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1

第十五章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第十五章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第一节人类遗传病及其类别. 一、人类遗传病实例. 1. 新生儿中, 1.3% 有先天性缺陷,其中 70%~80% 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 2.15 岁以下死亡的儿童, 40% 由于遗传病或者其他先天性疾病所致。 3 、自然流产中, 50% 是由于染色体异常引起的。 4 、 21 三体综合症总数不少于 100 万人,且每年出生的患儿高达 2 万。. 抗维生素 D 佝偻病患者. 21 三体综合症又称先天愚型,是一种最常见的染色体病。染色体检查,患者比正常的人多了一条 21 号染色体。

reub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五章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五章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2. 第一节人类遗传病及其类别 • 一、人类遗传病实例 • 1.新生儿中,1.3%有先天性缺陷,其中70%~80%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 • 2.15岁以下死亡的儿童,40%由于遗传病或者其他先天性疾病所致。 • 3、自然流产中,50%是由于染色体异常引起的。 • 4、21三体综合症总数不少于100万人,且每年出生的患儿高达2万。 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

  3. 21三体综合症又称先天愚型,是一种最常见的染色体病。染色体检查,患者比正常的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21三体综合症又称先天愚型,是一种最常见的染色体病。染色体检查,患者比正常的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 • 智力低下,发育缓慢。眼距较宽,外眼角上斜,口常半张,舌伸出口外。一半患者有先天性心脏病。

  4. 多指、并指 白化病 多指 唇裂

  5. 新生儿中较常见的一种隐性遗传病。 • 患儿在3—4月出现智力低下,头发发黄,尿中因为还有过多的苯丙酮酸而有异味。 • 患者缺少一种基因,导致一种酶的缺少,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转化成酪氨酸,而是转化成苯丙酮酸。 苯丙酮酸尿症

  6. 二、人类遗传病的分类 (一)单基因遗传病 孟德尔式遗传 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常染色体遗传病 先天性聋哑、白化病、苯丙酮尿症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分类: 抗维生素D佝偻病 伴X显性遗传病: 伴性遗传病 红绿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伴X隐性遗传病:

  7. (二)多基因遗传病: 较常见的有如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哮喘、糖尿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神分裂症,风湿病、颠痫等,以及唇裂、腭裂、脊柱裂等先天畸形。 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1、有家族聚集现象 ; 2、易受环境因素影响3、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 遗传风险预测: 一个人是否容易患病,受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遗传因素所起到的作用大小程度称为遗传率,各种多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率是有差别的,

  8. 常见多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率

  9. 人类正常男性染色体 (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常染色体病:(1)21三体综合征 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愚型)

  10. 母亲生育年龄与21三体综合征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母亲生育年龄与21三体综合征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11. (2) 18—三体综合症(Edward syndrome) 首先是由爱德华等人于1960年描述的。是次于先天愚型的第二种常见染色体三体征。新生婴儿中的发生率为1∶3500~8000,多发生在年龄较大的父、母亲,52%超过35岁。女孩比男孩发生率高,约为3~4∶1。母亲秋冬季受孕者发生率较高,且随生育时父母亲年龄增长而发生率有所增加。母亲的平均年龄为32.5岁,以30~35岁和40~45岁为两个高峰,父亲平均年龄为34.9岁。少数病人与双亲年龄无关。母亲平均妊娠42周,常为过期生产,且母亲妊娠时感到胎动微弱,羊水多,胎盘小,常常只有一支脐动脉。 文献报道胚胎5周前发育正常,在妊娠第6~8周开始出现异常。

  12. 主要特征: 1、患儿出生时体重轻,平均2200余克,发育差;体格小,哺乳困难,对声响反应微弱,骨骼和肌肉发育不良 。 2、生长迟缓,智力低下; 3、头面部及手足畸形等(头前后径长,头围小,枕骨突出。两眼及眉距增宽,两侧内眦赘皮,角膜混浊,眼睑下垂。鼻梁细长及隆起,鼻孔常向上翻。嘴小,腭弓高且窄,下颌小。 耳有明显特征:耳位低,耳廓平,上部较尖。此外,偶见脑膜膨出、唇裂、腭裂、后鼻孔闭锁及外耳道闭锁等畸形。颈短,颈皮过长呈蹼状 ;腹肌缺陷多见脐疝、腹股沟疝及腹直肌分离 。 手指屈曲,拇指、中指及食指紧收,食指压在中指上,小指压在无名指上,手指不易伸直, 指甲发育不良 ;偶见短肢畸形 )

