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likes | 365 Views
土 牛 地 界. 班級 114. 座號 42. 簡鄀窈. 由來. 清朝時,石岡鄉西部有朴子籬社拍宰海平埔族人,地名就以朴子籬稱呼。當時土牛地區住了一些平埔族人,過了大甲溪有泰雅族人,也常在這個地區出入,漢人開墾的範圍越來越接近原住民的生活區。有些人冒險進入原住民的活動地區開墾,雙方不時發生衝突。 當時地方官彰化知縣 -- 相當於現在的縣長,奉令在現在土牛國民小學西方挖築一條大溝,在溝的一旁,堆築了十九個土牛堆,並豎立石碑,做為漢人與原住民開墾耕作的地界,禁止漢人越界開墾。後來這個地方就叫做土牛莊,後來稱為土牛村. 結果.
E N D
土 牛 地 界 班級114 座號42 簡鄀窈
由來 清朝時,石岡鄉西部有朴子籬社拍宰海平埔族人,地名就以朴子籬稱呼。當時土牛地區住了一些平埔族人,過了大甲溪有泰雅族人,也常在這個地區出入,漢人開墾的範圍越來越接近原住民的生活區。有些人冒險進入原住民的活動地區開墾,雙方不時發生衝突。 當時地方官彰化知縣--相當於現在的縣長,奉令在現在土牛國民小學西方挖築一條大溝,在溝的一旁,堆築了十九個土牛堆,並豎立石碑,做為漢人與原住民開墾耕作的地界,禁止漢人越界開墾。後來這個地方就叫做土牛莊,後來稱為土牛村
結果 漢人與原住民在官方的監督下,雙方可能真的和平相處一段時間,但富有冒險犯難,刻苦奮鬥精神的漢人,離鄉背景來台灣開創天下,人數越來越多,土地的需求量自然增加。眼見大甲溪沿岸,那麼多肥沃而平坦的土地,怎肯罷休,拓荒大軍,還是一步一步往東勢、新社一帶推進。隨著時間的推移,草原荒地變成農田、果園和住宅,土牛溝有些被填平,有些做為引水灌溉的水圳,土牛堆也被彌平了,只留下土牛地界碑,為歷史做見證
實行情況 I 十七世紀開始,原住在中國東南沿海、以稻米為主食的漢人開始進入臺灣開墾,為了取得耕作所需土地,與平埔族展開接觸。由於漢人與平埔族的土地轉讓衍生許多糾紛,而且平埔族的土地流失嚴重,清朝官方曾經樹立石碑與堆置土牛,禁止漢人跨越政府設置的族群界線。 這個保障平埔族土地權利的方案,於清乾隆25年﹙1760﹚開始執行。依據清朝政府的規劃,「生番在內、漢民在外,熟番間隔於其中。」透過這種三層制族群分布,政府期待熟番在隔絕生番、漢人的工作上,扮演更為積極的角色。
實情情況 II 透過撥派熟番長駐守隘以及巡視花費鉅資興建的邊界工程--土牛界,政府希望熟番能外禦生番、內防漢人,阻絕漢人向生番界的擴展。 清乾隆55年﹙1790﹚之後,依據清朝政策,土地可分為舊番界﹙土牛、土牛溝﹚以西之地;舊番界與新番界之間之地;新番界以東之地。如下圖所示 舊番界 新番界 │ │ │ 漢墾區 │ 熟番保留區 │ 隘墾區 生番地 │ │ │
現存石碑 目前所知最著名者,台中縣石岡鄉「土牛國民小學」中有一塊,而據說過去石牌地區也有許多塊,但歷經流離現知存有兩塊,一塊幾經流浪,當過鋪路板,最後流落在石牌派出所院子圍牆內;另一塊則不知何故與一堆石碑立在二二八和平公園內。 土牛「民番地界碑」原來樹立在劉美德屋後稻田裡,後因位置不顯著,村民本建議遷至豐勢路旁,但怕妨礙交通,再遷至土牛國小東北方的大土推上,但因位置偏僻,外人參觀至為不便,最後遷至現址。而北投石牌的「漢番界碑」也是為了排解漢人與凱達格蘭祖先的地界糾紛而設立的標記,據說原來一塊在目前振興育幼院附近,一塊在原石牌火車站附近。
碑文內容 石碑上的碑文如下: 奉建勘定地界 勘定朴子籬處 南北計長貳百捌拾伍丈伍尺 共堆土牛壹抬玖個 每土牛長貳丈 底闊壹丈 高捌尺 頂闊陸尺 每溝長壹拾伍丈 闊壹丈貳尺 深陸尺 永禁民人逾越私墾 乾隆貳拾陸年正月 日 彰化知縣 張 立
資料出處 http://teacher.sljh.tp.edu.tw/t415/peitoe/SHIPAI.HTM http://teacher.sljh.tp.edu.tw/t415/peitoe/SHIPAI.HTM http://m1.tmes.tcc.edu.tw/~memes/xoops/modules/myalbum/viewcat.php?ci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