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第 6 章 弯曲变形

第 6 章 弯曲变形. 本章主要研究:.  弯曲变形基本方程  计算梁位移的方法  简单静不定梁分析  梁的刚度条件与设计. §1 引言 §2 梁变形基本方程 §3 计算梁位移的积分法 §4 计算梁位移的奇异函数法 §5 计算梁位移的叠加法 §6 简单静不定梁 §7 梁的刚度条件与合理设计. §1 引 言.  弯曲变形及其特点  挠度与转角. 挠曲轴.  弯曲 变形及其特点.  变弯后的梁轴,称为 挠曲轴.  挠曲轴是一条连续、光滑曲线 对称弯曲时,挠曲轴为位于纵向对称面的平面曲线

reese-byers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6 章 弯曲变形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6章 弯曲变形 本章主要研究: 弯曲变形基本方程 计算梁位移的方法 简单静不定梁分析 梁的刚度条件与设计

  2. §1引言§2梁变形基本方程§3计算梁位移的积分法§4计算梁位移的奇异函数法§5计算梁位移的叠加法§6简单静不定梁§1引言§2梁变形基本方程§3计算梁位移的积分法§4计算梁位移的奇异函数法§5计算梁位移的叠加法§6简单静不定梁 §7梁的刚度条件与合理设计

  3. §1 引 言 弯曲变形及其特点 挠度与转角

  4. 挠曲轴  弯曲变形及其特点 变弯后的梁轴,称为挠曲轴  挠曲轴是一条连续、光滑曲线 对称弯曲时,挠曲轴为位于纵向对称面的平面曲线  对于细长梁,剪力对弯曲变形影响一般可忽略不计, 因而横截面仍保持平面,并与挠曲轴正交 研究弯曲变形的目的,进行梁的刚度计算,分析静 不定梁,为研究压杆稳定问题提供有关基础

  5. 转角 -挠度  挠度与转角 挠度-横截面形心在垂直于梁轴方向的位移 -挠曲轴方程 转角-横截面的角位移 -转角方程 挠度与转角的关系 (小变形) (忽略剪力影响) (rad)

  6. §2梁变形基本方程 挠曲轴微分方程 挠曲轴近似微分方程

  7. (纯弯) (推广到非纯弯)  挠曲轴微分方程 -挠曲轴微分方程 w-弯矩引起的挠度 smax < sp

  8. 小变形时: -挠曲轴近似微分方程  挠曲轴近似微分方程 应用条件: 坐标轴w向下时: 小变形 坐标轴w向上

  9. §3计算梁位移的积分法  挠曲轴微分方程的积分与 边界条件  积分法求梁位移 挠曲轴的绘制  例题

  10.  挠曲轴微分方程的积分与边界条件 约束处位移应满足的条件 梁段交接处位移应满足的条件 -位移边界条件 -位移连续条件 利用位移边界条件与连续条件确定积分常数

  11. qA=? EI =常数  积分法求梁位移  建立挠曲轴近似微分方程并积分  利用边界条件确定积分常数 由条件(1), (2)与式(b),得  计算转角 ()

  12. 满足基本方程 绘制依据  挠曲轴的绘制 满足位移边界条件与连续条件 绘制方法与步骤 画M 图 由 M 图的正、负、零点或零值区,确定挠曲轴的 凹、凸、拐点或直线区,即确定挠曲轴的形状 由位移边界条件确定挠曲轴的空间位置

  13. 例3-1 用积分法求梁的最大挠度,EI 为常数  例 题 解:1. 建立挠曲轴近似微分方程并积分 AC段 CB段

  14. 2. 确定积分常数 位移边界条件: 位移连续条件: 3. 最大挠度分析 当 a > b时 发生在AC段 ()

  15. 例3-2建立挠曲轴 微分方程,写出边界条件,EI为常数 解:1. 建立挠曲轴近似微分方程 AB段: CB段: 2. 边界条件与连续条件 位移边界条件: 位移连续条件:

  16. F=qa F=qa 例3-3 绘制挠曲轴的大致形状

  17. §4计算梁位移的奇异函数法 奇异函数  弯矩通用方程 梁位移通用方程  例题

  18. 当需分段建立M或EI方程时,用积分法求解需要确定许多积分常数,利用奇异函数简化了分析计算当需分段建立M或EI方程时,用积分法求解需要确定许多积分常数,利用奇异函数简化了分析计算 定义  奇异函数 奇异函数(或麦考利函数)

