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91 Views
大陸投資環境評估 ──區域發展差異與產業競爭力. 資料來源: 魏上淩 實踐大學國際貿易學系 湯明哲 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 周善瑜 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 「台商對大陸投資區域群聚之研究」. 產業群聚 vs. 區域群聚. Porter(1998) 產業群聚: 廠商與其相互關連的廠商、供應商或相關產業之廠商與有關機構在地理區域上的集中,而其中的連結( link) 是因廠商之間的共通性或是互補性所致。 Enright(1999) 區域群聚: 這兩個名詞,視為同義。但觀察實際現象,以區域群聚之名詞較為貼切。. 影響區位選擇的變數-追求資源.
E N D
大陸投資環境評估 ──區域發展差異與產業競爭力 資料來源: 魏上淩 實踐大學國際貿易學系 湯明哲 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 周善瑜 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 「台商對大陸投資區域群聚之研究」
產業群聚 vs. 區域群聚 • Porter(1998) 產業群聚:廠商與其相互關連的廠商、供應商或相關產業之廠商與有關機構在地理區域上的集中,而其中的連結(link)是因廠商之間的共通性或是互補性所致。 • Enright(1999) 區域群聚: • 這兩個名詞,視為同義。但觀察實際現象,以區域群聚之名詞較為貼切。
區域群聚的經濟效果 -外部性 • Marshallian外部效果 • 規模經濟效果 • 高度專業化的勞動力 • 專業化要素服務的可利用性 • 現代化基礎設施的建立。 • Krugman認為群聚效果來源有 • 當地技術的外溢效果 • 勞動市場的匯聚 • 不可交易的要素投入 • 與上下游市場的連結。
區域群聚的自我強化(self-reinforcing)循環 同質性廠商: 技術面外部性 金融面外部性 異質性廠商: 向前連結效果 向後連結效果 整體區域層次的規模報酬遞增效果
區位競爭優勢來源 廠商策略與競爭對抗 l區域環境鼓勵特定形式的投資與持續昇級 l區域性競爭廠商對抗激烈 需求條件 要素條件 l當地消費者有需求且充分的產品知識 l消費者的需要可預測 l當地特定區隔的少數消費者可透過全球化地服務 l要素的量與成本 l要素的品質 l要素的專業化 相關產業與支援機構 l存在有能力的當地供應商 l存在競爭性的相關產業
群聚效果與對外投資之實證 • Wheeler and Mody(1992): 1980美國多國籍企業投資群聚效果是主要影響投資者區位選擇的因素,而當地政府的短期誘因對於區位選擇的影響有限。 • Head, Ries and Swenson(1995)日本製造業者赴美國投資,產業層次的群聚利益在廠商的區位選擇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Shaver(1998)當產業群聚效果存在時,外商越有動機選擇產業集中之處。 • Driffield and Munday(2000) 英國產業的空間群聚是產業比較利益的重要決定因素,此群聚效果均有利於國內與國外廠商,因此國外廠商進入英國之FDI時,產業群聚效果是個重要的考慮條件。
中國大陸三大區域群聚 • 珠江三角洲 • 質量兼備的人力資源豐富 • 零組件產業聚落性強 • 香港作為物流、貿易與金融的支援 • 長江三角洲 • 成長中的巨大內需市場 • 物流系統的便利性 • 高級人才資源豐富、教育基礎設施完備 • 政策較為穩定明確、治安良好等 • 北京中關村 • 研發人才豐富、國際大廠的研發據點產學合作密切 • 稅制、企業設立以及基礎設施條件佳
區域群聚與企業策略──資源基礎理論的應用 • 擁有資源與能力越強、規模越大以及供應商與配銷商體系完整的廠商,從此一區域群聚中所能獲得的外部效果有限,甚至對競爭者造成外溢效果出現,因此較無誘因進入產業群聚區域。 • 區域群聚中的廠商經營績效差異主要來源,是以其在該產業中的交易網路中之地位與角色,以及對於所擁有資源在企業內與企業之間的執行與協調活動能力。
區域群聚與企業策略──交易成本理論之應用 • 廠商之間的協商與監督成本降低、資訊不對稱有效降低以及少數交易情況不存在下,市場交易效率將可取代廠商的內部生產活動,因此在區域群聚中的廠商相較於區域外廠商,其垂直整合的程度將較低。 • 廠商應就其核心能力與獨特資源部分,進行生產活動,降低垂直整合程度。
結論 • 產業群聚在投資區位的考量上是個重要因素,若廠商的資本規模較小、研發能力與其他資源能力較弱者,在區位選擇上應以產業群聚之區域為投資地點之首選,將可獲得產業群聚之外溢效果。 • 而在區域內廠商的資本規模較大、研發能力與其他資源能力較強者,應鞏固其交易網路中的地位及強化其活動基礎之能力,確保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