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 likes | 686 Views
妇产科血栓的诊断和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血液学研究所(200025) 王鸿利. 妇产科血栓的危险因素. (一)患者自身的危险因素 年龄:每增长 20 岁, VTE 风险增加 10 倍,> 70 岁尤其多见; 肥胖:体重指数 (BMI) > 30g/m 2 , VTE 风险增加 3 倍; BPC↑ :≥ 350×10 9 /L 、心衰、感染, VTE 风险增加 12~17 倍。. (二)妇科肿瘤的危险因素 多见卵巢瘤、宫颈瘤、子宫内膜瘤,凝血因子水平↑,肿瘤肿大、转移、淋巴结肿大,增加 VTE 的发生。
E N D
妇产科血栓的诊断和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血液学研究所(200025) 王鸿利
妇产科血栓的危险因素 (一)患者自身的危险因素 • 年龄:每增长20岁,VTE风险增加10倍,>70岁尤其多见; • 肥胖:体重指数(BMI)>30g/m2,VTE风险增加3倍; • BPC↑:≥350×109/L、心衰、感染,VTE风险增加12~17倍。
(二)妇科肿瘤的危险因素 多见卵巢瘤、宫颈瘤、子宫内膜瘤,凝血因子水平↑,肿瘤肿大、转移、淋巴结肿大,增加VTE的发生。 一项妇科95例肿瘤,确诊时45%(43/95)有VTE,肿瘤进展时,55%(52/95)有VTE。
手术因素: Benedetti等术后发生VTE 6%(10/168);术后3个月发生VTE 38%(28/168);VTE发生于术后2d~2W。 放/化疗因素: Jacobson等,18%(8/48)发生VTE;另有报道放疗3个月发生VTE34%(11/32)。
(三)妊娠的危险因素 分娩前期、分娩后产褥期和妊娠合并症等常伴高凝状态、制动、肥胖、手术或感染,致血流瘀滞,激素改变,促进血栓形成。
(四)口服避孕药和雌激素治疗 • 雌激素可使凝血因子Ⅶ、Ⅹ、Ⅻ、ⅩⅢ水平↑; • 雌激素可使抗凝因子PC、PS、AT水平↓; • 导致高凝状态→血栓形成。
(五)抗磷脂综合症(APS) 患APS妊妇中,血栓发生率为30%~50%,每年复发率为10%~59%。 50%反复流产妊妇与APS有关。
(六)基因缺陷 56%的反复流产/死胎孕妇与PC、PS、AT缺陷症,APC抵抗,高Fg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凝血酶原20210 G→A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有关。
(七)伴发疾病 • 代谢综合征 • 自身免疫病 • 全身性感染 • 肾病综合征 • 心力衰竭 • 创伤/手术
静脉血栓(VTE)的诊断 (一)DVT的诊断 • 临床表现
1、D-dimer(D-D)检测:WHO建议用ELISA法测定,临床界值为500μg/L。1、D-dimer(D-D)检测:WHO建议用ELISA法测定,临床界值为500μg/L。 对PTE-DVT,D-D的敏感度高(几乎100%),特异度低(44%),阴性预测值高(>98%),故D-D< 500μg/L,96%的PTE怀疑者可被排除。但是单用D-D>500μg/L不能诊断PTE/DVT. • 辅助诊断
2、影像诊断,见表: *准确率;△“金标准”;#与造影符合率为93%。
VTE的诊断方案 PTE-DVT,D-D与临床评估结合使用,见图: 临床怀疑PTE/DVT 临床评估 低中度可疑 高度可疑 D-dimer (>500μg/L) D-dimer (<500μg/L) 辅助检查 (+) (-) 排除血栓 无血栓 血栓症 治疗
(二)PTE的诊断 • 临床表现
辅助诊断 *准确率;△“金标准”;#与造影符合率为93%。
PTE的诊断方案 PTE-DVT,D-D与临床评估结合使用,见图: 临床怀疑PTE/DVT 临床评估 低中度可疑 高度可疑 D-dimer (>500μg/L) D-dimer (<500μg/L) 辅助检查 (+) (-) 无血栓 血栓症 排除血栓 治疗
