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 经济生活 》 二轮复习第三单元知识模块 国家收入的 分配

《 经济生活 》 二轮复习第三单元知识模块 国家收入的 分配. 《 经济生活 》 二轮复习第二单元知识模块 分配. 宏观把握知识 1 . 一个核心就是维护社会公平 ( 从分配制度、财政和税收来认识维护公平的措施 ) 2. 一条主线就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从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财政的作用来认识如何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 3. 四大关键词: 分配、公平、财政、税收。. 主体:按劳分配 其它分配方式. 财政收入的构成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分配制度 公平与效率的问题.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财政 税收. 关系 举措. 财政支出的用途(构成) 财政作用

Download Presentation

《 经济生活 》 二轮复习第三单元知识模块 国家收入的 分配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经济生活》二轮复习第三单元知识模块国家收入的分配《经济生活》二轮复习第三单元知识模块国家收入的分配

  2. 《经济生活》二轮复习第二单元知识模块分配 • 宏观把握知识 • 1.一个核心就是维护社会公平(从分配制度、财政和税收来认识维护公平的措施) • 2.一条主线就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财政的作用来认识如何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 3.四大关键词:分配、公平、财政、税收。

  3. 主体:按劳分配 其它分配方式 财政收入的构成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分配制度 公平与效率的问题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财政 税收 关系 举措 财政支出的用途(构成) 财政作用 财政政策 含义 特征 常见税 我国的税收(性质、纳税意识) 第三单元 分配 个人收入的分配 国家收入的分配

  4. 财政的含义 国家预算 预算是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 国家财政 关系 一:财政收入和支出 国家决算 决算是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 含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 内容:国家对社会产品的分配 • 特点: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 • 本质:一种分配关系(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含义 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财政收入 来源 税收、利润、债务、其他(税利债费) 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关 系 含义 国家对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①经济建设支出 财政支出 ②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 用途 详解 ③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④社会保障支出 ⑤债务支出

  5. 学习探究 “十二五”规划建议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富”,着力于把国家变得富强;而“十二五”规划强调“民富”,把人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作为重要着力点。 (3)请你选择其中一方观点,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加以评析。

  6. (2)对正方观点的评价: ①生产决定消费。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让国家富强起来,才能为人民群众提高生活水平提供保障。因此,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②但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居民个人的收入, 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最终会影响国家的富强。 • 对反方观点的评价: ①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富裕起来,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拉动经济发展。因此,要强调民富。 ②但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如果过于强调民富,导致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会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最终不利于个人收入的增加。

  7. 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 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收支平衡 财政收支 财政收入 > 财政支出 略有节余 财政收入 < 财政支出 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赤字意味着要靠借债过日子,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8. 财政的其作用

  9.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10. (3)运用 如何运用财政政策?用一句话来说就是逆风向调节,即财政政策的运用方向与宏观经济形势相反。 ①当经济增长滞缓,社会需求不足时,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②当经济发展过热,社会需求旺盛时,政府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 ③当经济发展协调稳定时,政府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是规模与效益、速度与质量相统一,是高水平、高质量的财政政策。

  11. 典型例题4 积极稳健、审慎灵活 保增长 防通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2011年宏观政策基调: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列措施中体现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是 A.取消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 B.财政部发行三年、五年期国债 C.国家提高国有企业税后利润上缴国家的比例 D.上调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 D 收入政策(税、利、债、费) 财政政策 支出政策

  12. (2011年浙江卷) 2011年4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5.3%。为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和措施是( ) A.削减行政开支,减少财政支出 B.增加国家税收,扩建公用设施 C.减少国家税收,减持外国国债 D.增加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长 A

  13. 为了更好的拉动居民消费,某地政府在政策上做好“加减除”三件事。下列做法与对应的三件事不一致的是( ) • A、“加法”:增加居民收入,实施财政补贴。 • B、“减法”:减免税收,降低消费成本。 • C、“减法”:减少财政支出,实施家电下乡。 • D、“除法”:完善社保,消除后顾之忧。 c

