心理学 第六章 行为环境心理学 第七章 数字环境 第八章 校园客观评价体系. 第五章 交际空间心理学.

platt
Download Presentation

环境心理学 与 数字环境 5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环境心理学与数字环境5 城市设计学院 尚 涛

  2. 教 材:《环境心理学与心理环境学》 马铁丁 国防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 《环境心理学》 林玉莲,胡正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目 录 第一章 基础知识 第二章 环境知觉的理论 第三章 听觉心理学 第四章 视觉心理学 第五章 交际空间心理学 第六章 行为环境心理学 第七章 数字环境 第八章 校园客观评价体系

  4. 第五章 交际空间心理学 生态心理学家巴克认为社会环境也是一种特定的物质环境,它与重复发生的行为模式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社会环境可称“行为场所”,(BeheviorSetting),它是分析人为环境与行为关系的基本单元。这就为研究特定场所的心理行为规律和心理活动要求的特定场所两个方面提供了研究分析上的依据。

  5. 第一节 交际与空间 一、人际交际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不仅仅表现为一种生产关系、经济关系、地域联系、政治结盟、生活互助等,同时也存在着感情上的相互联系和心理上的相互吸引。

  6. 所谓人际关系,这里指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体所形成的对其它个体的一种心理倾向及其相应的相互作用行为的关系。人际关系的质量反映了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对于物质的、精神的、心理的、信息的需求获得满足的程度。所谓人际关系,这里指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体所形成的对其它个体的一种心理倾向及其相应的相互作用行为的关系。人际关系的质量反映了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对于物质的、精神的、心理的、信息的需求获得满足的程度。 人际关系包含有3个相互联系的成分: (1)动作成分; (2)情感成分; (3)认识成分。

  7. (一)人际关系的分类 1.按照人们的需求分类 美国心理学家舒兹(WG.Scutz) 把人际关系分为3类: (1)包容需求型,指有相互交往和维持关系的愿望。人际反应的特质为交往、沟通、融和、相属、参与等; (2)控制需求型,通过权力和权威,与他人建立并维护良好的关系; (3)情感需求型,在情感方面与他人建立并维护良好关系。

  8. 2.按照形成基础分类 (1)以血缘和姻缘为基础; (2)以地缘和机缘为基础; (3)以业缘和趣缘为基础,而形成良好的人缘。 以相互接触的人数考虑,可分为: (1)两人之间; (2)个体和集体; (3)个人和组织机构。

  9. 3.按照相互吸引和对待他人的态度分类 (1)相似型吸引 (2)接近型吸引 (3)报偿型吸引 (4)相悦型吸引 (5)相补型吸引 (6)仪表性吸引 (7)两性吸引

  10. 4.按交往深度和关系性质划分 可分为隔离阶段、神交阶段、旁观阶段、互感阶段、合作阶段、凝聚阶段和团队阶段,或者分为觉察阶段、表面接触阶段和亲密互惠阶段(包括合作水平、亲密水平和知交水平。

  11.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 人人都需要交往,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从四度来考察: 1.向度 可即交往的方向性。 2.广度 即交往范围。 3.深度 即密切程度。 4.适度 度是事物质和量的规定,也就是要掌握尺度。

  12. 一般认为,人际关系原则应包括: (1)有用性;(2)长远性;(3)层次性;(4)现实性;(5)稳定性;(6)弛张性;(7)诚实性;(8)平衡性;(9)律己性;(10)利他性;(11)社会契约性等。

  13. 人际关系理论可以有3种模式: (1)等级模式,如阶级社会中存在的那样; (2)大同模式,如东方哲人们设计的那样; (3)契约模式,如现代社会实行的那样。

  14. (三)居住环境与人的交往 居住行为主要分4种类型: (1)基本行为,生理行为,属第一生活范畴; (2)家务行为,以保证基本行为的实施 (3)文化行为,学习,会议; (4)社会行为,如邻里交往,里弄会议,外出购物等。

  15. 二、人的空间分类 1.行为空间 这种空间对人们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无论儿童、中年、老年人都能在其中自由行动,有时也形成行为场。 2.社会空间 这种空间具有社会功能,如天安门广场 3.象征空间 这种空间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如具有宗教意义和娱乐意义的空间,例如教堂前和卡拉OK舞厅内。

