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 likes | 628 Views
课程负责人:张志纲. 数据库技术 课 程 整 体 设 计.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1. 课 程 设 置. 2. 教 学 内 容. 主 要 内 容. 3. 教学方法与手段. 4. 教 学 队 伍. 5. 实 践 条 件. 6. 教 学 效 果. 7. 特 色 与 创 新. 岗位分析.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课程设置. 课程性质 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 专业基础课程 。 讲授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学生学习后可参加微软公司的数据库管理员认证( MCDBA )的 证书课程 。
E N D
课程负责人:张志纲 数据库技术课 程 整 体 设 计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1 课 程 设 置 2 教 学 内 容 主 要 内 容 3 教学方法与手段 4 教 学 队 伍 5 实 践 条 件 6 教 学 效 果 7 特 色 与 创 新
课程性质 • 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 讲授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 学生学习后可参加微软公司的数据库管理员认证(MCDBA)的证书课程。 • 本课程涵盖了数据库管理员的内容,并兼顾当前各行业对员工数据库设计能力的要求,以及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属于技能应用类课程。
课程作用 • 《数据库技术》课程研究如何存储、使用和管理数据, 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能应用现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掌握数据库结构的设计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
1 2 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习兴趣,渗透信息社会公民素质的培养。 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相融合,满足职业发展的要求,着重体现学以致用。 课程设计理念 3 4 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课程设计思路 工作岗位 业务范围 工作领域 工作 任务 职业 能力 工作 领域 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工作领域,分解应该完成的任务,分析应具有的职业能力,由此确定教学内容。
到企业进行调研 回访毕业生
职业能力 学习型项目 系统分析 概念模型分析 逻辑模型设计 物理模型实现 数据添加 工作流程式课程设计 数据修改、 删除与查询 数据约束设计 系统对象管理 数据库维护 数据库访问 数据库编程优化
4 巩固练习 考核评价 3 解决任务 建构知识 2 任务分解 实施任务 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提出任务 1
1 课 程 设 置 2 教 学 内 容 主 要 内 容 3 教学方法与手段 4 教 学 队 伍 5 实 践 条 件 6 教 学 效 果 7 特 色 与 创 新
教学内容选取 • 1. 作为高职院校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针对企业计算机应用需要及个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而设计,根据由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的原则,充分保证教学内容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并实现高质量的计算机文化素质教育。 • 2. 教学内容在选取方面注重其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将成熟的软硬件技术及应用等内容通过精心设计、合理组织成教学内容,使学生所学内容与实际应用完全相同;而对于最前沿的先进技术则通过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全面拓展,从而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实用性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
数据库技术课程要求学生: (1)具有运用数据库知识进行数据库分析设计的能力; (2)具有熟练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的能力; (3)具有设计数据完整性约束的能力; (4)具有数据库系统管理、维护的能力; (5)具有数据库编程优化的能力; (6)具有设计应用系统连接访问数据库的能力。 •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选择获取微软公司的数据库管理员(MCDBA)认证证书。
工作领域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学习项目 课程 标准 教学 大纲 基于工作过程,将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型项目 知识 解构 知识 重构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型项目 • 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当前各岗位对计算机的基本能力要求进行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把数据库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贯穿到各个实际工作项目中,并以各项目作为课程教学主线,以应具有的通用计算机应用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递进与并列相结合的结构来展现教学内容,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活动来组织教学,倡导学生在项目活动中掌握该课程的各项技能和知识。
教材特色: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的理念,基于数据库应用人员的工作任务来设计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培训为主线”,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对工作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教材特色: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的理念,基于数据库应用人员的工作任务来设计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培训为主线”,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对工作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突出课程内容的职业性 淡化课程内容的宽泛性 突出课程内容的实践性 淡化课程内容的理论性 突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 淡化课程内容的形式性 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 淡化课程内容的陈旧性
2. 课件、案例、习题与教学资料 •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室,“教、学、练、做”一体化,我们已经制作了与课程教学配套的教学课件、工作案例、上机实训题,及课程标准、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课程单元教学设计、课程考核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教学文本,方便教师教、学生学、课后练。
建立完善的课程教学文本 1. 课程整体活动实施计划 2.课程单元教学计划 《计算机应用 基础》课程 教学文本 3.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4.课程整体设计(第一次课) 5. 课 程 学 习 指 南 6. 工 作 任 务 书
1 课 程 设 置 2 教 学 内 容 主 要 内 容 3 教学方法与手段 4 教 学 队 伍 5 实 践 条 件 6 教 学 效 果 7 特 色 与 创 新
“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训练为主线 做中学 做中教 学中做