  13. (3)13—三体综合征(Patau syndrome) 4、 外生殖器常有畸形:男性隐睾,女性外生殖发育不良。 5、甲状腺、胸腺发育不良,肾上腺特别小。 6、皮肤多毳毛,皱褶多,出现血管瘤。指纹特征包括六个以上弓形纹,第五指只有一横纹,30%有通贯手 由帕韬在1960年首次描述。患儿的畸形和临床表现要比21三体性严重得多。 主要特征: 1、 颅面的畸形包括小头,前额、前脑发育缺陷,眼球小,常有虹膜缺损,鼻宽而扁平,2/3患儿有上唇裂,并常有腭裂,耳位低,耳廓畸形,颌小; 2、其它常见多指(趾),手指相盖叠,足跟向后突出及足掌中凸,形成所谓摇椅底足。

  14. 3、 男性常有阴囊畸形和隐睾,女性则有阴蒂肥大,双阴道,双角子宫等。 4、脑和内脏的畸形非常普遍,如无嗅脑,心室或心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多囊肾、肾盂积水等,由于内耳螺旋器缺损造成耳聋。 5、智力发育障碍见于所有的患者,而且程度严重,存活较久的患儿还有癫痫样发作,肌张功力低下等。 三体共同特征:1、面部畸形;指特征性 2、心脏等畸形 3、智力低下

  15. (2) 21单体综合征 21单体综合征核型为45,XY-21,是一种罕见的严重致残的染色体病,自从Ohama(1972)首报后,至今活婴已有多例,通常在3周至20个月死亡,一例活到11岁。 临床表现: (1)出生前、后生长障碍; (2)窄额,小头,睑裂上斜,鼻根宽,带有宽鼻尖和前倾鼻孔的短鼻子,嘴宽而下翻,腭弓高成腭裂,耳大而低位,小颌。 (3)心脏畸形。关节挛缩。指、趾异位,癫痫,皮肤异常。 (4)中度到极度智力障碍。

  16. (3)部分三体综合征 3号染色体短臂部分重复, 患儿生长发育迟缓,头小而短,小鼻或鼻梁隆起,下唇外翻,招风耳,隐睾,阴茎发育不良,先天性心脏病。 倒位合并三体综合征:小头、小颔、嘴巴,扁鼻梁,鼻孔上朝,招风耳。

  17. (4)部分单体综合征 猫叫综合征(cat cry syndrome): 5号染色体短臂部分缺失。1963年由Lejeune等首次报道。 • 发生率为十万分之一,在国内外均很少见。患儿一般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头央部畸形,哭声奇特,皮纹改变等特点,并有智能障碍,而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哭声类似猫叫。据称,病儿哭声异常可能系喉部发育不良所致,也可能与脑损害有关。 •   据临床观察,患儿比正常新生儿喜哭,猫叫样的哭声显著,此外,患儿眼距较宽,耳廓位置偏低,并伴生较多毛发,口腔中上腭也较高。此间医学遗传专家说,患有“猫叫综合症”的新生儿,先天愚型,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手段。

  18. 2、性染色体疾病(1)性畸形综合症(2)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fragile X syndrome,fra X) fra X是一种主要表现为智力低下的染色体病,又称为脆性X染色体病智力障碍综合征(fragile X chromosome metal retardation syndrome)。该病家系由马丁(Martin)和贝尔(Bell)在1943年首报,故又称为马丁-贝尔综合征。 该病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低叶酸的培养条件下,可出现脆性X染色体(fra X)。fra X是指在Xq27和Xq28带的交界处具有细丝样部位或裂隙(gap)而使其长臂末端呈现随体样结构。由于该部位易断裂,表现出脆性,故称为脆性部位(fragile site)。这种脆性部位是可以遗传的,而且以孟德尔规律传递。

