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 likes | 733 Views
多元文化家庭學生輔導 — 以正向心理學為輔導脈絡.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 彰化縣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長 諮商心理師全聯會理事 謝麗紅. 家庭結構變遷. 傳統家庭 由雙親與子女所組成的家庭 非傳統家庭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相互許諾,並且分享親密、資源、決策與價值之廣義家庭。. 家庭結構變遷. 1. 單親家庭 2. 外籍配偶家庭 3. 重組(繼親)家庭 4. 隔代教養 5. 候鳥家庭(台商家庭) 6. 同居家庭 7. 同志家庭. 非傳統家庭輔導的重要性. 非傳統家庭學生人數遽增 單親、繼親、隔代教養、新移民、候鳥家庭
E N D
多元文化家庭學生輔導—以正向心理學為輔導脈絡多元文化家庭學生輔導—以正向心理學為輔導脈絡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彰化縣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長 諮商心理師全聯會理事 謝麗紅
家庭結構變遷 • 傳統家庭 由雙親與子女所組成的家庭 • 非傳統家庭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相互許諾,並且分享親密、資源、決策與價值之廣義家庭。
家庭結構變遷 1.單親家庭 2.外籍配偶家庭 3.重組(繼親)家庭 4.隔代教養 5.候鳥家庭(台商家庭) 6.同居家庭 7.同志家庭
非傳統家庭輔導的重要性 • 非傳統家庭學生人數遽增 • 單親、繼親、隔代教養、新移民、候鳥家庭 • 家庭對個人深具影響力 • 非傳統家庭較多不利因子 • 適時輔導可以扭轉非傳統家庭的劣勢
結婚率下降,離婚率創新高 • 台灣內政部統計資料: • 近十四年來離婚成長率200%以上 • 目前國小、國中單親兒童出現率:5-10名/每班
新移民家庭 • 是指父親或母親為外籍人士所組成的家庭。 • 新移民與其子女人數逐年增加 每五位台灣郎有一人娶不到台灣人 (人口男、女比率不均,女少於男) 每八名新生兒就以一名是新台灣之子 • 外配家庭在學子女:已經超過30,000人
繼親家庭 • 大約每2.09對結婚就有一對離婚 • 再婚率:男性54/1000;女性17.9/1000 • 再婚又離婚的比率超過70%
隔代教養 • 父母角色缺席,而由祖父母承擔兒童與青少年養育責任 • 行政院主計處所做的台灣地區青少年狀況調查統計,指出12到14歲少年目前之居住型態,未與父母同著者占:2.87% • 形成原因:死亡、離婚、遺棄等生活事件 不能或是不願意照顧孩子
非傳統家庭的迷思 • 非傳統家庭是「不正常」的家庭 • 單親=破碎、不穩定、問題家庭 • 非傳統家庭的子女較多偏差行為 • 單親或離婚是丟臉沒面子的事 • 最好避免提及當事人的傷心事 • 非傳統家庭很難有幸福可言 *這些觀念是對非傳統家庭的迷思,應加以破除*
對新移民家庭的迷思 • 新移民家庭都是來自買賣婚姻 • 新移民通常不在乎子女的教育問題 • 新移民家庭=弱勢、不穩定、問題家庭 • 新移民家庭的子女較多偏差行為 • 不同=較差 • 新移民家庭很難有幸福可言 *這些觀念是對非傳統家庭的迷思,應加以破除*
我眼中的非傳統家庭學生之樣貌 • 學業表現………….. • 自我概念………….. • 人際關係………….. • 行為表現…………..
父母離異對學生身心的影響 • 認知發展方面 學業成就 成就動機 信念:對家庭、婚姻的信念、對人際及親 密關係的質疑
父母離異對學生身心的影響 • 人格發展方面 性別角色認同 自我觀念 道德發展 內外控傾向 • 情緒發展 焦慮、生氣、悲傷、罪惡感、 恐懼、沮喪、憂鬱、孤獨
父母離異對學生身心的影響 • 行為表現 在校上課不專心 表現較多不良問題行為 依賴、不服從、攻擊、抱怨、責求、缺乏 感情、 常哭泣、表現出不尋常的舉止 出現退化現象 逃避與同儕的交往 人際關係困擾
新移民家庭子女的困擾 • 語言學習的困擾 • 身心發展遲緩 • 學業成就問題 • 課業指導問題 • 文化衝擊與隔閡 • 價值觀念衝擊 • 不利性別角色認同與自尊心的建立
隔代教養子女的困擾 • 與父母的親子互動不足 • 家庭經濟問題與壓力 • 管教方式不一致導致價值觀混淆 • 代溝問題 • 課業指導問題 • 心理適應與偏差行為問題
非傳統家庭學生與一般學生有何差異? • 非傳統家庭學生的困擾真的是因為他的家庭結構嗎? • 非傳統家庭學生的困擾,一般學生沒有嗎? • 有沒有非傳統家庭學生表現相當優秀的? • 當無法改變家庭時,我們能如何協助學生?
