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0 likes | 1.1k Views
協助普通班的泛自閉症學生. 何美慧 台南大學特教系 99.12.22. 研習主要內容. 融合教育 泛自閉症學生的特質與需求 普通班老師的因應作法. 一、融合教育. 普通班 vs. 融合班. 有關名詞. 隔離方案 Segregated Programs 全時制融合 Full Time Inclusion 回歸主流 Mainstreaming 統合 Integration 融合 Inclusion 完全融合 Full Inclusion. 融合教育的景象. 特殊學生和一般學生一起學習與成長 特殊學生有歸屬感,為同儕與教師所接受
E N D
協助普通班的泛自閉症學生 何美慧 台南大學特教系 99.12.22
研習主要內容 • 融合教育 • 泛自閉症學生的特質與需求 • 普通班老師的因應作法
有關名詞 • 隔離方案 Segregated Programs • 全時制融合Full Time Inclusion • 回歸主流 Mainstreaming • 統合 Integration • 融合 Inclusion • 完全融合 Full Inclusion
融合教育的景象 • 特殊學生和一般學生一起學習與成長 • 特殊學生有歸屬感,為同儕與教師所接受 • 特殊學生的特殊需求有特殊教育的支持
融合教育的信念/品質指標 • 關懷、真誠的友誼 • 歸屬感 • 整體的、異質的、有彈性的學習機會
融合班教師的專業態度 對學生的發展潛能不預設限制 願意給學生機會學習 多元的觀點看學生的能力、成就 多元的觀點看學習 教學團隊 • 接受 人皆有個別差異 生態的觀點 (e.g.,頭皮與臉的關係)
融合班的班級經營 • 設定班級氣氛 • 設定對學生的期待 • 提供教導與實踐機會 • 不適當行為問題的處理
1.設定班級氣氛 • 接受、歡迎每位學生各有特性 • 每位學生都是受歡迎的、安全的 • 以身作則
2.設定對學生的期待 • 設定班級規則:合理的數量、合理的內容 • 每位學生都可以成為特殊學生的協助者
3.提供教導與實踐機會 • 認識班上特殊學生的特質與需要 • 發展自我管理的能力 • 給予學生選擇的機會 • 給予學生表現的機會 • 回饋:學生的表現、注意良好行為
4.不適當行為問題的處理 • 功能評量
融合班的教學調整:事前準備 • 瞭解特殊學生的特徵 • 瞭解學習特質與需求 • 瞭解有效的教學策略
老師的態度 教學環境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教材 教法 評量 因應個別差異的教學調整
不必調整 調整環境 調整教學方式 調整教學材料 調整教學結果的期待水準 提供人力支援 調整教學目標 相同的教學活動中,設定其他學科的教學目標 在同一教室進行不同的教學活動 在同一棟學校建築物進行不同的活動 在同一社區進行不同的活動 融合教育的調整階層
自閉症 Autism • autos (希臘文:自我) • 1943 美國 Kanner醫師 1944 奧地利Asperger醫師 • 另稱「肯納症」
關鍵字 • Autism • Asperger (AS) •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PDD) • 泛自閉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
廣泛性發展疾患(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PDD]) • Autistic Disorder • Rett's Disorder • Childhood Disintegrative Disorder • Asperger's Disorder •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Not Otherwise Specified [PDDNOS] • 自閉性疾患 • Rett氏疾患 • 兒童期崩解性疾患 • Asperger氏疾患 • 其他未註明之廣泛性發展疾患
我國特教法定義:自閉症 指因神經心理功能異常而顯現出溝通、社會互動、行為及興趣表現上有嚴重問題,造成在學習及生活適應上顯著困難者 • 顯著口語、非口語之溝通困難者 • 顯著社會互動困難者 • 表現固定而有限之行為模式及興趣者
自閉症外顯特徵 在以下三方面有量或質的缺陷 • 社會行為/人際關係 • 溝通 • 行為/興趣模式
1.社會行為/人際關係 • 使用非口語行為於社會互動上有障礙。 • 無法發展出符合其發展水準的同儕關係。 • 缺乏主動與他人分享喜悅、興趣、或活動的行為 • 缺乏與人有社會或情緒的相互連結關係。
2.溝通 • 完全沒有口語或口語發展遲緩。這些無口語能力者常也缺少學語前的溝通或非語言溝通不佳。 • 有語言能力者,可能在語音、語彙、語法、語意、或語用上有困難。 • 缺乏符合其發展年齡的、富變化的、自發的假裝性遊戲或社會性模仿遊戲。
3.行為/興趣模式 • 在興趣方面,有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刻板的、有限的形式,其強度與焦點均迥異於尋常。 • 堅持只用特定的方法或程序參與某種活動、做事,拒絕接受改變,而這些常規或儀式並不具有功能。 • 有刻板而重覆的動作
特殊才能 • 每200名自閉症者(the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中,約有1-2名具有真正的特殊才能(Hermelin,2001)。 • 繪畫、音樂、作詩、外國語文、拼圖、萬年曆計算、日期的記憶等等。 • 不具功能性
