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6

如何提高中职课堂教学 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中职课堂教学 的有效性?. 陆素菊 博士 华东师范大学 职成教所 副教授 sjlu@ses.ecnu.edu.cn. 导入 —— 中职课堂怎么啦?. 教师抱怨:不好上、上不好,难教 学生无助:不愿听、听不懂,厌学 中职课堂:沉闷(收)、无序(放)、低效 如何在“收”与“放”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如何看待课堂教学问题?.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 “满不在乎” 考试好坏无所谓 —— 分数的用处 “自以为是” 不能正确认识自我 —— 知彼与知己 如何让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东西? 不求甚解,不注重基础知识 —— 让学生能学可以学

pol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如何提高中职课堂教学 的有效性?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如何提高中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陆素菊 博士 华东师范大学 职成教所 副教授 sjlu@ses.ecnu.edu.cn

  2. 导入——中职课堂怎么啦? • 教师抱怨:不好上、上不好,难教 • 学生无助:不愿听、听不懂,厌学 • 中职课堂:沉闷(收)、无序(放)、低效 如何在“收”与“放”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 如何看待课堂教学问题? •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 “满不在乎” 考试好坏无所谓——分数的用处 “自以为是” 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知彼与知己 • 如何让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东西? 不求甚解,不注重基础知识——让学生能学可以学 较多关注有兴趣的、好玩的东西——让学生喜欢学 • 如何让学生做中学? 不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对掌握技能认识不足——理解技能 图好奇,做不到精益求精——确定职业观 学习技能总体比学习文化知识要好一些——做中学 对于教师来说 提高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打破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要改进策略及技巧、更需要更新教学方法和理念。

  4. 主要内容 • 课堂观察与教学评价 课后反思 如何听课和评课? • 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 课前设计 如何备课? • 教学实施与课堂师生互动 教学实施 如何上课? • 教学问题与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研究 如何研究教学?

  5. 课堂教学的三个阶段 •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学实践与反思不断循环发展过程 • 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

  6. 目标与方法 目标 • 诊断课堂教学的实践困惑; • 更新课堂教学理念; • 提供课堂教学的策略; • 帮助教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方法 • 以问题为抓手,贯穿问题追寻; • 针对教师困惑,作出理论解读; • 紧贴工作实践,开展对话互动; • 直面问题挑战,尝试重新建构

  7. 如何理解“课堂教学”与“教师发展”? • 课堂是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平台; •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 课堂是各种资源汇集的场域(学生、教师); •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 研究课堂就是研究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8. 一、如何评课? • 通常我们在课堂,观察什么? • 通常我们如何评课? • 如何开展教学反思与教学评价?

  9. 评课的偏向 • 过于客套的“说好话”:反映的是一般性意见,求同容易出现的偏差是所提的建议人人皆宜,因而浮于表面; • 过于挑剔的“说坏话”:反映的是特异之见,求异容易出现的偏差是所提的建议发散凌乱,因而游离于外。 • 作为一种评价与鉴定 (评职称、优胜劣汰) • 作为一种示范和展示 (公开课、示范课)

  10. 课堂教学评价表的一般表述 • 教师教态:仪态端庄、举止得体 • 教师语言:使用普通话、流畅,有吸引力 条理清楚、逻辑性强 板书规范 • 教师备课:资料充分、内容熟悉 • 教学过程:信息量、进度、重难点 • 严格要求、教书育人、课堂气氛、秩序……

  11. 课堂观察的基本维度 • 教学目标:明确及其达成度 • 教学内容:正确、适当、分层 • 教学方法:合理、匹配 • 教学交往:师生互动、学生参与、学生兴趣 • 教学评价:方式、方法 • 教学效果:气氛……

  12. 评课,关注什么? • 教师的教(评教评优) or 学生的学? • 结论性评价 or 过程性行为? • 诊断问题 or 帮助重建 ? 作为一种教学反思 • 听课:课堂观察 • 说课:自我反思 • 评课:同行反思

  13. 教学反思与评价的作用 • ……指在教学实施之后进行的相对系统的反思与评价活动,广义上它贯穿于教学设计和(即时)实施过程。 • 系统而又相对独立的教学反思与评价可以帮助教师意识到自己已经习惯的行为方式和背后的思想观念,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更新。

