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0 likes | 1.26k Views
建筑艺术欣赏. 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 … 人类的全部思想,在这本大书和它的纪念碑上都有其光辉的一页。 —— 雨果 《 巴黎圣母院 》. 当我们想起任何一种重要的文明的时候,我们有一种习惯,就是用伟大的建筑来代表它。 —— 简森 《 世界美术史 》. 【 教学内容 】. 建筑与建筑艺术的一般特征 建筑的艺术语言 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 中国建筑艺术欣赏 厦门地方建筑. 一、建筑与建筑艺术的一般特征. 双重性 层次性 表现性. 物质性 :具有物质使用功能 精神性 :满足人们对美的渴望.
E N D
建筑艺术欣赏 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人类的全部思想,在这本大书和它的纪念碑上都有其光辉的一页。 ——雨果《巴黎圣母院》 当我们想起任何一种重要的文明的时候,我们有一种习惯,就是用伟大的建筑来代表它。 ——简森《世界美术史》
【教学内容】 • 建筑与建筑艺术的一般特征 • 建筑的艺术语言 • 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 • 中国建筑艺术欣赏 • 厦门地方建筑
一、建筑与建筑艺术的一般特征 双重性 层次性 表现性
物质性:具有物质使用功能 精神性:满足人们对美的渴望 人类产品一般不是物质的,就是精神的。物质产品就是给人们以实际物质用途,如交通工具、机器、食品、衣物,这些物质满足人类的衣食住行需要;另一类精神产品,如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文化产品是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 建筑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具有双重性。具有物质性使用功能,居住、工作或公共交往;另一方面,它又要给人以美好形象,令人赏心、悦目。所以它不是纯粹物质的,必须用美的形象来感染人。也非纯粹精神性产品,它有直接的功利和实用目的。所以说它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这是与其它艺术门类区别的显著特点。 1、建筑的双重性
《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特点及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精神《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特点及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精神
《罗马圣彼得教堂》集中式平面和穹窿屋顶。单纯、简明的造型逻辑和昂扬、健康、饱满的气质。文艺复兴兴盛期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罗马圣彼得教堂》集中式平面和穹窿屋顶。单纯、简明的造型逻辑和昂扬、健康、饱满的气质。文艺复兴兴盛期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法国《朗香教堂》浪漫情调和隐喻手法。现代建筑的主要倾向。法国《朗香教堂》浪漫情调和隐喻手法。现代建筑的主要倾向。
《中国园林》所体现的尊重自然、与自然相亲相近的观念。自然式建筑特点与“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境界。《中国园林》所体现的尊重自然、与自然相亲相近的观念。自然式建筑特点与“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境界。
《布达拉官》非对称自由聚合布局。建筑的整体统一感及与环境的谐调。对建筑高度的夸大与神秘、攫人的艺术感染力。《布达拉官》非对称自由聚合布局。建筑的整体统一感及与环境的谐调。对建筑高度的夸大与神秘、攫人的艺术感染力。
最低层次:与物质功能紧密相关,体现为安全感和舒适感。如仓库、车棚、低标准住宅;最低层次:与物质功能紧密相关,体现为安全感和舒适感。如仓库、车棚、低标准住宅; 中间层次:体现为美的形象,一般称之为美观,重在“悦目”。如学校、医院、办公楼、商店和美术馆、博物馆、剧院、公园等,要求简洁美观大方,造型比例适宜,关系合谐,色彩协调。 最高层次:要求创造出某种情绪氛围,表现出一种有倾向性的情趣,富有表情和感染力,以陶冶和震撼人的心灵,重在“赏心”。如宫殿、教堂、园林、陵墓。宫殿--庄严、隆重,显示皇权尊贵;教堂--显示上帝的崇高、宗教的神秘、上帝的神圣;园林--高雅、宁静、风雅清净;大会堂--开阔宏大,象征中国人民的尊严等等。 前两个层次属于建筑美的范畴,只有最后一个层次才是艺术美。 2、建筑精神属性的层次性 寒山寺
