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426 Views
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战略转变. 万 宝 瑞 2014 年 3 月. 引 言. 2014 年 2 月,国务院颁布 《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2014 ~ 2020》. 九十年代中国 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2001—2010 年 ).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2014—2020 年 ). 纲要五大目标 : 食物生产量目标。 到 2020 年,全国粮食产量稳定在 5.5 亿吨以上,油料、肉类、蛋类、奶类、水产品等生产稳定发展 。 食品工业发展目标。 到 2020 年,全国食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 10% 以上 。
E N D
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战略转变 万 宝 瑞 2014 年 3 月
引 言 • 2014年2月,国务院颁布《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 九十年代中国 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2001—2010年)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2014—2020年)
纲要五大目标: • 食物生产量目标。到2020年,全国粮食产量稳定在5.5亿吨以上,油料、肉类、蛋类、奶类、水产品等生产稳定发展。 • 食品工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国食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 • 食物消费量目标。到2020年,全国人均全年口粮消费135公斤、食用植物油12公斤、豆类13公斤、肉类29公斤、蛋类16公斤、奶类36公斤、水产品18公斤、蔬菜140公斤、水果60公斤。 • 营养素摄入量目标。到2020年,全国人均每日摄入能量2200—2300千卡,其中,谷类食物供能比不低于50%,脂肪供能比不高于30%;人均每日蛋白质摄入量78克,其中,优质蛋白质比例占45%以上;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摄入量基本达到居民健康需求。 • 营养性疾病控制目标。到202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控制在7%以下;全人群贫血率控制在10%以下,其中,孕产妇贫血率控制在17%以下,老年人贫血率控制在15%以下,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控制在12%以下;居民超重、肥胖和血脂异常率的增长速度明显下降。
主要内容 一、加强食物与营养发展工作势在必行 二、食物与营养发展要进行战略转变 三、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对策和建议 四、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简介
一、加强食物与营养发展工作势在必行 • 近年来,我国食物供需总量基本平衡,全民营养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依然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食物生产与营养需求不适应 • 我国优质食物品种及结构与消费需求结构很不协调,安全有保障、质量有标准、产品有标识的优质食物比重较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二)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 • 我国城乡、区域之间的居民食物与营养消费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相当比例的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群的膳食营养摄入不足,贫血、营养不良发病率仍然较高。同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食物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但由于健康的生活习惯没有跟上,导致营养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
(三)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已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 当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屡有发生:部分食用农产品存在农药、兽药、重金属残留超标;食品加工过程中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加工过程质量控制不严格;农村地区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薄弱等等。 • 2012年1到11月,工商机关共在流通环节抽检食品41.44组,综合合格率93.06%;全国工商系统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案件11.1万件; • 2007年,流通环节食品抽检合格率仅为80.19%。
(四)不良饮食习惯较为普遍 • 由于我国膳食营养与健康科学知识宣传普及滞后,营养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的形成率都较低,特别是在中低收入地区、教育欠发达地区和新兴城镇的居民,科学的膳食消费意识更为淡薄。 • 由于受到不健康的饮食文化影响,大吃大喝陋习屡禁不止,既不利于健康,又造成很大浪费。在这种新形势下,加强食物营养发展工作势在必行。
二、食物与营养发展要进行战略转变 • 当前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 • 粮食、畜产品、果蔬等主要食物供需不平衡、区域不平衡等问题导致市场波动频繁; • 主要食物生产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多品种、个性化需求,常常出现短缺与过剩并存; • 食物生产与居民营养需求相脱节,既造成农业资源浪费,又造成营养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