(三)静脉血栓(VTE)的防治 目的是防止静脉血栓的发生、扩展、复发和残留血栓后综合征。 1、DVT的治疗 首选抗凝药物。
1、DVT的治疗 溶栓治疗:时间窗为7~10d;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和下腔静脉血栓,病死率从60%→30%。 UK 200u/kg,静滴2h rt-PA 50mg,静滴2h Reteplase 10u/次,静推,30min再用一次 *溶栓前可用uFH,但溶栓日停用; 妊娠期可用溶栓剂,分娩日停用。
2、PTE的治疗 抗凝治疗:血液动力学稳定者[无休克/BP(收)>90mmHg,血压幅度< 40mmHg] 用LMWH、uFH或磺达肝癸钠等,一般用>5d,后改为VKA维持(INR 2.0~3.0)×6~12个月。
溶栓治疗: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者[休克/BP(收)<90mmHg,血压幅度≥ 40mmHg,持续>15min] 用UK/rt-PA,静脉全身/导管局部溶栓。 合并LMWH,后改为VKA治疗。
3、抗凝/溶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 出血风险:低度0分;中度 1.0~4.0分;高度≥4.0分。
抗磷脂综合症(APS) 体内产生针对磷脂蛋白的自身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导致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APS的诊断 继发性:发生率47%。 1、病毒 30%;HIV 80%~90%; 梅毒 93%;传淋 39%; 传单 20%;结核 20%; 其他 疟疾、寄生虫、卡氏肺孢虫 1、病因诊断
2、自身免疫病 SLE 37%,其中10%~20% LA(+),30%~50%ACA(+);干燥综合征、混合结缔组织病、类风关
3、药物 氯丙嗪、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本妥英纳、干扰素、可卡因、青霉素等 4、其他 肿瘤:黑色素瘤、肺癌、淋巴瘤、白血病、淋巴增生性疾病、浆细胞瘤。
原发性:发生率 53%。 原发性APS见于60%~80%的妇女,常有家族倾向。 其原因未明,可能与抗凝系统(AT、PC、PS)缺陷/抗磷脂抗体等相关。
临床表现 1、血栓形成 临床症状取决于血栓的种类、部位、大小及血栓形成的急性/慢性。VTE>ATE。 总发生率:30%,年发生率:1%,年复发率:10%~29%。 抗磷脂抗体伴其他危险因素,占初发血栓的50%
(1)静脉血栓栓塞(VTE) 反复下肢DVT:25%~59%。局部水肿、舯痛、浅静脉扩张、皮色加深。 肺栓塞(PE):50%。肺动脉高压、呼吸困难、胸痛、咯血。 其他部位血栓,腹腔、盆腔等。
(2)动脉血栓栓塞(ATE) 发病率:28% 脑血栓:>50%。脑梗塞、脑卒中、TIA; 冠脉血栓:23%。心肌梗死、心绞痛; 肢体动脉血栓:缺血性坏死;间隙性跛行、肢痛; 其他血栓:肠系膜动脉、上肢动脉、肾动脉、视网膜
2、产科病变 持续性LA(+)和ACA(+)与流产关系重大。 反复流产伴APA(+)者5%~38%[正常妇女仅为0.5%~2%为APA(+)] 高滴度抗体,持续超过3~4个月,常发生于早期妊娠自发性流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先兆子痫、HELLP综合征、早产或死胎。
3、血小板减少 多有周期性,急性发作的特点。 APS患者中伴PLT↓占40%~50% 很少有临床出血症状, 少数伴溶血、WBC↓
4、其他症状 神经系统:脑卒中、TIA,偏头痛、舞蹈病,神经炎、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 皮肤表现:皮下出血,多数皮下小血管血栓,紫斑、坏死、溃疡、发绀、结节等。 心瓣膜病变:瓣膜有纤维蛋白和血小板组成的赘生物,甚至发生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 少数有“灾难性/恶性血管阻塞综合征(Catastrophic 综合征)
