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595 Views
M. p. V. R. T. =. M. mol. M. R. T. N. m. R. T. N. R. p. =. (. ). T. =. =. M. V. N. m. V. V. N. mol. 0. 0. R. 23. 1. 1.38. 10. J.K. k. =. =. ×. N. 0. N. R. 2. p. =. n. kT. p. n e t. =. (. ). T. =. V. N. 3. 0. 温度的微观解释. § 3. 玻尔兹曼恒量 k.
E N D
M p V R T = M mol M R T N m R T N R p = ( ) T = = M V N m V V N mol 0 0 R 23 1 1.38 10 J.K k = = × N 0 N R 2 p = n kT p n et = ( ) T = V N 3 0 温度的微观解释 §3 玻尔兹曼恒量k
N R 2 p = n kT p n et = ( ) T = V N 3 0 3 et = kT 2 比较这两式得: 温度的统计意义:温度(宏观量)是分 子热运动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 热运动: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非分子的定向运动。
3 et = kT 2 1 3 mv kT 2 = 2 2 3 kT 3 3 RT RT v 2 = = = v 2 m M M mol mol 方均根速率:
p 1.03×105 n = 2.45×1025 (m-3) = = kT 1.38×10-23×300 一容器内气体的温度为270C,求: 压强为1.013×105 Pa时,在1m3 体积中 的分子数; 解: [例1]
3 3 et kT 1.38×10-23×300 = = × 2 2 6.21×10-21 (J) = 3×8.31×300 = 28×10-3 3 RT = M v 2 mol 517 (m.s-1 ) = 求氮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和方均 根速率,设 t =27 0C 解:T = 27+273 = 3000C [例2]
§4 分子模型 能均分定理 理想气体的内能 一、微观分子模型的改进 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可以看成质点, 原子间由刚性轻杆连接。
M 2 M 1 l , , M ( x y z ) 1 1 1 1 , , M ( x y z ) 2 2 2 2 ( x y l x y z z = ) ( ) ( ) 2 2 2 + + 2 1 2 1 2 1 二、自由度 确定一物体在空间位置所需之独立坐标数。 M ( x,y,z ) 1、质点: 自由度数=3 2、刚性杆: 约束条件: 6 个坐标中只有 5 个是独立的。 自由度数=5
3、刚体 自由度数=6 自由度 平动 转动 单原子分子 3 3 0 5 3 2 双原子分子 6 3 3 三原子(多原子)分子 多原子分子 单原子分子 双原子分子 4、 刚性分子的自由度 i
1 3 kT et = mv = 2 2 2 i ek kT = v , v v v 2 2 2 2 v v v 2 = + + 2 2 2 = = x y z x y z 1 1 1 1 mv mv mv kT 2 2 2 = = = x z y 2 2 2 2 1 kT 所具有的平均动能都为 2 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 三、能均分定理 ∵ 能量按自由度平均分配原理: 处于平衡态的气体分子每一自由度
四、理想气体的内能 i ek kT = 2 i i E N kT RT = = mol 2 2 0 M i E RT = 2 M mol 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 理想气体内能: 系统中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之总和。 1mol 理想气体的内能: Mkg理想气 体的内能: 理想气体的内能是温度的函数
理想气体: E = E ( T ) , E 0 ! ¹ 2. 在实际上当 T = 0 单原子分子: 双原子分子: 多原子分子: • 讨论: • 1. 内能 是气体状态的单值函数
麦克斯韦分子速率分布定律 j v ω ω L j L L ω t = t = 得: v 令 t = t , = ω v j 1 2 1 2 ω 通过改变 可获得不同速率区间的分子。 一、分子速率分布的测定——斯特恩实验 §5 金属 蒸汽 屏 方向选择 速率选择器 只有满足此条件的分子才能同时通过两缝。
3 RT = M v 2 mol 二、统计规律 ∵ 碰撞,分子速率在不断变化, 又 ∵ T 一定时, 一定 , ∴ 分子速率分布也一定 。
三、麦克斯韦分子速率分布函数 f (v) v v v N : d d 的分子数 + 2 mv m 3 π = 4 v e 2kT 2 2 π 2 kT f f (v) (v) : N d : v v v 的分子数 d + N dN 1 v o = N dv N :总分子数 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速率在 v 附近的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 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f (v) dN . f (v)dv d v = dN N dv f (v)= N dv dN = N o v v dv 表示 在 v v 的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 dv + 图中小矩形面积 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f (v) ∞ ò f (v) dv 1 = 0 o v 归一化条件: 其几何意义是:曲线下的总面积等于1 其物理意义是所有速率区间内分子数百分 比之和应等于1。
