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 likes | 760 Views
中國歷史科專題研習報告. 中國古代的科技發明. 中二級. 請按此進入. 目錄. 序言 ………………………………………………………... P.1 造紙術: …………………………………………………….. P.2 造紙工具 ………………………………………………... P.3 紙的功用 ………………………………………………... P.4 造紙的發展 ……………………………………………... P.5-6 造紙的影響 ……………………………………… ……... P.7 資料來源 ………………………………………………… P.8
E N D
中國歷史科專題研習報告 中國古代的科技發明 中二級 請按此進入
目錄 序言………………………………………………………...P.1 造紙術:……………………………………………………..P.2 造紙工具………………………………………………...P.3 紙的功用………………………………………………...P.4 造紙的發展……………………………………………...P.5-6 造紙的影響……………………………………… ……...P.7 資料來源…………………………………………………P.8 印刷術:……………………………………………………..P.9 簡介……………………………………………………..P.10 起源……………………………………………………..P.11 下一頁
不同時期的印刷術...…………………………………….P.12不同時期的印刷術...…………………………………….P.12 影響………………………………………………………P.13-14 資料來源…………………………………………..…..…P.15 火藥:……………………………………………………..…..P.16 簡介……………………………………………………...P.17 成份…………………………………………………..….P.18 起源……………………………………………………...P.19 發展……………………………………………………...P.20 資料來源…………………………………………………P.21 指南針及羅盤:…………………………………………..…..P.22 簡介…………………………………………..…....P.23 起源…………………………………………..……P.24-25 發展…………………………..………………………P.26-27 下一頁 上一頁
影響………………………………………………………P.28影響………………………………………………………P.28 資料來源…………………………………………………P.29 天文儀器及時計: ……………………………………………..P.30 天文學的起源………………………………….………..P.31 天文儀器的發展 ………………………………………..P.32 時計………………………………………….…………..P.33 資料來源………………………………………………...P.34 組員名單…………………………………………………........P.35 互評表………………………………………………………....P.36-43 工作分配表…………………………………………..…..…....P.44 時間分配表………………………………………………..…..P.45 各組員的感想……………………………………...…..……...P.46-54 附錄……………………………………………………………P.55-57 下一頁 上一頁
序言 中國古代的科技發明有很多,而它們的發明和發展,不但在中國發展,而且還應用於全世界,推動了西方文明的發展,促進了生產發展和社會進步,對人類的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它們令人類得以更加方便地工作。在科學技術發展 這些中國古代科技包括:造紙術、印刷、火藥、時計及天文儀器、指南針和羅盤……它們是什麼時候發明,是怎樣製成等等問題,以下的報告就會有這些資料。 回目錄 下一頁
造紙術 進入 回目錄
