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 likes | 788 Views
如何面對大學多元入學考試. 主講人 洪 泰 雄 95.9.30. 壹、大學多元入學方案說明. 貳 、 指定項目甄試. 參 、 考試分發入學. 壹、大學多元入學方案說明. 什麼是 『 大學多元入學 』 二方案入學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的重要性 級分 學科能力測驗五種標準. 什麼是 『 大學多元入學 』. 考招分離 多元選才. 二方案入學. 甄選入學. 考試分發入學.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的重要性. 學生性向、能力與興趣 適才適性 依辦學理念及發展特色自行選才. 級.
E N D
如何面對大學多元入學考試 主講人 洪 泰 雄 95.9.30
壹、大學多元入學方案說明 貳、指定項目甄試 參、考試分發入學
壹、大學多元入學方案說明 • 什麼是『大學多元入學』 • 二方案入學 •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的重要性 • 級分 • 學科能力測驗五種標準
什麼是『大學多元入學』 • 考招分離 • 多元選才
二方案入學 • 甄選入學 • 考試分發入學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的重要性 • 學生性向、能力與興趣 • 適才適性 • 依辦學理念及發展特色自行選才
級 學科能力測驗使用的成績表達方式。其將考科前1%考生的平均原始得分除以15(取至小數第二位,第三位四捨五入)作為該科之級距,原始得分0分者為0級分,每增加一個級距,依次往上得1.、2、3…,最高為15級分,缺考以0級分計。 分 Admission via Application or Recommendation Screening ex︰某科前1%考生平均原始得分為90分 90/15=6 6即為此科之級距 則此科各級分依次如左圖 特色 1.不同的科目,可以使用相同的級分概念。 2.方法簡單易懂,考生可以很容易驗證自己 的級分 3.測驗本身會有誤差,以級分計算成績,有利 削減「錙銖必較」的考試風氣。級分制雖會 造成許多考生同級分的情形,但如此一來正 可參酌其他項目用來比序。 4.級分和原始分數之間的相關性易懂。 5.可用以初步篩選考生。
Ⅰ.「頂標」:成績位於第88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分數)。Ⅰ.「頂標」:成績位於第88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分數)。 Ⅱ.「前標」:成績位於第75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分數)。 Ⅲ.「均標」:成績位於第50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分數)。 Ⅳ.「後標」:成績位於第25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分數)。 Ⅴ.「底標」:成績位於第12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分數)。 五 標 Admission via Application or Recommendation Screening ex:右圖為 某科級分人數分布表 由此圖可得此科之 「頂標」為 13級分 「前標」為 12級分 「均標」為 10級分 「後標」為 8級分 「底標」為 7級分
一、口試 • (一)口試的意義 • (二)口試問題類型 • (三)口試要點 • (四)如何蒐集資訊與資料準備口試 • (五)口試注意事項 • (六)口試型態 • (七)甄選入學一般口試題庫
二、書面資料審查 • (一)書面資料審查之意義 • (二)書面資料審查之內容
三、小論文 • (一)小論文之意義 • (二)小論文的評量目的 • (三)小論文的考試型態 • (四)小論文的題型 • (五)小論文的格式 • (六)小論文的評分標準
(一)口試之意義: • 口試一般而言,注重口語表達能力的學系(組)以及需呈現作品集並說明設計理念的學系(組)要求口試的時間較長。口試的進行則包括考生自我介紹、口試委員詢答、抽題組回答、閱讀短篇論文後意見發表、英文朗讀與翻譯、作品展示、即席演講或表演等。
(三)口試要點: • 1 . 口試前之準備: • (1)加強對時事新聞的認識 • (2)勤練自我介紹 • (3)廣泛接觸各種常識 • (4)模擬口試
