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426 Views
潍坊昌邑方言尖、团音分读情况. 华文学院研一 宫领强. 山东方言的归属: 根据 《 中国语言地图集 》 (李荣等主编)的最新汉语方言分区结果,山东一百多个县市的方言均属于官话大区(也叫北方方言)。参考古代清声母入声字和次浊声母入声字在今天各地的分化规律,山东各地方言又分别划归三个不同的官话小区:冀鲁官话、中原官话、胶辽官话。 潍坊昌邑方言 属于胶辽官话。 山东方言的分区: 山东方言内部存在不少差异,这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钱增怡、高文达等学者根据各地方言特点,把山东话分成两个大区:西区、东区;四个小区:西齐区、西鲁区、东潍区、东莱区。
E N D
潍坊昌邑方言尖、团音分读情况 华文学院研一 宫领强
山东方言的归属: •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李荣等主编)的最新汉语方言分区结果,山东一百多个县市的方言均属于官话大区(也叫北方方言)。参考古代清声母入声字和次浊声母入声字在今天各地的分化规律,山东各地方言又分别划归三个不同的官话小区:冀鲁官话、中原官话、胶辽官话。 • 潍坊昌邑方言属于胶辽官话。 • 山东方言的分区: • 山东方言内部存在不少差异,这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钱增怡、高文达等学者根据各地方言特点,把山东话分成两个大区:西区、东区;四个小区:西齐区、西鲁区、东潍区、东莱区。 • 潍坊昌邑方言属于东潍区。
区分尖音、团音 ★1、定义: 尖音和团音是汉语音韵学、方言学经常运用的两个术语。 团音:舌面前塞擦音、擦音与齐、撮二呼的组合叫做团音。 尖音:舌尖前塞擦音、擦音与齐、撮二呼的组合叫做尖音。 ★其实,在“尖团音”或“分尖团”这个概念上,学界的分歧和争论很复杂 ,但实际上只不过是尖团音的广义和狭义的争论 。《辞海》、《中文大辞典》、《现代汉语词典》(1980年--1997年)和以黄伯荣、廖序东为代表的多家《现代汉语》教科书认为:尖音和团音的对立,就是j q x和zi ci si的对立,这是狭义的尖团音,是现代北方话基础方言里的尖团音,是"大众普通话"里的尖团音,也就是以京剧界为代表的戏曲界讲究的"以中州韵为准绳"的尖团音。
简启贤教授的《j、q、x读为z、c、s的称说》、罗福腾教授的《尖团音概念订误》、蓝恭梓教授的《略论尖团音》、以及唐作藩教授的《普通话语音史话》(见44页第二段)等文中认为:尖音和团音在现代汉语方言里有多种音位的对立,不仅有j q x和zi ci si的对立,还有g k x与z c s、 gi ki xi与j q x、j q x与z c s等等的对立,认为只要是见系细音字和精系细音字的读音不同,不论其音值是什么,统统叫做分尖团。其实这是广义的尖团音,是学术界方言描写中的尖团音。
★2、来源: 团音是中古汉语的舌根音在∕i∕∕y∕前发生腭化的结果。(《语言学纲要》 叶蜚声 徐通锵 ) 王力认为现代北京话的tɕ,tɕ‛,ɕ有两个来源:来自齐撮呼的k,k‛,x;来自齐撮呼的ts,ts‛,s 。 从王力先生的观点看,尖音是团音其中的一个来源。
何谓尖、团音合流? 如果齐、撮二呼前的舌尖前塞擦音、擦音也因腭化而变成舌面前塞擦音、擦音,那就说明尖、团合流,在语言中不分尖、团。反之,亦然。 由前面对尖团音的定义可以看出,方言中有尖团音区别的,其读音未必一定是尖音读舌尖前音而团音读舌面前音,例如山东一百多个县市的方言有将近一半是分尖团的,山东方言尖团的读音有八种情况(见下页表)。
潍坊昌邑地区尖、团音合流情况 由上表看出,潍坊昌邑地区方言尖团音分读情况属于第4种,潍坊昌邑地区方言精、见组字绝大多数是分读的,每一组见组字几乎都有跟它相对的精组字。也就是说,齐、撮二呼前的舌尖前塞擦音、擦音并没有因腭化而变成舌面前塞擦音、擦音,即尖、团音绝大多数没有合流。 详细情况见下列表格:
小结: 1、在考察的42组舌尖前塞擦音、擦音和齐、撮二呼组合的音节中,只有7组在潍坊昌邑方言中没有,其中,齐齿呼有5个,撮口呼有2个,其存在率为85.1%,即其尖、团音的分化还是完好的。 2、其中,tɕyŋ这个音节在昌邑方言中不存在;ts‛iɛ在方言中存在,但是在普通话中没有汉字和它匹配。在昌邑方言中,人们把“躺着”说成ts‛iɛ 着。
注意: 潍坊昌邑地区方言的尖音,即ts、ts‘、s三个声母发音比较靠前。 • 参考书目: 《语言学纲要》 叶蜚声 徐通锵 北京大学出版社 《语音学教程》 王理嘉 林焘 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通论》 邵敬敏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临沂方言志》 马静 吴永焕 齐鲁书社 《清代山东方言语音研究》 张树铮 山东大学出版社 《方言研究中的几种辩证关系》 钱曾怡 《文史哲》200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