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408 Views
爸爸媽媽,惜惜!!. 國立斗六家商 專任輔導教師 蕭淑仁 2008.9.20. 動輒得咎的現代父母!? 父母用心負責,不能保證親子關係不會出問題! 青少年難纏?? 怎麼說都不對,怎麼做他都有意見!! (參考書目:是誰傷了父母? ― 傷心父母的療癒書 ). 以前的孩子 必須努力贏得父母的愛與讚賞, 今日的父母 卻擔心因為自己不夠好, 得不到子女的愛與尊敬: 怕自己不夠 注意孩子的心理、不夠敏感、 不夠有趣、不夠「投入」 ……. 現代的父母 似乎以為他們必須二十四小時 滿足子女對同理心的要求, 甚至因此容忍不合理的對待。
E N D
爸爸媽媽,惜惜!! 國立斗六家商 專任輔導教師 蕭淑仁 2008.9.20
動輒得咎的現代父母!? 父母用心負責,不能保證親子關係不會出問題! 青少年難纏?? 怎麼說都不對,怎麼做他都有意見!! (參考書目:是誰傷了父母?― 傷心父母的療癒書)
以前的孩子必須努力贏得父母的愛與讚賞, 今日的父母卻擔心因為自己不夠好, 得不到子女的愛與尊敬: 怕自己不夠注意孩子的心理、不夠敏感、 不夠有趣、不夠「投入」……
現代的父母似乎以為他們必須二十四小時 滿足子女對同理心的要求, 甚至因此容忍不合理的對待。 現在的中產階級父母不允許自己打小孩, 卻任由孩子隨時打擊自己,這是很奇特的現象。
現在的父母要承擔太多壓力 --- 社會總認為孩子有問題 都該算在父母頭上!? 現代文化的癥結是 商業市場為年輕人創造另一個世界, 讓父母的影響力大減…… 而政客與專家卻一致認為 年輕人的所有問題都要怪罪父母!?
孩子在家裡的地位愈來愈高, 乃源於許多因素的交互作用, 包括家庭的民主氣氛、教養建議的普及、 社會文化常凸顯兒童的脆弱、 現代父母的內疚感較重、 媒體與市場塑造出專屬年輕人的區塊等。 這些因素讓親子雙方的地位愈來愈平等, 讓現在的孩子可以用過去不曾有過的方式 評斷、排拒、羞辱自己的父母。
「健康的觀念」就像是汽車的避震器, 讓你在經過無數坑洞時---- 生命中不可避免的失望、被拒、受傷、 失落等經驗 ----不會受傷太重。 你無法避開坑洞, 卻能用避震器減少衝擊。
親職角色如何影響你的人生? • 多數時候我都感到沮喪與筋疲力竭。 • 我無法用心經營人生其他領域。 • 多數時候我都感到充滿內疚與擔憂。 • 我的自我認同與自尊似乎都受到損傷。 • 我感到難以承受的抑鬱與悲傷。 • 我感到忿怒不平。 • 我為孩子的未來感到恐懼。 • 我的婚姻與其他人際關係都受到負面影響。 • 我的工作受到負面影響。 • 我的生活重心幾乎全部被孩子或親子關係佔據。
著名的心理學家榮格說過: 「對孩子影響最大的,莫過於父母未實現的夢想。」 父母的不快樂,是會帶給子女負擔的。 孩子面對一個沮喪、焦慮或成就感低落的父母, 可能表現出羞愧或排拒的態度, 其實是為了減輕同情父母的沈重心理負荷: 因為已經無法承受父母的憂傷, 或感覺被父母的失敗感束縛住, 或因父母對人生充滿失望而連帶使孩子產生幻滅感。
有些子女的告白: 「和我母親談話真的很累, 她一天到晚只會說她的人生多苦, 好像她多可憐似的!」 人們為什麼無法忍受訴苦的父親母親? 因為我們會想抗拒同理心的負荷。