造紙的工具 造紙的技術,涉及原料、工具以及製造方法。自古以來,中國造紙匠明智地選擇了最適當及最經濟的造紙植物作為原料。不久,又開始使用化學品來上膠、加重、砑光和染色。用水做廉價媒介,不但使造紙纖維膨脹和黏合,而且加強了紙的機械強度。在工具成面,中國數百年前所用的漿槽、簾模、壓榨機,仍是今日造紙的基本用具。古代造紙程序上的浸漬、洗滌、抄撈、壓榨、焙乾,也仍是今日的基本程序。近代造紙機的設計及運用,都是依據古時造紙的原理及實踐。 回目錄 下一頁
紙的功用 在紙的許多功用中,書畫方面之用,可說是對中國文化上貢獻最大。以書法為例,紙是言這種藝術的良好媒介,其光滑受墨性遠於石、竹簡、木牘。沒有紙的發明,歷代書法的演進也不會達到這種高度的藝術境界。最初,很多繪畫是在壁上而成,唐代畫家開始用紙做畫。宋時書法及繪畫並茂,成為不可分的藝術形式。 紙不但用在純藝術上,也用在實用、裝飾藝術上,在這方面東西兩球皆同。糊壁紙即是最易見的例子,在十六世紀時從中國傳到歐洲,十八世紀初又輾轉至美洲。這是最受西方歡迎的中國產品,漸漸取代歐洲家庭中慣用的貴重掛飾如絲、革、掛畫、年畫,來美化居室,提高生活情趣。 回目錄 下一頁
造紙術的發展 在眾多考古發現中,可證明前漢期間,中國已用植物纖維造紙。這些古紙年代雖晚於灞橋紙,但質地相似,皆是麻紙,呈黃色、粗糙、厚而不勻、紙面可見麻筋。 代若干工匠,對紙的質料改進,也有很大貢獻。左伯﹝西元二零零年﹞字子邑,據傳所造之紙「研妙輝光」。孔丹則發現青檀樹皮可做宣紙,成為千餘年來最適合於書畫的用紙。 當藤的供應漸感缺乏時,宋人就大量利用竹來造紙。印刷術在宋代普及後,增加了印書用紙的要求,促進了紙業的發展。當時所造的紙品質頗佳,潔白、光滑、吸墨性強,最適合藝術用途。自此時開紿,紙被列為「文房四寶」之一。 回目錄 下一頁
十九世紀中葉以後,中國傳統造紙的手工業受到洋紙的威脅,日漸不振。主要為手工製紙緩慢及價昂,且不宜於機械製紙抗衡。當時紙的兩種最大用途是印刷報紙及包裏物件。手工製紙因為不能兩面印刷,不適合用為報紙。二十世紀初期,江西石城手工製紙坊十之八、九都已倒閉。 回目錄 下一頁
造紙術的影響 造紙的誕生,是文明抵達成熟階段的表現。造紙及的逐步進展,也是人類文化史上的里程碑。造紙可能最初是在偶然情況下被發現的,但一路演化下來,卻成為最方便價廉的書寫材料,其優越性遠超過先前所用的任何書寫材料;終而取代較笨重、價昂的材料,而躋身為社會上日常生活中不可少之物。紙是印刷的先決條件,初時不過是手寫方法機械化的延展。人類生活各方面,無論是政治、社會、經濟、文化上都受到了重大的影響。這個影響在歐洲社會中特別顯著。 紙的通行也影響到教育的普及,增加人們的讀寫力。由於書籍價格降落,購買漸易,坊間漸從書籍中得到知識,對世界及人類在其中的地位都有新的觀念和看法。 回目錄 下一頁
造紙術的資料來源 http://hk.geocities.com/russiancc/invention.html http://www.geocities.com/kss_chiculture/1.htm http://home.kimo.com.tw/chis_project_eva/paper-songyuen.htm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造紙及印刷》 《中國造紙史話》 回目錄 下一頁
印刷術 進入 回目錄
印刷術的起源 在西元前7世紀,我國就有了石刻文字。為了免去從石刻上抄寫的勞動,至西元4世紀左右,就發明瞭以溼紙緊覆在石碑上,用墨打拓其文字或圖形的方法,叫做"拓石"。後來,又將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刻在木板上,再進行傳拓、所以開始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是供傳拓用的。石刻文字是陰文正寫,這就提供了從陰文正寫取得正字的複製技術。 雕刻印刷是我國的印刷術的最早形式,是印章蓋印和拓石兩種方法的結合和逐步演變,所以印章和拓石為印刷技術的發明準備了技術條件,是印刷術發明的先驅。 回目錄 下一頁
印刷術的簡介 印刷術是以直接或間接方式對書稿圖文進行複制的技術。中國古代的印刷術分兩種即雕版印刷術和活字印刷術。 雕版印刷術(稱整版印刷術)發明在先。它是將文字刻於一整塊木板或其他質料的板上,制成印版,並在印版上施墨進行印刷的方法。 而活字則是先在泥、木頭或銅、錫等金屬上制成一個個陽文反寫的單字,再依書稿內容田單個“活字”檢排成一塊印版,然後在印版上施墨印刷的方法。 回目錄下一頁