  19. 主要表现为中度到重度的智力低下,其它常见的特征尚有身长和体重超过正常儿,发育快,前额突出,面中部发育不全,下颌大而前突,大耳,高腭弓,唇厚,下唇突出,另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大睾丸症。一些患者还有多动症,攻击性行为或孤癖症。20%患者有癫痫发作。过去曾认为由于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因此女性携带者不会发病,但由于两条X染色体中有一条失活,女性杂合子中约1/3可有轻度智力低下。主要表现为中度到重度的智力低下,其它常见的特征尚有身长和体重超过正常儿,发育快,前额突出,面中部发育不全,下颌大而前突,大耳,高腭弓,唇厚,下唇突出,另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大睾丸症。一些患者还有多动症,攻击性行为或孤癖症。20%患者有癫痫发作。过去曾认为由于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因此女性携带者不会发病,但由于两条X染色体中有一条失活,女性杂合子中约1/3可有轻度智力低下。 治疗:Lejeune 认为叶酸缺乏是Fra X综合征时智力低下的原因,他用大剂量叶酸治疗患者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其他作者未能证实叶酸的疗效。新近一些作者认为中枢神经兴奋剂疗效较好,但副作用大。其它有用可乐定(clonidine)、心得安者,据称可减轻多动症。

  20. 第二节 肿瘤与遗传 一、肿瘤与癌症 指生长失去正常调控而无限自主增生的细胞群。体细胞遗传物质的突变是肿瘤形成的直接原因,故肿瘤属于体细胞遗传病。其中的一类恶性肿瘤即通常所指的癌症。 (一)癌症 1、诱变因素:如化学致癌物、放射性物质、病毒以及慢性炎症刺激等等, 2、癌症实质: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后引起的一类细胞分化异常的性状总称。 3、癌细胞特征:癌细胞是一种变异的细胞,是产生癌症的病源,生长失去控制,具有恶性增殖和扩散、转移能力,即具有无限生长、转化和转移三大特点,因而癌细胞具有特殊的表型特征,比如能够快速分裂、侵入其他细胞的疆域、较高的代谢速率、异常的形状等。 4、引起癌症的突变类型:提高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细胞对凋亡的敏感性,提高细胞的突变率或延长细胞寿命。大多数突变都是在某个特定的体细胞中新形成的。

  21. (二)遗传性癌前病变 有一些遗传病常可并发癌症,因而被视为遗传性癌前病变。 染色体异常患者容易并发恶性肿瘤,如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急性白血病发病串较正常群体高18一20倍,发病年龄提早2—3年,甚至在新生儿期就出现白血病血象,易于发生白血病反应,患者并发其他恶性肿瘤的几率较一般儿童高2—6倍。 单基因遗传病中也有不少是易于并发或转化为癌症,例如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其特症是累及整个结肠的多发性腺瘤样息肉,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息肉出现于儿童期或青年期并引发腹泻和直肠出血,30岁后癌变率几乎达100%。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着色性干皮病(遗传性核酸内切酶缺乏,UV形成嘧啶二聚体,切除修复缺陷),最后可并发皮肤癌变.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癌。 x隐性伴性遗传病中低丙球蛋白血症是一种先天性免疫缺乏症,这是由B细胞缺乏引起的体液免疫障碍,患者常易并发白血病及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等琳巴系统恶性肿瘤。

  22. 二、癌基因(oncogene) 发现(1)本世纪初发现某些病毒对动物有致癌作用;(2)70年代从逆转录病毒中发现癌基因(oncogene,onc);(3)80年代初在人膀胱癌细胞株中证实有oncogene。目前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领导人之一迈克-斯特拉顿说“已经在人类基因组里发现了大约350种致癌基因”。可分为2类: • (一)病毒癌基因(v-onc) • 存在于病毒(大多是逆转录病毒)基因组中能使靶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基因。它不编码病毒结构成分,对病毒无复制作用,但是当受到外界的条件激活时可诱导肿瘤发生的作用。如鸡的劳氏肉瘤病毒。 • 1、发现: • 1911 Peyton Rous发现鸡肉瘤病毒(RSV)可以致癌,其中与致癌有关的基因src(酪氨酸激酶)称为癌基因,1966诺贝尔奖 • Bishop,Varmas 证实RSV中的src不是逆转录病毒固有的,而是来自宿主基因组的src基因,1989 诺贝尔奖

