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likes | 521 Views
社会建设与社会立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林嘉 2011.10. 一、社会建设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新任务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建设的主要内涵是: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协调利益关系、完善社会管理、调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 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 党在新时期各个阶段关于社会建设的提法:
E N D
社会建设与社会立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林嘉 2011.10
一、社会建设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新任务 •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 社会建设的主要内涵是: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协调利益关系、完善社会管理、调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 • 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 Company Logo
党在新时期各个阶段关于社会建设的提法: •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繁荣,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 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ompany Logo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 •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 •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 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Company Logo
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中,把党的奋斗目标由原来的“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中,把党的奋斗目标由原来的“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做报告中提出了社会管理创新的新举措和新思路。 Company Logo
为什么要提出社会建设? • 1、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 2009年我国经济总量为世界第3位,2011年已跃居世界第2位。 • 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9万亿人民币。 • 目前我国的外贸出口额为世界第1位,国家外汇储备为第1位。 • 目前中国大陆处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去年人均国民收入达到4000美元。 Company Logo
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社会转型是一个必然趋势。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社会转型是一个必然趋势。 Company Logo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正在面临经济发展的转型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正在面临经济发展的转型 • 经济模式:从投资主导走向消费拉动;城市成长:从规模扩展走向品质提升;产业发展:从要素依赖走向创新驱动。 Company Logo
2、当前各种社会矛盾仍然突出 • 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等。 Company Logo
当前劳动关系领域存在的问题 • 群体性纠纷日益增多。 • 以2010年5月发生的南海本田工人罢工为典型,近年来出现了一系列群体性罢工事件,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Company Logo
分配不公导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 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了警戒线,不同人群、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正在拉大,而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劳动收入跟不上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步伐,低端劳动者的收入普遍偏低,导致劳资双方的矛盾和对立加大。 Company Logo
用工方式多元化引发劳动者阶层的分化。 •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企业的用工方式出现了多元化趋势,除传统用工方式之外,非典型用工方式越来越多,如劳务派遣、劳务外包、非全日制工时等,目前企业在使用非典型用工的数量在增加,而由于我国法律对非典型用工的规制较为放松,这些劳动者在工资、福利待遇、劳动保护等方面与正式用工劳动者有较大差距,使得非典型用工的劳动者成为弱势群体,出现了劳动者阶层的分化。 Company Logo
侵犯劳动者权益的现象仍然突出。 • 主要表现为企业违反劳动基准法,侵犯劳动者的劳动权。 • 富士康十三连跳事件 自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员工第一跳起至2010年11月5日,富士康已发生13起跳楼事件,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全球的关注。 Company Logo
劳动争议案件持续高发。 • 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持续高发,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井喷现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劳资关系的紧张,一定程度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Company Logo
二、社会立法是加快社会建设的重要法律保障 • 2007年以来我国加快了社会立法的步伐 • 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颁布《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 2008年国务院颁布《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 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社会保险法》,国务院修订《工伤保险条例》 Company Logo
(一)《劳动合同法》 • 2007年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引发了很大的争议。 • 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之际,遇到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更是将这部法律推到了风口浪尖。 Company Logo
《劳动合同法》颁布后发生一系列有影响的事件《劳动合同法》颁布后发生一系列有影响的事件 • 华为公司7000员工“自愿辞职” • 沃尔玛全国裁员1200人 • 中央电视台裁员1800人 • 全国出现裁员风潮 • 两会提出修改《劳动合同法》 • 广东、浙江出现规模的企业倒闭潮 Company Logo
经济学界、企业界对《劳动合同法》的质疑 • 指责劳动合同法“脱离了我国的国情”,“过度保护劳动者的利益”,“损害了企业的利益” • 理解上也存在分歧,例如: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否是“铁饭碗”、“终身制”;用人单位滥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是否会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经济补偿和赔偿金是否同时适用等等。 Company Logo
《劳动合同法》的主要内容与创新 • 1、明确《劳动合同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2、扩大了《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 3、明确要订立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 • 4、扩大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适用; • 5、限制了违约金条款的适用; • 6、扩大了经济补偿金的适用; Company Logo
7、规定了劳务派遣和非全日制工作; • 8、提高了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 Company Logo
(二)《社会保险法》 • 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社会保险法》,于2011年7月1日生效实施。 • 第一章 总则 • 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 第三章 基本医疗保险 • 第四章 工伤保险 • 第五章 失业保险 • 第六章 生育保险 Company Logo
第七章 社会保险费征缴 • 第八章 社会保险基金 • 第九章 社会保险经办 • 第十章 社会保险监督 • 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 • 第十二章 附则 Company Logo
《社会保险法》之立法价值 • 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 对于构建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 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Company Logo
《社会保险法》的制度创新 • 1、扩大了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确立了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险法律体系。 • 《社会保险法》第3条规定“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 • 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了所有城乡居民,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覆盖了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 Company Logo
2、明确了社会保险的国家责任(义务)。 包括: • 提供财政补贴的义务; • 承担社会保险服务的义务; • 负责社会保险监管的义务 Company Logo
3、明确了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制度,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 •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和失业保险关系也可以随其本人转移,且缴费年限累计。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 Company Logo
4、建立了社会保险的监管机制 • 确立了人大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 统筹地区人民成立由用人单位代表、参保人员代表、以及工会代表、专家等组成的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对社会保险实行社会监督。 Company Logo
三、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立法任重而道远 • 社会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 第一阶段,从目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要求解决的保障和改善民生事业和社会事业做起,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入手,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同时,加强源头治理,标本兼治,尽可能防止和减少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的产生,使社会更加和谐。 Company Logo
第二阶段,着力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政策,完善社会管理,推进新型的城镇化,拓宽社会流动渠道,培育壮大中产阶层,构建一个合理稳定的社会结构,使之与经济结构相协调。这是未来十年要实现的重要任务。 • 第三个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社会建设也不断发展,形成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现代型经济结构相协调的现代型社会结构,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 Company Logo
社会立法方面: • 制定《社会救助法》 • 《社会福利法》 • 《集体合同法》 • 《工资法》或《工资条例》 • 《医疗卫生法》 • 修订《工会法》等等 Company Logo
——和谐社会,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美好目标 •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篇》 • “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胡锦涛在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的讲话 Company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