不同時期的印刷術 1.唐代的雕版印刷術 唐代印刷的地方己相當廣大;印刷的內容也已經相當廣泛,甚至士大夫吃酒時玩的紙牌——葉子格和報紙,也可能有印刷品了。唐代的雕版己初步興起了。 .2.五代的雕版印刷術 五代十國是我國歷史上的動亂時期,但是雕版印刷卻日益擴大起來,雕版印刷的三大系統——官刻、家刻和坊刻開始形成了。總之,五代的刻書事業在印刷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回目錄下一頁
印刷術的影響 中國是發明印刷術的偉大國家,現在世界各國的印刷術是由中國直接或間接傳去的,或者是在中國印刷術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除了中國印刷術對世界各地印刷術本身發展、發展的開端及啟示意義外,還有它對於人類文明有重大貢獻。 回目錄 下一頁
有了印刷術,書藉得以大量生產,大大地加強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完善的手段,使它能流通廣遠。推動了整個世界思想文化的進步,從而使人類走進了今天的文明,對現代文明皆有極深遠的影響。雖然現代社會還有其他的傳播媒介,但它們皆不能替代紙和印刷術二者所具有的基本性和永久性功能。有了印刷術,書藉得以大量生產,大大地加強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完善的手段,使它能流通廣遠。推動了整個世界思想文化的進步,從而使人類走進了今天的文明,對現代文明皆有極深遠的影響。雖然現代社會還有其他的傳播媒介,但它們皆不能替代紙和印刷術二者所具有的基本性和永久性功能。 回目錄下一頁
印刷術的資料來源 http://hk.geocities.com/chinesetech/paper4.html http://hk.geocities.com/russiancc/ http://159.226.2.5:89/gate/big5/www.kepu.net.cn/gb/technology/printing/evolve/evl112.html 《造紙及印刷》 《中國書籍、紙墨及印刷史論文集》 《中國印刷史話》 《中國古代的印刷術》 《中國古代印刷史》 回目錄 下一頁
火藥 回目錄 進入
火藥的簡介 火藥的本意是用來起火的藥。火藥是近代戰爭史上最重要的發明。曾有人說,火藥「讓所有的人變得一樣高。」我們可以說,由於火藥及火器的發明,讓世界歷史的演進走上另一個方向。所以說,火藥不愧是我國的偉大發明。 回目錄 下一頁
火藥的成份 火藥的基本成份是硫磺、硝石和炭等三種易燃藥品,實際上把這三種藥物混合在一起,就成為最原始的黑色火藥了。 硫磺、硝石是我國古代常用的煉丹藥物和醫療藥物。這些配方按定量配製,增加了硝和硫的比例,反映了火藥的配製已脫離了初期的簡單粗糙和盲目性,在性能和效力方面都有較大的提高。 回目錄 下一頁
火藥的起源 中國人早於七.八世紀時已發明火藥。據唐代古書的記載,一些道教鍊丹家在製藥過程中偶然發現,按照一定比例配製起來的硫磺.硝石和木炭研成細末,提煉昤會引起大火。因此人們把這種容易著火的藥,叫做火藥。 回目錄 下一頁
火藥的發展 火藥在七世紀的時候中國已對火藥有研究,火藥應該是古時的煉丹家無意中發現的。那時火藥只是用來放火、灼傷和發生毒煙而己,後來才發展到爆炸和發射等等。火藥發明後,經一兩百年的不斷改進,才直接用於軍事上。 在北宋的末期,金人由戰爭裡學會了製造火藥,他們利用火藥攻打宋。此後,各國的戰爭不斷,火藥的發展和運用更向前跨進了一大步。其後,爆炸姓火藥被發明,"火砲"和"震天雷"便是其中一種,它們的用法是先將火藥包至鐵皮內,發射後的彈藥在半空中引爆,把敵軍殺死。因為十三世紀蒙古西征時用過火炮,火炮才得以西傳。十四世紀後,歐洲人在阿拉伯人學會了火藥的知識和它的製造方法,火藥才正式傳入歐洲。 回目錄 下一頁
火藥的資料來源 http://hk.geocities.com/chinesetech/main.html http://hk.geocities.com/ilovemrau/ http://www.geocities.com/kss_chiculture/1.htm 《中國的科技》P.7-9 《中國第一》 《火藥的發明和西傳》 回目錄 下一頁
指南針及羅盤 回目錄 下一頁