  19.  弯矩通用方程 用奇异函数建立最后梁段DE的弯矩方程: 适用于各梁段。 例如对于BC段( l1, l2)

  20.  梁位移通用方程 适用于任一梁段 , 仅包括两个积分常数 , 由边界条件确定

  21. 例4-1 用奇异函数法计算qA ,EI 为常数  例 题 解:1. 建立梁位移通用方程

  22. 2. 确定积分常数 3. 计算转角 ()

  23. 例4-2 用奇异函数法计算wA,EI为常数 解: ()

  24. 例4-3 建立通用挠曲轴微分方程,写出位移边界条件 解:

  25. §5计算梁位移的叠加法 叠加法 逐段分析求和法  例题

  26. 求位移之和 分别计算位移   方法 分解载荷  叠加法  当梁上作用几个载荷时,任一横截面的总位移,等于各载荷单独作用时在该截面引起的位移的代数和或矢量和

  27. 理论依据 (小变形) (小变形,比例极限内) 上述微分方程的解,为下列微分方程解的组合 叠加法适用条件:小变形 ,比例极限内

  28.  分解梁  分别计算各梁段的变形在需求位移处引起的位移  逐段分析求和法 在分析某梁段的变形在需求位移处引起的位移时,其余梁段视为刚体  求总位移

  29. 例5-1 q(x)=q0cos(px/2l),利用叠加法求 wB=?  例 题 解: () ()

  30. 例5-2 解: () () ()

  31. 例5-3 图示组合梁,EI=常数,求wB 与qA 解: () ()

  32. 例5-4 图示刚架,求截面C 的铅垂位移 解:

  33. 例5-5 求自由端位移d 解: 一般情况下 挠曲轴与外力作用面不重合

  34. §6简单静不定梁 静不定度与多余约束  简单静不定梁分析方法  例题

  35. 4-3=1 度 静不定  静不定度与多余约束 静不定梁支反力(含力偶)数超过平衡方程数的梁 静不定度=未知支反力(力偶)数-有效平衡方程数 5-3=2 度 静不定 多余约束凡是多于维持平衡所必须的约束 静不定度=多余约束数 多余反力与多余约束相应的支反力或支反力偶矩

  36. 算例 求梁的支反力, EI=常数  简单静不定梁分析方法 1 度静不定 选FBy为多余力 -变形协调条件 -物理方程 -补充方程 -平衡方程 综合考虑三方面

  37. 相当系统 相当系统 分析方法与步骤  判断梁的静不定度  用多余力代替多余约束的作用,得受力与原静不定梁相同的静定梁-相当系统 注意: 相当系统有多种选择  计算相当系统在多余约束处的位移,并根据变形协调条件建立补充方程  由补充方程确定多余力,由平衡方程求其余支反力  通过相当系统计算内力、位移与应力等 关键-确定多余支反力 依据-综合考虑三方面

  38. 例 6-1 求支反力 解:1.问题分析 水平反力忽略不计,2多余未知力  例 题 2.解静不定

  39. 例6-2 悬臂梁AB,用短梁DG加固,试分析加固效果 解:1. 静不定分析

  40. 2. 加固效果分析(刚度) 减少39.9% 3. 加固效果分析(强度) 减少50%

  41. 例 6-3 图示杆梁结构,试求杆BC的轴力 梁截面形心的轴向位移一般忽略不计 解:

  42. 例5-4 直径为d 的圆截面梁,支座B下沉d,smax=? 解:

  43. §7梁的刚度条件与合理设计 梁的刚度条件 梁的合理刚度设计 例题

  44. 最大位移控制  梁的刚度条件 指定截面的位移控制 例如滑动轴承处:

  45.  横截面形状的合理选择 使用较小的截面面积A,获得较大惯性矩I的截面形状,例如工字形与盒形等薄壁截面  梁的合理刚度设计  材料的合理选择 影响梁刚度的力学性能是E,为提高刚度,宜选用E较高的材料 注意:各种钢材(或各种铝合金)的E基本相同

  46. 梁跨度的合理选取 例如l 缩短20%,dmax将减少48.8% 跨度微小改变,将导致挠度显著改变

  47. q=F/l  合理安排约束与加载方式 增加约束,制作成静不定梁

  48. 例7-1 已知F=35kN,l=4m,[s] =160MPa ,[d] = l /500,E=200GPa,试选择工字钢型号。  例 题 解: 选№22a

  49. 本章结束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