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 likes | 999 Views
单片机技术课程在同类课程中的特殊地位. 1 、 单片机技术是现代 DSP 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器) 、嵌入式系统等的基础,应用十分广泛,是一门非常实用的技术,其就业前景良好。 2 、学习、掌握、应用该技术所需的成本越来越低,将成为一种普及性技术,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条件、有机会仅靠自己的力量、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制作作品(产品)。这对于在校的、爱好电子产品设计、制作的学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3 、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而单片机技术是这些技术的微缩。. 单片机技术课程的学习.
E N D
单片机技术课程在同类课程中的特殊地位 1、单片机技术是现代DSP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器) 、嵌入式系统等的基础,应用十分广泛,是一门非常实用的技术,其就业前景良好。 2、学习、掌握、应用该技术所需的成本越来越低,将成为一种普及性技术,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条件、有机会仅靠自己的力量、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制作作品(产品)。这对于在校的、爱好电子产品设计、制作的学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3、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而单片机技术是这些技术的微缩。
单片机技术课程的学习 1、学习本课程应硬件、软件兼顾并重,既要掌握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也要掌握使用软件编程来控制硬件电路的工作,做到两者融会贯通,能够将两者相互渗透。 2、要学会组成单片机应用系统。学习时对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常用的输入/输出电路以及各种应用实例(环节)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3、学习本课程时,宜结合习题、实验、实训,以提高学习质量,巩固和扩大学习收获。 4、学习顺序:基本概念、硬件结构(CPU)、指令系统和程序设计、硬件结构(定时器/计数器、并口、串口、中断)、单片机扩展、接口应用。
绪论 世界上第一台现代意义的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制造的“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 占地上百平方米 • 重量几千吨 • 功耗几十千瓦
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6) • 晶体管计算机(1957-1964) •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今) 计算机的发展及分类 电子计算机按其性能分类: • 大型计算机/巨型计算机(Mainframe Computer) • 中型计算机(Middle Computer) • 小型计算机(Minicomputer) • 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
微机系统的组成 ALU 控制器 工作寄存器组 微处理器 存储器 I/O接口(各种板卡) 总线 、时钟系统 主机 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 键盘、鼠标 显示器 硬盘、光驱等 打印机、扫描仪 微 型 计算机 系 统 外 设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等) 应用软件
单板机 将微处理器CPU芯片、存储器芯片、I/O接口芯片和简单的I/O设备(小键盘、LED显示器)等装配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再配上监控程序(固化在ROM中),就构成了一台单板微型计算机(简称单板机)。
由此可见,单片机是把组成微型计算机的各种功能部件,包括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基本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定时/计数器、中断系统等部分制作在一块集成芯片上,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主机,从而实现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功能。由此可见,单片机是把组成微型计算机的各种功能部件,包括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基本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定时/计数器、中断系统等部分制作在一块集成芯片上,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主机,从而实现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功能。
单片机主要面对的是测控对象,突出的是控制功能,单片机内部往往还集成了许多面向测控对象的接口电路。单片机主要面对的是测控对象,突出的是控制功能,单片机内部往往还集成了许多面向测控对象的接口电路。 因此,单片机也被称为微控制器MCU Micro Controller Unit
定义: 单片机是中央处理单元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一定容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定时器/计数器以及I/O(Input /Output)接口电路等微机的主要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称为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简称单片机(SCM)。 单片机也称为: • 微控制器 MCU(Micro Controller Unit) • 嵌入式控制器EMCU(Embedded Micro Controller Unit) 我国,习惯使用“单片机”这一名称。
主流的单片机产品系列 1-4、常用单片机介绍 8051系列,经典的单片机。 PIC8、PIC16系列。 AVR系列。 MSP430系列。 S08系列、S12系列、68K系列 Cortex-M系列 M14K系列
1-4、常用单片机介绍 单片机的主要生产厂商
INTEL公司单片机的发展历史 • 1971年Intel推出4位微处理器4004 • 1976-1978 初级8位单片机MCS-48系列: • 8748/8048 • 1978-1982 高档8位单片机MCS-51系列: -51:子系列 -52:子系列 • 1983-1990 16位单片机MCS-96系列: 8098/8096、80C198/80C196 • 1990-~ 32位单片机80960 8031/8051/8751 8032/8052/8752
8051系列单片机:所有具有8051指令系统的单片机8051系列单片机:所有具有8051指令系统的单片机 20世纪80年代后期:Intel公司以专利的形式把8051内核技术转让给其它半导体公司。这些厂家生产的51兼容单片机,与8051的系统结构(指令系统)完全相同。不应直接称为MCS-51系列单片机,MCS只是Intel公司专用的单片机系列符号。