检测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巩固学习效果 课后训练 有关的延伸性知识,拓展学习、开阔视野 知识拓展 有关理论知识,为理解概念和后继学习奠定基础 问题探究 与任务有关的操作方法或操作技巧 实践操作 工作流程 按照真实工作过程,完成工作任务,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学习目标 应达到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明确学习方向 工作情境 工作情境设计,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校企合作,实现企业与学校双赢共享 校内体现生产性 校外体现教学性
面向行业,联合企业,共同构建“两融一体、四位双岗”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向行业,联合企业,共同构建“两融一体、四位双岗”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练、做”一体化实施教学。 将生产项目融入实训教学; 将证书认证内容融进课程。 两融 双岗 一体 四位 以市场需求为培养目标的定位, 以职业能力培养作为教学本位, 工学结合实施到位, 学生就业进入好的工作岗位。 通过在企业真实环境中进行顶岗实习,获得上岗资格证,实现零距离就业。
知识 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进行 技能 态度 推行与项目化课程相适应的考核方式 课程总成绩 职业技能认证 50% 课程考核 50% 学校精湛技能 证书成绩
教学手段 • 教学实施过程中,将要完成的教学项目按课程单元进行分解,在教学一体化的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采用边讲边练、学做合一。 • 1.示范教学 • 对于《数据库技术》中操作性强的内容,充分运用教师示范演示的方法,以利于学生模仿。可以使学生领会计算机操作要领,掌握操作技巧、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 2.互动式实训教学 • 根据项目内容可采取“先讲后练”、“边讲边练”、“先练后讲”等方法,增加师生互动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3. 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和资源 • 充分利用校园网和Internet,充分利用本课程网站和网上资源,在网上开展教学活动,包括网络课程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课后复习、交互练习、课件下载、作业提交、专题讨论、网上答疑等。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方便地进行本课程的学习。
网络教学环境 • 建立系统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训场所。 • 本教学活动能提供给学生使用的网络教学硬件有本系专业机房、学院公共机房、多媒体教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学生自有电脑等。 • 学生在网络中不仅可以查阅常用技术资料,而且可以随时登录本课程网站。课程网络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教学视频、章节重点、课件资源、课程计划、有关规范和标准、模拟实训和自测系统、参考书籍、考试题库等。学生可以及时了解有关本课程的建设情况、教改情况、教学计划等。学生能够在网站上学习、做题、自测,与本课程教师互动,学生也可以在网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参与网站建设。 • 教学资源和信息便于师生间交流和共享,教学计划调整、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境教学讲义、实训实测题等由教师及时收集并在网上发布,便于学生及时了解和查阅。
1 课 程 设 置 2 教 学 内 容 主 要 内 容 3 教学方法与手段 4 教 学 队 伍 5 实 践 条 件 6 教 学 效 果 7 特 色 与 创 新
教学队伍结构 •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11名专兼职教师中,9位具有“双师”素质,“双师”教师占82%。
教学队伍结构 • 专兼教师比例:教学团队中共有专兼职教师11人,其中专任教师8人,企业兼职教师3人,专兼教师比例为8:3。
教学队伍结构 • 学缘结构:11名教师中,来自大连理工大学1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名,北京师范大学1名,郑州大学1名,河南大学1名,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1名,山东大学1名,安阳师范学院1名,天津大学1名,河南财经学院1名,四川大学1名,结构合理。
教学队伍结构 • 年龄结构:50-60岁1人,占9%;35-50岁7人,占64%;35岁以下3人,占27%。
教学队伍结构 • 职称及职业资格结构:副教授1人,高级工程师2人;讲师5人,工程师1人;助讲1人,技术员1人。高、中、初级职称分别占27%、55%和18%。
教学队伍结构 • 学历结构:全体教师均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3人。 • 职业资格结构:教学团队中,具有计算机技能鉴定考评员证书8人,具有CCNA、RCNA、DCNA等网络工程师证书1人,具有MCDBA等数据库管理员证书2人,具有程序设计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系统分析工程师、网页设计师等证书10人。
1 课 程 设 置 2 教 学 内 容 主 要 内 容 3 教学方法与手段 4 教 学 队 伍 5 实 践 条 件 6 教 学 效 果 7 特 色 与 创 新
校内实训条件 • 学校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使用的计算机机房30余间,1500台计算机。95%以上的机器为Pentium-IV以上高性能配置。每间机房均配备投影仪、实物投影仪和完善的网络设备,均可联接Internet. • (1)完成可以满足教学需要。 • “数据库技术”课程全部教学过程均在机房进行,学生每人一机,并通过局域网与教师机相连。先进的设备条件,完全可以满足教学的各种需要。 • (2)能够进行开放式教学。 • 所有机房均安装有内容广泛的各种应用软件,可满足教学、培训、对外服务的各种需要。所有机房面向全校师生全天侯开放,可承接计算机应用基础以及水利、土木、机电、自动化、管理、艺术等辅助设计与管理的多个领域的院内外实训任务。
校内实训条件 • (3)配备全套多媒体教学系统。 • 每个机房均安装有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学时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可进行广播教学、个别辅导、学生演示、文件传输等师生交互活动。 • (4)连接互联网。 • 采用集中式网络布线与交换机系统连接互联网,使每个机房均可联接Internet,为学生浏览信息、下载资料、网上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校外实训条件 • 与郑州向心力网络技术公司、开封中实电脑科技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了实践教学基地协议,每年均有紧密的合作,为学生了解企业实际需求,体验企业文化,提高职业素养,更好地完成实际教学环节提供了场所和平台,先后共同完成10多项网络组建、视频编辑、报刊设计等项目。
1 课 程 设 置 2 教 学 内 容 主 要 内 容 3 教学方法与手段 4 教 学 队 伍 5 实 践 条 件 6 教 学 效 果 7 特 色 与 创 新
教学效果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的《数据库技术》课程的建设,围绕着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能力,在教学改革和教研活动中大胆改革和创新,初步形成了该门课程的教学特色。 • 在教学方法上探索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教学中注重数据库基本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的传授,将传授知识、培养思维和动手能力相结合,强化操作性训练。该课程在课程教学中结合社会对高职层次毕业生在数据库应用能力上的要求,设计的课程知识体系合理,教学方法得当,达到了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符合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 历届毕业生在专业工作中都显示出了扎实的数据库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 历年学生评教中《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师平均分数均在90分以上,优秀率达95%。
1 课 程 设 置 2 教 学 内 容 主 要 内 容 3 教学方法与手段 4 教 学 队 伍 5 实 践 条 件 6 教 学 效 果 7 特 色 与 创 新
1.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的课程结构,构建以行动体系的课程结构。1.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的课程结构,构建以行动体系的课程结构。 2.围绕职业工作过程,巧妙设计教学任务。 Title 3.采用工学结合新模式,实行教学练做一体化。 特色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