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483 Views
学术与教学信息资源获取介绍. 王建涛 2005-12-2. 在茫茫信息海洋中快速获取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了解掌握现有的信息源,即到什么地方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二是用什么方法找,即如何获得信息。涉及的是检索技术和技能方面的。. 讲座主要内容. 学术信息的开放获取 1.1 开放获取期刊( Open Access Journals) 1.2 电子预印本服务系统( e-Print) 1.3 开放获取仓储( Open Access Repository) 1.4 本馆外文期刊导航
E N D
学术与教学信息资源获取介绍 王建涛 2005-12-2
在茫茫信息海洋中快速获取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了解掌握现有的信息源,即到什么地方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二是用什么方法找,即如何获得信息。涉及的是检索技术和技能方面的。
讲座主要内容 • 学术信息的开放获取1.1 开放获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s)1.2 电子预印本服务系统(e-Print)1.3 开放获取仓储(Open Access Repository)1.4 本馆外文期刊导航 • 学术信息的入口:2.1 学科信息门户2.2 GOOGLE学术搜索 • 教学资源的开放获取 • 基于RSS的信息资源定制 • 学术信息资源开放获取的类型 • 开放获取期刊 • 预印本 • 学位论文/研究报告 • 学术会议信息 • 学术动态信息(定制)
什么是开放获取? 开放获取或开放存取是国际学术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为了推动科研成果利用互联网自由传播而采取的运动。其目的是促进科学及人文信息的广泛交流,促进利用互联网进行科学交流与出版,提升科学研究的公共利用程度、保障科学信息的长期保存,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 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在很多学科领域,开放获取的文章比非开放获取的文章具有更大的研究影响力。经过多年来不断的发展,截止到2004年12月底,开放获取期刊数量已经多达1400余种。
1 学术信息的开放获取 在因特网环境下,开放获取(Open Access)能够充分地实现学术信息的最大使用价值,对学术领域产生影响, 它正改变着学术信息的交流模式、学术信息获取模式。 开放获取强调可获得性和知识共享。 1.1 开放获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s)1.2 电子预印本服务系统(e-Print)1.3 开放获取仓库(Open Access Repository)1.4 本馆外文期刊导航
1.1开放获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s) 形式: a) 出版提供信息开放获取的期刊,或者将原有期刊改造为信息开放获取的期刊; b) 期刊运行经费来源:一种是主办者全部筹集资金,期刊对作者和读者都是免费的, c) 作者付费,读者免费。
开放获取期刊举例1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是由然瑞典兰德大学图书馆整理的一份开放期刊目录。该项服务涵盖了免费的、可获取全文的、高质量的科学和学术期刊(This service covers free, full text, quality controlled scientific and scholarly journals)。他们的目标是涵盖所有学科和语言的开放期刊,目前一共有1332种开放期刊被收录到了该目录中,其中的278种可以进行文章检索。http://www.doaj.org/
开放获取期刊举例2 HighWire Press是全球最大的提供免费全文的学术文献出版商,于1995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创立。目前已收录电子期刊710多种,文章总数已达230多万篇,其中超过77万篇文章可免费获得全文;这些数据仍在不断增加。通过该界面还可以检索Medline收录的4500种期刊中的1200多万篇文章,可看到文摘题录。 HighWire Press收录的期刊覆盖以下学科:社会科学、生命科学、物理学、医学。 部分全文可免费访问,并不是全部。 http://www.highwire.org/lists/freeart.dtl
1.2 电子预印本服务系统(e-Print) 预印本(Preprint )是一种主要的信息资源和交流媒体,它是科学家非正式信息交流中最主要的形式。早期的预印本只是一种以邮寄方式交流的论文手稿的影印本,在很小的专业范围内进行交流。随后被电子邮件方式取代,最终,预印本服务系统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文化的发展,现在基本上都是通过网络存取的方式进行交流与共享。
预印本的作用 1.加快科学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共享,2.帮助研究者追踪本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3.避免研究工作的重复等方面都大有裨益 是网络资源中被引用率是最高的。 根据对 Science,Nature,Phy.Rev.Lett.等科技期刊的统计调查,引用的文献中网络资料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其他四种。引用arXiv的预印本资料约占到90%以上。而对所引用的预印本文献做抽样调查,它的可获取率为 100%,这充分体现了电子预印本区别于其他网络资源的优点。