  23. 人类常见的致瘤病毒 RNA病毒 人类T淋巴性病毒Ⅰ(HTLV-Ⅰ) DNA病毒 EBV(人类疱疹病毒,它主要感染人类口咽部的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是多种恶性肿瘤(如鼻咽癌)的病因之一)HSV(单纯疱疹病毒),HCMV(巨细胞病毒)。 习惯上将逆转录病毒上所含的致癌基因称为v-onc,而将宿主细胞基因组中的同源基因称为原癌基因或细胞癌基因 (二)细胞癌基因(c-onc)或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 是脊椎动物和人类的正常细胞中所具有的与病毒癌基因同源DNA序列。这段核苷酸序列在正常细胞中以非激活形式存在,故又称原癌基因(proto-onc). 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激活可致癌变。原癌基因具有内含子和外显子 1、细胞癌基因的特点: (1)广泛存在于生物界。 (2)进化过程中,基因序列高度保守,作用通过其表达产物蛋白质来体现; (3)存在于正常细胞中,对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调控细胞生长和分化起重要作用 ,是细胞发育、组织再生、创伤愈合等所必需的 。 (4)在某些因素作用下,一旦被激活,就会形成癌性的细胞转化基因。

  24. 2、细胞癌基因的分类: (1)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 GF)及其类似物,以及生长因子受体(GF--R) (2.)酪氨酸蛋白激酶:某些酶蛋白磷酸化(ser) (3)GTP结合蛋白:影响细胞内的信号系统 (4)核内蛋白质: 结合DNA发挥转录调控作用,甚至影响复制 由此可将癌基因分为相应的几类,或称癌基因家族用字母表示, 超过100个 常见癌基因: 1.c-sis 基因 : 位于染色体22q,其表达产物P28sis,是编码血小板源生长因子-β链(的基因。是细胞有丝分裂原,正常表达对细胞生长、分裂、分化的正常调控具有重要作用。当 P28sis高表达时,能刺激多种细胞增殖,主要在神经胶质细胞瘤、骨肉瘤、纤维肉瘤、横纹肌肉瘤中表达。 2.c-erbB基因 : 位于染色体7q12-14,其表达产物gP170c-erbB,是编码生长因子受体的基因,它的产物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高度同源,可与配体EGF结合或没有配体结合时都能传入生长信号。

  25. 3.c-src 基因:位于20q13.3,其表达产物P60 c-src,是编码酪氨酸蛋白激酶的基因。它多定位在细胞膜上,可使底物中酪氨酸残基磷酸化,将信息从活化的受体传至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促进细胞增殖、移动等。TPK是c-src 家族的显著特征之一,该酶活性与细胞恶性有密切关系。主要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中高表达。 4.c-ras 基因家族:该家族基因包括c-Ha-ras、c-Ki-ras、N-ras,分别位于染色体11p15.2、12p12.1、1p22,所编码的蛋白质分子量均为P21c-ras(小G蛋白的一种 ),它能与鸟嘌呤核苷酸(GTP、GDP)有高度亲和力,并且具有GTP酶活性而水解GTP为GDP,P21ras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P21c-ras热点突变是N端第12、13、59、61位氨基酸,使Ras蛋白的GTP酶活性下降,而且对GTP酶激活蛋白(GAP)作用产生耐受,因此Ras- GTP长期处于激活状态,连续产生细胞生长信号,引起细胞永生化。ras 基因家族的表达有相对的组织特异性:rasH主要在泌尿道肿瘤中表达,rasK主要在肺癌和结肠癌中表达,rasN主要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及神经母细胞瘤中表达。 5.c-raf 基因 位于染色体3p25,其表达产物P74 c-raf,是编码丝/苏氨酸蛋白激酶的基因。定位细胞质内,可作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激酶的激酶(MAPKKK),逐级将丝/苏氨酸残基磷酸化形成MAPK,引起细胞增殖反应。 6.c-myc 基因 定位于8q24,其表达产物P64 c-myc,定位于细胞核内,属DNA结合蛋白。当P64 c-myc高表达时,与DNA上的位点结合,激活与生长增殖有关基因的转录,抑制与分化有关的基因表达,使细胞获得无限增殖、永生化的功能。myc基因家族在泌尿生殖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多种肿瘤均有高表达,而且以扩增形式进行。

