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 likes | 746 Views
学习党的 “ 十八大 ” 报告解读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中共白山市委党校 李忠东. 一、十八大召开的历史背景 二、主要内容与创新 三、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重点关注. 一、十八大召开的历史背景. 1 、从国内看: “党的十八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 胡锦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小康水平. 小康社会. 小康.
E N D
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解读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解读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 中共白山市委党校 • 李忠东
一、十八大召开的历史背景 二、主要内容与创新 三、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重点关注
一、十八大召开的历史背景 • 1、从国内看: “党的十八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 ------胡锦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小康水平 小康社会 小康
2、从国际看:2012年是世界大选年,十八大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选举出了新的领导集体,实现了政权的平稳交接,意义重大2、从国际看:2012年是世界大选年,十八大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选举出了新的领导集体,实现了政权的平稳交接,意义重大 • 党代会的三件大事: • 《报告》 • 修改党章 • 选出新的领导集体
二、十八大的主要内容和新意 • 从报告的结构上来看分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就是导论部分,导论部分实际上就是报告的主题或中心思想;第二个层次,就是报告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主要是谈未来的战略指导方针和奋斗目标;第三个层次,就是第四到第十一,八个问题,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治国理政的总规划;第四个层次,就是报告的第十二部分,是党的建设的总纲领。
1、一个主题 •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 ---十八大报告
2、两个总体布局 • (1)关于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 (2)关于党建的总布局
(1)关于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 经济建设---根本 • 政治建设---保障 • 文化建设---灵魂 • 社会建设---条件 • 生态文明建设--基础 五位一体
(2)党的建设的总布局 • 从一条主线,两个坚持,三个类型,四个自我,五大建设,八个方面。从八个方面谈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
“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 • 四大考验: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 • 四大危险: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
3、三个与时俱进的新贡献 • (1)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 (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系统的阐述 • (3)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提出
(1)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十八大报告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四个更加自觉 • 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 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 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 解放思想 • 实事求是 • 与时俱进 • 求真务实
(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系统的阐述(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系统的阐述 • 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作了深刻阐述,同时指出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四大特点: • 实践性 • 理论性 • 民族性 • 时代性
(3)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提出 •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三、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开创 •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 ------报告原文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报告原文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 ----十二大开幕词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发展 •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表现形式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 • 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 科学发展观: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 “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 •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 ----《报告》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三个没有变”: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这个主要的社会矛盾没有变 • 还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2、总布局:五位一体 • 经济建设是根本 • 政治建设是保障 • 文化建设是灵魂 • 社会建设是条件 • 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五位一体总布局
两手抓 • 三个文明 • 四个建设 • 五位一体
生态文明 • 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对以耗费大量自然资源和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工业文明的超越。 从词源学意义上看: • 它与野蛮相对,指的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的成果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不野蛮开发,不粗暴对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真保护和积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依赖——渔猎文明 顺应——农业文明 掠夺——工业文明 和谐——生态文明
2009年,一位海洋摄影师在北极地区偶然拍摄到冰盖融化形成的天然雕塑——一张哭泣的脸。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正如学者所言,“金融危机要钱,气候变化要命”。2009年,一位海洋摄影师在北极地区偶然拍摄到冰盖融化形成的天然雕塑——一张哭泣的脸。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正如学者所言,“金融危机要钱,气候变化要命”。
2012年6月27日,吉林省政协举办长白山文化发展论坛,余秋雨先生作主旨演讲2012年6月27日,吉林省政协举办长白山文化发展论坛,余秋雨先生作主旨演讲 • 中国起步时,你是历史走廊;中国辉煌时,你是半个大唐;中国蒙难时,你是冰雪战场。完成了这一切,突然发现,你还是全世界最稀缺的生态天堂。
3、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 (1)“八个必须坚持” •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