關懷的態度 • 忽視或過度強調非傳統家庭對學生的影響都是對非傳統家庭不公平的待遇 • 勿將問題成因歸因於學生無法改變的環境因素 • 對非傳統家庭的負面印象,多半是源自於不了解他們的情形
非傳統家庭學生的協助需求 • 不要被污名化、標籤化 • 生活照顧 • 心理諮商諮商與輔導 • 經濟協助 • 法律 • 學校生活適應 • 被肯定
健康環境的重要性 • 正向心理學成為21世紀的顯學 • 原因: 現代人越來越富有,可是卻……… 越來越不快樂,外在生活環境越來越差。
**鬱卒的現代人! 我們的處境— • 能源危機 • 生態破壞 • 經濟蕭條 • 金融風暴 • 失業海嘯 • 信心危機 ----增加生活壓力、競爭、挫 折與存在的焦慮
21世紀威脅人類的三大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新世紀的三大疾病 • 憂鬱症 • 癌症 • 愛滋病 *對抗挫折與憂鬱,已成為全球最熱的議題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及研究,全世界約有3﹪人口罹患各類憂鬱症,憂鬱症終身盛行率亦高達15﹪;而87﹪自殺死亡個案生前患有憂鬱症,有15﹪的憂鬱症患者死於自殺。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及研究,全世界約有3﹪人口罹患各類憂鬱症,憂鬱症終身盛行率亦高達15﹪;而87﹪自殺死亡個案生前患有憂鬱症,有15﹪的憂鬱症患者死於自殺。 • 青少年憂鬱症盛行率2-8% • 老年期憂鬱症盛行率亦高達25﹪~50﹪ • 產後憂鬱症盛行率約10﹪~15﹪
正向心理學的功效 • 21世紀是憂鬱症流行的時代---心理流行感冒 • 正向心理學可以發揮一級預防的功能: 打預防針--減少憂鬱對兒童青少年的傷害 • 正向的心理學經由慢慢灌輸青少年與兒童樂觀的觀念,可以減少憂鬱症的比例。
正向心理學VS健康成長環境 • 正向心理學是符合打造健康成長環境理念與目的的科學。 • 正向心理學強調發現個人的價值、發現和應用自己的特點、肯定自己的能力、體會人生的意義,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達到生活適應!
何謂正向心理學? • 正向心理學簡稱為「快樂的科學」。 • 是在幫助個人找到內在的心理能量,這樣的能量隨時可以幫助個人面對困難對抗挫折,掌控逆境使得人在遇到困難時不會輕易落入憂鬱的狀態中,而能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西元2000年,「正向心理學」被首度提出,顛覆學界長期研究負面病徵的傳統,點出「正面思考」對人們幸福扮演的關鍵角色。西元2000年,「正向心理學」被首度提出,顛覆學界長期研究負面病徵的傳統,點出「正面思考」對人們幸福扮演的關鍵角色。 • 短短6年內,相關期刊論文超過2萬篇,並在全球的學界、教育界、企業界掀起一股熱潮。
在美國,擁有百年歷史的哈佛大學,也於2004年首度開設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課名為「幸福課」,成為全校最受歡迎的課程。聽課人數超過王牌課「經濟學導論」。 • 課程老師:泰勒 本—沙哈爾 • 2005年,英國劍橋大學首度成立正面思考研究中心。
正向心理學三大面向 • 正向的主觀經驗:如: 快樂、主觀幸福感等個人曾經經驗過的感受。 • 正向的個人特點:如人格長處、才能、智慧、創造力、美德等 。 • 正向的環境:如家庭、學校、工作場所、社區等所提供給個人,使其能發揮長才,得到正向經驗的環境。
以正向心理學的脈絡來 輔導非傳統家庭學生
正向心理學在班級經營與輔導工作的運用原則 • 1.將注意力自消極面扭轉為正面情緒 • 2.讓學生發現與說出自己的優勢(賦能) • 3.鼓勵學生練習以發揮優勢 • 4.注入希望 • 5.讓學生有成功的經驗
教室中的關鍵人物 • 在教室內最有權力的人是--老師 • 教師對學生存有關懷和信任的正向情感,學生可以感受教師的正向情感磁波,這種文化和環境,有助於提升學生的自信與情感智慧,促進學習效果。