  14. 八、其他图形题 (2011·福建文综)通货膨胀率一般是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衡量的物价涨幅,国际上通常把CPI涨幅达到3%作为警戒线。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A点时,适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降低利率 B.从B点到C点,适宜减少财政支出,降低货币流通速度 C.从C点到D点,适宜扩大财政盈余,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D.在E点时,适宜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 B 稳健的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5. 征税和纳税 税收的基本特征 征税和纳税 税收及种类 我国税收的种类 纳税人和负税人 依法纳税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6. 目的 凭借 依据 特点 地位 主体 政 治 权 力 法 律 无 偿 取 得 财政收入的基 本形式 为实 现国 家的 职能 国 家 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 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基本含义 重点

  17. 增 值 税 个人所得税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收的含义 有国必有税:税收为国家存在和发展提供 物质保障 税收的必然性 税收及其特点 强制性 无偿性 关系 税收的基本特征 固定性 以征税对象分类 我国税收的种类 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18.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任何国家的国民都要纳税 是由我国税收的性质决定的 为什么要依法纳税 是行使国家职能的需要 是由我国税收的作用决定的 应该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加强税收征管,提高征税人员素质 ①从国家来看 怎样依法纳税 依法纳税并行使纳税人权利 ②从公民来看 ③依法打击违反税法行为 ) 【知识拓展】纳税人、负税人、征税对象的比较

  19. 【知识拓展】纳税人、负税人、征税对象的比较

  20. 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21. 考察应纳税额的知识 1、企业增值税的计算   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增值税的计算方法是: 企业商品销售额×税率-上一环节已纳税金。

  22. (姜堰中学2012届高三模拟) 一般增值税税率为17%。某厂购进一批蚕丝(假定这些蚕丝的生产者是第一个生产环节),支付货款850元,增值税款144.5元。10天后加工成绸缎以1500元卖给某商场。请问,该商场应为此支付___元增值税款。 A A.110.5元  B.1610.5元  C.255元  D.175.5元 1500ⅹ17%-144.5

  23. (南通市2012届高三期末调研) 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等,开展增值税改革试点,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的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交通运输业适用11%的税率,研发和技术服务、文化创意、物流辅助和鉴证咨询等现代服务业适用6%的税率,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增值税改革带来的变化以下表为例:

  24. 某交通运输企业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实施后的税负变化某交通运输企业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实施后的税负变化 250万元 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 进项税=购入产品的发票上不含税金额*税率 销项税=销售产品的发票上不含税金额*税率 领悟:增值税要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所以会扣除前面环节已缴纳的增值税款。

  25. 五、考察应纳税额的知识 2、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纳税额=(月工资—起征点)×税率。 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 “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是个人所得税的显著特征。

  26. (栟茶中学2012届高三模拟) 按照最新个人所得税法,自2011年9月1日起,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每月3500元。如果张三月收入是8000元,那么他所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 A A.345元  B.1600元  C.900元  D.700元 第一步,计算应税收入,即应该纳税的部分:8000-3500=4500元。第二步,分层计算纳税额。应税额4500元中的1500元适用3%的税率,余4500-1500=3000元,适用10%的税率,所以总纳税额应为1500×3%+(4500-1500)×10%=345元 所以答案应为A。 小结:解答此类问题,最主要的是注意起征点,计算时要先扣除;余额部分分层计算,不重复计算。

  27. (姜堰中学2012届高三模拟) 已知郑州某大学张老师本月缴纳个人所得税295元,当前个人薪金所得税的起征点为3500元,那么,本月张老师的税前收入可能是 C A.9833元  B.5950元  C.7500元  D.4475元 1500×3%+(X-1500)×10%=295 X=4000 4000+3500=7500

