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必修 2 经济成长历程

必修 2 经济成长历程.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 3 课时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 基础再现.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1 .商业发展  ( 1 )商周时期:商朝产生了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周朝实行“ _________” 政策,控制商业活动。 ( 2 )隋唐时期: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起来,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大都会,陆上和海上 _________ 繁盛。 ( 3 )宋元时期:宋代出现最早的 _________ ,集镇、夜市兴盛。元代纸币广泛流通。

renee-wood
Download Presentation

必修 2 经济成长历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2. 第3课时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

  3. 基础再现

  4.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1.商业发展  (1)商周时期:商朝产生了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周朝实行“_________”政策,控制商业活动。 (2)隋唐时期: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起来,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大都会,陆上和海上_________繁盛。 (3)宋元时期:宋代出现最早的_________,集镇、夜市兴盛。元代纸币广泛流通。 (4)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出现新的特点,不但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_________广泛使用,出现_________的商人群体。 工商食官 丝绸之路 纸币 白银 区域性

  5. 2.城市繁荣  (1)城市功能变化 ①自周秦迄唐代: 城市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商业交易受政府严格控制,市与民居分开。如唐长安城,实行整齐划一的_________。 ②宋代:城市_________增强。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出现____、____、_____等。 ③明清时期: 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尤以_________为盛。 政治中心 军事重镇 坊市制 经济功能 夜市 草市 晓市 江南地区

  6. (2)外贸城市兴起 ①汉唐时期:_________带动了长安、敦煌、楼兰、龟兹、于阗、莎车、疏勒等日益繁盛。 ②唐宋时期:海上“陶瓷之路”兴盛,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 3.商业政策  (1)政府鼓励:最初,统治者重视和鼓励商业发展。 (2)重农抑商 ①原因:商业的_________和商人_________等特点影响_________。 丝绸之路 不稳定性 流动性大 中央集权

  7. ②表现:战国时期_________思想崛起;西汉时期,私营工商业者遭到打击;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明清时期,重征商税,并严厉控制民间对外贸易。②表现:战国时期_________思想崛起;西汉时期,私营工商业者遭到打击;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明清时期,重征商税,并严厉控制民间对外贸易。 ③影响:阻碍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 重农抑商 特别说明:中国古代的商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特点,但由于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和封建政府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中国的商业没能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

  8. 名师一题 1.(2009年广东模拟)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人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原因在于( )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9.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B项结论不对,C、D两项与题干时间限制不符,故B、C、D三项均应排除。由于“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商品经济不发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发展缓慢,从而没有能够产生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B项结论不对,C、D两项与题干时间限制不符,故B、C、D三项均应排除。由于“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商品经济不发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发展缓慢,从而没有能够产生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答案:A

  10.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1.发展  (1)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①农业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显提高,双季稻大面积种植,引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泛种植。 ②手工业方面:_________发展迅速,占据主导地位。 ③商业方面:在运河沿线、江南等地区,_________工蓬勃兴起。 ④综合国力提高。 经营管理水平 生产技术 高产作物的新品种 棉花 私营手工业 商业市镇

  11. (2)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①条件:_____________;机户拥有资本购买_________;形成自由劳动力市场。 ②标志:明中后期出现商品生产和以自由_________为特征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 ③阻滞新经济因素成长的原因:_________在全国仍占据主导地位,加上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_________极其低下;固守“_________”的传统政策,压制打击工商业的发展;清朝以“天朝上国”自居,长期闭关锁国,实行“_________”,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商品经济发展 劳动力 雇佣劳动 自然经济 购买力 重农抑商 海禁政策

  12. 特别说明: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巩固和封建经济的发展,维护国家统一,但在封建社会后期压抑了资本主义萌芽。“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反映了明清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时代特征,这些政策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是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之一。

  13. 名师一题 2.(2009年广东卷) 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解析: 题眼:“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为什么超过了农业税收?”本题考查南宋商业发展的原因背景。宋朝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个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收的朝代。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放松了以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宋代农业生产发展;古代封建政府一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出现在明朝;因此可以排除A、B、D。 答案:C

