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363 Views
二 . 储蓄、债券与商业保险 高考考点 : 1. 储蓄的含义、原则与作用 2. 债券的含义与类型及其特点 3. 商业保险. ( 广义与狭义 ). 二 . 储蓄、债券与商业保险 ( 一 ). 储蓄 1. 储蓄的含义与种类 (1) 含义 (2) 存款储蓄 (3) 储蓄的种类 ①定期储蓄 ②活期储蓄 ③邮政储蓄 2. 储蓄的原则 “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 3. 储蓄的作用 (1) 为国家积累资金 , 支援现代化建设 (2) 调节市场货币流通
E N D
二.储蓄、债券与商业保险 高考考点: 1.储蓄的含义、原则与作用 2.债券的含义与类型及其特点 3.商业保险
(广义与狭义) 二.储蓄、债券与商业保险 (一).储蓄 1.储蓄的含义与种类 (1)含义 (2)存款储蓄 (3)储蓄的种类 ①定期储蓄 ②活期储蓄 ③邮政储蓄 2.储蓄的原则 “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
3.储蓄的作用 (1)为国家积累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 (2)调节市场货币流通 (3)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 活方式. 4.银行的作用与储蓄的作用的比较 请辨析 存款储蓄利国利民,因此,存款储蓄越多越好. 注意:在不同条件下要作出不同的分析!
材料分析 材料一.1998年以来,我国采取了连续8次降息、 倡导信贷消费、启动股市、高校扩招、实施《个人 投资企业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刺激消费,扩大 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材料二.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城乡居民银行储蓄 余额从2000年的5.9万亿元增长到了2002年12月末 的8.7万亿元. (1)我国居民储蓄增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如何全面看待我国居民储蓄的高速增长?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 速、健康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尤其是货币收入大幅 上升,使得居民储蓄增长。 (2)公民的个人储蓄作为一种投资行为,能够为国 家经济建设积累资金;调节货币流通;有利于培养居 民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但是,储蓄存款的高增长直接导致了居民消费率的 降低,这不仅弱化了消费增长对于经济的直接拉动, 也直接影响了投资本身的增长,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这样下去,最终导致人们工资收入减少,从而影响储 蓄和增长.因此,国家在鼓励和保护公民储蓄的同时, 也需引导人们合理消费,扩大内需.
(二)债券 1.债券的含义 它是一种债务凭证,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证据. 2.债券与股票 (1)相同点 (2)区别 3.债券的种类 (1)政府债券 (2)金融债券 (3)公司债券
(三)商业保险 1.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关系 2.购买商业保险的程序 3.商业保险的种类 (1)财产保险 (2)人身保险 4.商业保险的作用 为企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
B 课堂练习 1.某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发行股票和债券,股票和 债券的主要区别表现在( ) A.股票是有价证券,债券仅仅是一种债务凭证 B.购买者与公司的实际关系不同 C.股票可以买卖,债券只能到期还本付息 D.股票收益总是大于债券收益 2.上述公司发行的债券( ) ①到期之前,不可以转让 ②通常是为筹措长期资 金,扩充生产设备而发行的 ③风险较高,收益率也 较高 ④ 其利率不得超过银行同期储蓄定期存款 的 40﹪ ②③④
D 2002年我国居民新增储蓄存款1万亿元,居世界 第二位. 3.面对日益增长的储蓄存款,专家呼吁政府应进 一步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引导居民消费.下列属于居 民投资方式的有( ) ①股票 ②企业债券 ③政府债券 ④商业保险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政府引导居民投资,这表明政府行使了( ) A.经济调节的职能 B.市场监管的职能 C.社会管理的职能 D.公共服务的职能 A
C 2002年12月18日,国家开发银行发布公告称,经中 国人民银行批准,国家开发银行招标发行150亿元7 年期固定利率(附息)金融债券. 5.国家开发银行是( ) A.我国的信贷、结算和现金出纳的管理中心 B.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C.我国的政策性银行 D.国家控股的股份制金融企业 6.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金融债券的发行权从 根本上说属于( ) 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政策性银行 D.金融机构 A
D 7.商业保险建立的基础和体现的是( ) A.自愿原则,投保人意志 B.互利原则,投保人与 保险人的意志 C.平等原则,参与保险者个人意志 D.商业原则,参与保险者个人意志 8.下列关于建设债券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由国家发行的,因而也是一种货币符号 B.和股票有相似之处,都是入股凭证,都以取得红 利为补偿条件 C.可以在到期之前在证券市场上市 D.是一种金融债券 C
材料分析(二) 材料一:1998年至2002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的 政策,扩大内需.5年来共发行国债6600亿元. 材料二:1998年国债项目投资带动经济增长1.5个 百分点,1999年带动2个百分点,2000年带动1.8个百 分点.如果没有国债投资的支持,我们就不会在世界 经济普遍下滑的情况下保持好的发展势头? (1)国债有什么优点? (2)发行国债为什么能拉动经济增长?
