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likes | 228 Views
红外吸收光谱法模块之. 任务 4 :固体样品 的红外吸收 光谱绘制与解析. 能力目标. 用压片法制备苯甲酸的红外试样,测定红外光谱,对结构进行解析。. 问题. 在红外光谱仪的基本操作实训过程中,教师是如何进行测试样品的 红外光谱?. 压片法 压片法是固体红外试样的常见制备方法。. 一般地,样品需经过红外制样后,才可 进行测定。. 制备试样的要求. 试样应该是单一组分的纯物质,纯度应大于 98% 或符合商业标准 压试样中应不含游离水 试样的浓度和测试厚度应选择适当. 固体试样 - 压片法. 方法:.
E N D
红外吸收光谱法模块之 任务4:固体样品的红外吸收 光谱绘制与解析
能力目标 • 用压片法制备苯甲酸的红外试样,测定红外光谱,对结构进行解析。
问题 • 在红外光谱仪的基本操作实训过程中,教师是如何进行测试样品的红外光谱? • 压片法 • 压片法是固体红外试样的常见制备方法。 • 一般地,样品需经过红外制样后,才可进行测定。 • 制备试样的要求 • 试样应该是单一组分的纯物质,纯度应大于98%或符合商业标准 • 压试样中应不含游离水 • 试样的浓度和测试厚度应选择适当
固体试样-压片法 方法: • 把1-2mg固体样品放在玛瑙研体中研细,加入100-200mg磨细干燥的碱金属卤化物(多用KBr)粉末,混合均匀后,加入压模内,在压片机上边抽真空加压,制成厚约1mm,直径约为10mm左右的透明片子,然后进行测谱。 压片机: • 压片机的构造如图所示,是由压杆和压舌组成。压舌的直径为13mm,两个压舌的表面光洁度很高,以保证压出的薄片表面光滑 压片过程: • 将其中一个压舌放在底座上,光洁面朝上,并装上压片套圈,研磨后的样品放在这一压舌上,将另一压舌光洁面向下轻轻转动以保证样品平面平整,顺序放压片套筒、弹簧和压杆,加压10t,持续3min。拆片时,将底座换成取样器(形状与底座相似),将上、下压舌及中间的样品和压片套圈一起移到取样器上,再分别装上压片套筒及压杆,稍加压后即可取出压好的薄片。
固体试样-石蜡糊法 • 将固体样品研成细末,与糊剂(如液体石蜡油)混合成糊状,然后夹在两窗片之间进行测谱。石蜡油是一精制过的长链烷烃,具有较大的粘度和较高的折射率。用石蜡油做成糊剂不能用来测定饱和碳氢键的吸收情况。此时可以用六氯丁二烯代替石蜡油做糊剂。 • 固体试样-薄膜法 • 把固体样品制成薄膜的制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将样品放在盐窗上加热,熔融样品涂成薄膜;另一种是先把样品溶于挥发性溶剂中制成溶液,然后滴在盐片上,待溶剂挥发后,样品遗留在盐片上而形成薄膜 其他的固体红外制样法:熔融成膜法 、漫反射法
教师示范操作 • 教师示范苯甲酸的压片过程 • 取2~3mg苯甲酸与200~300mg干燥的KBr粉末,置于玛瑙研钵中,在红外灯下混匀,充分研磨(颗粒粒度2μm左右)后,用不锈钢药匙取约70~80mg于压片机模具的两片压舌下。将压力调至28kgf左右,压片,约5min后,用不锈钢镊子小心取出压制好的试样薄片,置于样品架中待用。 • 学生依次进行试样的压片 • 学生依次操作仪器,测定试样的红外光谱 • 开机预热,打开工作站 • 扣背景 • 扫样品 • 谱图的优化处理
谱图解析 1693 cm-1附近的强峰是C=O双键的吸收; 3300~2500 cm-1区域有宽而散的峰,并在约934cm-1的位置有羧酸二聚体的吸收,在约1400 cm-1、1300 cm-1处附近有羧酸的和的吸收,证明了COOH基团的存在; 1600 cm-1、1583cm-1是苯环的特征吸收,3070 cm-1、3012 cm-1是苯环的的特征吸收,707 cm-1、684 cm-1是单取代苯的特征吸收,说明了单取代的苯环的存在。
下次课程问题? • 如何测量液体样品的红外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