教養青少年子女經驗的調查: 1、對我的自尊是一種挑戰。 2、孩子不在家時我會擔憂。 3、我的情緒會隨著孩子的情緒起伏。 4、我會對孩子過度反應。 5、我有時會對自己的言行感到後悔。 6、我擔心自己不夠強硬或任由孩子威脅、利用。 7、我覺得自己是失敗的父母。 8、我擔心孩子無法順利過渡到成年階段。 9、我感覺老是在叨唸孩子,導致親子關係不佳。
青少年到底在想什麼? 很多麻煩狀況剛開始只是因為 孩子天真地想試著自己界定限制。 馬克吐溫說: 「明智的判斷要靠經驗累積, 而經驗來自錯誤的判斷」。 叛逆、打破規則、做出種種讓父母操心難過的事, 這些行為都可能讓青少年確認和父母的不同, 證明自己可以忍受父母的不贊同而依舊活下來 (甚至活得很好…), 雖然青少年最後會發現他得對這些行為付出代價。
父母與子女對如何 「適當運用權威及維持彼此的界線」 感到困惑。 (孩子就像足球隊的後衛, 會不斷尋找你的防衛漏洞。 因此你說出口的話必須貫徹到底, 否則等於告訴孩子你的規定沒有意義)
有時你可能會懷疑孩子是不是故意要傷害你? 孩子有時是要看看父母能否優雅地接受子女的責怪, 從而找到處世之道: 在過程中,他會瞭解你的苦心、付出與心理衝突。 年輕人面對挫折時, 可能會用別人對待他的方式來對待父母, 希望從中學習因應之道。
孩子必須把責任歸諸父母,才不必責怪自己。 有些孩子因性格較彆扭或其他問題, 內心有沈重的羞愧與自厭感, 把責任推給父母多少能減輕一些心理壓力。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 愈來愈能精準察知父母的缺點, 更能一針見血指出你最焦慮與不安的地方。 青少年更能直接刺傷你最脆弱的地方, 從根本動搖你的自我認同與自尊。
當孩子抱怨「好無聊」, 其實是在表達主觀的經驗, 卻被視為評斷父母的能力與價值。 子女可依據父母提供多少機會, 決定回報多少愛與尊敬, 將來還可以怪父母害他變成這樣或 沒有變成那樣(不論這是不是事實), 可以將父母沒有提供「發展機會」解讀成 比實際上的影響更深遠。
父母往往將青少年的反抗行為解讀為 「在挑戰父母的權威與自尊」, 這種敏感的解讀可能是因為他的權威 與自尊已經因經濟的挫敗而受到威脅, 基本上和孩子無關。
很多用心良苦的父母就是因為擔憂 而過度關注子女的成就(或沒有成就), 反而破壞了親子關係。 高成就的父母若碰上低成就子女是 比較麻煩的組合, 尤其當父母因此不懂得珍惜子女的優點, 孩子自然會感到憤怒、羞愧、被排拒, 長期下來可能會反過來傷害父母。
如果家裡有一個低成就的青少年, 請盡量避免: X將所有或大部分談話圍繞著分數或學業。 X表達許多憂慮或「關心」, 尤其當孩子明顯反感時。 X每件事都管。 有的孩子就是必須比別人經歷更多挫敗, 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X批評孩子沒有志氣、動力或虎頭蛇尾。 家長的角色應該是提供諮商、諮詢多於管理。
如果家裡有一個低成就的青少年, 請盡量做到: ○ 請教專家前輩師長,確定已經盡力而為。 ○ 欣賞孩子身上與學業完全無關的美好特質。 ○ 孩子長大後,在協助之前先問他需要什麼。
孩子給父母壓力、親子發生衝突, 然後夫妻互相給對方壓力而產生爭執, 最後壓力又回到孩子身上。 如果父母對教養子女的觀念不同,請盡量避免: X鬥氣。 夫妻討論「子女的教養」話題 很容易變得激動起來,雙方都急於證明 自己的觀點才是對的, 也就很難客觀看待對方的立場。 X說教。 夫妻討論教養方式的差異時, 往往為淪為是非之爭。