  14. 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提出并不断践行的。 即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不管其教龄多长,经验多么丰富,他(她)也将永远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教书匠”就是这样形成的……

  15. 反思性教学的三个特征 • 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立足点; • 以“两个学会”为目的,教师学会教与学生学会学,中心目的是教学生如何学会学习,为此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学会学的角度去思考,最终实现两个学会的统一; • 以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

  16. 教学反思与评价的对象与主体 对象:教师的行为和观念 主体: • 自评(教学反思或说课):教师自身、同行 • 他评(教学评价或评课):学生、其他教师、管理者以及有关研究人员

  17. 教师如何自评(说课与课后反思) 关于说课:要阐明自己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及原因说明。具体包括: (1)在备课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有哪些创造性设想?为什么? (2)在上课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其中哪些属于新的认识?为什么? (3)对自己的课堂状态有什么看法?有何经验和教训?对今后的课有何启发? 课后反思 (4)听了大家的发言,总体感觉如何?有哪些意见对自己启发很大?今后愿意做些什么尝试?

  18. 说课/教学反思的内容 (1)具体分析存在的问题。具体问题多种多样,如教学环节设计是否合理?教学目标及各种设计意图是否达成?教学准备是否充分?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是否到位?对学习者状态的分析是否有偏差?等等。 操作性建议:根据教学设计方案中的具体内容,选取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重点阐述。

  19. (2)从多种角度分析问题原因。日复一日的教学,使得教师常常陷入繁忙的事务性工作,正如教师抱怨:越是教学,自己的知识水平越低。原因分析是教学反思中最具创造性的环节,创造性教学反思为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带来契机。(2)从多种角度分析问题原因。日复一日的教学,使得教师常常陷入繁忙的事务性工作,正如教师抱怨:越是教学,自己的知识水平越低。原因分析是教学反思中最具创造性的环节,创造性教学反思为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带来契机。 (3)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创造性的教学反思常常带来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方法。 操作性建议:教师应在教学实施后及时把捕捉到的自我研究资源记录下来,并填写在教学设计方案中的“反思与重建”一栏。

  20. 说课和课后反思是否有效? 判断要点: (1)以发现和解决问题为主线,把教学改革过程同研究过程结合起来; (2)强调反思的作用,尤其是在活动过程中生成的新的认识、设想和启发; (3)具有进一步尝试的愿望和行动。

  21. 教学反思的载体有哪些? • 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实施录像或实录与教学反思文本三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案例; • 教学论文:在积累了一定教学案例的基础上,教师有可能对某些教学问题形成系统化的认识,并用教学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 • 经验共享(内部合法性):教学论文使得特定的教学经验成为可以共享的教学知识,在更广范围上的得以检验、丰富和发展。 • 按内容性质,教学论文分为:一类是有关教学实践问题的论文,一类是有关自我发展问题的论文。前者侧重于对某种教学实践问题的表现、原因和问题解决策略的探讨,后者侧重于对自我成长经历的反思。

  22. 关于他人反思:评课/教学评价 • “从他人对自己行为、观点、认识的评价,批判性或建设性的意见中,吸取认识自我和重建实践的重要资源” (叶2006) 操作性建议: (1)破除封闭性,自我反思、向内思维的同时,与他人对话、交流与沟通,开放心态,向外吸取信息; (2)通过主体多元的教学评价,倡导与营造帮助他人进行教学反思的教学评价的氛围(制度与机制)。

  23. 如何有效实施教学评价? 1、阅读教案/教学设计表 • 了解教学设计、实施的具体情况(基础) • 主要途径是阅读教学设计方案,辅之以相关的说课材料。说课材料包括对教学设计各要素及其设计意图的说明。 • 教学设计表与说课内容一表一里、不可分割。

  24. 2、了解教学实施情况 (1)主要途径是随堂听课或看教学录像,辅之以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与重建或自评。 (2)随堂听课的观察点:需要注意的内容包括量的方面和质的方面(叶2004)。 量的方面:主要是指学生的参与状态、数量,教学组织形态的种类、变换与创造等,分别由两张听课记录表来完成。 教室座位安排平面图 教学组织形态变换表

  25. 教室座位安排平面图以统计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数量教室座位安排平面图以统计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数量