  14. 高分跨栏

  15. 一、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目的、影响。  1.原因: 战国时期,商业发展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 2.目的: 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税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3.影响: 一方面保护了农业生产,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维护了国家统一;另一方面,也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常经营,以致到明清时期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16. 学以致用 1.(2009年辽宁卷) 据 《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 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解析: 从题干所给材料“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易误选B选项,但完整地分析材料,D选项更符合题意。 答案:D

  17. 二、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清时期发展缓慢的原因。  1.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 2.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极其低下。 3.清政府固守“重本抑末”的传统政策,打击压制工商业者。 4.清政府长期闭关锁国,实行“海禁政策”。 5.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陈旧落后的经济观念,使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在其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剥削体系中互相转化,很少投资于手工业。

  18. 学以致用 2.(2009年肇庆模拟) 康乾时期,苏州帐房“散放经丝,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机户织成绸缎,送归帐房批售,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持帐房为生”。这种现象主要说明( ) A.当时手工工场已普遍开设 B.行会对丝织业生产进行垄断 C.帐房就是手工工场主 D.商人打入生产领域成为包买商 解析: A项说法绝对,没有认识到萌芽的真实发展状况;B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C项没有看到真正的手工工场主是“机户”,而非“账房”,从材料中“账房散放经丝……,往往持帐房为生”,判断出商人打入生产领域成为包买商,故D正确。 答案:D

  19. 热点聚焦

  20. 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新特点 热门依据:农耕文明孕育出来的资本主义萌芽就是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是今年高考考查的重点。

  21. 电视剧 《乔家大院》中,“走万里茶路,打开货运通道,创南北票号,实现汇通天下和货通天下,为国强盛为民造福。”是主人公乔致庸经商的最终理想。下列关于晋商的兴起,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兴起于明清时期 B.反映了城镇经济繁荣 C.晋商为全国性的商人群体 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晋商出现于明清时期,是在城镇经济繁荣的基础上出现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区域性的商人群体,而非全国性的。 答案:C 名师点睛:明清时期农耕文明的高度发展可以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赋税政策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归纳复习。

  22. 热点训练 1.下图是清朝 《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 A.出现了农村集市 B.坊市分置 C.边境贸易繁荣 D.商业市镇兴盛 解析: 从题意看出,苏州不是农村,故A错误,坊市分置在宋代以后就开始了,C项更不符题意,该图反映了明清时期商业市镇蓬勃兴起的事情,故D正确。 答案:D

  23. 农耕文明下的城市建设与今天的城市化进程 时事背景:2009年1月19日中国工程院发表论文 《现代社会节奏和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古建筑保护的矛盾,要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以及保护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做到既让古代文化保存于世,也让部分古代文化遗产产生利用价值。首先需要解释的是:现代社会节奏。节奏这里指的是所有居民的活动以及生活的内容、居住的方式,以及现代社会政府的各个方面的价值观等,是一个大范围的社会概念。古建筑指的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古代民用和公共建筑以及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经过五天的调查、考查,实践小分队掌握、了解了一些情况,我们也选择了这个感兴趣的主题作为论文题目。古建筑作为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作为唯一体现古代建筑风格的遗产,从这个角度看,那是应该完全的,无条件的保护。 知识链接: 从古代城市建设总结教训。

  24. 热点训练 2.右图为北宋末年东京(今开封)示 意图,其中设置了两处错误,它们是( )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北宋城市 商业发展的特点及史实,立意较新颖。 北宋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夜市、草市、晓市开始出现,同时也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瓦子”,所以①③均是北宋的商业发展史实,②④皆于明清时期出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答案:D

  25. 2 年经典

  26. 1.(2009年上海模拟) 平遥是著名的“晋商”的发源地之一。清代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B.晋商对外国资本有一定抵制作用 C.山西是近代中国的经济重心 D.汇兑事业在中国开始发展 解析: 本题以晋商为中心,考查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况。解答时应把握好具体的时代特征并对问题的背景材料全面了解,分析提取有效信息,做出正确判断。 答案:C

  27. 2.(2010年上海模拟) 康熙帝19岁那年亲自到先农坛,祀先农神、行耕籍礼,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不过他在位61年,先后55次遣官到先农坛祭祀先农。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B.以农为本是国家基本策略 C.祀先农是古老的传统 D.帝王祀先农是毫无意义的 解析: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康熙帝多次祭祀先农坛等事,说明对农业的重视,是有着重大意义的,故D项正确。 答案:D