(1)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以国家信誉和财力为 担保,由国家承担还本付息的责任,它具有信用度 高、代用率高、收益高和流通性强的优点。 (2)第一.在国债投资的带动下,有力地促进了基 础设施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壮大了我国经 济发展的基础. 第二.国债投资带来了巨大的就业机会,有利于 城乡居民增加收入. 第三.国债投资,支持了企业的改造,促进了企业 效益明显提高,使我国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提高,有 力地保证了税源的稳定,为财政收入创造了条件.
材料分析(三) 材料一:我国自1998年至2002年,共发行6600亿 元长期国债. 我国国债投资与经济增长情况
材料二:2003年3月5日朱镕基总理在十届人大 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保持国债投 资的必要规模,带动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根据需 要和可能,今年拟发行14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 材料三:2002年3月10日是第一期凭证式国债首 发日,从早晨6、7点起北京各家银行门口就排起了 十几米的长队,不到9点半,农行、市商行的国债即 售完。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 材料一反映:①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 发展.②国债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明显作用. 材料二反映:我国政府今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 政策. 材料三反映:人们踊跃购买国债. (2)有人认为“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是受国债发行量 制约.购买国债风险最小,收益最高.”对此,你怎样认 识?
①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国债发行①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国债发行 量对于国家筹措资金,平衡财政收支有重要作用;但 财政收入主要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 约. ②国债以国家信誉和财力担保,由国有承担还本付 息的责任,风险最小,安全性最好;国债利率水平一般 与同期银行利率略高.但购买国债实际收益还与物 价涨幅有直接关系,要具体分析.
材料二:该城市居民收入的结构变化情况: 请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部某城市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的总体情况
材料三:我国股票、国债市场近年来的规模增长情况:材料三:我国股票、国债市场近年来的规模增长情况: 1993年以来股票市值占当年GDP的比重 1993年以来我国国债发行累计规模(单位:亿元人民币)
(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材料一反映出该市在20世纪90年代,居民收入 稳步提高,经济发展形势良好。材料二反映出该市 居民的收入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居民收入中, 工薪收入所占比例下降,非工薪收入成为重要组成 部分,所占比例提高。材料三反映出我国股票市场 和国债规模不断扩大。 (2)结合材料一、二,解释居民收入结构变化的原因. 在该市居民不断提高的人均国民收入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投资方式的多样化,特别是来自于国债、股票和利息的收入。该市居民收入的这种变化,是由我国经济生活中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决定的。
降低利率会影响储蓄收益,当利率下降时,该市的居民可能的选择是:第一,将部分储蓄资金用于消费,提高消费水平,扩大消费规模。第二,将部分储蓄资金转移到股票和国债的投资,根据股票和国债之间的风险差异与收益来决定投资的比例。 (3)结合材料二、三,说明当中国人民银行调低存 款利率后,该市民可能会有什么反应,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