指南針的簡介 指南針又稱為羅盤針,是一種磁針,可以旋轉自如。由於磁石的指極性,針向會自動指向北。羅盤針定型之前,是經過了一個長時間的發明改進的。 回目錄 下一頁
指南針的起源 我 國 古 代 最 早 是 利 用 太 陽 及 其 投 射 的 影 子 來 確 定 方 向 的 , 但 這 種 方 法 受 天氣 影 響 較 大 , 後 又 發 明 了 司 南 和 指 南 針 。 司 南 約 發 明 於 先 秦 時 期 , 在 我 國 大 約 沿 用 了 一 千 多 年 的 時 間 , 指 南 針 是 在 宋 代 才 出 現 的 。 從《 夢 溪 筆 談 》 卷 2 4 明 確地 指 出了 指 南 針 是 方 家 ﹙ 風 水 先 生 ﹚ 首 先 發 明 和 使 用 的 , 用 的 是 “ 磁 石 磨 針 鋒 ” 的 人 工 磁 化 法 製 成 , 並 且 記 述 了 水 浮 、 置 指 甲 上 和 懸 絲 等 四 種 指 南 針 的 裝 置 方 法 , 以 及 各 種 裝 置 當 時 的 指 南 針 有 一 清 晰 的 認識 。 同 時 , 沈 括 也 指 出 了 當 時 已 發 現 地 球 的 磁 偏 角 , 即 正 南 偏 東 。 沈 括 還 記 載 了 磁 針 有 指 南 的 , 也 有 指 北 的 。 回目錄 下一頁
雖 然 他 還 不 知 道 磁 場 有 南 北 兩 極 , 不 知 道 由 於 磁 場 中 的 同 性 相 排 斥 、 異 性 相 吸 的 作 用 而 造 成 磁 性 不 同 的 道 理 。 即 用 磁 石 的 北 極 磨 針 鋒 , 則 針 鋒 所 得 的 磁 性 為 南 極 , 磁 針 就 會 指 北 ; 反 之 , 用 磁 石 的 南 極 磨 針 鋒 , 則 針 鋒 所 得 的 磁 性 就 會 指 南 , 從 而 造 成 既 有 指 南 , 也 有 指 北 的 磁 針 。 但 他 能 忠 實 地 記 錄 下 來 , 為 後 人 提 供 翔 實 的 資 料 , 是 很 難 能 可 貴 的 。 回目錄 下一頁
指南針的發展 指 南 針 發 明 以 後 , 被 廣 泛 地 使 用 於 軍 事 、 生 產 、 日 常 生 活 、 地 形 測 量 和 航 海 業 等 方 面 , 而 在 航 海 業 中 作 用 最 大 , 應 用 最 廣 。 秦 漢 時 期 , 我 國 就 已 經 與 朝 鮮 、 日 本 有 海 上 往 來 , 隋 唐 五 代 時 期 , 更 與 阿 拉 伯 各 國 開 展 了 海 上 貿 易 活 動 。 但 當 時 還 只 是 依 靠 辨 認 日 月 星 辰 來 確 定 航 向 , 而 且 , 一 旦 天 氣 陰 暗 , 便 束 手 無 策 , 只 好 停 航 待 晴 。 在 唐 代 時 還 是 如 此 。 宋 代 以 後 , 我 國 海 上 交 通 得 到 迅 速 發 展 , 常 常 派 出 龐 大 的 船 隊 往 返 於 南 太 平 洋 和 印 度 洋 上 , 這 和 羅 盤 的 使 用 有 關 。 北 宋 朱 彧 在 萍 洲 可 談 一 書 中 記 述 道 : 『 舟 師 認 地 理 , 夜 則 觀 星 , 晝 則 觀 日 , 陰 晦 觀 指 南 針 。 」 平 時 主 要 靠 辨 認 日 月 星 辰 來 導 航 , 特 殊 氣 候 下 再 使 用 指 南 針 , 這 種 狀 況 , 反 映 出 航 海 中 使 用 指 南 針 的 早 期 階 段 。 下一頁 回目錄
到 了 元 代 , 人 們 已 經 不 立 論 陰 晴 , 都 用 指 南 針 來 導 航 , 而 且 , 這 時 的 海 上 航 行 還 發 明 了 羅 盤 針 路 。 羅 盤 針 路 是 根 據 實 踐 中 的 記 錄 , 把 每 到 一 地 的 針 位 固 定 下 來 , 一 一 標 出 , 例 如 當 時 海 船 從 溫 川 開 航 , 就 「 行 丁 末 針 」 。 羅 盤 針 路 的 發 明 , 使 一 路 航 線 一 目 瞭 然 , 提 高 了 航 海 的 準 確 性 和 可 靠 性 。 正 是 靠 了 指 南 針 羅 盤 的 科 學 保 證 , 才 出 現 了 明 代 鄭 和 七 次 下 西 洋 的 大 規 模 遠 航 , 乃 至 西 方 哥 倫 布 的 環 球 航 行 。 指 南 針 對 於 近 現 代 航 海 業 的 發 展 , 就 像 火 藥 對 於 近 現 代 武 器 的 發 展 一 樣 , 有 奠 基 的 作 用 。 回目錄 下一頁