  26. 3、细胞癌基因的激活机制

  27. (1)点突变 膀胱癌细胞株癌基因ras: no.12 GGC—GTC 甘氨酸--缬氨酸 点突变激活C-rasH癌基因,造成细胞癌基因大量表达 (2)病毒诱导与启动子插入 如:逆转录病毒感染细胞,基因组两端长末段重复序列(LTR)插入到c-onc适当位置,其启动子可使c-onc激活。 (3)基因扩增 癌基因在结构上没有改变,但其拷贝数不断扩增而增多,导致其产物增加。 (4)染色体易位染色体断裂重排引起致癌基因的重排或融合,产生异常蛋白而使细胞转化,如burkitt淋巴瘤 t(8;14) 8q24→14q32 C-myc被激活。 癌变的发生是多阶段,不同阶段相继或同时又有不同癌基因激活

  28. 三、抑癌基因 遗传性肿瘤细胞中特定染色体或染色体的某一部分丢失,丢失的这一部分可能对细胞的恶性转化有抑制作用,因此推测在此染色体上存在抑癌基因。 1986年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隐性癌基因Rb被克隆并测序, 抑癌基因首次被证实 已发现的抑癌基因有10余种,都是通过缺失或失活而致细胞恶性转化的。 1. P53基因(编码一种分子量为53kDa的蛋白质,命名为P53) 1979年发现,53kD的磷酸化蛋白, 细胞核内,17p13.1,野生型p53基因称为抑癌基因 , 正常p53的生物功能好似“分子警察” : G1期检查DNA损伤点,监视细胞基因组的完整性,如有损伤P53蛋白阻止DNA复制,以提供足够的时间让损伤DNA修复,如果修复失败,P53蛋白则引发细胞程序性死亡,阻止具有基因损伤可能诱发癌变的细胞产生. 2.Rb基因(视网膜细胞瘤基因) Rb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3q14,转录产物约4.7kb,表达产物为928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量约105kDa,称为P105-Rb。Rb蛋白分布于核内,是一类DNA结合蛋白,Rb蛋白的磷酸化/去磷酸化是其调节细胞生长分化的主要形式,当细胞受到刺激开始分裂时,Rb蛋白被磷酸化失活,使细胞进入S期。当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时,失活的(磷酸化的)Rb蛋白通过脱磷酸化使子细胞处于G1期或G0的静止状态。如果由于点突变或13q14的丢失而使Rb基因失活, Rb蛋白的表达就会出现异常,细胞就可能持续地处于增殖期,并可能由此恶变。

  29. 3. DCC基因 DCC基因最初从直肠癌中得到鉴定,位于18q21.1,含有1.4Mbp和29个外显子。其表达产物为190kD的跨膜磷蛋白,膜外有1100个氨基酸,膜内有324个氨基酸。DCC的氨基酸序列与NCAM及其它相关的细胞表面糖蛋白具有同源性,这提示DCC功能的丢失可能导致细胞间接触、粘附能力下降,从而提高癌细胞的转移能力。 4、抑癌基因APC 被认为是与大肠腺癌发生相关的热点基因,APC基因是由Herrera于1986年对1例格德纳综合征(葡萄糖注射液)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研究时发现的一个新的抑癌基因,位于染色体5q21。其cDNA克隆系列分析显示为一8535bp生成的开放阅读框架,共有21个外显子 ,编码一个284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即APC蛋白,分子量为300 KD,定位于胞浆,是一胞浆蛋白,亲水性,明显位于结直肠上皮细胞基底膜侧。

  30. 抑癌基因作用机理: 涉及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分裂,分化过程,也可能与激酶,信息在胞内的传递密切相关

  31. 世界最小“拇指姑娘”身高仅27英寸(组图)   在美国密歇根州的苏圣玛丽有一个小不点女孩名叫卡拉迪·约迪-布鲁利。卡拉迪·约迪-布鲁利3岁半的时候,她的身高只有27英寸、体重10磅,看起来像一个刚满月的婴儿。卡拉迪患的是原始侏儒症。

  32. 卡拉迪生命中的最大危险是动脉瘤,这些在血管中的肿瘤有可能会突然破裂并致她于死地。

  33. 卡拉迪出生时只有2.5磅,当时她的手只有一般婴儿的四分之一大,脚只有1英寸半长。卡拉迪出生时只有2.5磅,当时她的手只有一般婴儿的四分之一大,脚只有1英寸半长。