(三)口試要點: • 2 . 入場口試時的最後檢視: • (1)服裝儀容整齊,頭髮平整,忌以奇裝異服、怪 異髮形或挑染髮口試。 • (2)入場時應面帶笑容、有禮貌、充滿精神、有自 信、 表情自然、不緊張、並禮貌的向主考官鞠 躬問候。 • (3)口齒清晰、對答如流、聲高適中、問、答題之 間不可停頓太久、條理分明、意簡言賅。
(三)口試要點: • 2 . 入場口試時的最後檢視: • (4)據實以答(求真)。 • (5)口試時應兩眼注視口試官。 • (6)針對沒有把握題目先面帶可愛笑容,可採以下 參考性說法:「這個問題我不是那麼深入,以 下僅就我所知,由幾方面分析(盡量回答)」。
(三)口試要點: • 2 . 入場口試時的最後檢視: • (7)面對不會的問題: • (A)先深呼吸調節情緒 • (B)可以委婉表達是否可更詳細說明題目意思 • (C)若教授允許,可針對該系自擬題目,一來 表示你對該系平時的偏愛,再來則自己掌 控時間,不要把時間給口試委員,任他宰 割。
(三)口試要點: • 2 . 入場口試時的最後檢視: • (8)若同時口試幾位同學,非輪到你時,應注意聽 講(最好稍做要點筆記),以免口試委員提出 同樣問題,無法回答,漏失分數。 • (9)回答較專業性的問題時,論點兼顧邏輯性: • (A)從情、理、法 • (B)治標、治本分析、層次分明。
(三)口試要點: • 2 . 入場口試時的最後檢視: • (10)出場時應向主考官致謝,並將椅子輕輕歸 位。 • (11)投考師範院校若具備說故事、笑話(典雅有 內容,避免講黃色笑話)等能力佳。
(四)如何蒐集資訊與資料準備口試: • 1. 蒐集資訊包括大學校系的資訊以及你高中三年的作品,包含以下項目: (1)校系簡介 (2)考古題 (3)時事 (4)重要作品 (5)掌握基礎課本
(四)如何蒐集資訊與資料準備口試: • 2 . 蒐集資料途徑包括: (1)自行前往索取、親自到該校系參觀、向學長姊諮詢或以e-mail或電話聯繫的方式,請同系學長姐指點或提供必要資訊,瞭解該系的課程內容、師資、設備、上課情形。 (2)向親朋好友尋求協助、或向該領域較權威人士請教,多多徵詢他們的專業看法。 (3)上圖書館找資料或上網路查詢及參加大學博覽會等方式。
(五)口試注意事項: • 有八成以上的校系會問:「你為何報考本科系? 」。希望你多從幾個角度觀點,統整出個人經驗,來談你為何選擇此校系的原因。 • 教授會針對該系未來的出路、發展,來問你對自己未來的生涯規劃、或問若考上就讀該校系後,發現與興趣不合,你將如何?
(五)口試注意事項: • 口試當時,教授可能會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再提出問題或困境,問你如何處理、看看你的臨機應變能力如何。你不妨可自問自達或找同學一同演練一番。 • 若有事先先寫好小論文、自傳或讀書計畫者,要記得所寫內容,切忌有誇大不實的內容,因為教授可能從中問你一些問題。
(五)口試注意事項: • 口試前做深呼吸以降低焦慮,口試時記得面帶微笑,回答問題時,聲音清晰可聞、沉著堅定,讓人覺得你充滿自信;雙手自然放在腿上,不要玩筆、眼神飄亂或一些無謂的小動作,干擾自己也干擾別人。椅子約做1/2~1/3的位置。 • 確定所問的問題,若未聽清楚,可說聲「對不起!」請教授再說一次,莫聽不懂而瞎矇亂猜。
(五)口試注意事項: • 若所問的問題不懂,可委婉的回答:「這部份還沒有很多的了解,但會再多注意這方面的資料。謝謝教授」。最好不要直接回答:「不知道」。 • 對談時,不要太在意回答的不順或不對,或是一再表示抱歉,影響接下來的表現。
(五)口試注意事項: • 進場時,臉盡量保持讓考官能看到的角度,等考官示意後就坐,並記得說「謝謝!」。對談時,不要讓主考官覺得你在背稿。沉著,有組織有系統的對答便是。且表達清楚,眼神溫和堅定,表現自然、專注的儀態。
個人一次口試 <1-1> 個人一次口試 <1-2> 考官 考官 考生 考生 黑板 (六)口試型態: • 1 .一個人一次口試: • 由一位或數位教授對一位考生,進行十至十五分鐘之一般知識及專業知識的口試。
團體一次口試 <1-2> 團體一次口試 <1-1> 考官 考官 考生 入口 考生 (六)口試型態: • 2 . 團體一次口試: • 由二位以上的教授對一群考生,以三十至三十六分鐘之時間,採個別詢問、團體討論觀察、閱讀資料後意見發表,或其他方式評量。
個人兩次或多次口試 人物 門 ……考官 ……考生 等候室 小論文 → 英文 → 數學 → 物理 → 人物 電梯 黑板 門 門 門 門 物理 數學 英文 小論文 (六)口試型態: • 3 . 個人兩次或多次口試: • 由個別或多數之教授對一位考生,個別以十至二十分鐘,採口試、實驗、術科、小論文等方式配合評量。
(七)甄選入學一般口試題庫: • 請利用1~3分鐘的時間作(中、英文)自我介紹。 • 為何選擇本系?本系有什麼特色吸引你?(對本系的認識與印象如何?) • 你提到自己有很多興趣,你覺得這些興趣對學習上有何影響? • 你參加本系的口試前準備了些什麼?你從何處得到本系資訊?你準備口試的方法?