实验室检查 主要是检查抗磷脂抗体(APA)。 1、抗心磷脂抗体(ACA):是诊断抗磷脂综合征(APS)的筛选试验。 ACA分为两类: 非β2-GPI依赖性抗体,多见于感染疾病; β2-GPI依赖性抗体,多见于自身免疫病。 ACA分为IgG、IgM、IgA型 IgG型/IgM型与血栓病有关 IgG型与流产有关。
2、狼疮抗凝物质(LA):是一组能延长凝血试验的抗体,有抑制磷脂依赖性凝血反应的作用,LA包括PT、APTT、KCT、dRVVT延长。磷脂依赖性凝血试验延长,加入正常血浆不能纠正,加入外源磷脂可被纠正。需排除其他抑制物。2、狼疮抗凝物质(LA):是一组能延长凝血试验的抗体,有抑制磷脂依赖性凝血反应的作用,LA包括PT、APTT、KCT、dRVVT延长。磷脂依赖性凝血试验延长,加入正常血浆不能纠正,加入外源磷脂可被纠正。需排除其他抑制物。
3、抗β2-GPI抗体:抗APA结合的靶抗原是磷脂结合蛋白β2-GPI,而不是磷脂。3、抗β2-GPI抗体:抗APA结合的靶抗原是磷脂结合蛋白β2-GPI,而不是磷脂。 一般认为抗β2-GPI抗体比ACA特异性高,有助于诊断APS,故认为β2-GPI抗体比ACA和LA更贴近于APS。据112例的统计(2007)
抗磷脂综合征相关抗体 SAPS:继发性抗磷脂综合征;SLE: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标准 修正的Sapporo诊断标准(Miyakis,etal.J Thromb Haemost,2006) + 1项 1项
1、临床标准(Miyakis,etal.2006) (1)血管血栓:≥1任何器官或组织动/静或小血管血栓(必须影象学证实) (2)妊娠病变: ≥妊10周, ≥1次不能解释的形态学正常死胎 ≥妊34周, ≥1次形态学正常的早产儿 ≥妊10周, ≥3次不能解释的自发性流产 某些临床表现:如心瓣膜病、肾脏病、血小板↓等,不特异
2、实验标准(Miyakis,etal.2006) (1)LA: ≥2次,间隔12周(血浆) 按照ISTH指南测定※ (2)ACA:IgG/IgM,(血清/血浆) 滴度>40GPI(或MPL)或>99th百分滴度 ≥2次,间隔12周 按照ELISA (3)抗β2-GPI:IgG/IgM,(血清/血浆) 滴度>99th百分滴度 ≥2次,间隔12周 标准ELISA
Text1 PTT-LA 3、LA实验流程(ISTH) 筛选试验(敏感性100%) 异常 混合试验 确诊试验(敏感性100%) 正常血浆 患者血浆 不能纠正 Test2 STAstaclot DRWscreen + Test1 Staclot LA (+) LA 孵育混合试验 Test2 DRVV证实 特异性 抑制物 纠正 因子测定 因子缺乏
APS的治疗 1、治疗原则(1)积极治疗原发病 (2)长期抗凝:强调个体化抗凝 治疗 (3)针对血栓发生:部位、反复 性,抗体浓度、持续时间, 临床表现、危险因素等决定 治疗。 (4)妊娠及分娩期,不用华法林;产 后可用于治疗。
2、继发性APS治疗 (1)治疗原发病:如SLE、反复流产等 (2)急性期:VTE<72h或ATE<8~12h,外科取栓/血管旁路术作为首选 手术无指证者可考虑溶栓治疗(UK、SK、rt-PA等)时间窗<48h。 溶栓后肝素+华法林ASA治疗,持续时间应长。 (3)慢性期:坚持时间需长:如>8年者复发率0%,坚持2年者复发率50%。
APS与VTE推荐治疗方案(指南) 应用华法林:靶值INR:2.5(IA级) ×12个月(1C+级) 不需要高靶值INR 针对个体患者:益处/危险性 血栓危险性 其他促血栓危险因素 出血并发症的可能
预防复发:华法林:INR2.0~3.0 阿司匹林:81~325mg/d 阿司匹林(325mg/d)+华法林 (INR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