  28. 3.(2009年青岛模拟)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和西方显露资本主义的曙光,大致处于同一个历史时代。但不久,两者从此进入两种不同的轨道。导致近代前夕中国经济相对迟滞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明清鼎盛 B.人口压力过大 C.传统农耕文明的衰弱 D.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阻碍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明代中后期,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它的成长,而封建专制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是自然经济。故D项最符合题目要求。选D。 答案:D

  29. 4.阅读下列材料: 徽州少年林光錀,以日记的形式,记载了清朝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林家成员的生产、生活等活动。以下材料是根据林光錀所写的日记编制而成。 材料一 林父与林光錀一年生产、生活时间分配表(单位:天) 表

  30. 请回答: (1)根据林家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状况,判断出林父的身份并说明理由。 (2)根据上述材料,概述林光錀的生活状况。 (3)在当时,林光錀的人生之路可能面临三种选择:其一,从事农耕;其二,经商致富;其三,科举致仕。请你就上述三种人生选择,结合林家状况和时代特点,分析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第(1)问要通过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判断他是自耕农、地主或商人。第(2)问要从材料中归纳概括其状况,较容易;第(3)问注意审题,从中选择一种来分析即可,不必面面俱到。

  31. 答案:(1)身份:自耕农。 理由:林家父子大部分时间都亲自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自给自足;拥有部分生产资料;有自主活动(休闲)时间。 (2)生活状况:绝大多数时间从事生产劳作;有写日记的习惯(或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或接受了一定的文化教育)。 (3)从事农耕:有利因素:有农业生产资料和生产经验。不利因素:生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答出容易遭受自然灾害、地主土地兼并、政府盘剥和近代自然经济解体带来的冲击也可)。 经商致富:有利因素:徽商文化有利于经商;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林家种植的茶叶等经济作物市场前景广阔)。不利因素:林家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商基础薄弱;受政府的限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动荡的社会环境等社会因素的制约。 科举致仕:有利因素: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坚持不懈的学习品质(长期记日记)。不利因素:经济基础差(经济不宽裕):学习时间少。

  32. 课时作业

  33. 一、选择题  1.二十世纪初年,素有“无平地沃土之饶,无水泉灌溉之益”的山西祁县,这里的乡民只有靠垦种上岭下坂活命。可是,三年一次大灾害后又赶上连续三年大旱,天天有人成为饿殍,民不聊生。于是,男人们背起简单的行囊,听着女人们合着血泪唱的 《走西口》踏上了走西口的道路。故土难离也得离,心爱的女人难舍难分也得舍也得分,生活中充满了多少无奈和辛酸。那么, 《走西口》主要描写的是哪一商帮的历史( ) A.徽商 B.晋商 C.鲁商 D.浙商 解析: 明清时期出现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大商帮,著名的有徽商、晋商、闽商、宁绍商,从题中的“山西祁县”可判断出B项正确。 答案:B

  34. 2.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传统经济模式是农耕经济下的生产形式,“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是指从农耕文明中孕育出来的资本主义萌芽,故B项正确。 答案:B

  35. 二、非选择题 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 《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韩国磐 《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材料二 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 《中国古代史》

  36. 材料三 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叶适 《水心文集》),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镊、为负贩”。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镇市还建立了书院。 ——傅宗文 《宋代的草市镇》 材料四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 —— 《中国古代史》

  37.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至唐代“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3)比较材料一、二、三,指出“草市”与“市”的区别。“草市”的出现有何意义? (4)“市”的发展、“草市”的兴起和商业市镇的繁荣说明了什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主要考查春秋至唐代“市”的发展;第(2)问的答案就在材料中提取;第(3)问考查考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要结合材料提供的信息来进行比较;第(4)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38. 答案:(1)“市”为政府所设置,设在都邑之中,设置官吏管理,有一定范围,交易有时间限制。答案:(1)“市”为政府所设置,设在都邑之中,设置官吏管理,有一定范围,交易有时间限制。 (2)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3)区别:“市”设在都邑中,“草市”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形成;“市”为政府所设置,“草市”为民间兴起的集市。意义:方便百姓日常生活,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手工业技术和文化的发展。 (4)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并且逐步向农村扩展。

  39. 祝 学业有成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