如果父母對教養子女的觀念不同,請盡量避免:如果父母對教養子女的觀念不同,請盡量避免: X謀殺配偶的人格。 很多夫妻會拿教養方式的差異來「證明」 配偶的缺點。 X怪罪孩子引發夫妻衝突。 難管教的孩子確實可能引發婚姻關係緊張, 但為人父母有責任找出解決衝突之道, 而不應該怪罪在孩子頭上。 我們既然決定要當父母,就要預先想清楚 可能會碰到難管教的孩子。
如果父母對教養子女的觀念不同, 請盡量做到: ○ 假定配偶出於善意。 基本上,配偶應該和你一樣都是 為了孩子好。 ○ 從配偶的觀點裡找出真實性。 善盡親職的方法不只一種, 思考配偶的觀點是否有任何道理, 只要有道理就應該加以尊重。
如果父母對教養子女的觀念不同, 請盡量做到: ○ 尊重配偶的價值觀。 例如:你認為我們應該…… 我瞭解也尊重你的想法。 雖然我不見得完全同意, 但我可以理解其中的道理。 ○ 同意嘗試某種教養方式一段時間, 如三到六個月,再觀察後效。
分離(子女的獨立)本身就能讓人產生羞愧感,分離(子女的獨立)本身就能讓人產生羞愧感, 尤其對那些本來就自覺不夠好的父母而言。 有些孩子長到一定年紀時, 會突然不再與父母那麼親密, 逐漸將朋友視為情感與意見的重心, 因此有些父母深受打擊。
有些父母因感覺被孩子排拒而開始退縮 或反過來排拒孩子; 或者他們誤以為自己對孩子已毫無影響力 (其實只是影響力減弱)。 也有些父母支持青春期孩子追求獨立的方式是退避三舍, 讓孩子承擔照顧自己的沈重責任。 父母的反應若是反過來羞辱孩子或 擺出受委屈的樣子, 可能會把孩子推得更遠。
「內疚」造成了父母的痛苦: 孩子天生需要別人的同理反應才能學會調整情緒, 當父母感覺愛沒有得到回報時, 自然也會產生羞愧感或覺得自己不夠好。 如果一個人一直沈浸在內疚與懊悔裡, 便會覺得自己很糟糕, 眼光會變狹隘,不是反應過度就是否定痛苦。
當一個人滿腦子感覺別人對不起他、 誤解他或充滿內疚, 對他本身或子女都不是好事。 所以必須培養對自己的同情心。 有一些非常有同情心的人,卻完全無法同情自己。
他們可能在家庭裡付出很多,卻沒得到什麼回報,他們可能在家庭裡付出很多,卻沒得到什麼回報, 或是成長過程中很少從別人身上感受到同理心、 支持或照顧。 他們既很少被關懷,也就不知道如何關懷自己, 常覺得自己不夠好。 同情自己才能寬恕自己與別人, 讓正向情緒進入你的生活與意識。
教養子女 原本就不是 付出等於回收 的公平交易。 通常你只能盡量付出、靜觀其變。
我做為父母的價值(一): • 我很愛孩子。 • 我努力彌補過錯。 • 我很用心。 • 我為了避免將過去的痛苦轉嫁給子女而 • 求助專家師長。 • 5.為了提供孩子最好的幫助, • 我讀過教養類的書籍。 • 6.我願意接受相關親職研習 • 或是和專家前輩討論過。 • 7.我在金錢方面為孩子犧牲不少。
我做為父母的價值(二): 1.我也在其他方面為孩子犧牲。 2.我比我的父母更稱職。 3.我為了保護孩子不因父母離婚受傷 而勉強維持婚姻。 4.我為了保護孩子不因貌合神離的婚姻受傷而離婚。 5.我努力克制自己不批評現任或前任配偶, 雖然他(她)一直在破壞我和孩子的關係。 6.孩子能夠以我為榜樣,學習追求成就、 創意而健康的生活方式, 學習做一個聰明、努力、自制的人。
當青少年子女又傷了我的心時,我會記得…自己從沒放棄的決心與用心!!當青少年子女又傷了我的心時,我會記得…自己從沒放棄的決心與用心!! 並且好好的…給自己惜惜~~照顧好自己,才有力氣照顧好子女喔!! --- 感謝大家的聆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