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327 Views
北斗衛星導航系 統. 班級 : 電資延修 學號 :49828015 姓名 : 陳韋安 指導老師 : 趙春棠. 介紹.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 BDS ) 是中國正在實施的自主發展、獨立運行的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致力於向全球用戶提供高質量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並能向有更高要求的授權用戶提供進一步服務 ,軍 用與民用目的兼具。中國在 2003 年完成了具有區域導航功能的 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 ,之後開始構建服務全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於 2012 年起向 亞太 大部分地區正式提供服 務, 並計劃至 2020 年完成全球系統的構建。.
E N D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班級:電資延修 學號:49828015 姓名:陳韋安 指導老師:趙春棠
介紹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是中國正在實施的自主發展、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致力於向全球用戶提供高質量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並能向有更高要求的授權用戶提供進一步服務,軍用與民用目的兼具。中國在2003年完成了具有區域導航功能的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之後開始構建服務全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於2012年起向亞太大部分地區正式提供服務,並計劃至2020年完成全球系統的構建。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美國全球定位系統、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和歐盟伽利略定位系統為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認定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四大核心供應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美國全球定位系統、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和歐盟伽利略定位系統為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認定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四大核心供應商。 中國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制定了「三步走」發展規劃,從1994年開始發展的試驗系統(第一代系統)為第一步,2004年開始發展的正式系統(第二代系統)又分為兩個階段,即第二步與第三步。至2012年,此戰略的前兩步已經完成。根據計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在2020年完成,屆時將實現全球的衛星導航功能。
試驗系統 主條目: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 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又稱為北斗一號,是中國的第一代衛星導航系統,即有源區域衛星定位系統,1994年正式立項,2000年發射2顆衛星後即能夠工作,2003年又發射了一顆備份衛星,試驗系統完成組建,該系統服務範圍為東經70°-140°,北緯5°-55°。在衛星的壽命到期後(設計值8年),系統已停止工作。
系統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空間段、地面段、用戶段系統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空間段、地面段、用戶段 空間段:由3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組成,兩顆工作衛星定位於東經80°和140°赤道上空,另有一顆位於東經110.5°的備份衛星,可在某工作衛星失效時予以接替。 地面段:由中心控制系統和標校系統組成。中心控制系統主要用於衛星軌道的確定、電離層校正、用戶位置確定、用戶短報文信息交換等。標校系統可提供距離觀測量和校正參數。 用戶段:用戶的終端。
性能 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於2000年能夠使用後,其定位精度100米,使用地面參照站校準後為20米,與當時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民用碼相當。系統用戶能實現自身的定位,也能向外界報告自身位置和發送消息,授時精度20奈秒,定位響應時間為1秒。 由於是採用少量衛星實現的有源定位,該系統成本較低,但是系統在定位精度、用戶容量、定位的頻率次數、隱蔽性等方面均受到限制。另外該系統無測速功能,不能用於精確制導武器。
正式系統 正式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也被稱為北斗二號,是中國的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英文簡稱BDS,曾用名COMPASS,「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一詞一般用來特指第二代系統。此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目標是對全球提供無源定位,與全球定位系統相似。在計劃中,整個系統將由35顆衛星組成,其中5顆是靜止軌道衛星,以與使用靜止軌道衛星的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兼容。
應用狀況 截至2012年底,中國有約4萬艘漁船安裝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終端,終端向手機發送簡訊為3角人民幣,高峰時每月發送70萬條。同時,中國有10萬輛車已安裝北斗的導航設備。 制約北斗導航民用的最大瓶頸是晶片價格,相對於GPS系統,北斗終端設備的晶片成本較高,若能夠廣泛生產和使用則可降低價格。
資料出處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C%97%E6%96%97%E5%8D%AB%E6%98%9F%E5%AF%BC%E8%88%AA%E7%B3%BB%E7%BB%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