1.1 51单片机的内部硬件结构及工作原理 项目一 单个发光二极管闪烁 51单片机由CPU、内部数据存储器(RAM)、内部程序存储器(ROM)、定时/计数器、并行输入/输出(I/O)、串行口、中断控制系统、时钟电路部分组成。
存放程序、原始数据或表格 存放可读写的数据 实现定时和计数功能 提供其它部件工作所需的时钟信号 完成运算和控制功能 实现单片机之间或与其它设备之间的串行数据传送 管理和处理中断请求 实现数据的并行输入/输出
51单片机中CPU的工作原理 CPU主要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 运算器 运算器由8位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Arithmetic Logic Unit)、8位累加器ACC(Accumulator)、8位寄存器B、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Program Status Word)、8位暂存寄存器TMP1和8位暂存寄存器TMP2等组成。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操作。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操作。 • 累加器A:使用最频繁的寄存器,也可写为ACC,CPU内外的数据传送大多数都通过A进行。参与运算的数据之一需通过A输入ALU,而运算的结果也存放在A中。 • 暂存器:暂存运算过程的中间数据,用户无法访问。
控制器 控制器主要由指令部件(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IR、指令译码器、堆栈指针SP、数据指针DPTR)、时序部件(时钟发生器)及操作控制部件(定时控制逻辑)等组成。
程序计数器PC(Program Counter) 存放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在程序存储器中的地址。 • 指令寄存器:暂存从程序存储器读取的指令,等待译码。 • 指令译码器:对送入的指令进行译码。 • 时钟发生器:用于产生操作控制部件所需的时序信号。 • 操作控制部件:形成与指令操作相应的操作控制序列信号。
51单片机执行程序过程 单片机的工作过程就是执行程序的过程,即逐条执行指令的过程。计算机每执行一条指令都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取指(读取指令)、译码(分析指令)和执行(执行指令)。 • 取指:读取存放在程序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代码,放入指令寄存器。 • 译码:分析读取的指令,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 • 执行:根据译码产生的控制信号,完成相应的操作。
总结: 51单片机与一般微型计算机的工作过程的主要区别在于: 51单片机——直接从ROM中读取指令并执行,用户程序必须事先烧写在ROM中。 微型计算机——从内存(RAM)中读取指令并执行,用户程序一般存放在外存(硬盘、光盘等)上,被执行的部分才加载到内存中去。
引脚按功能分为4类: 1.电源引脚 (1)VCC:接+5V电源; (2)GND或VSS:接地。 通常,在接近芯片引脚处, VCC与GND之间应接上退耦电容。
2.时钟信号引脚 (1)XTAL1:接外部晶体的一个引脚,采用外部时钟信号时,此引脚应接地。 (2)XTAL2:接外部晶体的另一端。可输出时钟信号,采用外部时钟信号时,外部时钟信号应接到此引脚上。
时钟电路 时钟电路用于产生单片机工作时序所必需的时钟控制信号。 时钟频率直接影响单片机的速度,电路的质量直接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常用的时钟电路有两种方式:内部时钟方式和外部时钟方式。
内部时钟方式 51单片机
CPU时序相关的几个概念 时序:CPU在执行指令时各控制信号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 单片机执行的指令的各种时序均与时钟振荡电路有关。
振荡周期 (又称节拍,用P表示): 内部振荡器的周期,是单片机的基本时间单位。若外接晶体的频率为fosc,则振荡器的周期为Tosc=1/fosc。 例如:fosc=6MHz,Tosc=166.7ns。 • 时钟周期(又称状态,用S表示): 振荡脉冲经过二分频后的周期。一个状态包含两个节拍,前一个叫P1,后一个叫P2。
机器周期(T): CPU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机器周期 。 一个机器周期又分为6个状态,并依次记为S1~S6,一个状态包括2个节拍P1和P2,因此一个机器周期总共有12个节拍(1T=6S=12P),记为S1P1、S1P2、…、S6P1、S6P2。
指令周期: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指令周期,一般由若干(1~4)个机器周期组成。指令周期: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指令周期,一般由若干(1~4)个机器周期组成。
3. 控制引脚 提供控制信号,有的引脚还具有复用功能。 (1)RST:复位(RESET)。 用于提供复位信号,以控制触发单片机进入复位状态。
为何要复位? 复位是单片机的初始化操作,单片机在启动运行时,都需要先复位,它的作用是使CPU和系统中其他部件都处于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
复位状态 • 复位完成后的初始状态称为复位状态 • 复位后PC寄存器初始化为0,于是单片机自动从地址为0的单元开始执行程序。 • 复位后片内其他部件的状态在学习相关部件时介绍。
复位信号 RST(复位信号输入端,高电平有效,有效时间要求至少持续2个机器周期即24个振荡周期) 。
单片机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 • 电源正常 • 时钟正常 • 复位正常 为满足上述条件所外接的电路与单片机本身一起构成所谓的“最小单片机系统”。
(2) (3):外部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低电平时可选中外接的程序存储器。 第二功能:为编程脉冲输入端。 第一功能:ALE(Address Latch Enable)为地址锁存允许,用于系统扩展时低8位地址的锁存。
(4) 第一功能:为是否使用片内程序存储器选择控制端。 • 可以看到,与程序存储器的编程(将用户程序固化到ROM中)相关的引脚是VPP和 ,这两个引脚功能只是在烧写程序时使用,而正常工作时只能使用另外的功能。 第二功能:VPP用于施加编程电压。
4. I/O口引脚 P0口:P0.0~P0.7,为8位双向I/O口。 P1口:P1.0~P1.7,为8位准双向I/O口。 P2口:P2.0~P2.7,为8位准双向I/O口。 P3口: P3.0~P3.7,为8位准双向I/O口。
P3口的第二功能定义 引脚 第二功能 P3.0 RXD(串行输入口) P3.1 TXD(串行输出口) P3.2 INT0 (外部中断0) P3.3 INT1 (外部中断1) P3.4 T0(定时器0外部计数输入) P3.5 T1(定时器1外部计数输入) P3.6 WR (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 P3.7 RD (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 • P3口具有第二功能定义。
存储器简介 二、51单片机的存储器结构 • 存放程序和数据的记忆装置 • 用途:存放程序和要操作的各类信息(数据、文字、图像、…) • 内存:ROM、RAM • 特点:速度快,容量小 • 外存:磁盘、光盘 …… • 特点:顺序存取/块存取,速度慢,容量大
有关内存储器的几个概念 A.内存单元的地址和内容 B.内存容量 C.内存的操作 D.内存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