arXiv预印本服务系统 e-print arXive-print arXiv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能源部资助,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建立的电子预印本文献库,始建于1991年8月。e-print arXiv目前包含物理学、数学、非线性科学、计算机科学四个学科共计28万篇预印本文献。
收入该库中的论文可以受到同行随时随地的评论,论文作者也可以对这种评论进行反驳。论文作者在将论文提交e-print arXiv的同时,也可以将论文提交学术期刊正式发表,论文一旦在某种期刊上发表,在e-print arXiv相应论文记录中将会加入文献正式发表期刊的卷期信息。 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镜像站点http://cn.arxiv.org/http://xxx.itp.ac.cn/美国主站点:http://arxiv.org/
教育部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网络地址: http://www.paper.edu.cn/home.jsp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创建的科技论文网站,每日更新,可为在本网站发表论文的作者提供该论文发表时间的证明,并允许作者同时向其它专业学术刊物投稿,以使科研人员新颖的学术观点、创新思想和技术成果能够尽快对外发布,并保护原创作者的知识产权。
科技部的“中国科技论文预印本” 是一个以提供预印本文献资源服务为主要目的的实时学术交流系统,主要收藏的是国内外科技工作者自由提交的预印本文章,其中含有国外预印本二次文献记录约80万条。 http://prep.istic.ac.cn/eprint/index.jsp
青年科学工作者的“奇迹文库” 是由一群中国年轻的科学、教育与技术工作者创办,非盈利性质的网络服务项目。目的是为中国研究者提供免费、方便、稳定的eprint平台,并宣传提倡开放获取(Open Access)的理念。 可使用分类浏览的方法或用关键词查询的方法查找所需资料。 http://www.qiji.cn/eprint/
SINDAP全球科技预印本检索 SINDAP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和丹麦技术中心(DTV)的合作成果,目标是为了促进科研工作者发布自己的预印本文章以及使用预印本数据库。有选择地采集世界上主要科技预印本网站的数据。与科技部的“中国科技论文预印本”是一个体系(国外,国外)。 现有来自17个预印本网站的74万多条记录供检索。其实是一个统一的检索平台 主页面
1.3开放获取仓储(Repository) • 对于有版权,但是出版社允许进行自存储(self-archiving)的作品,作者可以放到信息开放存取仓库中,例如论文、专著等; • 对于没有版权的作品,作者可以直接放到信息开放存取仓库中,例如讲义、PPT等;
1.3.1 香港科技大学OA仓储 http://repository.ust.hk/dspace/ 是由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用Dspace软件开发的一个数字化学术成果存储与交流知识库,收有由该校教学科研人员和博士生提交的论文(包括已发表和待发表)、会议论文、预印本、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与技术报告、工作论文和演示稿全文共1754条。 浏览方式有按院、系、机构(Communities& Collections)、按题名(Titles)按作者(Authors)和提交时间(By Date) 检索途径有任意字段、作者、题名、关键词、文摘、标识符等。
1.3.2 麻省理工数字空间 数字空间(DSpace)是麻省理工(MIT)实验室和HP实验室共同研究开发的用于数字资源存储与管理的开放源代码系统。 https://dspace.mit.edu/index.jsp
1.3.3 学位论文/研究报告 科学文献的开放存取(Open Access to Scientific Literature):卡尔斯鲁厄统一检索平台 http://www.ubka.uni-karlsruhe.de/kvvk.html OASE (Karlsruher Virtueller Volletextkatalog KVVK) 可通过德国和外国大学的文献服务器(机构库)检索博士论文、硕士论文、研究报告和其它出版物。有近30个大学或文献提供单位,以德国大学为主,含MIT。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等资源,一般最近几年出版的都有全文,较早年份的提供前面若干页免费阅读。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位论文库 http://etd.caltech.edu/ETD-db/ETD-search/search ***各国学位论文导航:http://www.mkengel.de/thesis/thesis.htm
1.3.4 数字化图书 高等学校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现代图书部分) http://www.cadal.zju.edu.cn/index.jsp 使用说明:从“分类浏览”中选择“现代图书”,然后进行检索或者浏览。直接点击“全文” (被IP控制的将无法看到全文),也可通过点击题名进入,然后“阅读全文”。 中文有些书还在制作中。
1.3.5 数字图书馆 • Digital Library and Archives http://scholar.lib.vt.edu/ • 电子期刊(Ejournals: 31种) • 学位论文(ETD:Electronic Thesis and Dissertation):1997年1月1日至今。 • 新闻报道(News Reports): • 指定教材(EReserve):1995年春季班开始提供服务,2003年秋季起提供扫描的数字化图书。 • 图片库ImageBase): • 特藏(Special Collections):
