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情緒行為障礙學生之 班級經營與輔導策略

情緒行為障礙學生之 班級經營與輔導策略. 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楊梅芝 副教授 2013/5/10. 情緒行為障礙. 情緒 vs. 行為 障 vs. 礙 內隱性 vs. 外顯性 心理諮商 vs. 行為介入 特殊教育法定義 : 長期情緒或行為表現顯著異常, 嚴重影響學校適應者 ;其障礙非因智能、感官或健康等因素直接造成之結果。 前項情緒行為障礙之症狀,包括 精神性疾患 、 情感性疾患 、 畏懼性疾患 、 焦慮性疾患 、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或有其他持續性之情緒或行為問題者。

quinn-heath
Download Presentation

情緒行為障礙學生之 班級經營與輔導策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情緒行為障礙學生之班級經營與輔導策略 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楊梅芝 副教授 2013/5/10

  2. 情緒行為障礙 • 情緒vs.行為 • 障vs.礙 • 內隱性vs.外顯性 • 心理諮商vs.行為介入 • 特殊教育法定義: 長期情緒或行為表現顯著異常, 嚴重影響學校適應者;其障礙非因智能、感官或健康等因素直接造成之結果。 前項情緒行為障礙之症狀,包括精神性疾患、情感性疾患、畏懼性疾患、 焦慮性疾患、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或有其他持續性之情緒或行為問題者。 一、情緒或行為表現顯著異於其同年齡或社會文化之常態者,得參考精神 科醫師之診斷認定之。 二、除學校外,在家庭、社區、社會或任一情境中顯現適應困難。 三、在學業、社會、人際、生活等適應有顯著困難,且經評估後確定一般教育所提供之介入,仍難獲得有效改善。

  3. 班級經營個案研討(例一) 學生輔導紀錄卡填表日期:101 年6月 • 學生姓名林o班級高二導師姓名楊老師 • 問題類別諮商內容要旨 • 6月7日o午休時間一直玩手機,被老師強制收起手機之後, • 又趁老師下去辦公室的5分鐘時間,溜去樓梯口玩手機,被高 • 二的糾察隊發現,跑到班上來告訴我。 • 解決問 題援助處理 • 本學期校外實習,楊x老師就已經沒收了o的兩支手機,並告訴 • o在職場不可以帶手機來玩,也有跟o爸爸說o的情形,請爸爸注意 • 不要讓o帶手機來學校,但是o依然偷偷帶手機,所以罰o隔天中午至餐廳做勞動服務。 • 實施晤談時間 • 101年 6月 7日 時分起時分止 • 下次預定晤談時間 • 年月日時分

  4. 輔導策略個案研討(例一) 相關專業服務諮商與治療報告 • 部班別:高三學生姓名:林同學服務類別: 心理治療與諮商服務 • 個案主要問題1.□心理健康 2.□學業問題 3.□學校適應 4.□親子關係 5.□人際關係 6.□性別教育 7.■情緒問題 • 『問題敘述』:1.祖父過世事件影響。 • 2.○○很小孩子氣,很任性,凡是比較憑自己的喜好和情緒去做事情,挫折容忍度較低。 • 諮商與治療目標 • 1.能找到宣洩情緒的方法。 • 2.穩定情緒:情緒能較穩定而較不會因為情緒不穩定而出現行為問題。 • 諮商與治療服務方式與次數 • 一、服務期程:101年度第一學期及第二學期。 • 二、服務方式:直接治療(個別治療)、間接治療(入班觀察、與教師討論)。 • 三、服務次數:個別治療10次(9/14, 10/5, 11/9, 11/16, 11/23, 11/30, 12/7, 1/4, 3/15, 3/25)、入班觀察1次(9/4)、 • 與教師討論(9/3, 10/5, 11/9, 12/21,不定期) • 諮商與治療摘要及成效 • 1. 第一學期,期末評估,個案情緒穩定,提及家人或祖父過世等並沒有難過心情。 • 2. 第二學期,原本隔週會談,因為導師反應其諮商成效有限,故把機會讓給其他同學。曾拿手機出來,表情愉快,後來提到實習,個案一直表示還不確定,後來就乾脆不講話。個案有表達意願,只是口語表達欠佳,約僅聽懂五成,需要猜測,且會選擇性回應或不回應,如實習部分則不是很願意說。 • 諮商與治療建議 • ※突然面臨家人過世,予以情緒宣洩,並加以情緒支持。 • ※可以讓個案用畫的或用說的將內心經歷過的情形表達出來,降低內心的焦慮及不安,提供現在身邊的家人的支持與安慰,如和哥哥相處較好等,以轉移之。 • ※個案因口語表達欠佳,所以有些澄清的部分較困難,個案也會選擇性回應,如玩遊戲他就會回答,但問偷竊或午睡問題則不反應,但其實他還是有聽見的,建議還是可以口述教導相關事宜,讓個案聽進去,不用太勉強其回應。 • 填表日期:102年04月22日臨床心理師:張o