  26. 教学组织形态变换表 • 用以统计教学组织形态的变换

  27. 质的方面:教学流程实录 • 质的方面:主要是指学生独立活动和小组活动的状态、质量和问题,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 • 主要由教学实施的流程实录来完成。

  28. 操作性建议 • 随堂听课人员:应把位置选择在学生前面,为了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师生互动状态; • 课堂录像人员:也相应地选择拍摄位置,以便同时能照顾到教师和学生。 • 随堂听课与教师自评、相关人员评课一般连续进行,简称“听—评课”。如果把教师的说课放到其中,就相应地成了“听—说—评课”。

  29. 教学现场研讨实录——说课 Z教师 男 上海某中专语文教师 《项脊轩志》古文课 • 没有问题不上课: 教学的意义在于问题,教学过程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 没有预习不上课 : 作为作业,过程性评价的一部分,疑难词句的整理 • 从言与从文: 教师自己背诵,很有感情

  30. 评课 听得不累; 吸引我的是学生说出什么来,很有期待; 学生还是很开心; 对老师敬佩; 比较真切、有感而发; 很震撼;学生对答如流、出口成章 敢于突破自己;教师角色的多样化,最为重要的是设计者,设计不好后面就是白引导

  31. 19位学生的书面评价 • 从学生的书面评价内容来看,学生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的品质; (2)自己的收获; (3)教师的教学方式; (4)教学建议; (5)对语文的理解和体验; (6)跟以前语文课的差异; (7)公开课的价值。 • 此外,学生还关注到了教师职业的价值,对班级和自我的认同。

  32. 学生的评价(关键词) • 以前语文对我是无聊的科目,但是如果有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活跃起来,那再无聊的科目也会很有趣。 • 非常出色,非常优秀:让我们有多一点上台发言的机会,想让我们以后出去工作时,不会害怕 • 我们回报的成绩就是您最大的收获,您为我们付出的越多,自然回报就会越多 • 对待事业:负责、认真、细心、投入。 • 我们就很喜欢听你讲课。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还是谢谢老师的教育! • 对待学生:情感丰富、无私关爱、和蔼可亲。

  33. 老师你用了很新颖的教学方法,提供给了学生给学生上课的机会。在课没上之前让学生自己先去查资料了解,做到学生不预习就不上课。老师你用了很新颖的教学方法,提供给了学生给学生上课的机会。在课没上之前让学生自己先去查资料了解,做到学生不预习就不上课。 • 多次开展公开课,让我们自己来给大家上课,拓展我们的表现能力。记得你曾经说过不会表现的人将来肯定会吃亏,我们就是应该有什么就做什么,不管任何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我觉得相当有道理。 • 每上一篇课文,都要同学们先回家预习,像老师一样备课。这比毫无准备听老师上课要更有意义,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容易理解课文。课上大多让同学们自由发挥,让每位同学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只是做听众。

  34. 公开课对学生的价值:锻炼胆量 • 以前的我在上语文课一直奋笔疾书,听老师说那些听不懂的东西,但在上现在的语文课我可以当场发表自己不同的感想。增加了我的语言能力,也让我敢于发言。虽然在上课之前让我们预习我们做到了但在预习过程中总把老师说一遍。不过在我们收获到了知识的时候又觉得这样之前的努力没有白费,老师还蛮好的让我们自主学习。

  35. 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和平和的教学方法使我入迷,让我在快乐中学习。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和平和的教学方法使我入迷,让我在快乐中学习。 • 谢谢老师对我们为你这学期的教育。在您的领导下,我对语文这门学科已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正在努力,正在向清华迈出第一步!嘿嘿 • 不能再在老师面前表现了,真是一种遗憾!

  36. 归纳 • 课前:分组预习,汇总问题,“像老师一样备课。这比毫无准备听老师上课要更有意义,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容易理解课文”。 • 课中:开放式课堂,不是“为了考试而教学”,而是“每位同学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只是做听众”。 • 其他: 围绕重点文章教学; 重视课文之间的联系和课内外之间的沟通。阅读教学:品读;整体感知;公开课唤醒了学生的注意力和集体意识。但是,学生对公开课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37. 学生的建议 • 要能让每个同学都来讲一讲,那就更好了!不能总让几位同学来讲。 • 老师做的不够的地方,就是有人发言的时候,他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你不要总是让他一个人发表,也要给其他人机会; • 不过让学生自己来上课,对于一些比较内向的人来说做的还不够。他们可能懂得很多,但他们的表现能力可能要差点,所以说老师你应该多多的发掘他们。 • 我不提倡上课时用电脑或投影来上,那是一种很不生动的上课方式。会让同学越看越想睡觉。

