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离散数学 DISCRETE MATHEMATICS

离散数学 DISCRETE MATHEMATICS. 教师 : 石兵 Email:shibing@cs.scu.edu.cn. 二零一三. 重点掌握 谓词的合适公式. 上次课重点 :. 本次课重点. 公式的等价 公式的范式表达 公式的蕴涵. 第三节 谓词 WFF 的等价. 一、定义:设 A 和 B 是论域  上的两个 WFF ,如果对论域上的任何解释, A 和 B 都取相同的值, 就说 A 和 B 在论域  上是等价的 。 如果论域是全总个体域,就说 A 和 B 是 等价 的。

Download Presentation

离散数学 DISCRETE MATHEMATICS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离散数学 DISCRETE MATHEMATICS 教师:石兵 Email:shibing@cs.scu.edu.cn 二零一三

  2. 重点掌握 谓词的合适公式 上次课重点:

  3. 本次课重点 • 公式的等价 • 公式的范式表达 • 公式的蕴涵

  4. 第三节 谓词WFF的等价 一、定义:设A和B是论域  上的两个 WFF,如果对论域上的任何解释, A 和 B都取相同的值, 就说A和B 在论域上是等价的。 如果论域是全总个体域,就说A和 B是等价的。 A和B等价记为A  B。

  5. 二、定理: A B当且仅当A B 是永真式。 证明要点:同命题公式等价情形证明相似, 对于任何论域,当A B时,在任何 解释下A和 B取值相同,因而A  B恒取值 1 ,即为永真式。反之也对。

  6. 三、基本等价式 • 命题逻辑中的等价式在谓词逻辑中依然有效。 1、量词的否定 1)  ( x) A(x) ( x)[ A(x)] 证明要点:当左端取值 1时,( x) A(x)取值 0,因而存在客体 c使A(c) =0,于是右端 必 取值 1。

  7. 当左端取值 0时,( x) A(x)取值1,因而 对论域中所有客体 x使A(x) =1,于是右端 必取值 0。 2) ( x)A(x)  ( x)[  A(x)] 这个等价式可类似地证明。 • 可见,对量词的否定包括量词互换和辖 域的否定两个方面。

  8. 量词的转换可以推广到含多个量词的谓词公式。量词的转换可以推广到含多个量词的谓词公式。 ~(x)(y)(z)P(x,y,z) (x)~(y)(z)P(x,y,z) (x)(y)~(z)P(x,y,z) (x)(y)(z)~P(x,y,z)

  9. 2、量词辖域的扩充与收缩(一) 设A(x) 和B都是WFF,且B不含变元 x,则 1) ( x) [A(x)  B] ( x) A(x)  B 2) ( x) [A(x)  B] ( x) A(x)  B 3) ( x) [A(x)  B] ( x) A(x)  B 4) ( x) [A(x)  B] ( x) A(x)  B 证明要点:因为 B不含变元 x,不受量词的约 束,其取值独立于指导变元。(举例:所有的同学选离散,学校明年校庆)

  10. 3、量词辖域的扩充与收缩(二) • ( x) [A(x)  B(x)] ( x) A(x)  ( x) B(x) 证明要点:当左端取值 1时,对论域中任何客体x,A(x)和 B(x)必须取值 1,从而右端取值1。当左端取值 0时,必存在客体 c使A(c) =0或者B(c)=0,于是右端必取值 0。

  11. ( x) [A(x)  B(x)] ( x) A(x)  ( x) B(x) 证明要点:将前式两端同时否定后得: ( x) [ A(x)   B(x)]  ( x)[A(x)]  ( x)[B(x)] 它和要证明的等价式只是在解释的顺序上 有所不同,因而本质上是同一等价式。

  12. (x) (y)[A(x)  B(y)] (x) A(x)  (x) B(x) • (x) (y) [A(x)  B(y)] (x) A(x)  (x) B(x) 证明要点:这两个式子左端的B(y)不含指导变元 x,因而可以随其量词移出或移进另一量词的辖域。另外,注意指导变元和约束变元换名后不影响公式的值。

  13. 4、双量词情形 • ( x) (y) A(x,y)  (y) (x) A(x,y) • ( x) ( y) A(x,y)  ( y) ( x) A(x,y) 证明要点:当第一式左端取值 1时,则对论域 中的任何客体x,y, A(x,y)的值都是 1 ,因 而右端也取值 1;当左端取值 0时。 必有客体 a,b使A(a,b)的值为 0 ,因而右端也取值 0。 同样可以证明第二式。

  14. 四、前束范式 1、定义:如果公式G能等价地表示成 (Q1x1)(Q2x2)... (Qnxn)A 的形式,其中每个Q ix i 或者是x i, 或者是 x i ,而公式A中不再含有任 何量词,则称之为G的前束范式。称 A为范式的母式。