  34. 原始侏儒症专家查尔斯·斯科特指出:“他们是世界上最小的孩子,而导致原始侏儒症形成的原因一直是个医学之谜。原始侏儒症和普通侏儒症不同,原始侏儒症患者的身体比例像正常人一样协调,只是身体发育很缓慢。迄今全世界被确诊的患者只有58人,而且医学界尚未找到治愈该病的方法 原始侏儒症还会有一系列的并发症,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都将面临弱视、脊椎弯曲、牙齿松脱和血管动脉瘤,并且开口说话的时间较普通人晚3年或3年以上,寿命较普通人短,有些患这种疾病的患者将永远失去自立行走的能力;

  35. 克里斯汀·利里现年25岁,是目前世界上最年长的原始侏儒症患者。克里斯汀·利里现年25岁,是目前世界上最年长的原始侏儒症患者。

  36. 遗传病的危害 统计资料 • 我国人口中有20%-25%的人患有各种遗传病!其中单基因遗传病约3%-5%,多基因遗传病约15%-20%,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约0.5%-1%。 • 每年新出生的儿童中,有先天性缺陷的约1.3%,其中70%~80%是遗传因素所致。在自然流产儿中,约50%是染色体异常引起的! • 我国人口中患21三体综合症的人就在100万以上。

  37. 化学污染 放射性污染 环境污染是导致遗传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38. 第三节 优生学及优生措施 英国学者高尔顿在1883年首先提出“优生学”(eugenics)一词 :即运用遗传学原理改善人类遗传素质的科学。 高尔顿(S.F.Galton)

  39. 优生学可分为:一、正优生学(positive eugenics)或演进性优生学 研究如何维持和促进人群中有利(优良)基因频率的增长。人们设想或试行措施: 1.提倡优生优育。2.人工授精。精子库,提高精子质量3. 试管婴儿(test tube baby,确切应称为体外受精及胚胎移植。即应用腹腔镜将已成熟的卵子从腹腔内取出,在体外与精子受精。当卵裂进行到4~8细胞期时,将幼胚移植到子宫内,让其着床发育成胎儿。此法用以解决女性不育,特别是输卵管闭塞。从1978年第一例“试管婴儿”报告以来,已有1000多例问世。4. 单性生殖。 5. 遗传工程。 二、负优生学(negative eugenics)或预防性优生学 研究如何减少群体中有害的基因频率,减少遗传病的发生。

  40. 第四节 遗传病的预防 一、环境保护二、遗传携带者的检出 遗传携带者(genetic carrier)是指表型正常,但带有致病遗传物质个体。 一般包括: (1)隐性遗传病杂合体; (2)显性遗传病的未显者; (3)表型尚正常迟发外显者; (4)染色体平衡易位的个体。

  41. 三、遗传咨询或称遗传商谈 医生通过询问、检查、收集家族史来解答遗传病患者或其亲属提出的有关该病病因、遗传方式、诊断、治疗及预后等问题,估计再发危险率。遗传咨询包括: 1、婚前咨询: 涉及的问题:本人或对方家属中有某种遗传病能否结婚,后代健康估测;本人或对方有某种遗传病能否结婚? 2、 产前咨询:主要遇到的问题是 (1)双方中一方或家属有遗传病或先天畸形,生育小孩患病机会大小,能否预测? (2)已生育过患儿再妊娠是否会再生育同样患儿? (3)孕期接触过射线或某些化学物质,会不会影响胎儿健康发育?等等。

  42. 3.  一般遗传咨询: 常碰到的问题是 (1)本人有遗传病家族史,这种病是否会累及本人或子女? (2)某种畸形是否遗传病,能不能影响后代? (3)习惯性流产、夫妻多年不孕,希望能得到生育指导? (4)已诊断的遗传病询问治疗方法? (5)接触过射线、化学物质会不会影响后代?等等。 四、婚姻指导及选择性流产 1.婚姻指导 隐性遗传病杂合体间的婚配,是生育患儿的最主要来源。因此必须劝阻两个杂合体间的结婚。在尚无条件进行杂合体检测时,则应避免近亲结婚。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