(一)由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决定营养,向营养决定消费、消费决定生产转变。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居民膳食营养水平,首先要改变短缺经济时期传统的“生产什么、就吃什么”的食物营养消费方式。 •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发挥市场在食物生产与消费结构中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逐步建立以营养需求为导向的现代食物产业体系。 • 营养决定消费、消费决定生产,探索以营养需求为导向的现代农业 •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决定营养 F T S H
(二)由传统农产品生产向高端农产品生产转变(二)由传统农产品生产向高端农产品生产转变 • 随着全社会食品质量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必须顺应人民群众的要求,大力发展安全、优质、有品牌保障的食用农产品,加快推进食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及质量安全认证进程。 • 把无公害农产品作为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适度发展有机食品。使我国农产品生产迈向高端化、多层次化,以满足市场多品种、个性化需求。
(三)由吃得饱、吃得好,向吃得饱、吃得好、吃得科学转变(三)由吃得饱、吃得好,向吃得饱、吃得好、吃得科学转变 • 居民要防控营养缺乏、营养过剩和营养相关疾病,关键是要掌握科学的营养知识和健康的营养消费理念。 • 当前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造成营养性的疾病屡屡发生 • 即摄入不足 • 膳食过量 • 过分追求食物的精细化与贵重化 • 在坚持食物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的同时,还要把科学饮食放到同等重要地位,不仅要吃得饱、吃得好,还要吃得科学。
现阶段 消费水平 纲要目标 • 每天摄入植物油33克以内 • 每天摄入植物油60克左右 • 主食结构调整,谷物类供能比50%以上 • 部分城市居民谷物供能比小于45%,脂肪供能比达35% • 人均日摄入能量2200~2300千卡 • 90年代,人均2387千卡 • 2002年,人均2250千卡 • 每日蛋白质摄入量78克左右,优质蛋白比例达到45%以上 • 2002年,人均66g • 优质蛋白比例30% • 继续保持吃蔬菜、水果和豆制品的习惯
(四)由初级农产品销售向加工食品转变 •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和工作节奏也在加快,近几年,营养均衡、方便快捷的加工类食品备受青睐。 • 2012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15万亿,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1.9:1,当然,同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发达国家为3:1左右。
要增强对主食加工化营养的指导 • 制定主食产品加工标准,推进主食工业化、规模化发展 • 加快发展新型食品工业 • 方便食品 • 速冻食品 • 调理食品 • 休闲食品
三、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对策和建议 • 民以食为天。确保十几亿人口的食物供给和营养改善,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一件大事。《纲要》的颁布将对我国食物生产、居民营养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必须要把纲要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一)把食物安全与营养改善提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 地方各级政府应把食物与营养工作作为关心群众、改善民生的大事,按照《纲要》确立的目标、任务和重点,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当地食物与营养发展实施计划。
(二)依靠科技着力提升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综合发展能力(二)依靠科技着力提升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综合发展能力 • 要依靠科技,加快提升单产水平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 提升食品加工业的综合产能水平 • 提高食物加工配送能力和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三)加快构建膳食营养改善体系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三)加快构建膳食营养改善体系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 我国应加快构建“定期监测、分类指导、引导消费”的膳食营养改善体系,把营养改善工作纳入公共卫生范围。 • 实施食物与营养监测管理制度,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实施营养干预等措施,解决微量营养素缺乏、部分人群油脂摄入过多等问题,控制营养性疾病增长,基本消除营养不良现象。
(四)加快普及食物与营养的科学知识 • 通过政府主导和倡导,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普及活动,引导居民平衡膳食、合理营养、适量运动等,大力提高全民健康饮食意识和生活方式。
四、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简介 •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是由农业部、卫生部等七个部委的有关专家组成的国务院的议事咨询机构,其基本职能包括: • 承担每10年一次的《纲要》制定起草工作 • 开展国家食物与营养重大问题调研 • 提出议事咨询意见 • 宣传普及食物与营养知识 • 推动居民食物结构改善以及国务院交办的有关工作等 • 委员会现有35名专家和11个顾问,国务院原副总理姜春云同志是我们的总顾问。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下设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为委员会办事机构。 • 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就是由委员会起草的。
履行好《纲要》赋予的议事咨询职责,及时向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意见履行好《纲要》赋予的议事咨询职责,及时向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意见 • 跟踪《纲要》的实施推进情况,推动社会力量对《纲要》进行贯彻落实 • 加强对膳食营养和健康知识的科学普及和宣传,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对地方食物与营养咨询机构的工作给予指导,为振兴我国食物与营养事业发挥应有的作用
谢 谢!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