指南針的影響 指 南 針 對 人 類 的 發 展 影 響 深 遠 。 在 其 發 明 之 後 , 更 被 廣 泛 地 使 用 於 軍 事 、 生 產 、 日 常 生 活 和 航 海 事 業 等 方 面 , 而 在 其 中 以 航 海 事 業 的 成 就 最 為 顯 著 既 有 鄭 和 七 下 西 洋 , 更 做 就 了 哥 倫 布 的 偉 大 航 海 成 就 。 回目錄 下一頁
指南針及羅盤的資料來源 http://hk.geocities.com/chinesetech/main.html http://www.geocities.com/kss_chiculture/1.htm http://hk.geocities.com/russiancc/compass.html 《中華文明曙光》 《中國第一》 《中國的科技》 回目錄 下一頁
天文儀器及時計 回目錄 下一頁
天文學的起源 人類發現了太陽和月亮的運動,亦發現了星空的活動。而對這些天體運動的觀察和對其運動規律的認知,便形成了最早的天文學。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埃及曆和2000多年前始用的夏曆就宣告著天文學經已誕生了。 天文學於人類文明建立早期便興起,除了因為人們抬頭可見外,還包括人的宗教心。宗教之間的爭端甚多,但相同的是,各族均有宗教。在歷史上,宗教和政治亦極有關係。順著人民對天空的崇拜,產生了「君權神授說」,把君主和天文連上了關係。君王為了顯示自已掌握「天命」,緊緊地控制著天文學家和天文機構,預測天象成了政府的責任。 在當時,天文預測的確被認為是政府的責任,《書經》就記載說當時的天文官羲和,因為未能預告日食,令人民驚惶失措,故被其國君仲康處死,由此可見天文預測對政權之重要性。 就是這樣,天文學便開始在古中國和其他各處紮根成長了。 回目錄 下一頁
天文儀器的發展 中國天文學有相當濃厚的實用色彩,因此曆法在中國天文學裏佔著重要的地位.中國的曆法共有102種之多. 這些曆法都是把月亮繞地球一週的時間做為一個月,同時又把地球繞太陽一週的時間當做一年,所以可稱為「陰陽合曆」。而在春秋中葉,中國就已經知道十九年七閏月的方法. 漢代以後,人們更進一步能預知日月蝕. 在殷商之際,更制定了二十四節. 除此之外,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家還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天體系統. 早在漢代就有兩種說法是關宇宙結構的. (一)蓋天說: 認為天如蓋,地如盤,天覆蓋著地. (二)渾天說: 認為天地都是圓的,天在外,地在內.而在歷朝都在國內設天文觀測台, 把天文觀測所得的資料送去. 回目錄 下一頁
時計 據史書記載,周代已有了漏壺,春秋時期漏壺的使用已較普遍了.現在可見到最早的漏壺是漢代單隻泄水型漏壺,但因為它影響到計時的穩定性和精確性,因而泄水型漏壺首先被淘汰. 中國古代很早就將兩者配合使用,用日晷正漏壺誤差,來保証報時的淮確.漏壺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可以周而復始地使用,隋時告訴人們比較準確的時間,而不需要頻繁地進行天文觀測,尤其是在陰天、下雨或受其他觀測條件限制,正因為有這樣的優點,在機械鐘錶的精確提高以前,漏壺一直是中國古代重要的計時工具. 回目錄 下一頁
天文儀器及時計的資料來源 http://juns.uhome.net/big5/ast-date/astro/A11/A11.htm http://www.tyhs.edu.tw/campus/khasj2808.htm http://home.kimo.com.tw/chis_project_eva/theme.htm 《中國之科學與文明》P.249-295,364-389 《中國的科技》P.18-23 《中華文明之光-----科學技術卷》 回目錄 下一頁
組員名單 組長:楊慧琛(40) 組員:徐嘉銘(5) 姚沛玲(26) 童永發(12) 蔡春暉(34) 華振東(13) 楊麗(39) 王肇為(16) 請按下組員的名字以觀看互評表 回目錄下一頁