  15. 例如:(x) (y)[A(x)  B(y)]是前束范式, 而(x)A(x)  (y)B(y)则不是前束范式。 2、定义:如果前束范式的母式A是析取范式, 则称该前束范式为前束析取范式;如果母 式A是合取范式,则称该前束范式为前束 合取范式。

  16. 例如:(x)(y)[A(x)  B(y)]是前束析取 范式, (x)(y)[A(x,y)  (B(x)  C(y))] 是前束合取范式。 3、定理:每个谓词合适公式都存在前束合 取范式和前束析取范式。

  17. 例:求公式 (x)[A(x)(y)B(y)](y)[B(y)C(y)] 的前束合取范式。 解: (x)[A(x)(y)B(y)](y)[B(y)C(y)]  (x)[(A(x)(y)B(y))  (B(x)C(x))]  (x)(y)[(A(x)B(y))(B(x)C(x))] 由此很容易得到它的前束析取范式 (对母式利用分配律即可)。

  18. 将公式((x)P(x)∨(y)R(y))(x)F(x) • 化规为前束范式。 • 解: • ((x)P(x)∨(y)R(y))(x)F(x) • ~((x)P(x)∨(y)R(y))∨(x)F(x) •  ((x)~P(x)∧(y)~R(y))∨(x)F(x) • ((x)~P(x)∧(y)~R(y))∨(z)F(z) • (x)(y)(z)((~P(x)∧~R(y))∨F(z)) • (x)(y)(z)((~P(x)∨F(z))∧(~R(y)∧F(z)) 作业:习题二 9(1),10,11(4) 习题2.3 1(1), 2, 3(4)

  19. SKOLEM 范式 • 设谓词公式A的等价前束合取范式为: (Q1X1)(Q2X2)...(QnXn)G • 从左到右扫描量词,做如下处理: • 1)如果Qi为遇到的处于第一位的存在量词,则选择一个在G中未使用过的常量标识符号代替xi • 2)如果 Qi左边全是全称量词,则选择一个在G中未使用过的函数g,并用g(x1,x2....xi-1)替换G中的xi • 按上述方式把全部的存在量词替换后得到的公式称为skolem范式

  20. SKOLEM 范式 • 例如: • ( x)(y)(z)[P(x,y) ∧~Q(y,z) ∧~R(x,y)] • 使用a替换x: • (y)(z)[P(a,y) ∧~Q(y,z) ∧~R(a,y)] • 然后,使用f(y)替换z: • (y)[P(a,y) ∧~Q(y,f(y)) ∧~R(a,y)]

  21. SKOLEM 范式理解 • 例如: • (y)(z)P(z,y) :P表示 z比y身材矮,假设z的论域为某班女生(f1,f2),y的论域为某班男生(m1,m2)‏ • 使用f(y)替换z: • (y)P(f(y),y)‏ • 实质含义为: • P(f(m1),m1) ∧P(f(m2),m2) • 但和原式还是不等值的,因为原式为: • (P(f1,m1) P(f2,m1)) ∧ (P(f1,m2) P(f2,m2))

  22. SKOLEM 范式理解 设谓词公式G的Skolem范式为S,则G为矛盾式当且仅当 S为矛盾式。 注意:只有当A是矛盾式时,S才与它同为矛盾式。一般情况下,A与S并不一定等价。

  23. 第四节 谓词公式的蕴含 一、定义:设A(x)和B(x)是论域 上的两个 WFF,如果对论域上的任何解释,A(x) 取值 1 时,B(x)也取值 1, 就说A(x)在 论域上蕴含B(x)。 • 如果论域是全总个体域,就说A(x)蕴含B(x)。 • A(x)蕴含B(x)记为A(x)  B(x)。

  24. 二、定理: A(x) B(x)当且仅当A(x)B(x) 是永真式。 证明要点:同命题公式蕴含情形相似, 对于任何论域,当A(x)  B(x)时,在任 何解释下A(x)取值 1时, B(x) 必取值 1, 因而A(x) B(x)恒取值 1 ,即为永真式。 反之也对。

  25. 三、基本蕴含式 • 在命题逻辑中导出的蕴含式依然有效。 • (x)A(x)  (x)B(x) (x)[A(x)  B(x)] 证明要点:当左端取值 1时,则A(x)或 B(x)对任何客体 x都取值 1,从而右端 也取值 1。 • (x)[A(x)  B(x)]  (x)A(x) (x) B(x)

  26. 证明要点:当左端取值 1时,则至少存在 一个客体 c 使A(c)和 B(c)都取值 1,从而 右端也取值 1。 • (x)(y)A(x, y)  ( y) (x)A(x, y) • (y)(x) A(x, y)  (x) (y)A(x, y) • (x)(y) A(x, y)  ( x) ( y) A(x, y) 以上三式可以同样类似证明。