再现性艺术:通过以客观生活的艺术再现为手段的间接表现,如美术作品、戏剧、电影和叙事诗。再现性艺术:通过以客观生活的艺术再现为手段的间接表现,如美术作品、戏剧、电影和叙事诗。 表现性艺术:不是忠实地再现生活,而是直抒胸臆的直接表现,如建筑和音乐。 艺术来源于生活,它是对生活的概括,各种艺术对生活概括的方式、方法不一样。有的写实,有的重表现,如戏剧、电影,写实性绘画、雕塑是艺术再现社会生活中的事件、人物性格,小说、戏剧显示事件的发生与发展情况;另一种表现性艺术,不是具体再现事件或人物性格,只可能表现,表现抽象的情绪,抽象氛围,表现某种意境,如音乐,建筑也是如此,所以又称建筑为“凝固的音乐”。 建筑是表现性艺术。它不要求描述事件情节和人物性格,而是通过创造某种情绪氛围,激发欣赏者相应的情感。例如:雄伟壮丽—豪迈振奋;精致华丽—高贵典雅;沉重粗犷—压抑沉闷;轻快开朗—活泼愉快。 其所表现的情感具有抽象性。一件杰出的建筑艺术作品往往超出时代、民族、地域和阶级的局限而成为全人类的永恒的财富。例如:《白蛇传》除暴安良的情感是具体的,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而作品中的雷峰塔,作为建筑艺术,其表现的情感是抽象的,人人共有的和永恒的。 3、建筑艺术的表现性
二、建筑的艺术语言 • 面、体型、体量、空间、群体、环境艺术手法。
面的处理要注意运用形式美法则。如:均衡、对称、比例、对位、节奏、韵律、比例尺等等,虚实、明暗、色彩、材料质感。综合运用它们,结合建筑物的具体条件和性质,就可以得到既有丰富变化,又有高度和谐完美的造型。面的处理要注意运用形式美法则。如:均衡、对称、比例、对位、节奏、韵律、比例尺等等,虚实、明暗、色彩、材料质感。综合运用它们,结合建筑物的具体条件和性质,就可以得到既有丰富变化,又有高度和谐完美的造型。 建筑物各个面的处理具有造型艺术的图案美。如希腊帕提侬神庙、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1、面
体形处理更加丰富多彩,很多建筑体形组合丰富、多样,组成了多种多样体形,这也需要遵循形式美法则。体形处理更加丰富多彩,很多建筑体形组合丰富、多样,组成了多种多样体形,这也需要遵循形式美法则。 体形和体量,是建筑给人的第一印象。 体形比面的处理更重要,有些建筑完全依靠体形来显示性格,如埃及金字塔。 中国佛塔体形高耸,但层层屋檐形成许多水平线,轮廓饱满而富有张力。 欧洲的塔式建筑,如科隆大教堂,体形高耸,但一味瘦高,突出升腾之势。 2、体形
3、体量 • 体量的巨大是建筑与其它造型艺术的显著区别。有些建筑它的面、体形处理都很简单,主要靠体量的处理,体量的巨大显示其艺术性格。 • 如埃及“金字塔”,上小下大体形简单,四棱锥体,无太多色彩、虚实变化,很简单,但体量很大,人在它的面前,觉得它是永恒的,而人十分渺小,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 有些西方教堂,为了体现上帝的崇高、伟大、神性巨大力量,往往也用很大体量。教堂几十米、甚至上百米高,不如此,体现不了艺术性格。 • 体量的巨大不是绝对的,适宜才是重要的。中国文化更重视现实人生,而非神性伟大,建筑体量一般不太大,尺度接近人自身实际尺寸需要。园林建筑中的小别墅,小住宅更注重较小体量,体现亲切感。
4、空间 • 空间是建筑独有的艺术语言。与绘画、雕塑同属造型艺术,不同之处,绘画、雕塑无中空空间,建筑有中空空间,四面墙壁、地面、天花板围成空间,或许多建筑组成庭院、广场。 • 在建筑设计中,都很强调空间构图,这是因为空间有巨大情绪感染力,不同的空间特点,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效果。如宽阔、高大而明亮的大厅,令人心情开朗,精神振奋;如大、宽,但不高,低矮的大厅且黑暗,如西藏喇嘛教庙宇给人压抑、宗教神秘,甚至给人恐怖感;西方哥特式教堂,高、长,但窄,会使人想到上帝崇高和人自身的渺小。 • 巧妙地处理空间的大小、方向、开敞、封闭、明亮、幽暗,会使建筑艺术显出连续性的空间感受。室外建筑,空间亦如此,很宽阔,开朗,人们会觉得舒畅,如广场不大,四周高墙,人们在里面就会感觉压抑。
建筑中自然不乏单个的建筑,一个建筑表现一个主题,如:纪念碑、纪念堂、佛塔、凯旋门等。但是,建筑中更多的是采用群体组合的方式,表达更复杂精微的主题。如:中国的园林、庙宇、陵墓等。建筑中自然不乏单个的建筑,一个建筑表现一个主题,如:纪念碑、纪念堂、佛塔、凯旋门等。但是,建筑中更多的是采用群体组合的方式,表达更复杂精微的主题。如:中国的园林、庙宇、陵墓等。 建筑群常常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由很多单栋、单幢建筑或它们共同围成的广场组合成群。即便是单幢建筑,也是由许多不同性格的房间组成的。中国的建筑尤其重视群体组合,如传统的四合院。 北京紫禁城----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后宫、御花园、到达景山。一系列不同的建筑和不同的、空间的、顺序的出现,引起了象交响乐有序曲、高潮、尾声的顺序出现,使人的情绪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获得总体的享受,这种群体的艺术感染力,比起某一个单独的建筑单体来得更加强烈、更加深刻。 5、群体组合