  5. 第一例檢討 • 記錄格式不一 • 問題焦點分歧 • 班導輔導分散 • 建議結果不明

  6. 班級經營個案研討(例二) 【碎碎念】因應的策略~ • ☆起因若是”季節性”轉換(天氣變化)or”生理上”(頭痛/暈/身體癢) 可忽略!! • ☆通常是為了尋求”老師的關愛”&”同學的認同” 善加利用並導引,可增進師生互動以及上課氣氛 • ☆暢所欲言,欲罷不能,收不回來的時候先”黃燈”提示:這一節克是國文課,我是授課的老師,不是某些人的發表高論,想講什麼就講什麼的課?!(閉嘴/安靜/回來囉/好~請看下一題/沉默不語10秒……) • ☆依然繼續有話就講,想講就講,high到不行再”紅燈”告誡,機會教育:教室是一個共同學習的場所,師生們共同教與學相長,相互”尊重”是待人處世最基本的要求。”話”講在對的時機、好的事情上,這樣就會是 (老師剛剛不是跟你們講過了嗎?!.........老師尊重你,也請你尊重老師!可以嗎?!) 【危險舉動】因應的策略~ • ☆馬上停下課來,注意自身及同學們的”安全” 立即”隔離”,約1~2小時情緒可平復。 • ☆一但師生之間走到”情緒暴衝”的當下,該生腦中鎖定的是『老師又拿”官威”來”壓”我時,我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如何把老師”撂倒”!』 【事後處理】教訓輔三合一策略~ • ☆該生不會記仇,下次見面(上課)可以完全正常,彷彿沒發生過這件事一樣 • ☆導師『機會教育』縮小自己,才能看見團體的美。學習:團體規範VS.自我膨脹『同理心』: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想 • ☆父母『深談教導』陪伴孩子度過這個階段,做更深入內心的教導與交談(談心),危機就是轉機! 尋求專業醫師的治療:心理諮商/情緒控管……..!

