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280 Views
第五节 阳离子染料染色常见疵病及质量控制. 一、染疵产生的原因、防止和处理方法 二、染色产品质量控制. 一、染疵产生的原因、防止和处理方法. 1 、色花 染料的相容性不好 温度控制不当(或升温迅速或不均) 助剂用量不当(酸剂、缓染剂) 车速或泵速不当. 一、染疵产生的原因、防止和处理方法. 2 、色斑 染料溶解不良 配方不合理 染色机械不清洁. 一、染疵产生的原因、防止和处理方法. 3 、磨白 主要发生在条当和散纤维染色的色纺织物上 原因 染色不透,环染 局部过分摩擦 解决方法 减少缓染剂和醋酸用量 延长沸染时间 105 ℃ 高温染色.
E N D
第五节 阳离子染料染色常见疵病及质量控制 一、染疵产生的原因、防止和处理方法 二、染色产品质量控制
一、染疵产生的原因、防止和处理方法 1、色花 • 染料的相容性不好 • 温度控制不当(或升温迅速或不均) • 助剂用量不当(酸剂、缓染剂) • 车速或泵速不当
一、染疵产生的原因、防止和处理方法 2、色斑 • 染料溶解不良 • 配方不合理 • 染色机械不清洁
一、染疵产生的原因、防止和处理方法 3、磨白 • 主要发生在条当和散纤维染色的色纺织物上 • 原因 • 染色不透,环染 • 局部过分摩擦 • 解决方法 • 减少缓染剂和醋酸用量 • 延长沸染时间 • 105℃高温染色
一、染疵产生的原因、防止和处理方法 4、膨体纱的捻度转移 • 液流过快或不均匀 • 纱线在缸中分布不匀 • 过稀的部位受液流冲击大 • 染缸的间接汽管漏汽 • 汽流在液下冲击纱线 • 沸染阶段大开锅 • 液位太低
一、染疵产生的原因、防止和处理方法 5、织物的变形和纬斜 • 张力过大又不均匀 • 稀薄织物或疏松织物更加突出 • 调整好设备 • T>Tg时,防止张力过大和不均匀 • 一般用液流染色机较好
一、染疵产生的原因、防止和处理方法 6、手感不良 • 染色助剂选择不当 • 烷基季铵盐的阳离子助剂手感较好 • 水洗,再用阳离子柔软剂处理 • 染后降温太快 • Tg以上区域,降温要慢,冷水降温 • 避免从高温中取出染物 • 修复:将染物放回高温水浴中处理10~15min后,再缓慢降温
二、染色产品质量控制 • (一)水质 1、钙、镁离子 • 竞染,影响上染率和色泽鲜艳度 • 染花 • 一般用软水 2、游离氯 • 变色、褪色、沉淀、破坏 • 除氯剂
二、染色产品质量控制 • (二)染色工艺 1、染料的溶解 • 先用半量醋酸将其调成浆状,再加40~50倍的沸水使其溶解 • 溶度小的,加与染料同量醋酸,充分搅匀后,加入10倍量于染料沸水搅拌至染料完全溶解 2、染浴的PH值 • 4~4.5 • 醋酸与醋酸钠的缓冲液
二、染色产品质量控制 • (二)染色工艺 3、染色浴比 • 大或小,上染慢,得色淡 • 1:20~1:60 4、染色温度 • 97~100℃ 5、染色时间 • 45~90min
二、染色产品质量控制 • (三)阳离子染料的修色 • 预防为主 • 色泽剥浅或剥落重染或改染 • 1、剥色方法 • 较轻的色花和色斑,可在酸性浴中,用缓染匀染剂或移染匀染剂加无机盐沸染处理,达到脱色匀染效果。 • 严重的色花和色斑,要完全脱我,可用剥色剂处理
(1)修色工艺 • 工艺配方(有底料情况下) • 匀染剂AN 1%~3% • 元明粉 10~20g/L • 升温控制曲线
(2)剥色工艺 • 处方(以染物重) • 剥色剂TFD 5% • 元明粉 5~10% • 醋酸 调PH=4~5 • 浴比 1:20~1:30 • 升温控制曲线
2、复染方法 • 对于严重的色花和色斑,也可以不脱色,直接复染 • 温度高于造成色花的染色温度 • 110~115℃处理60min
(四)影响染色牢度的因素 • 1、腈纶品种 • 2、染料和拼色配方 • 日晒牢度:隔离型>共轭型 • 3、染色工艺条件 • 温度 • 时间 • PH • 助剂 • 浓度
作业 • P221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