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 likes | 652 Views
學習目標. 瞭解政府收入與各種稅制 區別政府支出的效果 瞭解政府預算 掌握政府預算編列原則. OBJECTIVES. 學習目標. 瞭解赤字融通方式之影響 明白財政政策效果 知道何謂自動穩定機能. OBJECTIVES. 16.1 政府收入. 公共收入包括了租稅收入、事業盈餘及專賣收入、規費收入與其他收入 所得稅 所得稅包括綜合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與土地增值稅等. 16.1 政府收入. 個人所得稅 政府對薪資所得課稅,會對勞動者在工作與休閒兩者間的選擇產生一種扭曲作用,實際的勞動供應量會低於有效水平,而產生一種福利成本. 16.1 政府收入.
E N D
學習目標 • 瞭解政府收入與各種稅制 • 區別政府支出的效果 • 瞭解政府預算 • 掌握政府預算編列原則 OBJECTIVES
學習目標 • 瞭解赤字融通方式之影響 • 明白財政政策效果 • 知道何謂自動穩定機能 OBJECTIVES
16.1 政府收入 • 公共收入包括了租稅收入、事業盈餘及專賣收入、規費收入與其他收入 • 所得稅 所得稅包括綜合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與土地增值稅等
16.1 政府收入 • 個人所得稅 政府對薪資所得課稅,會對勞動者在工作與休閒兩者間的選擇產生一種扭曲作用,實際的勞動供應量會低於有效水平,而產生一種福利成本
16.1 政府收入 • 營利事業所得稅 以企業利潤為稅基所課徵的稅 • 營利事業所得稅的稅基,包括了自我提供的生產要素機會成本,即「正常利潤」(normal profit),也包括了企業收入的剩餘,即「經濟利潤」(economic profit)
16.1 政府收入 • 營利事業所得稅 • 其盈餘於分發給業主的時候,需另課徵綜合所得稅,明顯地產生重複課稅現象 • 採屬人主義,對跨國公司的設立和發展有不利的影響 • 在累進稅率結構下,對促進經濟的穩定會產生正面作用
16.1 政府收入 • 土地增值稅 財產交易所得稅的一種,以土地資產交易產生之利得為稅基所課徵的賦稅項目 世界各國對資本利得課稅,大多是根據名目所得水準,通貨膨脹往往使名目所得高估,有違量能課稅的原則
16.1 政府收入 • 消費稅 消費稅是以商品或勞務的生產或銷售做為課稅對象,這些租稅負擔往往會藉由產品價格的上升,轉嫁給消費者,所以通稱為消費稅
最低稅負能矯正租稅不公嗎? 核心概念 • 租稅公平 時間讀解
16.1 政府收入 • 對消費行為課稅,有鼓勵儲蓄的作用,用於儲蓄的所得免課所得稅,即將現行的個人所得稅轉變為消費稅 • 消費支出被認為是衡量個人納稅能力更佳的指標
16.1 政府收入 • 概括性所得 課稅年度的消費與資產增值之和 • 概括性消費稅稅基 將資產增值從概括性所得中剔除
16.1 政府收入 • 因課徵方法不同,消費稅可分為 • 一般性銷售稅 對各種物品在交易時就它的市場價格課以一定百分比的稅,是一種從價稅
16.1 政府收入 • 一般性銷售稅 • 單階段銷售稅 以產銷過程中某一特定階段為課徵對象 • 多階段銷售稅 以產銷過程中每一階段為課徵對象
16.1 政府收入 • 一般銷售稅 • 多階段銷售稅的缺點 • 重複課稅 • 物品總稅負隨轉手次數增加而提高 • 課稅單位比較多,稽徵成本增加 • 不利於國際貿易
16.1 政府收入 • 加值稅(value-added tax, VAT) 在台灣稱為營業稅,這一稅課是非累積式的多階段銷售稅 • 選擇性銷售稅 例如貨物稅和關稅,只是在產銷的某一階段課徵,是一種單階段的銷售稅
16.1 政府收入 • 消費稅與所得稅之比較 • 消費稅 • 優點是可以鼓勵儲蓄,不會在投資市場產生干擾作用,使一個國家的投資和儲蓄能夠達到最適的水準 • 缺點是勞動者需要負擔較高的稅負,對勞動市場的運作會產生更大的干擾
16.1 政府收入 • 消費稅與所得稅之比較 • 財富稅的課徵會使利率提高,生產成本增加,物品及勞務的價格將因此上漲,部分稅負將會透過價格的上漲轉嫁給消費者負擔
16.1 政府收入 • 消費稅與所得稅之比較 • 財富稅所採用的稅率比所得稅和消費稅高,對儲蓄及投資所產生的干擾作用較大 • 財富稅對勞動報酬不會發生任何影響,對工作與休閒的選擇不會產生干擾作用
16.1 政府收入 • 流通稅 對交易行為課稅,因為對交易行為課稅不利於市場活動,因此,各國都傾向以較低稅率從輕課徵為原則 包括證券交易稅、印花稅與契稅
16.1 政府收入 • 流通遺產及贈與稅 • 死亡稅(death tax) • 以死亡人所遺財產總額為計稅基礎,稱為遺產稅或總遺產稅 • 就每一繼承人或遺贈人所繼承或受遺贈之財產分別課稅,稱為繼承稅或分遺產稅
16.1 政府收入 • 主要賦稅收入占國民生產毛額之比重
企業全球佈局往租稅低處去 核心概念 • 租稅競爭 時間讀解
各國賦稅負擔率有差異 經濟統計
