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500 Views
离散数学. 武夷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系教授 张廷枋 24. 第八章 树. 8.1 无向树 一、无向树的概念 定义 1 :连通而不含回路的无向图称为 无向树,简称树。常用 T 表示树。 在树中度数为 1 的顶点称为树叶;度数 大于 1 的顶点称为分支点或内点。规定平凡 图也是树,叫做平凡树。. 第八章 树. 8.1 无向树 一、无向树的概念
E N D
离散数学 武夷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系教授 张廷枋 24
第八章 树 8.1无向树 一、无向树的概念 定义 1:连通而不含回路的无向图称为 无向树,简称树。常用 T 表示树。 在树中度数为 1 的顶点称为树叶;度数 大于 1 的顶点称为分支点或内点。规定平凡 图也是树,叫做平凡树。
第八章 树 8.1无向树 一、无向树的概念 定义 2:若无向图至少有两个连通分 支,每一个连通分支是树,则称此图为森 林。 若图 G 是森林,则森林 G 每个连通 分支都是树。 例:
第八章 树 8.1无向树 二、无向树的性质 引理:设 是非平凡的有限 图,且无回路,则 G 至少有一个悬挂点 (即度数为 1 的点)。 证明: (如果 G 是树,则此引理即是说:非平凡 树至少有一片叶。)
第八章 树 8.1无向树 二、无向树的性质 定理:设 是非平凡的 图, 则下述命题等价: (1)图 G 是树; (2)图 G 是无圈的且 m=n-1 ; (3)图 G 是连通的且 m=n-1 ; (4)图 G 中没有回路,但在任何两个不同顶 点之间增加一条新边,在所得图中得到唯一的一个含新边的圈。
第八章 树 8.1无向树 二、无向树的性质 定理:设 是非平凡的 图, 则下述命题等价: (5)图 G 连通,但是删去任何一边后便不再连通; (6)图 G 任意两个顶点之间存在唯一的路径。 证明:
第八章 树 8.1无向树 二、无向树的性质 推论 1:在任何非平凡的无向 树 T 中至少有两片树叶。 证明: 推论 2:阶大于 2 的树必有割点。 证明: 例:
第八章 树 8.2生成树 一、生成树 1. 生成树的定义 定义:若连通图 的生成子图是 一棵树,则称这棵树为 G 的生成树。 若 T 是 G 的生成树,T 中的边称 T 的树枝。 G 的不在生成树 T 中的边,即 中的边 称为补树边或弦。所有补树边的集合,即 称为 T 的补树,或生成树的 T 补,或 T 的余树,记为 。 例:
第八章 树 8.2生成树 一、生成树 2. 生成树的性质 定理:无向图 G 具有生成树的充分必 要条件是 G 为连通图。 证明:
第八章 树 8.2生成树 一、生成树 2. 生成树的性质 推论 1:无向连通图 G 有 n 个顶点和 m 条边,则边数 。 证明: 推论 2:无向连通图 G 中,一个回路和 任何一棵生成树的补至少有一条公共边。 证明:
第八章 树 8.2生成树 一、生成树 2. 生成树的性质 推论 3:在无向连通图 G 中,一个边割 集和任何一棵生成树至少有一条公共边。 证明:
第八章 树 8.2生成树 二、生成树的应用 1. 赋权图的最小生成树 定义 1:设 为 n 阶赋权图, 若 T 是 G 的一棵生成树,T 的所有边 e 的 权之和称为树 T 的权,记为 。
第八章 树 8.2生成树 二、生成树的应用 1. 赋权图的最小生成树 定义 2:在连通的赋权图 G 的所有生成 树中,权最小的生成树 ,称为图 G 的一 棵最小生成树或最优支撑树,即 满足