評分的組員 合 作 效 率 認真 熱心 盡責 姚沛鈴 4.5 4.5 4 5 4.5 蔡春暉 3.5 4 4 4.5 5 楊麗 4.5 5 3.5 4 5 徐嘉銘 4.5 3 4 4 5 童永發 4.5 4.5 5 4 4 華振東 4 4 3 3 3 王肇為 3 3 各組員對楊慧琛同學的評分 回目錄 3 3 3 下一頁
評分的組員 合 作 效 率 認真 熱心 盡責 楊慧琛 4 3.5 3.5 3.5 4 姚沛鈴 3.5 3 2.5 2.5 3 蔡春暉 3.5 3 3 3.5 3.5 楊麗 2.5 3.5 2 2.5 3.5 童永發 1.5 1.5 2 2.5 2 華振東 3 3 3 3 3 王肇為 各組員對徐嘉銘同學的評分 回目錄 3 3 3 3 3 下一頁
評分的組員 合 作 效 率 認真 熱心 盡責 楊慧琛 3 3 2 2 2.5 姚沛鈴 3 2.5 3.5 2.5 3 蔡春暉 3 3 2.5 3 2.5 楊麗 3 4 3.5 3 3.5 徐嘉銘 3 2.5 3 3 3 童永發 2.5 3.5 2 2 2.5 王肇為 各組員對華振東同學的評分 回目錄 3 3 3 3 3 下一頁
評分的組員 合 作 效 率 認真 熱心 盡責 楊慧琛 4 4 3 4 4 姚沛鈴 3.5 4 3 3.5 3.5 蔡春暉 3.5 3.5 3.5 4 4 楊麗 2 4 3.5 2 3 徐嘉銘 3 4 2 3 3 華振東 3 3.5 2.5 3 3 王肇為 各組員對童永發同學的評分 3 3 3 3 3 回目錄 下一頁
評分的組員 合 作 效 率 認真 熱心 盡責 楊慧琛 1.5 1.5 2 2.5 2.5 姚沛鈴 2 2 2 2 2 蔡春暉 2 2 2 2.5 2.5 楊麗 2.5 2 2 2.5 2 徐嘉銘 2 1.5 2 2 2 童永發 1.5 1.5 1.5 1.5 1.5 華振東 1.5 1.5 1.5 2 2 各組員對王肇為同學的評分 回目錄 下一頁
評分的組員 合 作 效 率 認真 熱心 盡責 楊慧琛 4.5 4.5 5 4.5 5 蔡春暉 4 4 3.5 4 4 楊麗 4 4.5 4 3.5 4 徐嘉銘 4 3 4 4 4 童永發 4 4 4 4 4 華振東 3 3 3 4 4 王肇為 各組員對姚沛鈴同學的評分 3 3 3 3 3 回目錄 下一頁
評分的組員 合 作 效 率 認真 熱心 盡責 楊慧琛 4 3.5 3.5 3.5 4 姚沛鈴 4 3.5 4 3.5 4.5 楊麗 4 3.5 4.5 3 5 徐嘉銘 3 4 3 4 3 童永發 2 3.5 3 2 3 華振東 2 2.5 2 2.5 3 王肇為 各組員對蔡春暉同學的評分 3 3 3 3 3 回目錄 下一頁
評分的組員 合 作 效 率 認真 熱心 盡責 楊慧琛 2 2.5 2.5 2 2.5 姚沛鈴 2.5 2 2 1.5 2 蔡春暉 2.5 3 2.5 2 2.5 徐嘉銘 2 3 2 1.5 1.5 童永發 1 1 1.5 1 1.5 華振東 2.5 2.5 2.5 2.5 2.5 王肇為 各組員對楊麗同學的評分 2 2 2 2 2 回目錄 下一頁
負責的組員 負責的工作 徐嘉銘 1.火藥 2.指南針及羅盤 華振東 童永發 姚沛鈴 印刷術 楊慧琛 蔡春暉 天文儀器及時計 楊麗 王肇為 造紙術 工作分配表 回目錄 下一頁
日期 事情 18/11 開會 — 分配工作 9/12 開會 — 看看組員工作的進度 10/12-19/1 各組員負責自己的工作 20/1 開會 — 討論和解決在工作時的困難 21/1 負責印刷術的組員把報告交給組長 22/1 負責火藥和指南針的組員把報告交給組長 23/1 負責時計及天文儀器和造紙術的組員把報告交給組長 24/1 開會 — 寫互評表 25/1 開會 — 交感想 26/1 完成報告 時間分配表 回目錄 下一頁
蔡春暉同學的感想 從做這份報告中, 我對中國的四大發明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認識, 同時也懂得如何和同學合作去完成一份工作。 中國的四大發明對我們真是影響很大, 試想想要不是古人的發明, 我們現時的科技可以這麼發達嗎? 也許現時所用的紙張,儀器各方面,還要落後幾十年呢!其實這些發明間接地提升了我們的生活和學習質素, 讓我們這一輩的人來延續古人的發明去造福後世的人。 總之中國的四大發對世人影響深遠,作為中國人的我們真是感到十分驕傲。 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