  7. 輔導策略個案研討(例二) • 101.6月5日聽聞導師說林生於6/1午休時不願午休,和幹部起衝突,cl情緒容易起伏(教官將cl帶離現場),導師曾教導cl情緒管理方式; • 輔導策略: • 1.cl對於再提此事明顯表示不悅逃避,co同理關心cl狀況,但談論到此事,cl不願多談論,並開始有生氣的行為,co先迨cl情緒較平復,並表示cl若不願提事情已過,就可不要提起 • 2.和cl討論情緒不穩的對應方式 • 3.和導師討論處理cl情緒不穩狀況:請同學帶至輔導室.學務處或輔導科教師平復情緒 • 6月18日林生於課堂因作業未交,小老師點名點到林生和其他同學,但林生以為小老師針對他,便摔桌椅,同學被驚嚇:導師告知林生家長並和家長溝通,輔導林生學習自我情緒管理;由該班輔導科任課教師協助輔導,老師輔導學生排解情緒(了解喜愛的歌手及音樂) • 6月25日林生早上因情緒不穩,不小心割傷自己; • 輔導策略: • 1.co關心cl傷口,但詢問cl為何會有傷口,但cl不願多說,多次詢問仍不願說。 • 2.Co關懷cl,要cl多小心注意。 • 3.抒解cl情緒:和 cl討論暑假計畫 • 4.導師電話聯繫cl母,cl母帶林生至青少年門診就診 • 4.請導師持續將cl在校狀況告知家長 • 5.告知導師可搜集cl在校狀況,並向cl家長保持聯繫,若下學期提特教鑑定後,cl可有的資源,並也可向家長說明 • 6月27日早上林生第一節自習課情緒不好,拿尺尖銳處往手割,老師希望CL能來輔導室,CL不願意跑離開教室,經學校老師尋找發現,被帶至學務處,教官勸CL來輔導室但CL不願前來; • 輔導策略 • 1.co告知家長早上林生發生事件,請家人帶CL回家休息 • 2.協助CL情緒平復,及在安全環境中(學務處),但特教組長詢問CL書包需揹回班上,CL又心情不好,拿出尺尖銳處往手上劃,發洩情緒,遭CO制止,詢問CL可否有其他紓解情緒發洩方式,CO說捏抱枕已無用 • 3..和CL溝通考試方式3.請林生家人陪同林生考試,並注意林生情緒 • 4.和導師.特教組長及林母一同討論林生最近一個月常情緒不穩狀況,並給予建議 .CL母已帶CL至醫院身心科就診,且承諾將利用暑假繼續帶CL就診 • 5.和CL母討論如何能紓解CL壓力方式:CL母說將暑假帶CL去打籃球及找小號老師多加練習,給予CL其他紓解壓力方式及增加CL成就感 • 6.和導師.特教組長及家長討論CL若在校有情緒不穩狀況處理方式:CL喜愛教官.和韓教官要好,若CL以後在班上有情緒不穩狀況,先請同學或讓CL自行至教官室平復情緒 • 9月7日韓教官說林生於上午約11點多又情緒不穩(因林生聽到同學在下課時(11點)好像在說林生壞話,但經查證同學並不意指林生),被導師帶離開,至教官室平穩情緒,後來導師找了幾位同學向林生說明,林生釋懷,導師寫聯絡簿告知家長cl今日狀況 • 10月19日教官來電說明林生於班上第一節課下課(因cl原不要去童軍露營,但昨晚班上同學邀請cl一同參加,cl答應,但cl在昨晚在口語透露現參加可能會和不熟的人一起一小隊,但今早一見到名單,cl仍無法接受,大聲咆哮,並似乎口出嘖言,又被導師糾正而情緒不好逃離教室)時大聲對班導說「幹,嘛」,導師糾正,cl不滿跑出教室外,有一個同學跟隨,但韓教官和呂教官在校園找尋cl,和教官追逐後cl累了在車棚旁休息而停止追逐; • 輔導策略 • 1.呂教官協助陪伴平復情緒 • 2.co與班導及教官、林生家長一同討論cl狀況及了解情緒爆發原因 • 3.請家長協助教導cl情緒處理方法及和cl溝通面對情緒來臨時處理方式 • 4.建議家長和cl聊聊,教導cl社交技巧及練習 • 5.和家長聯繫追蹤是否cl事後已與導師說明決定及和了解家長和cl溝通過程 • 6.建議林母帶cl參加社交技巧訓練課程及協助代為詢問諮商師人選 • 7.和特教組長討論林生狀況及詢問找尋特教資源(社交技巧課程)。 • 102.4.9林生因以為導師針對cl責罵,情緒高漲,將桌板拆下,並把班導巧拼給折斷,呂教官帶至學務處,沿途途中cl仍生氣不斷敲打沿途牆面及踢倒消防器材; • 輔導策略: • 1.請家長來校了解 • 2.協助平穩cl情緒(cl母來校後又詢問cl事由,但cl似乎又情緒上來跑離開教官室,由替代役跟著,後情緒較為平復,替代役與cl談論電玩) • 3.了解親子溝通及情緒管理作法 • 4.建議cl母應找諮商師持續和cl晤談,並請諮商師教導cl社交技巧 • 5.建議cl母仍須多教導cl設身處地的想法,及建議cl母可試圖詢問cl學校有一專業諮商師資源,請cl母回家與cl溝通,可讓諮商師了解和cl談論學校事情,教導cl社交技巧 • 6.請導師暫觀察cl狀況,若在校仍情緒不穩就先請家人帶回家,和教官討論和cl約法承諾情緒平穩則可今日繼續在校學習 • 7.導師及co均建議cl母仍須控制及注意cl玩電腦時間,以免cl容易成癮於網路,且cl原不與人多互動,網路上也較無與人互動機會 • 8.建議導師評估cl狀況提特教鑑定,評估轉移環境及單獨教學會對林生較有助益9.co與家長聯繫,了解cl情緒高漲的原因,及請家長與導師聯繫說明cl情緒高漲的原因

  8. 第二例檢討 • 啟動與捲入的自省 • 事後與事前的思考 • 行為與支持的研判 • 計劃與成果的回饋

  9. 個案研討的目的與行動 • 情緒與行為問題的BSP(行為支持計畫) • 個案研討的前提首在掌握干擾學習適應的重大行為問題與其功能性意義;繼而藉由參與者的主、客觀意見,歸納可行與不可行的多元介入策略。 • 個案研討的積極目的在於發展個案的BSP,以作為後續介入輔導與相關支援協助的行動基礎,並定期檢討成效與修正BSP。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