1.平均速率 v ò ò v dN dN v v ( ) dv = = N Ndv 8RT ∞ ò v f (v) dv = = π M 0 mol 四、三种速率
3RT ò v dN 2 = v 2 = M N mol 8 ò = 2 v f (v) dv 3RT 0 = v 2 M mol v 2 2. 方均根速率
¶ f (v) 2RT 由 得: v = 0 = p ¶ v M mol f (v) o v v v p v 2 v v > > v 2 p 3. 最可几速率 vp 与 f (v )的极大值所对应的速率
2RT v = f (v) p M mol 73K O2 273K 1273K v 500 1000 1500 气体分子分布函数和温度的关系
f (v) m大 T 高 f (v) 2RT v = T 低 p M mol 0 v 0 v m小 分布函数和 温度的关系 分布函数和 分子质量的关系
f (v) o v v v 2 1 v ò 2 f (v)dv 表示 v v 的分子数占总分 v 2 1 1 v ò 2 f (v)dv 表示 v v 的分子总数。 N v 1 2 1 子数的百分比。
v v ò ò 2 2 v f (v)dv v f (v)dv 表示 v v 1 1 v2 ò v dN v1 = N v = v ò 2 f (v)dv v v 的分子对 v 平均值的贡献。 v 2 1 1
f(v) T1 2RT v = p M mol v p T2 2 v 图为同一种气体,处于不同温度状态下的速率分布曲线,试问(1)哪一条曲线对应的温度高?(2)如果这两条曲线分别对应的是同一温度下氧气和氢气的分布曲线,问哪条曲线对应的是氧气,哪条是氢气? [例1] 解: (1) T1 <T2 (2)绿:氧 白: 氢
C ( vo> v > 0) 0 ( v > vo ) C ∞ v ò ò = = = o f ( v ) dv Cdv Cv 1 o 0 0 1 = C v o vo v o 有N个粒子,其速率分布函数为: [例2] 1、作速率分布曲线。 2、由N和vo求常数C。 3、求粒子的平均速率。 4、求粒子的方均根速率。 解:
v v = = ò ò o o v vf ( v ) dv Cvdv 0 0 2 v v = o C o = 2 2 ∞ 1 v ò ò = = = o 2 2 2 2 v v f ( v ) dv Cv dv v o 3 0 0 3 = 2 v v o 3
§6 自由程 分子在连续两次碰撞之间 l 平均自由程 自由路程的平均值。 l 一秒钟内一个分子 平均碰撞次数 z 分子碰撞及自由程 所自由走过的路程。 与其它分子碰撞的平均次数。 平均碰撞次数: 设分子的有效直径为 d 设分子A:速率 v; 其它分子:不动
长度为 v的圆管。 D B 2d C A d v A 以 A 运动路径为轴线,作一半径为d, 凡分子中心位于管内的分子(如 B、 C 分子)都将与 A碰撞。
D B 2d C A d v A π 2 z n v d = 一秒钟内 A 分子将与中心位于管内的 所有分子进行碰撞 平均碰撞次数为: (n:分子数密度)
2 π z 2 n v d = v v 1 l = = = z π π 2 2 n d v n d 2 2 P n kT = 1 kT = = l π π 2 2 d n d P 2 2 考虑到其它分子都在运动,经精确计算, 得到分子平均碰撞次数为:
求氢在标准状态下一秒内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已知分子直径d = 210-10m) [例1] 8 RT = v p M 解: (约80亿次)
设体积为V的容器内盛有质量为M1和质量为M2的两种不同单原子气体,此混合气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内能相等,均为E。试求两种分子的平均速率和的比率以及混合气体的压强。设体积为V的容器内盛有质量为M1和质量为M2的两种不同单原子气体,此混合气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内能相等,均为E。试求两种分子的平均速率和的比率以及混合气体的压强。 M2 M1 i i E RT RT = = 2 2 M1 M2 mol mol v1︰v2 = M2mol︰M1mol 8RT v = π M = M2︰M1 mol [例2] 解: M1︰M2 =M1mol︰M2mol
4E 2E 2E F p = = = = 3V V i 3V S F1+F2 M1 R T p1 = = S M1 V M1 i mol E RT = 2 M1 mol =p2 = p1+ p2
设有一群粒子速率分布如下: 粒子数Ni 2 4 16 18 2 速率 m/s 1.00 2.00 3.00 4.00 5.00 S viNi Svi Ni v 2 = N = v 2 N [例3] 试求:(1) 平均速率;(2) 方均根速率; (3) 最可几速率。 解: (1) = 3.33 m/s (2) = 3.45 m/s vp= 4.00 m/s (3)
速率分布函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试说明下列各量的意义:速率分布函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试说明下列各量的意义: v ò 2 f (v)dv 表示 v v 内的分子数 v 2 1 1 表示 表示 在 在 v v v v 的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 的速率区间内 dv dv + + [例4] (1) f (v)dv 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2) Nf (v)dv (3) 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v v N ò ò 2 2 v f (v)dv v f (v)dv v v 1 1 v2 ò v dN v1 = N v v v v 的分子 v 的总和。 内的分子对 v 平均值的贡献。 2 2 1 1 v ò 2 f (v)dv 表示 v v 内的分子总数。 N v 1 2 1 (4) (5) 表示 (6) 表示
求在标准状态下,1.0m3氮气中速率处于 500~501 ms-1 之间的分子数目。 [例5] 解: 已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