  38. 二、如何做教学设计(备课)? • 什么是教学及其基本要素 • 备课与教学设计的关系 • 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

  39. 什么是教学? • 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施良方2003)。教学研究是关于教学即教师行为的研究,它的核心问题是“怎样教才是有效的” • 围绕这一中心,有两大问题需要展开: 一是“教师怎样影响学的” 二是“怎样的教才是有效的”。

  40. 何谓教学活动(观) • 是指: 沟通教育理想“此岸”和学生发展“彼岸”的具有转换功能之“桥”。 是师生学校生活的核心构成。

  41. 教学活动成立的必要条件 • 判断一种活动是不是教学活动,主要依据有三: 一是否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不是把教学只当作传授知识或演示技能。教师引起学习形式的教学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如,让学生自己来完成;给学生以自行决定活动程序的机会,或给他们先自己发现问题,然后再加以条理化的机会。 实现中职的教学目标,需要研究如何针对中职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基础,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动机,实施分层教学(研究内容与方法),是当前中职教学需要讨论的重要课题;

  42. 二是否明释(说明与解释)学生所学的内容,向学生说明、演示、描述、解释学习内容。二是否明释(说明与解释)学生所学的内容,向学生说明、演示、描述、解释学习内容。 以目标或内容为定向,采取问答的方法、设计教学卡片、组织安排发现的情景、指导学生的活动等多种形式。包括教材的处理,学生的理解,必须与职场情境和岗位要求的呼应。 以学生或情景为定向的行为,为辅助教学行为。幼儿英语教学采用某种方式向学生描述语言的各个方面,如设置情景、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参与程度。专业课教学,要求仿真环境,实训场所的配套设置。

  43. 三是否采用易于学生觉知的方式(教学方法)。三是否采用易于学生觉知的方式(教学方法)。 以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方式方法明释学生所学的内容。 “传统的”方法倾向于只考虑清楚地表达要学习的内容,而对学生认知状态的情况采取想当然的做法。 “进步的”教学方法,则极力主张教师的工作必须以学生已有的认知状态为根据。 中职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状况应该成为中职教学研究的出发点。

  44. 中职教学改革的基本课题 • 课程与教学:如何统合课改与教改? —— “教什么”与“怎么教”的关系 • 教师与学生:如何关注学生? ——“用教材”与“教学生”的关系 • 学习与教学:如何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 ——学什么与用什么的关系

  45. 教学设计方案与PPT的关系 • 教学设计活动的成果是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或教学设计表(简称教学方案、教案)。 • 为上课而做的幻灯片(PPT)是教学内容载体,它虽然是教学设计方案的一部分,但其本身并不是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是开展教学活动的蓝图。

  46. 每次上课都需要教案吗? • 是不是每次上课都要有教案?教案要不要执教教师自己去写?要不要形成统一的格式?这是在教学实践中常被我们感受到的有关教学设计方案的问题。 • 这一系列问题导致了教学设计方案的功能异化:它越来越被视为对教师的管理手段,而失去了教学设计的内在意蕴。 合理化建议: 每次上课都要有教学设计,但不一定要有教案,至少不一定有完整的教案。 撰写教案的频率该如何定?每学期至少可以形成三份完整的教案,分别放在学期初、中、末,借此形成对学生发展状态的系列把握。

  47. 什么是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的定义:它是教师对教学要素及其相互联结方式的构思活动,其成果是一份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关注的是教学要素及其相互联结的方式, 教学设计方案是一份向特定听众传达教学设计的文件。

  48. 问题解决型的教学设计

  49. 以学生发展为主线的问题解决过程 • 问题解决过程的初始状态是教学活动展开前的学生发展状态,目标状态是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学生应该达到的发展状态。 • 学生发展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共同构成教学活动的问题空间,也是教师发挥作用和施展教育教学才能的空间。 • 从学生发展的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就是教与学交互作用、不断推进的过程。

  50. 教师作为设计师? • 在教学设计过程必须完成两大任务: 一是界定教学问题空间; 二是寻求有助于问题解决的各种教学资源。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