  16. 4.心理空间 是人们主观想象、联想及幻想形成的空间。 5.文化空间 这是人们认同的文化与其表征的空间。

  17. 三、动物和人类的领域性 (一)动物的领域性 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有一种占有领域的本性。所谓领域或领地,就是某一动物在一段时间内占有一定范围,防止其他同类或异类入侵的地区。

  18. 1.亲密距离和搏击距离 2.逃亡距离和群体距离 3.个体距离或警戒距离 4.社会距离或随意距离

  19. (二)人类的领域性 人类具有动物性,由动物的领域性很容易推想到人类的领域性,而人类具有社会性,因此人类的领域性必然与动物的领域性有本质的不同。

  20. 在不同的场合达到不同的距离时,人们有相应的心理反应和相应的举动,维持自身情绪的稳定和自身的安全。在不同的场合达到不同的距离时,人们有相应的心理反应和相应的举动,维持自身情绪的稳定和自身的安全。 人的领域性无疑带有生物性的一面,并在3个水平上反映出这种特点; (1)在生物本性的基础水平上; (2)在有机体的生理水平上; (3)在内部文化层次水平上。

  21. 四、交际空间模式 心理学家萨姆由对动物的观察发现,人们随身携带着一个“神秘的气泡”,即“个人空间”,它是人们心理上所需要的最小范围,或称“身体缓冲区 ”

  22. 在心理水平上,个人空间至少具备下列4种功能: 1.保护功能 2.传递功能 3.转换功能 4.提高功能

  23. 第二节个人对空间的需求 (一)场合不同使个人空间的大小不同 (二)文化背景不同使距离有所变化 (三) 年龄不同则人际距离不同 (四)个人空间的方向与大小 (五)个人间距受性别的影响

  24. 美国心理学家简各布斯经过统计计算,他发现每个人可自主地保持个人空间时,所需要的最低值为10平方英尺,相当于0.93m2,若小于此面积,常有人表现出由于入侵带来的不快。美国心理学家简各布斯经过统计计算,他发现每个人可自主地保持个人空间时,所需要的最低值为10平方英尺,相当于0.93m2,若小于此面积,常有人表现出由于入侵带来的不快。

  25. 二、公共性、私密性和领域性 人与空间密不可分,人对空间的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人又具有社会性、主体性和生物性的特点,与此相对应,人对空间的需求表现出公共性、私密性和领域性的要求。

  26. (一)空间需求的公共性 人是社会化的人。没有人,社会便不成其为社会;离开社会,人也就不成其为人。 人类对空间需求的公共性主要体现主人际交往方面。苏联心理学家洛莫夫认为,人际交往有三少功能:(1)信息沟涌 (2)思想沟通(3)情感沟通。

  27.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F.Festing)提出人际交往的两种功能;(1)传递信息的功能;(2)满足个人心理需要的功能。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F.Festing)提出人际交往的两种功能;(1)传递信息的功能;(2)满足个人心理需要的功能。 郎茨(H.Lantz)的研究发现,儿童时代朋友的多少与某些精神性疾病有一定的关系。 见表4-2所示。显然,过于孤独的儿童应当请神经科的大夫诊治。

  28. 精神症状程度 5个以上的朋友 2个朋友 无朋友 正常 84.6 15.0 0 轻度精神性神经病 50.7 37.8 11.5 严重精神性神经病 20.9 42.3 36.8 精神病 1.9 7.5 90.6 其它 37.7 30.6 35.2 表4-2精神症状与幼时交友情况关系表 (%)

  29. (二)空间需求的领域性 领域,就是人所占有与控制的一定的空间范围。领域性是指个人或团体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占有领域及其所属物的一种习性。领域的主要功能是为个人或人群提供了可控制空间。

  30. 为缓解城市共同生活的矛盾,查马耶夫(Chermayaff)和亚里山大(Alexander)提出空间划分的6个层次: 1.公共领域 2.半公共领域 3.群体公共领域 4.群体私有领域 5.家庭公共领域 6.家庭私有领域