(七)甄選入學一般口試題庫: • 有沒有當過幹部或義工、社工?請說明你的幹部經驗。 • 描述一下你的在校成績。你如何學習自己喜歡與不喜歡的課程? • 進入大學後還需要學習哪些資訊,才能和課業相輔相成? • 請談談你的夢想。你對未來理想及生涯規劃?
(七)甄選入學一般口試題庫: • 請說服我們你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 你知道本系哪幾位教授的專長?是否上過本系的網站?覺得我們的網站如何?
(一)書面資料審查之意義: • 書面資料審查是您與審查委員們溝通的管道,您可透過書面資料來行銷自己,讓審查委員能在短時間內有系統的瞭解您在各方面的整體表現。通常各校對於審查資料的要求大致包括自傳、讀書計畫、社團參與、競賽成果、在校成績單、資格條件之證明文件以及其他等項目。
(二)書面資料審查之內容: • 1 . 自傳: • 由於每個人的個人特質並不相同,自傳的撰寫重點應以欲推甄校系的招生目標為原則。自傳每一部分的標題最好稍加設計,以突顯內容重點。以下是撰寫自傳需要具備的幾個基本項目: • (1)個人資料 (2)家庭背景 • (3)求學過程及經歷 (4)報考動機及未來展望 • (5)注意事項
(二)書面資料審查之內容: • 1 . 自傳: • (1)個人資料: • 包括姓名、生日、學經歷等個人資料及個人特 質、個性、興趣及專長。最好以實例印證,如 曾得過的獎項或榮譽、自己的興趣與專長,甚 至一些能彰顯自己特性的社會活動參與,舉凡 能表現自己獨特個性和專長的項目。注意要主 題明確,讓焦點集中在一、兩個特質上。
(二)書面資料審查之內容: • 1 . 自傳: • (2)家庭背景: • 可大略描寫家庭大致情形、成員及成長中值得 提到的事件,不用太過詳盡。因家庭對一個人 的影響相當大,最好選擇對你在學習、個性上 的正面影響即可。
(二)書面資料審查之內容: • 1 . 自傳: • (3)求學過程及經歷: • 在求學過程方面,可將自己的成績稍加整理,把 好的成績凸顯出來,展現你的學習能力。 • 在個人經歷方面,包過擔任幹部及社團活動經 驗,若曾有工作經驗亦可一併陳述,將重點著 重在各項經驗所帶給你哪些智能的增長與啟示。
(二)書面資料審查之內容: • 1 . 自傳: • (4)報考動機及未來展望: • 報考動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議題,您必須對您 所要報考的校系有適當的認識,表現出強烈的 企圖心與誠意。另外非本科系出身的同學,則 可對為何轉換跑道、為何報考該系及個人興趣 等三點加以說明。 • 對未來展望方面,則可著重在志向、生涯規劃 及對未來的期許等三方面加以說明。
(二)書面資料審查之內容: • 1 . 自傳: • (5)注意事項: • (A)應注意規定的字數限制 • (B)外觀設計應漂亮整潔 • (C)內容應簡潔有力、言之有物 • (D)不可言過其實
(二)書面資料審查之內容: • 2 . 讀書計畫: • 所謂讀書計畫,就是個人未來進入該校系的展望與規劃。讀書計畫應針對本身較弱學科提出補強方法,且依據個人興趣規劃未來學習的方向及領域,最好配合未來校系開課方向融合撰寫,可達到更好的效果。以下是讀書計畫的建議內容: • (1)就讀動機 (2)學習計畫 • (3)未來規劃 (4)自我能力評估 • (5)注意事項
(二)書面資料審查之內容: • 2 . 讀書計畫: • (1)就讀動機 • 必須明確指出自己為何要繼續升學,讓老師知 道你有強烈的進修意願,並表明選擇該校系的 理由。
(二)書面資料審查之內容: • 2 . 讀書計畫: • (2)學習計畫 • 分別說明您在入學前進行的準備工作、入學後 的學習方向和目標。考生可先釐清 • (A)自己學過的主要科目中,特別感興趣者 為何? • (B)想深入研究的領域為何? • (C)最近有哪些熱門議題值得深入討論? • 以擬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畫。
(二)書面資料審查之內容: • 2 . 讀書計畫: • (3)未來規劃 • 主要在評估自己對學習計畫的實現能力,及對 未來的自我期許。考生可詳述自己的優勢,包 括學習態度、特殊專長、語文能力等,讓考官 對你的能力有概略的瞭解。