16.2 政府支出 • 經常性支出 非耐久性財貨及勞務的購買、員工的薪資、公債利息、補貼及其他移轉性支出 • 資本性支出 固定資本財的購買與權利的取得,及債的償還
16.2 政府支出 • 華格納法則(Wagner's law) 隨著每人所得的提高,政府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重將會提高,但由於規模經濟的關係,隨著公共部門的擴大,一般政務支出在政府總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可能降低
16.2 政府支出 • 政府支出占國民生產毛額比率
16.2 政府支出 • 主要國家中央政府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 (GNP)比率
16.2 政府支出 • 台灣社會福利支出
16.3 政府預算 • 政府預算包括收入與支出 • 政府收入 包括各種稅收、規費、罰金以及公營事業庫的盈餘 • 其中稅收可以分成比例稅(proportional tax)與定額稅(lump-sum tax)
16.3 政府預算 • 政府支出 • 消費性支出 如一般公共事務支出、國防支出、教育支出、社會安全與福利支出、維護公共秩序與安全支出等項 • 投資性支出 政府購買當期所生產的資本商品
16.3 政府預算 • 預算餘額(budget balance, GBB) 政府的收入減去政府消費支出後的剩餘 • 預算盈餘(budget surplus) 當政府收入大於支出時預算餘額為正,這時有預算盈餘
16.3 政府預算 • 預算赤字(budget deficit) 當政府的收入小於支出時預算餘額為負,這時就有預算赤字 • 平衡預算(balanced budget) 若是政府的收入正好等於支出時預算餘額為零,這時就稱平衡預算
16.3 政府預算 • 預算編列方式的原則 • 年度預算平衡原則 預算平衡是古典學派財政學者的一貫主張,可以顯示出政府對財政負責與行政具有效率
16.3 政府預算 • 功能預算原則 凱恩斯主張預算應以總體經濟目標的達成為要務,至於預算的平衡與否則無關緊要 • 年度預算平衡原則與功能預算原則之比較 前者具有財務控制的作用,後者能對充分就業、價格穩定、經濟成長與國際收支平衡等目標的達成,發揮積極性的作用
16.3 政府預算 • 循環性預算平衡原則 在理論上預算中的收支應該平衡,但所牽涉的期間應以商業循環的一個週期為準,不應以某一會計年度為限 • 高度就業預算原則 稅率的訂定的目標以在高度就業與國民所得到達合理水準的同時,能使預算產生一些盈餘,以做為償還公債的基金
零基預算的翹翹板 核心概念 • 租稅競爭 時間讀解
16.4 財政政策 • S = Y – C – G 儲蓄若等於投資,則儲蓄會等於總所得減去消費支出再減去政府支出 • 私部門儲蓄:(Y – T – C) • 公部門儲蓄:(T – G) 為負值時,政府出現預算赤字
16.4 財政政策 • 台灣政府赤字變化趨勢
加州恐成加税之州 核心概念 • 財政赤字 • 稅制改革 全球視野
16.4 財政政策 • 稅收的所得彈性 所得變動與稅收變動間的關係 • 稅收成長率高(低)於國民所得成長率時,則稅收的所得彈性大(小)於 1 所得彈性大於 1 時,反循環的自動財政穩定作用較大
16.4 財政政策 • 權衡性的財政穩定政策 穩定的財政政策可經由稅收、支出或兩者同時使之做大幅的變動,以達成總體經濟的穩定目標
16.4 財政政策 • 財政政策與經濟穩定 以財政政策達成充分就業與物價穩定的經濟安定目標 • 總供給大於總需求 增加政府支出,降低租稅及增加移轉性支出;擴大預算規模,即政府稅收與耗源性支出做同幅度的增加,發生平衡預算作用
16.4 財政政策 • 財政政策與經濟穩定 • 總需求大於總供給 採緊縮性財政政策:減少政府支出、增加稅收
16.4 財政政策 • 財政政策與經濟發展 • 准予將研究發展費用視為營運成本,以鼓勵使企業界在研究發展方面的投資 • 加速折舊方法以鼓勵企業投資
16.4 財政政策 • 財政政策與經濟發展 • 對資本利得(capital gain)優惠課稅以鼓勵對具有較大風險的企業增加投資,及鼓勵將公司利潤做為再投資之用 • 對研究發展、擴大教育及社會資本財的投資
16.4 財政政策 • 財政政策與景氣循環 以政府支出與稅收等財政政策做為反景氣循環的工具 • 自動穩定機能(built-in stabilizer) 當景氣過熱時,政府支出自動減少,稅收自動增加;景氣不好時,稅收自動降低,支出自動增加
布希總統減稅為哪樁 核心概念 • 租稅政策 • 所得分配 全球視野
16.4 財政政策 • 財政赤字與排擠效果 當政府支出增加的資金來源是以債券融通的方式取得而來時,則產生政府預算上的赤字,稱之為赤字融通
16.4 財政政策 • 公債及債務膨脹所導致的不良後果: • 資金排擠效果(crowding effect) 政府發行公債或向銀行融通會產生與民間競求有限的可貸資金,造成利率上漲,因而對私人投資發生排擠效果,降低私人投資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