  28. 据此有人认为,提高个税起征点就能消除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纳税人、计税方法、作用) 收入分配的公平的主要表现、意义和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的举措

  29. 答:①提高个税起征点使得高收入者多纳税,有利于调节个人分配,从而缩小收入差距。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分配制度、不同劳动者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收入差距的存在是必然的。因此,收入差距只能缩小不可能消除。(2分)答:①提高个税起征点使得高收入者多纳税,有利于调节个人分配,从而缩小收入差距。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分配制度、不同劳动者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收入差距的存在是必然的。因此,收入差距只能缩小不可能消除。(2分) ②由于提高个税起征点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因而有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但实现社会公平,从根本上讲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分) ③实现社会公平,还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加强宏观调控,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2分)

  30. 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当得到保护。”下列各项中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是  (    ) 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和奖金  ②股金分红、技术股份分红和房屋租金  ③农民出售各种农产品获得的收入  ④国债利息和购买彩票获得的奖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31. (2011天津文综)近年来,幸福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有人用拆字法解读“幸福”,“幸”由土和钱构成,“福”由农、口、田构成。这样看来,幸福是指一个温馨和睦的家,有房住,有田耕、有钱花。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看,要提升人民的幸福程度,应该( ) ①大力增加财政收入 ② 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③满足居民合理住房要求 ④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c

  32. 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现阶段影响最大的两个税种,从作用上,它们的共同点主要在于 ( ) A.促进生产专业化发展 B.调节个人收入 C.促进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D.调整生产的发展方向 c

  33. 下列措施,符合我国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求的是( ) • ①个人所得税抵扣标准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②增发国债500亿元,扩大财政赤字。 ③提高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 ④提高城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水平。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D

  34. 中新网宁德2011年9月8日电,一个隐藏在福建省福安市坂中乡桐岩村的无证印刷厂,专印假发票,自今年5月以来共流出假发票344万份,累计票面金额5亿元。部分经营者利用假发票而减少税款缴纳的行为属于( ) • A.偷税 B.欠税 • C.骗税 D.抗税 A

  35. 图1显示的是“橄榄型”或“纺锤型”收入分配结构。这种低收入和高收入者相对较少,中等收入者占绝大多数的结构比图2“倒金字塔型”稳定得多。我国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构建 “橄榄型”或“纺锤型”收入分配结构,以下可以选择的对策有( ) 图2 图1

  36. ①统筹城乡发展 ②提高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④发展经济,实现同步富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c

  37. 面对重大灾难,国家启动一级救灾应急预案,拨款拨物支援灾区,至7月份,中央财政已投入492.46亿元救灾资金,尽力改善灾区人民的生活(其中,应急抢险资金192.46亿元,抢修受损设施铁路、电网等,抢救受伤群众。灾后重建资金300亿元。)全面展开各项救援和重建任务,使灾区人民尽快恢复生产、生活,重建家园。同时,面对通货膨胀苗头的不断加剧,国家又减少了经济建设支出,增加了对房地产企业等的税负面对重大灾难,国家启动一级救灾应急预案,拨款拨物支援灾区,至7月份,中央财政已投入492.46亿元救灾资金,尽力改善灾区人民的生活(其中,应急抢险资金192.46亿元,抢修受损设施铁路、电网等,抢救受伤群众。灾后重建资金300亿元。)全面展开各项救援和重建任务,使灾区人民尽快恢复生产、生活,重建家园。同时,面对通货膨胀苗头的不断加剧,国家又减少了经济建设支出,增加了对房地产企业等的税负 • 结合材料,谈谈财政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38. ①国家启动应急预案,拨款拨物,抢救伤员,安排灾后重建资金等,体现出国家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①国家启动应急预案,拨款拨物,抢救伤员,安排灾后重建资金等,体现出国家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 ②拿出应急抢险资金,抢修受损设施铁路、电网等,表明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 ③国家减少了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是为紧缩性财政政策,表明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