自閉症基本資訊 • 機能問題而致的發展障礙。 • 通常發生在出生後的前三年。 • 盛行率: 典型自閉症-約萬分之5 (APA, 2000) ASD-約150分之1 (United State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2007) • 男性患者約四倍於女性患者。 • 發生不分地區、種族、社經階層。 • 對患者的影響可能是終身的。 • 高異質性的群體。 • 可能對視聽觸痛嗅味覺及平衡感等任何一種或多種感覺有異常反應。
認知發展 • 受限於語言能力。 • 不善於處理抽象概念 • 計畫能力不良。 • 對物理世界的性質瞭解有限。 • 不能理解他人的觀點、社會不成文規範、社會線索。 • 使用語言和理解語言的水準間有落差。 • 依字面理解文字、不能瞭解幽默與笑話。
說話 常有的困難 • 音調怪異 • 刻板地依字面意義使用文字 • 鸚鵡式學語 • 再三重覆 • 創用新語(neologisms) • 不加修飾(“Bluntness”)
社會能力 • 社會能力發展困難 • 理解自己的複雜情緒有困難 • 同理他人的情緒有困難,尤其在自然的生活情境。 • 可能使用其認知能力彌補或掩飾社會理解上的缺陷。 • 孤單 • 智能發展較佳者可能會感到自己的怪異而沮喪。
在下列社會功能項目有質或量方面的困難 • 同儕關係不佳 • 對友誼的理解 • 區辨朋友/陌生人之間的差異 • 適當地理解或回應他人的感覺/情緒 • 適當地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感覺/情緒 • 行為契合社會情境 • 利用社會線索 • 規則/道德/欺騙 • 瞭解他人的心思/觀點
ASD學生常發生的行為/情緒問題 行為問題 • 攻擊行為 • 干擾行為 • 不遵從指令 • 不遵守規範 • 自傷行為 • 儀式行為 • 固著行為 • 迷戀行為 情緒問題 • 焦慮 • 害怕 • 緊張 • 生氣 • 沮喪 • 亢奮
常有的迷戀或儀式性行為型態 • 蒐集某類資訊 • 蒐集物品 • 牽涉他人(involving others) • 不喜改變 • 固定程序 • 刻板動作 • 焦慮、害怕、懼怕症(phobias )
泛自閉症學生的學習特點 表現特徵 • 視覺辨別能力較強 • 異常的感覺表現 • 固執行為 • 反覆或持續地作某種行為、建立無意義的儀式化程序。 • 可能因為無慣例可循、或是自我刺激。 • 焦慮 生理因素、無法掌控環境、或不明白環境的要求所致。 能力限制 • 組織統整能力不佳 • 不恰當地著重事物的細節部分 • 易分心 • 使用具體思考方式 • 計畫能力差 • 類化能力差
如果考慮他們的感覺/知覺世界, 他們對物理刺激的反應其實是「正常」的。 使用「非自閉症式」的方式來對待自閉症者可能是一種錯誤?!
感覺系統 • 嗅覺 • 味覺 • 視覺 • 聽覺 • 前庭覺 • 體覺 • 觸覺
知覺 (Perception) • 知覺: 一個過程,個體在此過程中藉感覺器官蒐集、 解讀、 理解外界訊息。 • 知覺的過程是一個主動的過程,由大腦主導。 物理刺激 (stimulus) 感覺 (sensation) 解讀 (知覺percept) 理解 (概念concept)
我們的世界是由我們的經驗拼成的 • 自閉症者常有不尋常的感官知覺經驗 • 沒有兩位自閉症者具有完全相同型態的感官知覺經驗
常見於ASD者的感覺經驗 • 全形知覺 • 極端的感覺強度 (過度敏感、過度遲鈍) • 對某些刺激敏感(易受其干擾) • 著迷於某些刺激 • 不一致的知覺 (擺盪於過度敏感、過度遲鈍之間) • 零碎的知覺 • 扭曲的知覺 • 知覺的認知有困難 (Sensory agnosia) • 知覺延遲 • 容易感覺超載
常見於ASD者的知覺型態 • 單一處理(同一時間只有單一感官有作用) • 週邊知覺(避免直接知覺) (Peripheral perception) • 關閉感官 (Systems shutdowns) • 以另個感官替補不穩定的感官 • 融入刺激中;共鳴(Resonance) • 白日夢
常見於ASD者的認知型態 • 連帶感覺 • 知覺式記憶 • 關聯式記憶 • 知覺式思考
泛自閉症學生需要的教育內容 • 一般 學習規則、處理改變 • 伴隨智障者 性教育、建立有效溝通系統、增進社會認知、 掌控行為問題 • 無伴隨智障者 計畫/問題解決、維持友誼、 辨認與表達(自己的/他人的)情緒和觀點、處理沮喪
教學原則 • 需要結構性 • 教學/安置有彈性 • 給予提示和輔具 • 瞭解學生的學習風格
增進溝通能力 • 增進他人的溝通技巧 • 移除不確定性 • 不注意不恰當的語言 • 瞭解迷戀性言語的意義 • 設定規則 • 理解能力 • 減少不恰當的語言 • 一般溝通能力 • 溝通技巧 • 替代溝通方法 • 情緒的表達與辨認 • 抽象概念的處理
增進社會功能 • 善用現有技能 • 調整環境中的社會性要求 • 社會行為的規則 • 個人衛生 • 拒絕他人 • 複雜的社會技能 • 回應他人的提示/線索 • 「讀心」的能力 • 從錯誤中學習/成長 • 說明自己的困難 • 處理孤獨的問題
儀式性行為 • 暸解原因;預防重於治療 • 減敏感法(焦慮、害怕) • 遞減法 • 教導合適的替代行為 • 保持穩密(keeping obsessions out of sight) • 漸進式改善:契約、折衷 • 設定規則 • 列出需要的他人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