6、环境艺术 • 建筑艺术是环境艺术的主体。与环境雕塑、环境绘画、建筑小品、工艺美术、书法甚至文学(如匾额、对联)以及家具、地毯、灯具组合在一起。还有自然环境的山、水、树、石头,它们的形、体、光、色、声、味,还有人文环境如历史、乡土、民俗等这样高度的有机组合,由建筑艺术统率,并且协调它们,将会产生更为巨大的艺术表现力量。 • 建筑中的环境是一个溶时间、空间、自然、人文、建筑和相关门类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工程。
三、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 • 由于建筑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巨大的艺术表现力量以及它与人类文化的深刻的同构对应关系,杰出的建筑艺术作品都是文化的最鲜明、最深刻也是最长久的体现。 • 不同文化圈的人群会有不同的建筑观念,不同的建筑艺术手法、趣味;不同地域、民族、阶级,不同时代,建筑艺术作品都有不同的面貌,反映出深刻的文化内涵。
以爱琴海为发源地的希腊、罗马的欧洲体系; 古埃及、古波斯发展形成的拜占庭、伊斯兰体系; 印度体系; 中国体系; 中美洲以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为中心的玛雅及南美洲的印加体系。 各大洲建筑体系所具有的艺术风格多姿多采,各有千秋,反映出各个时代各民族的文化特色。 建筑的文化内涵表明,建筑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不只是物质因素的作用,同时可能是,甚至更主要的是精神文化因素促成的结果。欣赏建筑艺术时,我们要时刻把产生它们的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文化土壤联系起来,这样就会产生更深刻的感受。 1、世界五大建筑体系
中国: 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建筑成就最高。 突出皇权至上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 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群体组合美、中轴对称; 木结构为主。 国外: 欧洲、伊斯兰或古印度建筑以神庙、教堂、和清真寺等宗教建筑成就显耀。 渲染宗教主题; 强调建筑的个体风格; 石质材料为主。 2、中国传统建筑与国外传统建筑的简单比较
建筑实例:园林艺术 • 世界三大园林,即欧洲、阿拉伯、中国园林。中国园林在世界上的地位很高,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
中国园林艺术的自然美与人文美 • 利用自然美:用水池、假山、花草、树木营造自然环境;讲究亭、台、楼、阁、廊、榭建筑形式美,与自然环境协调。 • 采用楹联、匾额、碑刻、书画题记等,营造文化氛围。 • 含蓄深沉、平易精微,风景美、艺术美、文化美融为一体。
西方园林 "几何式"----构图布局均衡匀称、井然有序,崇尚人工美,重视人改造自然的观念; 阿拉伯园林 十字形道路交叉处的水池为中心的格局。 西方园林和阿拉伯园林
西方文明对神灵的崇拜、对宗教的敬畏深深影响了他们的建筑艺术,突出建筑本体、风格多样变化和直指苍穹的艺术造型等个性特征在西方宗教建筑上表现得非常充分。从最早的多神教神庙到后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教堂和礼拜寺,以及文艺复兴以后的宗教建筑,几乎无不如此。西方文明对神灵的崇拜、对宗教的敬畏深深影响了他们的建筑艺术,突出建筑本体、风格多样变化和直指苍穹的艺术造型等个性特征在西方宗教建筑上表现得非常充分。从最早的多神教神庙到后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教堂和礼拜寺,以及文艺复兴以后的宗教建筑,几乎无不如此。 中国传统建筑,从整体到构件,大都采用木质材料。这种不同于阴冷的石头的材料,具有让人感觉温暖、实用、轻捷的特点,传达出一种入世的生活气息。 3、西方建筑与中国建筑的不同文化内涵
名人名言 • 法国作家雨果在著名的《巴黎圣母院》中说过:“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人类的全部思想,在这本大书和它的纪念碑上都有其光辉的一页。”雨果称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 俄国作家果戈里说过:“建筑是历史的年鉴”。 • 当代艺术家简森在《世界美术史》中说:“当我们想起任何一种重要的文明的时候,我们有一种习惯,就是用伟大的建筑来代表它。”
四、中国建筑艺术欣赏 相关常识
图一 • 建筑彩绘
图二 • 垂花门
图三 • 斗拱
图四 • 天花藻井
图五 • 铺地
图六 • 楣子
图七 • 花牙子
图八 • 仙人走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