  31. (四)私密门槛线 人们同时需要公共性和私密性,美国人类学家拉波普特(A.Rapoport)研究了不同文化背景对于住室外部空间的私密性后提出了私密门槛线的概念例如图4-11所示

  32. 私密门槛线实际上是一个临界点、界线或阀值。陌生人在私密门槛线之外,不会引起居住者的焦虑,因为那里是公共领域;陌生人撞过私密门槛线,主人将想方对付陌生人,而不能置之不理。私密门槛线实际上是一个临界点、界线或阀值。陌生人在私密门槛线之外,不会引起居住者的焦虑,因为那里是公共领域;陌生人撞过私密门槛线,主人将想方对付陌生人,而不能置之不理。 中国和日本的民居都有严格私密门槛线都是以院落的高篱或高墙做为私人领域的界限,在门口和相应位置还有阻挡视线的专用设施,例如照壁墙。

  33. 三、理想与现实的人际空间距离 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座房子再小,当周围的房子同样小时,它能满足社会对住房的一切要求。但是, 一旦这座小房子旁耸立起一座宫殿时,它就缩成了可怜的茅舍模样了。可见,人的幸福感和舒适感都是一个相对的感觉,是与周围的情况相比较而存在的,特别是和理想情况相比较而存在的。

  34. (一)符合度和人情舒畅率 可以用符合度k来表示人际空间的理想化程度,并用RP(RealPrivacy)表示实际达到的人际空间的私密性,IP(IdealPrivacy)表示理想化的人际空间的私密性,则符合度是RP/IP。

  35. k=1,实际的情况与理想的情况一致,达到了最佳的人际空间距离。k=1,实际的情况与理想的情况一致,达到了最佳的人际空间距离。 • k>1,私密性过强,公共交往不足,处于社交孤独状态或自我封闭的状态。 • k<1时,公共性太强,私密性不足,处于社交过于频繁忙碌的拥挤状态。

  36. 另一方面,当D/H<1时,两幢建筑开始相互干扰,再靠近就会产生一种封闭恐怖现象。一旦D/H<1时,其对面建筑的形状、墙面材质、门窗大小及位置、太阳入射角等都成为应关心的问题。换句话说,也就是当D/H<1时,前述逆空间的匀称和稳定,就成为总平面规划时必要的事情了。另一方面,当D/H<1时,两幢建筑开始相互干扰,再靠近就会产生一种封闭恐怖现象。一旦D/H<1时,其对面建筑的形状、墙面材质、门窗大小及位置、太阳入射角等都成为应关心的问题。换句话说,也就是当D/H<1时,前述逆空间的匀称和稳定,就成为总平面规划时必要的事情了。

  37. 日本建筑师家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中说,根据他"自己的观察,以D/H=1为界线,在D/H<1的空间和D/H>1的空间中,它是空间质的转折点。换句话说,随着D/H比1增大,即成远离之感;随着D/H比1减小,形成近迫之感;D/H=1时,建筑高度与间距之间有某种匀称存在。日本建筑师家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中说,根据他"自己的观察,以D/H=1为界线,在D/H<1的空间和D/H>1的空间中,它是空间质的转折点。换句话说,随着D/H比1增大,即成远离之感;随着D/H比1减小,形成近迫之感;D/H=1时,建筑高度与间距之间有某种匀称存在。

  38. 这些尺寸不光是在建筑上,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也可以应用。当两个人非常接近时,人的脸部高度(H=24~30cm)和脸与脸之间的距离(D)之间达到D/H<1,即成为干涉作用很强而极为亲密的关系。达到D/H≥1为普通关系,D/H=2,3…,亦即H为60cm,90cm等时,只能意识到脸部的恰当距离。当D/H=4,亦即相距1.2m时,只作为脸的距离是过远了,但勿宁说成了对面相坐时的距离。这些尺寸不光是在建筑上,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也可以应用。当两个人非常接近时,人的脸部高度(H=24~30cm)和脸与脸之间的距离(D)之间达到D/H<1,即成为干涉作用很强而极为亲密的关系。达到D/H≥1为普通关系,D/H=2,3…,亦即H为60cm,90cm等时,只能意识到脸部的恰当距离。当D/H=4,亦即相距1.2m时,只作为脸的距离是过远了,但勿宁说成了对面相坐时的距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