第八章 树 8.2生成树 二、生成树的应用 2. Kruskal 算法(避圈法) 设 n 阶连通的赋权图 , ,Kruskal 算法是求赋权 连通无向图最小的生成树的一个有效算法, 又称为避圈法。每次选取 G 中一条与已选取 的边不构成回路的边,选取的边的总数为 n-1。步骤如下:
第八章 树 8.2生成树 二、生成树的应用 2. Kruskal 算法(避圈法) (1)将 G 中 m 条边按权由小到大的顺序 排列为: ; (2)取 到 T 中; (3)在尚未检查过的边中从左到右依次检 查,若 与 T 中的边不能构成回路,则取 到 T 中,否则跳过; (4)反复做(3),直到所有边都已检查。
第八章 树 8.2生成树 二、生成树的应用 2. Kruskal 算法(避圈法) 定理:由 Kruskal 算法产生的子图是 n 阶连通图 的最小生成树 T 。 证明:(略) 例:
第八章 树 8.3有向树和根树 一、根树及其性质 1. 有向树定义 定义:若一个有向图 G 的基图是树,则 称这个有向图 G 为有向树。 (在所有的有向树中,根树最重要,所 以下面我们只讨论根树。)
第八章 树 一、根树及其性质 2. 根树定义 定义:设一棵非平凡有向树 T ,若有一个顶 点的入度为 0 ,其余所有顶点的入度皆为 1 ,则 称 T 为根树。 入度为 0 的顶点称为树根;入度为 1 出度为 0 的顶点称为树叶;入度为 1 出度不为 0 的顶点 称为内点;出度不为 0 的顶点称为分支点,树根和内点都是分支点。
第八章 树 一、根树及其性质 2. 根树定义 定义:在根树 T 中,从树根到 T 的任意顶点 的路径长度,称为该顶点 的层数;称层数 相同的顶点在同一层上;层数最大的顶点的层数 称为根树 T 的树高。 平凡树也称为根树。 例:
第八章 树 8.3有向树和根树 一、根树及其性质 3. 根树中各顶点之间的关系 定义:在根树 T 中,若 到 有一条 路,则称 是 的祖先, 是 的后 代;若 是根树中的一条边,则称 是 的父亲, 是 的儿子;同一个分支 点的儿子叫兄弟。 例:
第八章 树 8.3有向树和根树 一、根树及其性质 4. 有序树 定义:在根树 T 中,将层数相同的顶点都 标定次序,则称 T 为有序树。 例:
第八章 树 8.3有向树和根树 一、根树及其性质 5. 根子树 定义:根树 T 中的任意顶点 及其他的 所有后代组成的点集导出的子图 称为 T 的以 为根的根子树。
第八章 树 8.3有向树和根树 一、根树及其性质 6. m 叉树 定义:在根树 T 中,若每个分支点至多有 m 个儿子(若任意顶点的出度小于或等于m) 则称 T 为 m 叉树;若 m 叉树 T 是有序的, 则称它为 m 叉有序树 T 。
第八章 树 8.3有向树和根树 一、根树及其性质 6. m 叉树 定义:若每个分支点都恰有 m 个儿子 (如果每个顶点的出度恰等于 0 或 m), 则称 T 为完全 m 叉树;若它又是有序的,则 称它为 m 叉完全有序树 T 。
第八章 树 8.3有向树和根树 一、根树及其性质 6. m 叉树 定义:若 m 叉树 T 的全部树叶位于同一 层次,则称 T 为正则 m 叉树;若它又是有序 的,则称它为 m 叉正则有序树 T 。
第八章 树 8.3有向树和根树 一、根树及其性质 6. m 叉树 定义: m=2 时,m 叉树称为二叉树;二 叉有序树的每一个分支点 至多有两棵子 树,分别称为 的左子树和右子树。 (注意:以 为树根的子树包含 ,而 的左、右子树不包含 。) 例:
第八章 树 8.3有向树和根树 一、根树及其性质 7. 定理:若 T 是完全 m 叉树,其树叶数为 t ,分支点数为 i ,则 证明: 例:
第七章 图论 作业:P217-P218 , 习题八 8.2(只要画5阶即可)、 8.3、8.12、8.19、8.25 预习:第8章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