教師在班級經營扮演的角色 • 優質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班級經營能力 • 能建構良好的班級環境 • 擔任學生成長過程的心靈捕手 • 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課程與教學的熱愛 • 動用所有資源以利學生快樂的全人發展
正向心理學在班級經營的運用 • 所謂良好的班級環境,就是一個積極而正向的班級環境 • 正向心理學的概念可以運用在班級經營與輔導,建構健康的學習環境
教師的態度 • 重視學生成長的環境因素,例如學校、家庭與社會環境,這些環境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會影響青少年之種種發展 • 重視青少年生理發展及智力改變之餘,同時亦需重視青少年的心理資產與社會資產,而這些資產是否能幫助孩子適應環境等。
多元文化觀: 覺察與尊重個別差異,欣賞各文化間的不同 • 去污名化: 以高關懷的角度替代弱勢族群的視野 • 正常化: 新移民家庭學生的困擾,一般學生也是會有,一樣的!
以正向心理學的視框來看學生,輔導的目的除了消除個體的負面症狀之外,還有協助個體朝向有意義、更快樂的生活。以正向心理學的視框來看學生,輔導的目的除了消除個體的負面症狀之外,還有協助個體朝向有意義、更快樂的生活。 • 重視正向特質與資源 • 協助學生學生尋找自己的優勢與特點,並加以發揮。
班級如何成為健康的成長環境 • 1.提供關懷和支持的環境 • 2.建構互相尊重的氛圍 • 3.對學生有高度期許並協助其達到期望 • 4.讓學生做有意義的貢獻 • 5.讓學生都有一頂屬於自己的王冠
一般來說,樂觀者的思考路徑比較問題解決導向,容易正面思考;一般來說,樂觀者的思考路徑比較問題解決導向,容易正面思考; • 悲觀者則習慣負面思考,尤其若不自知形成思考慣性,負面思考程度將越來越嚴重,甚至引發憂鬱症。
養成正向思考的習慣 • 想法影響情緒,情緒帶動行為 • 負向、不合理的想法令人情緒低落 • 正向、合理的想法產生正向的力量 • 當我們無法改變事實時,我們可以改變想法 • 以正向、積極、樂觀的想法替代負向、消極與悲觀的想法 • 培養正向思考、快樂的習慣
樂觀的認知技能 • 在你感覺難過的時候,要學著指認閃過腦海裡的念頭與想法 • 評估這些想法對你造成的影響 • 找出替代的、更正確的解釋與想法 • 以正向的想法替代令自己困擾不已的想法
學習樂觀面對挫折 • 1.培養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有自信 • 2.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內控 • 3.培養調適挫折的能力 • 4.把挫折視為生活中正常的現象與之共存
歸因理論 • 永久性VS暫時性的歸因 • 普遍性VS特定性的歸因 • 內在性VS外在性的歸因
主動的學習 • 1.提供難易適中的學習活動 • 2.提供學生選擇和參與的學習機會 • 3.提供開放性作業 • 4.設計新奇有趣的教學內容,給予擴散思考的問題。 • 5.身教重於言教,建立學生的認同感 (教師的態度) • 6.提供主動積極的班級氣氛 • 7.建立學習的正向楷模
增加幸福感 有價值的正向經驗,能增加幸福感! • 對過去滿意感恩 • 對現在欣喜掌握 • 對未來正向期待
正向、快樂課程活動 • 我最想實現的目標—設立有意義的生活目標 • 天生我才—看到最好的自我,練習、發揮最大長處 • 這樣想會更好—樂觀解釋型態、正向思考策略、正向預期心理 • 感謝有你—感恩是對過去產生滿意的方式 • 寫快樂日記—記錄快樂事件、快樂原因,以維持歡愉、知足、自信的正向情緒
結 語 • 建立正向環境的學習氛圍 1.教師無條件的積極關懷、接納學生 2.建立學生『我好你也好』的心理生活觀 3.培養學生多元文化觀 4.具有感同身受的同理心 5.培養利他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