1.3.6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科研成果库 http://eprints.anu.edu.au/ 由该校师生自由提交其学术成果,包括已投稿但尚未发表的论文、未投稿的论文,博硕士学位论文、技术报告、会议论文、工作论文等。目前收有全文记录2418篇(1980年-2005年)。 可按主题(Subject)、发表年份(Year)浏览;检索途径有作者/编者名、题名、年份、关键词、文摘等。免费注册后,可使用文献预报服务(Alerting Service)获取新增文献信息。 涉及以下13个学科领域范围:商业经济、社会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人文、法律、物理与数学、医学、天文与天体物理、生物科学、艺术、电子出版、工程。
更多的开放获取数字资源: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图书信息中心 (有使用指南)http://lib.semi.ac.cn:8080/tsh/dzzy/kfzy/kfzy.htm
1.4 本馆外文期刊导航 根据开放获取源收录的外文期刊,可以阅读文摘,其中大部分能免费获得期刊全文。 在国外很多期刊中的部分文章由于作者自付费并自愿免费提供给读者阅读,所以有些收费期刊中的部分论文也可免费获得全文。这种情况一般是直接链接到单个期刊的网站。 另外,国外的许多期刊出版发行集团有时将自己的期刊在某一个时期免费开放给读者,各类期刊可免费阅读全文的状态变动较大。http://dlib.zwu.edu.cn/admin/show_news_journal.php
2.学术信息的入口:学科信息门户 人工收集整理,信息源质量高。 按照学科(主题)分类,并提供按照学科(主题)和类型的浏览与检索模式 见国外部分学科信息门户简表 和国内部分学科信息门户简表 演示: SOSIG http://www.sosig.ac.uk/ 中文:材料门户 信息资源发现网络:http://www.rdn.ac.uk/涉及所有学科
2.学术信息的入口:学术搜索 http://scholar.google.com/ 涉及经济、物理、医药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包括了大量书籍以及独立的论文和文章,当然还有网页。 还包含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学术文章排行榜的重要指针)、不同的版本,还可以查看那个图书馆有收藏。即便你不在学术网络里,甚至也不在学术圈里,也可以让你一下子找到要的参考资料,即使得不到全文,也可看看世界上的学者们在做些什么。
2.学术信息的入口:科研学术搜索引擎 科研学术搜索引擎:http://www.sciei.com/seek/ 上半部分为各个综合搜索引擎集成,不推荐。 下半部分为一些专业的学术搜索引擎 和服务网站。
3 教学资源的开放获取 OCW (OpenCourseWare) 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协会 http://www.core.org.cn/cn/
3.1麻省理工开放课件 中国镜像 http://www.core.org.cn/OcwWeb/index.htm中文简体:http://www.cocw.net/MIT OpenCourseWare http://ocw.mit.edu/index.html中文讨论论坛:http://forum.fantasy.org.tw/viewforum.php?f=13 是一个免费的、开放的、麻省理工学院教学资源网站,由志愿者翻译的网站。有大量的在线课程,有些提供双语对照,对教学参考、双语教学有很大的帮助。目前已上线的有1100门课程,内容涉及大部分学科,其介绍形式一般包括: • 课程重点说明 • 课程描述 • 讲义 • 作业 • 测验 • 师资 • 上课时数 • 授课对象(级别)
3.2 尤他州立大学OCW 课程涉及: 人类学(Anthropology ) 生物与灌溉工程(Biological and Irrigation Engineering ) 市政与环境工程(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电子计算机工程(Electrical and Computing Engineering) 英语(English ) 家庭、消费者与人类发展(Family, Consumer, & Human Development ) 历史(History ) 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使用方法: http://ocw.usu.edu/ • 简单注册后可以浏览下载相关资源 • 登录后选择学科,然后选择课程 • 从左边选择课表 • 点击“title”得到详细的页面,可以了解对应章节的学习要求,下载讲授视频、文本讲义、测验题、图片素材,并有相关的附加资源链接列表。注:如果用另存为方式无法下载,请用下载工具下载(如:网际快车)
3.3布隆伯格学院的开放式课件 卫生领域 • 源站点:http://ocw.jhsph.edu/ • 中国镜像:http://www.core.org.cn/ocw.jhsph.edu/ocw.jhsph.html • 使用者无需登录注册 • 不授予学位或证书 • 不提供教师联系方式
3.4中国高校教学参考信息中心网站 http://202.120.227.62/cairic/
其它开放教学资源 OCW 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协会 http://www.core.org.cn/cn/ **国家精品课程导航http://www.core.org.cn/cn/jpkc/index.html 美国塔夫茨大学 (医学卫生)http://www.opencourse.info/ (以文本形式为主的开放课程,2002年左右的课程) 卡耐基梅隆大学越南富布莱特经济学教学项目
日本庆应大学京都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大坂大学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日本庆应大学京都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大坂大学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
4.学术前沿跟踪与信息定制 RSS: arXiv http://xxx.itp.ac.cn/help/rss 百度新闻关键词定制 跟踪学科动态、国际会议,以及为教学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