  27. E (x)(y) (y)(x) I I (x)(y) (y)(x) I I (y)(x) (x)(y) I I I I E (y)(x) (x)(y) 作业:习题二 13(1)(2),15 习题2.4 1(1)(2), 3

  28. 第五节 谓词逻辑的推理 一、命题逻辑的推理规则(P、T、CP)、 推理方法(直接法、反证法、CP法) 以及基本蕴含式在谓词逻辑推理中同 样适用。

  29. 二、在谓词逻辑中,除了使用命题 逻辑中的P规则、T规则和CP规 则外,还有专用于处理量词的 如下四条规则。 1、US规则:(x)A(x) A(x) 2、ES规则: ( x)A(x) A(c) 3、UG规则:A(x)  (x)A(x) 4、EG规则: A(c)  ( x)A(x)

  30. 例:证明 (x)[P(x)Q(x)](x)P(x)(x)Q(x) 证明:因为右端是条件式,可采用CP法。 序号 公 式 规 则 ⑴ (x)P(x) P(附加) ⑵ ( x) [P(x)] TE ⑴ ⑶ P(c) ES ⑵

  31. ⑷ (x)[P(x)Q(x)] P ⑸ P(c) Q(c) US ⑷ ⑹ Q(c) TI ⑶⑸ ⑺ (x)Q(x) EG ⑹ ⑻ (x)P(x)(x)Q(x) CP⑴⑺

  32. 一、规则US的正确使用 (x)G(x)G(y) ① (x)G(x)G(c) ② ①,②成立的条件是: • x是G(x)中自由出现的客体变量。 • 当G(x)中出现量词和变元时,需限制y为不在G(x)中约束出现过的客体变元。 • 在②中,c为任意的不在G(x)中出现过的客体常量。

  33. 设实数集中,语句“不存在最大的实数”可符号化为:(x)(y)G(x,y)。设实数集中,语句“不存在最大的实数”可符号化为:(x)(y)G(x,y)。 其中:G(x,y):y>x。 请看下述推导: (1).(x)(y)G(x,y)P (2).(y)G(y,y)US,⑴ 正确地推导为: (1).(x)(y)G(x,y)P (2).(y)G(z,y)US,⑴

  34. 二、规则ES的正确使用 (x)G(x)G(c)③ ③成立的条件是: • x是G(x)中自由出现的个体变量。 • 在G(x)中,变元x的每一次自由出现都用相同的个体常量c代入。 • c是使G(x)为真的特定的个体常量。 • c为不在G(x)中出现过的个体常量。 • G(x)中除x以外,若还有其它自由出现的个体变量时,则必须用函数符号来取代。

  35. 在上例中,接着第(2)步进行如下推导: (1).(x)(y)G(x,y)P (2).(y)G(z,y)US,(1) (3).G(z,f(z)) ES,⑵ (此时f(z)是随自由变元z的变化而变化) 但下述推导则是错误的: (1).(x)(y)G(x,y)P (2).(y)G(z,y)US,(1) (3).G(z,c)ES,(2)

  36. 三、规则UG的正确使用 G(y)(x)G(x) ④ ④成立的条件和限制是: • y是G(y)中自由出现的个体变量。且y取遍整个个体域时,都有G(y)为真。 • 此时仍需限制x不能在G(y)中约束出现。

  37. 请看如下推导: (1).(y)G(x,y)P (2).(y)(y)G(y,y)(y>y)UG,(1) 结论(2)是错误的。 正确的推导为: (1).(y)G(x,y)P (2).(x)(y)G(x,y) UG,(1) 设在实数域中,令G(x):x>0,则请看下述推导:(1).G(x)P(2).(x)G(x)UG,(1)此时结论(2)是错误的。

  38. 四、规则EG的正确使用 该规则有两种形式: G(c)(x)G(x)⑤ G(y)(x)G(x)⑥ ⑤,⑥成立的条件和限制是: • c是使G(c)为真的特定的个体常量。 • 需要限制x不在G(c)中出现过。 例:请看下述推导 (1) G(x,c) P (2) (x)G(x,x) EG,(1) 错误

  39. 继续使用例4.2,请看如下推导: (1).(x)(y)G(x,y)P (2).(y)G(z,y) US,(1) (3).G(z,c) ES,⑵ (4).(x)G(x,c) UG,(3) (5).(y)(x)G(x,y)EG,⑶ 显然,结论(5)是错误的。

  40. G(x,y):xy=0,其中:x,y为实数。则句子: “存在一个y,使得对任何x,都有xy=0” 可符号化为: (y)(x)G(x,y)。 请看下面推导: (1) (y)(x)G(x,y)P (2) (x)G(x,c)ES,⑴ (3) (x)(x)G(x,x)EG,⑵ (4) (x)G(x,x)T,⑶,E 结论(4)是错误的。 作业:习题二 16(2) 习题2.5 1(2)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